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纵横三国的铁血骑兵-第32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琦由于身份特殊,也不敢公然抛头露面,万事都只让伊籍代劳。

    高升客栈的天字一号房里。刘琦焦急的等待在那里,刘备、关羽杳无信息,他有一种非常不好的预感,怕刘备出现什么意外。

    正在担心之际,伊籍从外面回来了,刘琦急忙上前问道:“伊籍先生,找到了没有?”

    伊籍阴沉着脸,无奈的摇了摇头。缓缓的说道:“没有发现他们的踪迹……”

    “会不会是遇到什么不测了?”刘琦猜测道。

    伊籍道:“不会,主公身边由关羽跟随,关羽是万夫莫敌的人,有他在身边,主公绝对不会出什么事情的,即使有什么事情,关羽也会保护主公的。”

    “都这么久了。为什么……”刘琦只说到这里,再也说不下去了。

    伊籍也是一筹莫展,虽然他话里充满了信心,但内心里却也开始担心刘备、关羽的安危了。

    即便是关羽再怎么厉害,终究是一个人,可蔡瑁在襄阳城里却有数万心腹军队……

    正在刘琦、伊籍二人忧心忡忡之际,突然有人敲响了房门:“咚咚咚……”

    “谁!”刘琦、伊籍同时变得紧张了起来。异口同声的问道。

    “我,关云长!”门外传来了一声浑厚的声音。

    刘琦、伊籍都喜笑颜开,立刻前去开门,房门开处,但见刘备、关羽站在门外,二人激动的道:“快进来!”

    刘备、关羽进了房间,伊籍在关上房门时,又四处探出头看了看,见没有什么可疑的人物,这才放心的关上了房门。

    “叔父!侄儿等你许久了。怎么才来?是不是路上遇到什么事情了?”刘琦急忙走上前去,十分关心的说道。

    刘备先是重重的叹了一声气,然后将事情的来龙去脉全部说给了刘琦、伊籍听。

    刘琦、伊籍二人听后,都愤怒不已,尤其是刘琦,恨得牙根痒痒,怒道:“我就知道,这个蔡瑁一定不会安什么好心。他们这是想陷害叔父啊!”

    伊籍道:“既然蔡瑁已经开始对主公下手了,就说明蔡瑁应该已经知道了主公在暗中帮助大公子的事情,主公日后行事,还需要多加小心才是。除此之外。大公子更应该要小心谨慎了,以免落下什么把柄在蔡瑁的手里。”

    刘琦好奇的道:“我与叔父一直是秘密联络,知道的人很少,蔡瑁他们是怎么知道的?”

    刘备道:“没有不透风的墙,或许我们的身边一直有蔡瑁安插的人,这次回去之后,先各自查询一番,以后再联络的事情,要更加注意。从今天起,以后我们之间的事情,全由陈到负责,其他人一律不能相信!”

    刘琦点了点头。

    之后,四人在一起小聚了一番,大约一炷香后,便各自离去,刘备、关羽、伊籍回荆南,刘琦则秘密回到江夏。

    在回去的路上,刘琦一直在想,自己与刘备的联络,一直秘密进行,为了怕引起不必要的麻烦,所以刘琦一向是亲自联络刘备派来的使者,可以说外人很难知道。如果有人想知道他的行踪,而且又在暗处秘密监视着他,那么他所在的江夏郡,就是一个极其危险的地方,这就说明他的身边全都是蔡瑁的人。

    一想到这里,刘琦便是一阵长吁短叹,且又黯然伤神。离开二十里铺时,刘琦一直漫无目的的骑着马走着,走了不到一里路,便赫然前面的雪地上躺着一个衣着单薄的少年,少年的年纪约有十七岁,比自己要略小几岁,但看起来却极为俊朗。

    刘琦是个善良的人,当即跳下马鞍,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将那个人给抬到了马背上,然后在附近找到了一个破庙,升起篝火,把那个人放在火堆边。

    那人渐渐的感到温暖,慢慢的苏醒了过来,看到刘琦在身边守候着,便蠕动嘴唇问道:“这里是什么地方?”

    “这里是荆州,二十里铺。小兄弟,你叫什么名字?”

    “我叫司马懿!”那人有气无力的回答道。

379偶遇仲达() 
司马懿?

    刘琦听到这个名字时,怔了一下。

    摄政燕王张彦开创了所谓的科举制度,去年九月举行了殿试,司马懿是当时的状元,但不知道什么原因,后来张彦又取缔了司马懿的状元称号,将探花高堂隆改为了状元。

    当时刘琦驻守江夏,荆州也有不少学子去豫州参加科举,但多数是乘兴而去,败兴而归。刘琦广结好友,与荆州的学子们多有交集,在一次宴请中,听学子们谈起了科举的状元轶事,当时还觉得是一阵好笑,也为司马懿鸣不平。

    谁曾想,他今日在这里居然会遇到去年的状元司马懿。

    状元,就是第一名,在成千上万的学子当中,能够杀出重围,力争上游,并且勇夺第一的人,绝对不是一个简单的人物。

    传闻,司马懿因为得罪了燕王张彦,所以才被取缔了状元的称号,并且只给了一个小小的亭长之职,对外虽然说是舞弊,但刘琦却清楚内中情节,常常为司马懿鸣不平。

    对于刘琦来说,司马懿就是一块金子,只不过外面被蒙上了一层泥土,遮盖住了这块金子应有的光芒。

    刘琦亲自递过来了一壶刚刚温好的热酒,对司马懿道:“原来你就是去年的状元司马懿啊?”

    司马懿望着刘琦白皙、俊俏的脸庞,狐疑的问道:“你认识我?”

    “谈不上认识,只是听说过你。只可惜,你身怀如此大才。却遭逢如此不公待遇,实在是太让人寒心了。”

    “你知道我的事情?”司马懿狐疑的问道。

    刘琦呵呵笑道:“实不相瞒,我姓刘名琦,是江夏郡的太守。”

    司马懿道:“我听说,江夏太守刘琦,是荆州牧刘表的大公子,难道你就是那个刘琦?”

    “什么这个、那个,刘琦只有一个。就是我!”刘琦笑道。

    司马懿的脸上当即露出了笑容,忙毕恭毕敬的向刘琦拜道:“原来是大公子,仲达失敬失敬!”

    “我不过是一个落魄公子,有什么值得尊敬的?”刘琦讪笑道。

    司马懿听出了刘琦话里有话,便急忙询问是怎么一回事。

    一直以来,刘琦都很压抑,也很憋屈。身边更没有什么亲信之人,生怕是蔡瑁派来监视他的。所以,一直以来,他都是亲力亲为。

    但是司马懿不一样,他是一个局外人,刘琦压抑很久的心里,也终于找到了一个可以释放的缺口。此景此情,此时此刻,刘琦开始向司马懿述说着自己的事情。

    司马懿就像是一个垃圾桶,无条件的接受着刘琦的宣泄,并且也对这个表面风光的荆州大公子另眼相看,万万没有想到,刘琦的处境,甚至和自己有同病相怜之处。

    一个是个性张狂的血性少年,一个是贵不可言却又极为压抑的荆州公子,两个人年轻的人。在这座破庙内,逐渐建立起了他们超乎常人的深厚友谊。

    当司马懿听完刘琦所讲述的事情后,年轻的心里再也按耐不住了,愤慨之下,不禁怒道:“欺人太甚!世间哪有这样的道理?大公子,难道你就甘心这样被那群人排挤?”

    “唉!”刘琦重重的叹了一口气,“我也不想,可是我又能有什么办法呢?我身边没有什么可以信赖的人。也没有人为我出谋划策,我……算了算了,不提他了,说说你吧。你怎么会跑到荆州来?”

    司马懿的双眸中突然闪出一丝恨意,对刘琦说道:“燕王目中无人,看不起我,我还留在那里干什么?我准备去江东,投靠孙策,他现在正是用人之际,我要帮他,对抗燕王!只不过,前往江东的道路都被封锁了,我没有办法,只好绕道荆州,走到这里时,盘缠都用光了,又累又饿,若非大公子及时施救,只怕我早已经成为了冻死在路边的孤魂野鬼!”

    “江东路途遥远,而且孙策帐下人才济济,尤其对那个叫周瑜的人信任有加,你想要在江东出人头地,会比较难。”刘琦道。

    司马懿紧皱着眉头,缓缓的说道:“我何尝不知道在江东出人头地的难处,但是就算再难,我也不怕,我一定要向张彦证明,我司马懿,绝对不是他想的那么简单,我一定要让燕王付出代价!”

    刘琦听后,对司马懿道:“仲达,我看江东你就不要去了,江东的形式十分糟糕,不如你就留在荆州,我身边正好缺少一个可以出谋划策的人,我想请你当我的幕僚,为我做事,共同对抗蔡氏,如果能够击败蔡氏,让我取得荆州之主的位置,我就任命你为军师,荆州沃野千里,户口百万,带甲二十余万,其中荆州水军更是天下无敌,进可攻,退可守,可谓是一块宝地。依靠荆州的雄厚资本,绝对可以对抗燕王的雄师!”

    司马懿听刘琦这么一说,也顿时来了兴趣,脑海中也显现出自己指挥二十余万大军,对抗燕王的大军的场面。

    片刻之后,司马懿问道:“大公子,你真的愿意让我来担任你的幕僚?”

    刘琦点了点头。

    “不嫌弃我年轻?”司马懿问道。

    刘琦摇了摇头,说道:“古之甘罗十岁拜相,你的年纪比甘罗要大许多,况且你又是科举的状元,你来给我当幕僚,我高兴还来不及呢,又怎么会嫌弃你呢?”

    司马懿听完刘琦的这番话,心中一阵莫名的感动,突然觉得这个世界上终于找到了一个懂他的人了。

    于是,司马懿当即向着刘琦叩拜道:“主公在上,请受司马懿一拜,今后司马懿必当会为主公尽心尽力,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有一种恩情,叫做知遇之恩,刘琦在其极为失落之时,偶遇司马懿,不得不说这是上天安排的一个巧合。

    正是这种巧合,让刘琦和司马懿这两个年轻人的命运紧密的联结在一起,从此以后,这两个人的名字,将威震整个荆州!

    刘琦和司马懿在破庙里度过了一夜,第二天一早便开始返回江夏,一路上马不停蹄的,两人同乘一匹马,一路上也是畅谈不止。

    此刻,司马懿像是找到了知己,与刘琦相谈甚欢,越聊越投机。

    两天后,江夏郡的郡城西陵到了,刘琦和司马懿同乘一匹马,经过城门时,守卫们见到如此一幕,都很是惊讶,都在暗自猜测,这个与刘琦同乘一匹马的人是谁?

    刘琦归来,长史韩嵩第一时间便得到了消息,急忙来到太守府,来见刘琦。

    韩嵩,字德高,乃豫州弋阳人,从小家贫,但却很爱好学习,又因其孝顺,被举荐为孝廉。黄巾起义前,韩嵩预料天下将乱,与好友数名举家南迁到荆州避乱。后来张角领导的黄巾军果然起义,一时间天下动乱,民不聊生,好友等才真正的知道韩嵩料事如神。

    之后,黄巾起义被平定,三公派人征召韩嵩入朝为官,韩嵩觉得朝廷**,大汉将倾,不愿意卷入政治的旋窝当中,继续隐居。

    后来,刘表担任荆州牧,听说韩嵩的大名,便派人前来聘请,却被韩嵩拒绝。刘表一怒之下,派兵来包围了韩嵩的家,以家人的性命作为要挟,让他出任荆州别驾一职。韩嵩不得已,这才出来做官。

    但是,偏偏韩嵩与刘表政见不和,而韩嵩又是个率真直性的人,常常当众顶撞刘表,弄得刘表多次下不来台,刘表心里便渐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