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纵横三国的铁血骑兵-第13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之后,两个人便一路闲聊,有说有笑的,让护卫在马车外面的太史慈都有些羡慕不已。

    傍晚的时候,一行人终于抵达了定陶,在太史慈的带领下,众人来到了吕布的坟墓前面进行祭拜。

    吕布的葬礼是按照侯爵的级别来办理的,可是由于当时下葬的时间紧迫,所以坟墓并没有建立的太大,只是比别的稍微大一点而已。

    除此之外,吕布的坟墓边上,还有两座坟墓,其中一座是陈宫的,另外一座则是貂蝉的。

    貂蝉蒙着面纱,从马车上下来后,便和张彦一起来到了吕布的坟墓前。

    “那两个坟墓里葬的人都是谁?”貂蝉指着吕布边上的坟墓,问道。

    “最远的那个是陈宫的坟墓,紧挨着吕布的是你的。”张彦道。

    听到这话时,貂蝉的心里竟然有了一丝悲凉,她明明还活着,却已经有了坟墓,被死亡,或许也是一种无奈的悲哀。

    “我能单独在这里待一会儿吗?”貂蝉轻声道。

    张彦点了点头,转身走向了一边,边走边说:“天快黑了,别待太长时间,这里距离定陶近在咫尺,我不想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貂蝉明白张彦说这话的用意,如今高顺已经是济yin太守了,定陶又是济yin郡的郡城,如果高顺发现了他们,就会很快过来,到时候见到她这个已经死了的人时,张彦的面子上也过不去。

    张彦走了,和太史慈等人离的远了,貂蝉才开始祭拜吕布,并用细微的声音在吕布的坟前说了一番缅怀的话。

    “主公,眼看天就要黑了,这里离定陶城很近,我们是否在定陶城过夜?”太史慈对张彦道。

    张彦摇了摇头,说道:“原路返回昌邑,不进定陶城,以免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太史慈“哦”了一声,没有再说什么了,扭头向貂蝉看了过去,缓缓的道:“如果我也能够拥有一位像她这样好看的女人该有多好啊……”

    张彦听后,忙问道:“子义,你可曾娶过妻?”

    太史慈摇了摇头,答道:“我一直流浪在外,家境也十分贫寒,怎么会有人肯嫁给我?”

    张彦道:“如今你在我帐下屡立战功,我一直想不出来怎么赏赐你,既然你尚未婚配,不如我给你做个媒,替你物se一位美女,给你做妻如何?”

    “此话当真?”太史慈听后,顿时一脸兴奋的问道。

    “君子一言驷马难追,何况我向来说一不二,怎么会有假呢?”

    “太好了,不过,我要美女,不美的话,我可不要!”太史慈xing格直爽,率真开朗,毫无顾忌的对张彦说道。

    张彦哈哈笑道:“放心,你的婚事,就包在我的身上了。”

    太史慈欢喜异常,再次向张彦拜谢。

    张彦也将这件事放在了心上,他的帐下,光棍多的是,不光太史慈,就连于禁、许褚、牛金、徐盛等人都还是个光棍。毕竟他们都是出身行伍,过着刀口上舔血的生活,何况现在正值乱世,战争不断,连自己都顾不了啦,哪里有时间去娶妻生子?

    不过,男人是下半身动物,即便是再没有时间,这娶妻生子也是很重要的事情。俗话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张彦也该为他手下的这些将领考虑考虑了,准备回到彭城之后,多物se一些良家女子,然后让太史慈、于禁、许褚、牛金、徐盛等人来个集体婚礼。

    这时,貂蝉祭拜完吕布,走到了张彦的身边,对张彦道:“我们走吧!”

    张彦注意到貂蝉双眼通红,眼圈湿润,眼角那里更有些泪痕。看来,貂蝉应该刚刚哭过。

    他没有说什么,毕竟貂蝉跟着吕布那么长时间,两个人之间肯定会有些感情的。不过,他也没有必要去跟一个死人争风吃醋。

    于是,张彦对太史慈道:“原路返回昌邑!”

    “喏!”太史慈应了一声,立即召集部众,等貂蝉、张彦先后上了马车,这才缓缓的沿着来时的路,开始返回昌邑。

    一行人这边刚走,那边高顺便带着百余人从定陶城里赶了过来,见这些人在祭拜吕布,便松了一口气。。

    接着,高顺也祭拜了吕布一番,这才率部回城。

    ……

    张彦回到昌邑后,又休息了一天,这才率部离开,带着太史慈、许褚、陈珪、张纮等人返回彭城。

    临走时,张彦对鲍勋是一番嘱咐,让鲍勋好好的治理兖州,如果缺少钱粮,尽管开口,他会不遗余力的从徐州运送。

    鲍勋见张彦对自己信任有加,也非常感动,当年他父亲鲍信未能做到的事情,如今他做到了,而且他还要做的更好。

    在回彭城的路上,因有貂蝉陪伴,所以也并不寂寞。而在和貂蝉相处的这几天时间里,两个人的感情也有了一点升华。

    起初,貂蝉对张彦并无好感,但随着这几天的深入了解,她发现貂蝉和其他人非常的不一样,这个男人睿智、机敏、幽默,且不拘礼数,也没有架子,给人一种平易近人,和蔼可亲的感觉。跟张彦在一起,貂蝉感觉很轻松,渐渐的也似乎喜欢上了这种感觉,每ri都小鸟依人般的躺在张彦的怀中,和张彦有说有笑,听张彦给她讲故事。

    抵达彭城时,张彦没有把貂蝉带入府,而是把貂蝉安排在了城南的一座别院里。对于纳妾一事,张彦还没有跟自己的正妻糜贞商量过,所以贸然带貂蝉回府,肯定会惹来不必要的麻烦。

    貂蝉对于张彦的安排,没有一点怨言,毕竟她一直在给人做妾,所以早已经习惯了这一切。

    张彦将貂蝉安顿好后,这才回到了州牧府,然后召集陈群、陈珪、张纮、张昭等人,开始商议兖州战后重建的事情。

    谁知,张彦刚一回到州牧府,陈群、张昭便一起找了过来,两个人都是一脸的紧张,一见到张彦,便立刻行礼道:“参见主公!”

    张彦道:“免礼。两位大人神se如此匆忙,是不是出什么事情了?”

    陈群急忙说道:“主公,豫州刺史郭贡,率军袭击谯县,校尉王波率军进行抵抗,然而却被郭贡伏击,王波也被其斩杀。残兵败回谯县,许褚之兄许定招募义勇,与我军共同守卫谯县……”

    张昭插话道:“不仅如此,陈登率领周泰,蒋钦二人带兵三千渡江到曲阿,帮助刘繇对抗孙策,但孙策因有周瑜为辅,接连攻克牛渚、石城、丹阳三地,陈登抵达后,与刘繇联军抗敌,结果挡不住,节节败退,目前驻守秣陵,与孙策形成对峙。陈登也因此寄回了一封信,请主公过目。”

    说完,张昭立刻掏出了一封信,递到了张彦的面前。(未完待续。)

156两种战略() 
张彦从张昭手中接过陈登所写的书信,匆匆看了一番。

    但见陈登在信中写道:“明公见字如晤,登,自从奉明公之令南渡协助刘繇以来,已有半月有余。现将这半月在江东的所见所闻据实相告,明公看后,还请早ri定夺。扬州刺史刘繇,虽有治理地方之才,却无统兵御将之术,而袁术之将孙策则骁勇善战,周瑜、吕范、孙静、朱治等人为其出谋划策,程普、韩当、黄盖、孙贲、孙河等人为其爪牙,自渡江以来,接连取得胜利,名声大声。江东一带的仁人志士,多数慕名相投,沿途又不断的招兵买马,实力大增,大有席卷江东之势。刘繇不能用人,以至于丹阳、会稽、吴,三郡之地的人才都思得明主,若孙策击败刘繇,再平定其他各地,一旦占据江东,便再难与之争锋,而且也会成为我军的心腹大患。登以为,徐州乃是四战之地,毫无天险、关隘可守,只有四处出击,以战养战,才是上善之策。江东人杰地灵之地,与其让孙策占据,不如明公自取。此时刘繇窘迫,明公可以援军为名,率军渡江,击退孙策之后,便可一并将刘繇吞没。明公若得江东,以吴越之众,兼有徐州、青州、兖州之地,足可问鼎中原,争雄于天下。登之言,句句肺腑,还望明公早ri定夺!”

    看完这封信后,张彦的心情澎湃不已,对陈登的战略眼光,也十分佩服。

    张昭见张彦看完书信后的表情,便好奇的问道:“主公,信中都说些什么?是否让主公派遣救兵?”

    张彦于是将书信递给了张昭,缓缓的道:“你们先各自看看。”

    张昭接过书信,先匆匆看了一番,然后又交给了陈群,陈群浏览完毕,这才对张彦说道:“不知道主公当如何回应陈元龙之信?”

    张彦没有回答,而是让人去把张纮、陈珪叫来,准备商议大事。

    张纮、陈珪来到大厅后,张彦便让陈群、张昭把现在的情况说给张纮、陈珪二人听。

    陈珪认为,豫州刺史郭贡进攻谯县一事是件小事,随便派遣一员将领前去击退郭贡便可。不过,他却十分同意儿子陈登的提议,认为此时以帮助刘繇为由,出兵到江东是最佳的时机,也赞同陈登占据江东,使其与徐州连成一片的宏伟战略构建。

    同样赞同陈登这个建议的还有张昭、张纮二人,张昭、张纮都认为江东是块宝地,建议张彦尽早取之。

    张彦听完陈珪、张昭、张纮三人的话后,见陈群一直没有发言,便问道:“长文,你是什么意见?”

    陈群回答道:“启禀主公,属下的看法完全与几位大人不同……”

    张彦有些意外,道:“哦,不妨说来听听。”

    陈群“喏”了一声,缓缓的道:“这几个月来,由于我军的连番征战,钱粮耗费甚巨。今年又因为大旱,使得徐州粮食欠收,其余各地也都闹起了饥荒,为了救济灾民,主公已经拿出许多粮食进行救治。而如今,我军刚刚击败曹cao占有兖州,兖州残破,又正是需要用钱、用粮的时候,若再兴刀兵,争夺江东,只怕钱粮上会有所不济……”

    听到这里,张彦便立刻打断了陈群的话,问道:“我从陶使君手中接过徐州之时,让人做了一番统计,粮仓里的粮食都能溢出来,而府库的钱更是数以亿计,当时我曾经让糜竺做过估算,就算我军什么也不干,光这些家底,就够我军吃用三年之久,怎么才短短数月,你就说钱粮上有所不济了?”

    陈群不仅仅是彭城太守,更是张彦帐下主管粮草的得力助手,糜竺管钱,陈群管粮,两个人相辅相成,所以多有书信来往。

    听到张彦如此问话,陈群便回答道:“主公接掌徐州牧时,徐州府库中确实有许多钱粮,但是这几个月来,我军连番征战,又接连遭遇旱灾、蝗灾,为了救济灾民已经拿出不少粮食。不仅如此,我军今年兵力倍增,以达到十万之众,每ri需要消耗的口粮也是过去的一倍。而且又向青州、兖州两地都调集过粮草和军饷,这每笔花销,属下都一一记录在册,主公若不信的话,大可查阅书册。”

    张彦听完陈群的这番解释,便皱起了眉头,问道:“那我军现有多少钱粮?”

    “钱我不知道,但是粮食确实不多了,只剩下约十五万石左右,尚可够我军一年之用,如果要再调集粮草到兖州的话,那我军就只剩下半年粮食了。”陈群道。

    张彦不再说话了,没想到这几个月他的花费居然有如此巨大,竟然一下子花费了陶谦积攒下来的两年钱粮。

    打仗,打的果然是实力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