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是,这座军火库,从今年冬天起,开始迁移了,张彦打算将南阳作为新的军火库,准备在南阳建立一座规格完整的兵工厂,为攻打荆州、益州、江东等地源源不断的提供武器、弹药。
张彦坐镇陈郡,得知刘备死了以后,也就此安心了。于是,张彦离开了陈郡,但是他没有回彭城,而是骑着白龙马,继续西进,去颍川、南阳两地看看,之后再从南阳转向河南,他要看看洛阳的新都建设的怎么样了。
随着张彦的势力范围的不断扩大,彭城作为大汉的都城,已经显得有些不够格了,临时的都城尚可,但若想作为统一后的全*事、政治、文化、经济的中心,必须建立一座新的都城。
洛阳的新都建设,早就开始了,一直由河南尹张纮负责,由于新都城的建设工程巨大,所以要需要几年的时间。
张彦上次平定西北回来时,路过洛阳,在洛阳小住了两日,那时城池的建设已经进入了最后阶段,主体都已经建设完毕,剩余的就是内部的细节了,以及购置屋内的一些物品。
也就是说,用不了多久,新都的建设就要竣工了,到时候,迁都就是必然的趋势。
……
刘备死了,消息传到了荆州,襄阳城里还在戒严,刺客尚未抓到,然而刘备的死讯却传了过来,与之一起传来的,还有刘备派人行刺刘琦的谣言。
刘琦对这件事非常的重视,派司马懿彻查此事,如果真是刘备干的,那么刘琦一定不会对刘备客气的,即便是刘备已经死了,也要对他的家人开刀,以宣泄他的愤怒。
司马懿便让周云聪去了一趟南阳,打探到消息,确实是刘备派人行刺刘琦,这才回来禀告给刘琦。
刘琦愤怒不已,下令将刘备九族全部诛杀,并且派人前往长沙,去把刘备的家人全部斩杀。
同样收到刘备死讯的,还有刘备的结拜兄弟关羽、张飞,以及刘备的家人。
关羽、张飞护送着刘备的家人行走到江夏绿林山一带,正好撞上了跟随刘备去朝阳的部下,此时他们都穿着普通百姓的衣服,结伴同行,两下相遇,便是一番攀谈,然后关羽、张飞便知道了刘备的死讯,同时也得知刘琦下达了诛杀刘备九族的命令,那么关羽、张飞也在诛杀范围之内。
关羽、张飞以及刘备的家人收到此种噩耗,都极为悲伤,但现在当务之急是尽快离开荆州,然后再找机会为刘备报仇。
可是天下之大,哪里还有他们的容身之处?
思来想去,关羽最后想到了江东的孙权,毕竟刘备和孙权有过盟约,关羽和周瑜也较为熟悉,便和张飞商议了一番,保护着刘备的家人便朝周瑜所在的柴桑而去……
529荆州易主(1)()
刘表死了,刘备也死了,刘琦还沉浸在悲痛之中,荆州大小事务,均有司马懿一人做主,而刘琦对司马懿也是信任有加,由于悲伤过度,刘琦终于在守灵的第三天,也病倒了。
刘备死后,司马懿开始为刘表发丧,并且择一吉日,开始为刘表下葬。
刘表在荆州十余年,保境安民,深的民心,除此之外,荆州在他在任期间,日趋稳定。刘表一边招收流民,一边开垦荒地,兴修水利,数年间,江汉平原上良田万顷。有了这些有利的因素,荆州的农业生产也上了一个台阶,曾经连续五年都是大丰收,可以说,荆州百姓都比较富庶,家家有余粮,就连官府的粮仓,也都被塞的满满的。
刘表死了,几乎整个荆州都沉浸在一片悲痛之中,当百姓们得知刘表是被刘备刺杀派人刺杀而死,对刘备更是恨之入骨。
可怜刘备戎马半生,苦苦拼搏,到头来却落得身首异处,身败名裂,死后也受到千夫所指,万人唾骂。
刘备虽然死了,但是其结拜兄弟关羽、张飞还健在,司马懿对于刘琦所发布的诛杀刘备九族的命令,不敢苟同,但是当他想要去制止的时候,却发现关羽、张飞带着刘备的家眷,已经投靠江东去了。
这对于司马懿来说,是一个极为不好的消息,毕竟关羽、张飞都是万人莫敌之辈,骁勇善战,勇冠三军。即便是不能为其所用。至少也要杀了他们。可是现在。关羽、张飞逃到了江东,江东的孙氏如果收留了关羽、张飞,就等于增加了不少的实力。
近一两个月来,荆州一直动荡不安,先是刘表虚国远征失败,接着蔡氏被杀,再者刘备谋逆,一系列的事情发展下来。使得原本强大的荆州变得虚弱不堪。虽然襄阳一带尚有近十万的兵马,可是这些兵马的战斗力肯定不如在刀口上度日的江东军。
自从孙策来到江东之后,江东军便在血与火中逐渐强大起来,他们与张彦战,与山越战,与流贼战,几乎无岁不战。所以,在血与火的拼杀当中,江东军逐渐变强,变大。将士们的总体实力,也要远高于较为安逸的荆州军。若关羽、张飞抵达江东后,向江东孙氏借兵,又或者直接建议江东军进攻荆州,那么以荆州的这些兵马,未必能够抵挡的住。
所以,司马懿的心里并不轻松。现在刘琦卧病在床,荆州上上下下都由司马懿一个人来拿主意,对于司马懿来说,确实压力不小。
不过,司马懿要的正是这样的结果,他在荆州卧底,为的就是把荆州的权力弄到自己的手下,然后再劝降刘琦,让刘琦向张彦投降,让张彦兵不血刃的拿下荆州。
所以,荆州这片土地上,司马懿绝对不允许有外人来分一杯羹。
司马懿未雨绸缪,直接唤来了文聘、李通二人,让他们火速率领军队,沿着汉水而下,去江夏驻守,以防止江东军乘虚而入。
除此之外,司马懿还把黄忠、魏延调往长沙,如果江东军入侵江夏,就让黄忠、魏延从长沙出兵,从背后袭击江东军。如果江东军袭击长沙,那么就让文聘、李通攻击江东军的后方,两路兵马互为犄角,相互依赖,相互协调作战。
司马懿让黄忠、魏延、文聘、李通分兵两路,每路军都带领三万大军,分别以黄忠、文聘为主将,而魏延、李通则为副将,即日出发,分别前往江夏、长沙驻守。
襄阳城总共就有十万人,黄忠、魏延、文聘、李通等人便带走了六万人,只剩下四万人拱卫襄阳城,不免的引起了黄忠、魏延、文聘、李通的担心。因为在刘备死后,张绣率领大军直接来到了南阳和襄阳的交界线上,把兵力全部陈兵在邓县,对襄阳虎视眈眈的,如此形势之下,司马懿还要调遣军队外出,岂不是在给敌人制造便利吗?
为此,黄忠、魏延、文聘、李通四人纷纷发表了自己的意见,让司马懿尽量抽调少量的兵力,不要一下子调走这么多的兵力。
司马懿对黄忠、魏延、文聘、李通四将的担心很了解,他说道:“襄阳这边有我在这里,你们不需要担心,即便是襄阳城里没有一兵一卒,敌军也不会越过边界的,我有办法对付来自北边的敌人。但是,我真正担心的不是北边的敌人,而是江东的孙权。孙权与荆州有世仇,而且孙氏觊觎荆州已久,这次荆州一下子发生了那么的事情,而且与江东的边界上也没有留下多少兵马,关羽、张飞又投向江东去了,刘备的死,毕竟也和荆州脱不了干系,我担心关羽、张飞会把恨意对准荆州,蛊惑周瑜出兵对付荆州。而且周瑜本人也对荆州虎视眈眈的,只因为缺乏能征惯战的将领,这才不敢轻举妄动。如果周瑜知道刘备已死,荆州发生了这么多事情,关羽、张飞又前来投靠,必然不会错过这个时机,很有可能会借兵给关羽、张飞让其来争夺荆州,他自己则坐镇柴桑,坐山观虎斗,然后再图良策。”
顿了顿,司马懿继续说道:“如果你们不赶紧率领前去驻防,一旦关羽、张飞到了柴桑,周瑜派出兵马,试问如此精兵强将,有谁能够抵挡的住?”
黄忠、魏延、文聘、李通漠然了,不再说话了,觉得司马懿想的足够深远。
“军师,为什么要我们兵分两路,待在两个地方呢,这样一来,岂不是兵力太过分散了,倒不如集中所有的兵力,与关羽、张飞决一死战,只要杀了关羽、张飞,那么江东就不足为虑了。”魏延说道。
司马懿摇了摇头,说道:“关羽、张飞都是勇冠三军的万人敌,而且周瑜足智多谋,他们三个联合起来,必然是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我们要做的,是拖住敌人,不让敌人攻进荆州,让敌人出兵时,总是有所顾忌,把敌人尽量挡在荆州的外面。”
黄忠听完之后,脸上显现出不喜之色,对司马懿说道:“关羽、张飞虽然骁勇善战,但老夫也不是吃素的,我之前和关羽、张飞一起在刘备手下做事,对他们两个人还算有些了解,而且老夫的武艺,也不一定就比关羽、张飞差。军师不若给我三千兵马,让我为先锋,我亲自去会会关羽、张飞,将他们二人的人头取来,献给军师,何须如此兴师动众?”
魏延、文聘、李通听后,也都随声附和了起来,都嚷嚷着要和关羽、张飞单打独斗,自己能够生擒关羽、张飞,或者将他们斩杀之类的话语。
司马懿道:“你们的武艺都很不错,但是两军交战,比拼的是军队的实力,但是关羽、张飞二人武艺太过高强,若单打独斗,我担心你们的安危……”
“军师莫要涨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老夫偏不信邪,不把关羽、张飞的人头提来,老夫绝不回来!”黄忠的话音一落,便向司马懿抱了一下拳,然后转身而出。
司马懿急忙叫道:“黄将军……莫要冲动,黄将军……黄将军……”
黄忠根本不理会司马懿,出了府衙,跳上马背,从军中召集了二百名亲随骑兵,便直接出了襄阳城,朝柴桑方向疾驰而去,刚才司马懿的那一番话,激怒了黄忠,他非要去找关羽、张飞两个人比个高下不可。
司马懿见黄忠走了,急忙对魏延说道:“黄将军此去必然有危险,魏将军,还烦劳你带着两千骑兵,去追上黄将军,无论如何,都要把黄将军给带回来。”
魏延点了点头,转身出了大厅,但是心里却在暗暗的想着:“黄老将军武艺超群,未必会输给关羽、张飞,如果黄老将军能够击败关羽、张飞,那么就是大功一件,我再带兵将关羽、张飞给抓了,也是一件功劳,这种功劳,我如不取,那岂不是太浪费了吗?”
想完这些,魏延便是一阵窃笑,他正好率领着两千骑兵紧随黄忠身后,然后当黄忠遇到关羽、张飞之时,便由他来为黄忠压阵,让黄忠尽情的去战斗,赢了,他也有功劳,输了,罪过全在黄忠一人,与他没有一点干系,这个两全其美的办法,何乐不为呢。
黄忠、魏延二人离开之后,司马懿当即对文聘、李通说道:“黄忠肯定是去找关羽、张飞拼命去了,魏延未必能能够将黄忠带回来,你们两个人各自率领三万大军,文将军去江夏,李将军去长沙,分别驻守,做好战斗前的准备,时刻留意江东的情况。”
文聘、李通二人毕竟是司马懿提拔起来的,所以对司马懿的话言听计从,两个人都点了点头,便“喏”了一声,各自离去了。
出了府衙,文聘、李通二人便去了军营,各自点齐兵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