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纵横三国的铁血骑兵-第18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夏侯渊欲率军追击,却被曹操叫住:“穷寇莫追!”

    曹军重新汇聚在一起,曹操命其打扫战场,清点损失,然后返回晋阳城。

    太史慈、张辽、高顺三人经过一番浴血奋战,终于逃了出来,所率领的骑兵,也只剩下一千零几人,这一战,竟然随时了九百多人,其中还有四五百人受了各种不同程度的伤。

    一路向南逃,大约奔驰了十里。确定后面没有追兵跟来,太史慈这才命令大军停下,一想起之前张纮的话,自己悔恨不已。

    “唰!”

    太史慈直接抽出了腰中佩剑,当即架在了脖子上。一脸沮丧的道:“都怪我,我没有听军师的话,以至于才有此败。我带领你们寸功未建,反而损兵折将,这让我怎么向主公交待,唯有一死了之……”

    话音一落,太史慈便欲自尽。

    说时迟,那时快,张辽手起一枪。便将太史慈手中长剑挑飞。但听见“当啷”一声响。长剑落地。

    “胜败乃兵家常事,将军为何如此想不开?”张辽怒道,“主公以将军为主将,率军来救援张杨,如今将军连张杨的面都还没有见到,如何就因为一次小小的失败而轻生?将军要是死了,又该由谁来统帅全军?”

    “我……我……”太史慈支支吾吾的说不出话来。

    高顺一向寡言少语。此时见到太史慈寻死腻活的,便道:“承蒙主公器重,才令将军为主将,而且更是封将军为前将军,如此殊荣,将军若一死了之,岂不辜负了主公对将军的期望?就连主公也曾经败于曹操之手,将军今次兵败,又有什么好埋怨的?曹操得到匈奴人相助,想必晋阳城已经被他攻下了,现在我军当务之急,是应该立刻回到上党,与张杨联合,只要紧守关隘,不让曹操进入上党与袁绍里应外合即可。将军千万不要因小失大啊!”

    太史慈道:“你们说的都对,是我太过糊涂了。我们现在就去和军师回合,立刻返回上党。”

    三人计议已定,便迅速率军返回,很快便来到了张纮驻军的位置。

    张纮得知太史慈、张辽、高顺遭遇到了曹操的埋伏,而且曹操又与匈奴人联合在一起了,便建议太史慈率军返回上党,然后封锁从太原到上党的关隘,不让曹操通过。

    同时,张纮还让太史慈秘密派出斥候,去晋阳与王凌取得联系,看看王凌是否真心投降了曹操。如果不是真心的,便让王凌做为内应,以备以后之良图。

    太史慈全部按照张纮说的去做,大军暂且在这里休息一晚,并派出军队进行巡逻,加强营寨的防范。

    第二天一早,大军启程,向上党而去,同时派出斥候,前往晋阳。

    斥候扮作商客,来到了晋阳,很快便与王凌取得了联系,得知王凌是被迫投降,便让王凌为内应。王凌也十分乐意为张彦效劳,便同意了斥候的意见。

    与此同时,于禁率领一万大军一路上虚张声势,已经抵达了荡阴,并且扬言要去攻打邺城。

    消息传出,很快便被袁军的斥候送到了壶关。

    ……

    壶关城外,袁绍的大军已经在这里足足等待了十天,自从曹操率军离开之后,袁绍曾经试图强攻过数次壶关,但由于张杨、张燕的紧密防守,攻击均以失败而告终。

    此时,于禁北上的消息传来,倒是让袁绍吃了一惊,没想到张彦也会插手到这件事里来。

    袁军的大营里,袁绍找来了谋士田丰、沮授、许攸等人,将于禁率军抵达荡阴的消息告知了他们,并征求他们的意见,想知道该怎么应对。

    田丰道:“主公不必担心,张彦若果真想趁虚而入的话,断然不会让于禁一路上锣鼓喧天的引起我们的注意。属下以为,这是张彦的计策,意在扰乱我军,而不会真的去进攻邺城。”

    沮授道:“田别驾言之有理,属下非常赞同。不过,主公还是要派遣一支兵马,去象征性的抵挡一下,一旦于禁看到我军派军前去抵挡,必然不会再向前进了。”

    袁绍道:“嗯,那就按照两位说的去做。另外,曹操离开这里也已经有十天了,可是这十天里却一点消息也没有传来,我军若静静的等在这里,也不是办法。不知道诸位可有什么破敌之策吗?”

    沮授道:“我军可以以退为进。”

    “以退为进?”袁绍好奇的问道。

    沮授点了点头,当即将自己心中所想的说了出来。袁绍听后,又询问田丰此计如何,田丰对沮授的计策十分赞同,就连在一旁的许攸也是赞不绝口。

    于是,袁绍便按照沮授说的。准备以退为进,不再等待曹操那边的消息了。

    ……

    壶关城里,张杨正在与张燕对饮,感谢张燕这些天来对他的帮助。

    正豪饮之间,忽然一个斥候闯了进来。急急忙忙的道:“启禀大人,袁绍退兵了!”

    “你说什么?”张杨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于是问道。“你再说一遍!”

    “袁绍退兵了!”斥候又重复了一遍。

    张杨抑制不住心中的喜悦,问道:“此话当真?你可是真的看见袁绍退兵了?”

    “千真万确,袁绍于今天早上拔营起寨,午时的时候就退兵了。”

    “奇怪,这袁绍怎么就莫名其妙的退兵了呢?”张杨还是有点不敢相信,袁绍的大军正值锐气之时,曾经一连数天对壶关进行了猛攻。如今怎么突然就撤军了?

    正在张杨疑惑之时。又一名斥候闯了进来。跪地抱拳道:“启禀大人,大将军派遣军队已经抵达了荡阴县,并欲攻击邺城。”

    张杨长出了一口气,缓缓的说道:“原来如此,原来如此,难怪袁绍好端端的会突然撤军呢,原来是大将军派遣军队去攻击邺城啊……”

    张燕道:“恭喜大人。贺喜大人,大将军不仅派遣大军前去抵挡曹操,还派遣军队去攻击邺城,若袁绍被大将军的兵马击败,那么大人以后就可高枕无忧了,再也不用担心袁绍会来犯并州了。”

    “兄弟客气了,若是没有兄弟率军来助,就指望我的这点兵马,又怎么会坚守的住。兄弟,你也是个人才,不如暂时到我帐下,我奏报朝廷,封你个将军当当怎么样,也总比你挂着贼寇的名字要好听一些吧?”

    “大人,在下一向自由惯了,要是有官职压在身上,反而会有许多约束。不过,大人尽管放心,以后大人若是再有什么难处,我张燕必定会为大人赴汤蹈火,在所不辞的。”张燕委婉的拒绝道。

    张杨惋惜的道:“既然兄弟无意为官,我也不勉强了,只是可惜了兄弟这一身好武艺啊。这次兄弟帮我不少,也损了不少兵马,我也不是吝啬之人,我上党城内尚有些粮草,你我兄弟一人一半,待我回到上党后,就命人将粮草运到黑山去,还希望兄弟不要拒绝。”

    “既然大人都已经说出口了,我要是再不从,就显得太过见外了。那我就恭敬不如从命,谢谢大人了。”张燕拱手道,“另外,既然袁绍已经退兵了,我也该率军回去了,毕竟我出来也有些时日了,山寨里一直交由属下打理,我怕时日久了,他们会处理不当,反而会引起动乱。所以……”

    “好,兄弟尽管率军离去,我就不强留兄弟了,一个月后,一万石粮草必然会派人亲自送到山寨之中。”

    张燕听后,顿时抱拳道:“多谢大人!”

    对于张燕来说,他不缺金,不缺银,唯独缺少粮草,他所占据的黑山附近,因为连年征战良田早已经荒芜,投靠他的百姓越来越多,山中虽然开发了不少土地,但要维持十几万的口粮,却是难上加难。

    他曾经想过去冀州买粮食,可是袁绍却不卖给他,而且还派遣士兵封锁住黑山前往冀州的道路,迫使他不得不外出抄略,但去年天下大旱,庄稼大多颗粒无收,他根本抢不到粮食。

    就在这个时候,张杨听说张燕没有粮食,主动派人送来了一万石粮食,算是让张燕熬过了去年那个灾荒之年,虽然粮食较少,再配上山中野菜、野果,勉强度日。

    所以,张燕对张杨十分感激,这次一听说张杨有难,便率军来助,也算还张杨一个恩情。

    张杨亲自送张燕离开,两人分别之后,还有些依依不舍。

    张燕离开之后,其部下便问道:“大当家的,刚才张杨要留大当家的做将军,大当家的为何没有答应?”

    张燕笑道:“张杨并非明主,如果我想做将军的话,完全可以去彭城向大将军表明心迹,何须张杨奏请?如今于禁率军抵达了荡阴,我之所以这么急着回去,就是不想错过大将军的军队,想要去回回于禁,通过他向大将军求个官职。”

    “大当家的真是高明啊!”

    张燕率军离开壶关,袁绍军的斥候看的一清二楚,随即便去通报袁绍这个好消息去了。

    袁绍按照沮授的计策,以退为进,虽然撤军了,但并未离开,只是派出小股军队虚张声势的离开,却将大军秘密隐藏在壶关附近。

    当袁绍得知张燕果然率军离开壶关后,便开心不已,当即下令大军做好准备,等到张燕的军队走远之后,再去攻击壶关。

212崎岖山路() 
太史慈率领大军,刚走到襄垣县,斥候便传来了消息,壶关已经被袁绍攻破,张杨狼狈的逃回了上党。

    惊讶之余,太史慈急忙询问斥候壶关是怎么被攻破的。

    斥候娓娓道来,说于禁率军抵达了荡阴,扬言要攻取邺城,袁绍以救援邺城为由,突然从壶关撤军,张杨、张燕信以为真,不久张燕便率军回黑山。

    袁绍在张燕的军队走远后,假扮黑山贼来到了壶关城下,张杨以为张燕去而复返,便疏于防范,结果被袁绍的军队冲开了关门,杀入壶关。

    张杨抵挡不住,只好率军退回上党。

    太史慈听到斥候的讲述,心急如焚,他急忙命令大军加快速度,一定不能让袁绍攻克上党,否则,他此行的目的还有什么意义?

    但襄垣距离上党还有两三百里的路程,即便是太史慈率领骑兵先行,也只有一千余人而已,三千步兵却无法与骑兵同时到达。

    而壶关与上党近在咫尺,袁绍攻克了壶关,以大军压境,上党失去了屏障,面对数万袁军的围攻,只怕坚持不了多久。

    于是,张纮及时的劝阻了太史慈,对太史慈道:“将军,就算这个时候我们赶回去了,只怕也来不及了。现在将军所要想的不是怎么去救张杨,而是应该怎么从上党安全的退回洛阳。”

    张辽道:“将军,军师说的没错,一旦上党被袁绍攻破,我们就是孤军深入。必须想个完全之策。退回洛阳才是。我军在并州没有立足之地。现在袁绍在南,曹操在北,若两军夹击,我军很可能会在并州全军覆没。”

    “那你们说,我们该怎么办?”

    张纮道:“如果我军由此道一路向南,必然会和袁绍的军队相遇,而且,我军进入并州的事情。袁绍很有可能已经知道了,一旦他消灭了张杨,就会派兵来攻击我们。不知道,除了此道之外,还有没有其他的道路,可以避过上党?”

    张纮说最后一段话时,眼睛则望向张辽、高顺二人,他们两个是并州人,对这里的地形,远远比他们还熟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