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一品枭雄-第5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郭嘉轻抿一笑,。脸上的兴趣之色越来越浓,多少年了,让他感兴趣的人或者是事变的越来越少了。

    兖州,东郡濮阳城内

    曹操头上挂着一束白色的头巾,站在灵堂前,低沉着的头让人看不出有任何的异样。

    “孟德。。。。”

    “世兄节哀,元伟公的仇,我一定会报的。”

    信誓旦旦的话直接让本欲要开口桥安沉默无言。

    曹操的抱着什么用心来,他心里如何不清楚。

    只是,现在曹操打的旗号也非常的妙,足以让人无话可说,更何况,现在的东郡群龙无首,也需要一个有本事的人站出来,来与兖州刺史刘岱刘公山对峙,才能保证东郡不落入刘岱之手。

    可惜桥家无人,不然何至于偌大的基业要落入其他人的手中。

    曹操与刘岱

    他们更属意曹操。

    刘岱得了东郡,桥家人的好日子估计就要到此为止了。

    但曹操不同。

    当年的太尉桥玄对曹操可是有提携知遇之恩,有着这一层关系在,桥家尚且可以保的住。

    就算不能像现在这般大权在手,富贵加身。

    虽说荣华不负,但至少富贵还能保得住。

    选择?

    在曹操入住东郡的那一刻起,就早已经没有了多少的选择。

    “桥公我该如何。”

    灵堂内只剩下曹操一人后,曹操喃喃自语着。

    眼前一度的迷茫,刘岱刘公山他从来都不惧,就算在兵力上过于悬殊,但刘岱之人,他深知只不过是一个有勇无谋贪生怕死之辈。

    不然作为兖州刺史,拥兵数万,何以让陈留、东郡、山阳等郡脱离他的掌控范围之内。

    其人无能可见一斑。

    “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曹操喃喃自语着,随之不屑的冷哼了一声:“许子将不过尔尔。。。”

    不论能臣也好还是奸雄也罢。

    前路都是一片的迷茫,再谈这些能臣奸雄之流的还有什么意义。

    “复兴汉室。”

    曹操脑海中回荡着祖父曹腾的谆谆教导,蓦然间,双拳紧紧地握在一起。

    烦躁

    曹操心头只有一团的火焰,人就这样直愣愣的站在灵堂前。

    阴冷的灵堂,连带着吹拂的风也变得阴冷不少。

    渐渐的,曹操心头的怒火得到了压制,人也变得冷静了下来。

    “东郡群龙无首,欲要收拢民心,让东郡彻底成为我的根据地,就要依靠着当地士族百姓的力量,百姓尚且好说,但那些士族。。。。”

    东郡境内的名门豪强也有不少,每一人手上掌握的私兵也不在少数,看似是一盘散沙,一旦联合起来就不得了,更何况,天下士族多有通婚,料不准,谁与谁就是姻亲之家。

    这种事情谁也不敢肯定。

    不然作为兖州刺史的刘岱,早已经把东郡拿下来,而不是等待着东郡漫山遍野的都是山贼水匪纵横,谁也拿他们没有什么办法。

    这其中未尝没有刘岱纵容的因素在其中。

    “实际上的利益。”

    曹操仔细的品味着利益二字,这也是目前的突破口所在,只要把这个突破口给攻下,一切到最后都会顺其自然水到渠成。

    “山贼水匪。。。”

    “钱。。。。”

    “有了。”

    在这种世道中,曹操能站稳脚跟,并拥有一席之地,靠的并非是拳头,而是脑子。

    一炷香的时间,曹操倒是想到了关键所在。

    虽说东郡内当地的豪强都拥有私兵,但是这些私兵毕竟是保命所用,在剿匪这件事情上,东郡境内地这些本地的豪强,没有几个人愿意把私兵派遣出去剿匪,花自己的钱去做这个冤大头。

    “冤大头终究还是有人来做。”

    曹操笑了。。。

    冤大头看似是赔本的买卖,但对于目前的他而言,并非就真的是赔本买卖。

    目前他所拥有的兵力,不足以与刘岱争锋,但是用在剿匪上却是绰绰有余。

    以战养战!

    曹操准备用东郡境内地贼匪,来磨砺出一支独属于自己的百战之师,在剿匪的过程中,收纳的那些降匪也可以填充到军伍中,慢慢的把自己当势力发展起来。

    “让子廉元让等人来见我。”

    “诺!”

    侍从站在门外听到曹操的声音后,当即铿锵有力的回应后,转身离去。

    回并州上党的路途中,马车的速度并不如来时快,反而慢上了不少。

    “到了!”

    张阳抬头看向高高挂着高都城三个字大字的城墙,露出会心的笑容。

    城门口

    军士见到张阳回来,当即放行。

    “近日城内可有事发生?”

    张阳漫不经心的询问着站在城门口的张十六道。

    “回禀主公。。。。”

    正当张十六欲要回答时,远处蓦然传来一阵爽朗的笑声。

    “父亲。”

    张阳闻声看去,就见到张杨面带着的笑容迎面走来。

    “吾儿总算是回来了。”

    “让父亲担忧了,从远处就见父亲满面春风,定然是有好事发生。”

    闻言,张杨老脸一红,支支吾吾的不知该如何回应。

第八十七章 厉兵秣马 上() 
张阳面含着笑容看着老父,等待父亲张杨的回答。

    他倒是想到了一事,不然何以让其父面容上笑容盈盈。

    “父亲,此处只有你我父子二人还有什么不能讲的。”

    戏志才等人被史涣带离前往张阳所在的书房中的等待着。

    “你。。。你二娘有喜了。”

    闻言,张杨支支吾吾红着老脸道。

    其实张杨本人在得知这个消息后,心中既是兴奋也有点忐忑不安。

    兴奋的是,他张家终于开枝散叶,忐忑不安的乃是他儿子的态度。

    这些年来,他一直未曾娶过妻妾不就是因为这个原因。

    浑浊的眼睛不敢看向张阳,似乎在等待着他的回答。

    “父亲,这乃是大喜事,当普天同庆。”

    慕然的,张杨楞了一下,抬头眼巴巴望着他的宝贝儿子。

    “父亲,我已经不是当年的我,天下大乱,今后孩儿不知还有多少的时间留在父亲身边陪伴着父亲。。。。”

    张阳面带着笑容,他真心为他的便宜老爹感到高兴,并州张家也终于可以开枝散叶,这都是好事情,当然了,便宜老爹的担心,张阳也看在眼里,也晓得他为什么而担心。

    一番发自肺腑的话,让张杨喜笑开颜。

    懂事、有本事。。。。

    张杨觉得前世修来的福分才有了这样的一个麟儿,此生算是无憾了。

    “父亲,孩儿先行告辞。”

    张杨欲要开口说什么的时候,张了张嘴却不知该说什么是好。

    望子成龙。。。

    但真正等孩子望子成龙的那一刻起,突然发现父子间慕然间存在着一条无形的隔阂。。。

    就如同今日一般。。。

    “儿大不由人。”

    张杨咂了咂嘴,倒是品出了几分味道。

    “先生请坐。”

    张阳坐在主位上,请戏志才与史涣二人坐下。

    至于戏氏与蔡琰两人则是安排在厢房中。

    “主公,一路上,我观高都城内井井有序,不似颍川之地,别有一番盛世太平的味道。”

    戏志才正襟危坐,随之继续说道:“颍川的太平,固然是太平,太平中虚假,不似高都城内,太平既是太平,兵强马壮一切都超出臣的意料之外。”

    “法!”

    张阳从口中吐出一字来。

    “乱世当用重典,无法则必定秩序大乱,无法则国不将国,”

    微言大义之言,谁都会说上几句,但真正要做到难度到底有多好,戏志才心如明镜。

    不仅要约束己身,同时也要约束他人,其中的难度不言而喻。

    约束他人尚且简单,但约束自己却是难了。

    严于律己难!

    把框框条条压在别人身上,就是一件简单又容易的事情。

    张阳以身作则,并且严法重典之下,高都才能快速的恢复生机。

    乱世当用重典,并非无错。

    “重典不可长久。”

    戏志才良久后才回应了一句。

    重典用久了,就容易成为一名暴君。

    没有谁希望自己在后人撰写的史书中被活生生的刻画成一名暴君。

    “主公,臣观高都城内厉兵秣马,恐主公早有打定攻下河内,如此,上党有臣,主公无忧。”

    戏志才淡然一笑,表现出来的不仅仅只是淡定的从容,同样的更是一种自信。。。

    “有劳志才。”

    胸藏韬略百万兵,方为一国之才。

    张阳笑了。。。

    有戏志才镇守上党,并且上党郡内又有他的父亲压着上党郡内那些将领,一切皆可水到渠成,没有半点的阻碍。

    “河内之地,主公万万不可亏待了王家的人,固然王公节在河内穷兵黩武,但他所为者乃是大汉的天下,不可轻辱,更何况。。。。。”

    戏志才眼神平静的望着张阳,包藏着的意义不言而喻。

    “志才之意,阳明白。”

    “臣在此以水代酒祝主公凯旋归来!”

    “饮胜!”

    “饮胜!”

    君臣二人一饮而尽。。。

    杯中的水胜似壶中的酒,浓而烈

    “主公,有一事臣不知该不该问。”

    放下手中的杯子,戏志才略微有点挣扎,此事牵扯到的乃是张阳的私事,作为底下的谋臣,主公的私事,他深知不可牵扯过深。

    但正因为做为张阳的谋臣,他更应该为张阳考虑。

    毕竟有些事情看似乃是一件小事,实则却是不同

    尤其是礼法加身的世道不言而喻。

    “你我二人有何不能言。”

    张阳欣然一笑,不过心中倒是有点猜测。

    “主公,蔡伯喈之女蔡昭姬居于高都郡守府邸内,主公可知蔡琰与河东卫的卫家公子卫仲道的未婚妻,倘若。。。。”

    戏志才身体虽然弱不禁风,但眼神却是炯炯有神,看的张阳也觉得略微的有点刺眼。

    不过,张阳心胸坦荡,目视而笑,戏志才的担忧他也明白,倒也生不出半点的厌恶,反而是心中大慰,内有戏志才,外有郭奉孝,如此霸业初步才能形成。

    “戏志才勿忧,河东卫又如何,蔡伯喈又如何?”

    张阳嗤嗤一笑,随之便把当日在京县梅山附近的发生的事情一五一十的说了个清楚。

    “原来如此。”

    闻言,戏志才顿时恍然大悟,他只知道结果,过程并非深知。

    同样的也来不及询问,也不应该询问。

    今日张阳一说,瞬间明白过来。

    同样的这也是张阳的依仗所在。

    非是我做强盗行为,乃为尔等的救命恩人。

    “主公已近弱冠之礼,该成家立业,不知。。。。。”

    心中大石放了下来,戏志才难得说起了笑。

    张阳满带笑容的脸戛然而止,脸上满满的都是尴尬,这抹尴尬来的快去的也快,张阳拍手笑道:“看天上月老肯肯牵张某这条线了。”

    随之,君臣二人相视一眼,书房中充斥着哄堂大笑声。

    一为找到知己,二为寻找可施展抱负之人。。。

    人之一生,莫过于此。

    戏志才心中尽是满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