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台湾目前的情况,属于穷困缭绕,基层的百姓生活贫苦,说实话,要想改善台湾的现状,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而且台湾地区的宗族势力也极其的猖狂,械斗什么的也极为正常。这刚开始的时候,恐怕还真的需要麻烦驻军才是。”
关于台湾的情况,陈明杰虽说了解的不多,但多多少少也算是有些了解,其他的什么也都好说,唯独这个宗族势力是最令人头痛的。凡是关于这种宗族势力的问题,只要有一个处理不慎,便会引起更大的慌乱,甚至暴动。因为两个宗族之间的矛盾,不仅仅代表着连个宗族的问题。
很大一方面,其实他们也代表了整个台湾的宗族势力,其他一些暂时还处于沉默状态的宗族,无非也就是想要看一下新任政府是如何处理这些事情的。如果还算说得过去,那么大家伙就凑活着过,你当你的天王老子,我当我的土皇帝,大家你不烦我我不惹你的,见了面都还是好朋友。
但如果你做了什么令人不满意的事情,那么对不起,你将会得到意想不到的结果。这些宗族,将会无休止的给你找各种各样的麻烦,足够让你吃饭的时候被噎着,喝水的时候被呛着,睡觉的时候被噩梦吓醒。不要小看宗族的势力,有时候,安抚好宗族,就等于是安抚好了整个地区的稳定。
有了这些大家族的带头,其他的散户,即使想乱也乱不起来。人家比你还牛的人都在这里趴着呢,你一散装小农户还得瑟个什么?闲自己命太长了不是?这边是国人的习性,凡事只要有那些有头有脸的人带头,小事也能成为大事,大事也有可能会成为没有的事。
这个问题,对于新任台湾省长,也是中华帝国第一任台湾省长黄明琨是个极其严峻的考验,能够将台湾治理成什么样子,也全看黄明琨之后的计划以及施政方针了。顺则昌,逆则亡。台湾的民风,其实还是挺彪悍的。从日本占领了台湾几十年,台湾人一直没有放弃过斗争就能够看得出。
“驻军方面就请黄省长放心就是,驻台部队的司令部,会设立在省城,如果有需要,部队可以再最短的时间内执行黄省长的请求。只是台湾方面,就劳请黄省长费心了”陈明杰轻言回道,话语中带着丝丝的警告。
你有什么要求我都可以满足,需要驻军帮忙,或者需要其他的援助,我都可以给你,但前提是,你必须要走正常的程序,你只能请求驻军帮忙,而不能命令驻军做什么事情。具体做不做仍由驻军军长说的算。皇上可是一直要求军政分家的,你身为政客,虽说现在的情况有些特殊,但也别想借着这个借口,想趁机将手伸到军队当中。
黄明琨岂能不明白陈明杰话语中的警告语气?他也知道王林最讨厌的是什么,在王林仍是如日中天的时候,黄明琨自然不会傻的去触碰王林的逆鳞。不过陈明杰的警告,倒是让黄明琨多少有些惊讶。按理说这种事情理应由他的上级,也就是内务部领导来说才更加符合身份问题。由军队司令来说这个话,那是什么意思?
你现在告诉我别想插手军队的事物,但此时你警告了我,是否又是插手地方的事物了呢?不过这些话黄明琨也只是在心中想想罢了,要让他真的说出来,很显然,黄明琨是做不到的。黄明琨与陈明杰相比,二人在王林面前的地位,自然是后者有着绝对的优势。而且陈明杰的警告,无论如何都是合情合理,让人找不出什么毛病。
“这点陈司令可以放心,我也是从培训班里出来的公务人员,知道一些事情的流程,也知道什么事可以做,什么事不能做。”黄明琨看似认真的回答着。
听着黄明琨的回答,陈明杰心中多少还是有些不太放心,不过既然对方已经表明了自己的立场,陈明杰也自然就不能再问什么,不然的话,就真的成了干涉地方政务。这个罪名,陈明杰还是自认为扛不起的,只不过在适当的时候,委托适当的人去监督一下黄明琨,还是可以的。
不知怎么了,黄明琨给陈明杰的感觉,总是有种飘飘然的感觉,似有似无,总会感觉到不是很踏实。虽然从之前的话语当中,有了王林的提醒,陈明杰多少有了些防备,不然的话,就凭黄明琨的表现,陈明杰要想彻底搞清楚这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还是需要花费点时间的。
匆匆的结束了谈话,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内,陈明杰与黄明琨都各自忙着各自的事情,除了一些必要的情况需要通气以外,两人倒是很少能够再聚在一起敞开了心扉的谈话。不过这并不代表着陈明杰放松了对黄明琨的监视,陈明杰总是觉得,黄明琨似乎并非表面上表现的那样,更似乎有什么事情在瞒着他。
时间进入到四月,南方的四月,天气已经渐渐的热了起来,大街上穿着单衣短衫的人更有不少数。三月底,除了四个军的驻日部队继续留在了日本之外,其他的部队则断断续续的撤回了国内。为了增加撤退的速度,所有部队仍是退回到了釜山港,然后再经陆路返回到中国东北。
当然,王林的这一举动,倒是让一些神经比较敏感的人有了些不安。不过他们却不能说什么,现在大家正是手忙脚乱的时候,谁也不想平白无故的惹上王林这头雄狮。你在东亚玩你的,你打日本我们大家都没实际干涉你,顶多也就是发电谴责一下。现在你的企图成功了,那么就请你老实一点,别打扰我们运动。
当东征兵团在东北境内做出了一副休整的姿态以后,紧绷着神经的沙俄等国终于算是松了口气。不过紧接着,中国却突然派兵进入到了台湾,驻台日军在完成交接防务之后,也被勒令放下武器,就地接受中华帝国国防军的改编。
。。。
第三百二十七章:中属东南亚联合王国()
历史上理应由德国人在二战时期起先使用的闪电战,再一次的被中国人提前几十年进行完美的复制。无论是朝鲜战争,还是日本战争,东征兵团所使用的,全部都是快速推进。而闪电战,却是被世界各国一致命名的,当然,在王林心中,也更加倾向于这个名字。
经过远东的这几场战争,也逐渐的让世界各国看清楚了未来战争的趋势,传统的步兵,必将会被淘汰,随之而来的,将是飞机大炮,装甲坦克的时代,传统的步兵,已经很难在战场上发挥出逆天的局势了。
而远东的这几场战争,同时也为列强们竖起了一道标杆,成为了他们未来几十年内发展的主要方向。隐隐之中,中华帝国已经成为了整个世界潜在的领航。凡是中华帝国推出的装备或者是战术,产品什么的,必将会有一大群国家紧跟在后面研究。
要想摆脱目前的困状,唯一的方法便是紧跟中国的步伐,他们每推出一款产品,那么自己就必须要有一款相对应的产品,否则的话,他们将会无力抗衡来自中国的压力。如今这种现状,倒是让王林想起了后世的那种情形。美国人在前面大张旗鼓的研究着坦克,屁股后面跟着一群傻帽们也埋头苦恼的研究着。
最终人家美国人转身拍拍手,老子不干了,坦克领域到这里已经是终点了,我们不研究了,转而开始研究战机,结果又将一群连坦克还没掌握的国家,又一次的领到了战机的领域,结果二代战机,三代战机,四代战机层出不穷,更时间那些无力研究的国家急得一愣一愣的。
现在的中国,就极其类似于美国后世的那种情况,无论是飞机还是坦克,步枪或者是机枪,又或者是大炮,这些如今都已成为世界模仿的对象,只不过他们的做工以及性能,不如中国的优异罢了。但是这并不妨碍他们继续模仿,而王林,则表现得更加头疼,除了要不惜代价的继续保持科技领先,同时还要想着什么时候再出一点别的什么装备,以此来吸引别人的注意力。从而分散他们的精力,将他们引导上一条错误的道路上。
只有无限制的消耗对手的有限资源,才是真正领先的基础,如果每一件事情都要把他们引上正轨,那么中华帝国岂不是亏大了?这样的情况,不是王林想要的。
朦胧之中,时间已近推进到了六月份,六月的南方,天气早已是燥热无比,呆在家中倒还好些,可是呆在外面,就有些难以令人承受了。六月的天气,还不算是最热的时候,但此时的温度,却早已超过了三十度。
太阳当空,烈日洋洋,红彤彤的太阳,将地面晒得欲泵欲裂,平行着看,眼前仿佛充满了一道道的水蒸气,站在烈日之中,有种明显的烧灼感。
“呸”李梓恶狠狠的吐了口唾沫,原本就很燥热的天气,使他体内有种缺水的感觉,如今又不知不觉的吃进嘴里了些干土,一时间难以忍受。
朝鲜战争那会,李梓正在国内整合着自己的部队,日本战争那会,李梓的部队还未整合完毕,也就自然不能上战场。而且李梓的这支部队,王林始终都没打算将他们派到日本去作战。新招募的部队,区域化很严重的,当然,这只是小部分部队。南方人已经适应了南方的天气,一时间将他们拉到北方那种寒冷的环境当中,战斗力也肯定会随之而降。
但是王林又没有过多的时间用来给他们适应环境,所以短时间内,王林也只能将部队按照区域化来划分,北方新兵,大多数都加入了北伐军团,而南方的新兵,则加入了东南亚军团。李梓原本就身为南方人,这一次,自然也就成为了东南亚军团的一员。
如今的李梓,早已不是当年的那名小兵蛋子,经历了无数战争的磨练,如今的李梓,经过自己的努力,嫣然成为了一名营长,官职虽说不大,但却胜在手中有权。晋升虽说不快,但却胜在每一级的晋升,都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得到的。
没有参与那两场战争的李梓,能够继续晋升,这就已经说明了他的能力。想当年,李梓身为一名狙击手,在最紧要的关头,却被班长派出去保护小毛护送情报。最终一个班,包括班长在内的十名战友,却天人两隔,尸首分离。
当李梓当时得知这个消息之后,心中顿时一紧,眼泪不觉的便流了下来。虽说事后已经有友军部队为他们报仇,并且将那些所有参与那件事的人,全部杀死,见他们尸首分离。但仅仅是这样,依然无法抹平李梓心中的那股恨意。
这也是李梓在之后的数年之内,脾气忽然暴躁的原因之一,当然,如果不是因为李梓脾气的原因,现在的李梓,至少也是一堂堂团座。到了团长这一级别,就跟营长有着天翻地覆的差别了。上校团长,紧接着的,就是准将旅长。也就是说,只要你当上了团长,那么就有很大的可能接近准将,乃至升职为将军也是有可能的。
营长与团长是一个很大的分割线,当然,也有很多人因为种种原因,最终也没能当上团长。距离他们的将军梦,始终都还很遥远。不过李梓似乎并不在意这些,官职大小无所谓,重要的是,只要能够杀人就好。杀光眼前一切的敌人,当年自己没能有机会与老班长一起并肩作战,战死沙场。
现如今的李梓,就将眼前的一切敌人全部当成当年的敌人。李梓狠人的名号,就是因此而来的。
半年前的一场小战斗,使李梓的性子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