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说这正殿,规模之庞大,气质之肃穆,不逊色于洛阳城中皇宫的德阳殿,让人心生敬意。
此刻,正殿内坐着数人,其中最瞩目的就是上座上的一人了,此人身着冕服,头戴冕冠,气质出众。
严忠知道,这人怕就是赫赫有名的魏公曹操了。
“哒哒哒。”
严忠稍稍打量了一下后,起步朝着前方走去,待到曹操近前,下拜道:“外臣严忠,拜见魏公。”
“免礼。”
曹操抬了抬手,和颜悦色道。
“谢魏公。”
严忠拜谢道。
随即,曹操又请了严忠落座,并介绍了一下正殿内的人物。有诸葛瑾,逢纪,郭嘉,程昱,董昭,陈群等六人。
在曹操的介绍下,众人与严忠见礼。
之后,才进入了正题。
曹操深呼吸了一口气,对着严忠说道:“而今天下,汉室强盛,而诸侯羸弱。若不能互依为唇齿,怕为汉室所灭殆尽。因此,前日吴侯以诸葛瑾出使孤,又联络了本初,升济公孙度字,士燮,定五国相王策。而今,士燮却是拱手献上了万里之地,而予汉室。而孤与本初,则是欣然领之。不知升济是何意?”
却原来在严忠到达之前,曹操,袁绍,孙策就已经达成了共识,决定即使没有公孙度加入,那也要互相尊称对方为王。
成唇齿之盟。
“自古以来,诸侯为强,而天子不过是共主尔。今汉室强盛而欺凌诸侯,是为无道。主公也是赞同诸侯称王,敬魏公为天子,以取代汉室,特谴外臣前来朝见。”
严忠没有说多余的话,而是直接表达了公孙度的态度。
“好。”
虽然辽东公孙度的兵力,势力是最弱的,称王有点不合时宜。但是对于诸侯来说,有公孙度的加入,那也是如饮甘霖。
曹操听到了公孙度也赞同了,不由自主的叫了一声好,喜形于色。
不仅是曹操,正殿内的众人也都露出了喜色,并对此表现了欢迎。
“公孙将军雄踞辽东数郡,兵马数万,威行海外。乃盖世之猛将,若得公孙将军相助,则汉室可抗也。”
诸葛瑾喜色道。
“正是,公孙将军威猛无匹。若得将军相助,诸侯声势必定高涨。”逢纪也是喜形于色,对着严忠深深的行了一礼。
“二位所严差矣。”
但就在这时,郭嘉却是笑着说道。
“为何。”诸葛瑾,逢纪二人不觉自己说错了,于是回过头来,颇为疑惑的看着郭嘉。连严忠也是如此。
“既然是四国相王,那即是大王也。二位岂能称呼为将军?”郭嘉笑着解释道。
“我等错了。”
诸葛瑾,逢纪二人闻言也立刻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笑着说道。紧接着,又对严忠赔了不是。
虽然说,诸葛瑾,逢纪二人说错了话,为郭嘉指正,但是气氛却是更加了,充满了一种欣欣向荣之气。
片刻后,众人笑罢。
而曹操则是深呼吸了一口气,环视了一眼众人,说道:“士燮已降,不必算他。而今四国同盟,并称王。不知诸王可准备了号?”
“燕。”严忠闻言举拳说道。辽东处幽燕之地,自然是以燕为号。这一点,期待称王的公孙度早就想好了。
“吴。”随即,诸葛瑾也举拳说道。孙策就不用说了,率领吴越之众,早就号称吴侯了。
“赵。”
逢纪也是举拳说道。
河北之地,自古乃是晋,赵之地,袁绍选择了赵为号。
“好,既然有号了。那就好办。”曹操闻言笑着说道,紧接着,又说道:“承蒙伯符,本初,升济看重,尊孤为魏天子。那孤就当仁不让了,立刻下诏,册封诸王。并在来年三月,于徐州与诸王一起登坛祭天,相王。”
当年战国时期,五国相王,就发生在徐州。因此,曹操也效仿之。
这一点乃是形式上的问题,曹操没有多做考虑。
“不可。”
曹操话毕,严忠却是说道。
“为何?”
曹操闻言没有恼怒,而是奇怪的问道。郭嘉,程昱,董昭,陈群,诸葛瑾,逢纪等人也颇为奇怪。
“四国相王,乃是效仿战国时,五国相王。然战国时,五国相王,最终事败了。一一为秦国所灭。而今天下局势,汉室强,犹如秦。在以徐州作为会盟,怕是不祥。于是,外臣认为不可。”
迎着众人的目光,严忠深呼吸了一口气,解释道。
“倒也是。”曹操不信吉凶,但也不得不敬而远之。考虑了一下之后,也觉得有道理。于是,转而说道:“那就在东郡会盟吧。明年三月,卿等可回报诸王。”
“诺。”
严忠,诸葛瑾,逢纪三人齐齐应诺道。
如此,事情就完毕了。曹操着实松了一口气,继而一股亢奋从曹操的心中升起。虽然这个魏天子,只是孙策,公孙度,袁绍所尊崇的。
但毕竟也是天子。曹操自起兵以来,目标就是王霸之业。而今,终于要登基作为天子了。
曹操的心中自然而然的亢奋。
而既然称了天子,那接下来自然就是夷灭汉室,成为真正的取而代之的魏天子了。
“汉室,刘冯。且看孤如何率领群王与你厮杀。”这一刻,曹操心中的杀机,几乎滔天。
汉室强,也不过占据半数。诸侯之力,也有半数。而且,公孙度,袁绍,孙策等人也都是雄杰,如今唇寒齿亡,没有被分化的可能性。
所以,可以看作是一个整体,双方还是对等的。
厮杀起来,半斤八两。
第1254章 天下之怒()
汉室强健无匹,自从刘冯南灭巴蜀,更在江州打的孙策败退,并折损了韩当之后,这一股声势,就更加强健了。
终于,到了交州刺史士燮归顺,更是形成了一股风暴,席卷了整个天下。诸侯,以及以诸侯为中兴,所形成的势力,都为之颤栗。
为之惊恐,他们恐惧于汉室的崛起。
但是很快,魏公曹操就还以眼色了。在东郡召见了严忠,诸葛瑾,逢纪之后,曹操就自称魏天子,用王号。
而册封孙策为吴王,公孙度为燕王,袁绍为赵王。改元为建平。以明年为建兴元年,并于三月,于东郡与孙策,袁绍,公孙度相聚,相王。
以诸侯抗衡汉室,以建平年号,抗衡汉室的中兴年号。
若说汉室收降了士燮为正面风暴,那么曹操自称天子,与诸侯相王,则就是反面风暴。双方发生了激烈的碰撞。
仿佛是水与火一般,不相容。继而席卷天下,拉开了天下狂乱的序幕。
前文有言,而今汉室,天下据有一半,分凉州,雍州,司隶,益州,豫州,半个荆州,一部分的扬州,加上交州,就是目前汉室所拥有的地盘了。
而曹操,孙策,袁绍,公孙度等人则据有幽州,冀州,并州,青州,徐州,兖州,大部分的扬州,半个荆州。
这一下,整个天下就分成了两个部分,正式决裂了。也是自从黄巾之乱后,最大的一次大规模的势力对抗。
若汉室胜,则天下一。若诸侯胜,怕是曹操,袁绍,孙策,公孙度等人还有火并,争霸。
这天下就真的乱成一锅粥了。
而曹操等这一股反面风暴席卷而来,对于他们治下的官吏,百姓来说,倒也是一种振奋。
但是对于汉室治下的百姓,官吏,兵丁来说,却是一种严重的挑衅。
蒋琬说,这天无二日,国无二君。否则,必不相容。而今汉室,正处在中兴,天子宽和,有威望。
大将军雄杰,有威仪。在这对盖世父子的治理下,天下正朝着美好的一面发展,却偏偏有曹操这等逆寇,居然要分裂汉室。
这还得了?
可以说,汉室的威望有多高,对于曹操等人的痛恨,切齿就有多深。
这岂能忍得住?
正如刘冯所言,若是曹操称天子,而诸侯称王。怕是要引得汉室治下百姓的愤慨,这一股愤慨,自然可以作为激励之用,以作为讨伐诸侯的利器。
而今,曹操的消息到达,汉室的整个势力,都处在了沸腾状态。一如刘冯所料,此可为己用矣。
于是,朝廷中上至天子,大将军,下至三公九卿,文武百官,都是沉默了下来,对于这一件事情,不发表任何的言论。
朝廷不发表任何言论,更没有半分出兵的动作。这自然就像是一座火山爆发了,却没有宣泄之口一样。
于是,整个汉室治下的郡县都沸腾了,到处都有士人相聚,纵论天下。大骂曹操,孙策,公孙度,袁绍等人的不是。
“袁本初者,四世三公,汉室名门,威波海内,他不思忠良,却思奸佞,当真忤逆子。”
有人大骂袁绍,名望多大,骂声就有多大。袁氏自袁绍之后,就臭了。
“孙伯符者,其父孙坚,勇毅果敢,昔日诸侯联盟,其率军先入洛阳,修复为董卓所破坏之皇陵,有忠烈之风。而今却是出了孽子孙策,当真冤孽。”
也有人大骂孙策,孙坚的名声很大,风评很好。但是到了孙策,一样也臭了。
“嘿嘿,乱汉者,十常侍也,曹操者,阉宦之孙也。而今汉室中兴,曹操窜起,果然是阉宦之后,一丘之貉。”
曹操的祖父乃是著名的宦官,大长秋曹腾。曹腾这个人虽然是宦官,但是名声极好,有贤明。
但此刻却也遭了曹操的拖累,被彻底变黑了。
“公孙度者,庶人子也。幸为小吏,后为徐荣所举,徐荣者,董卓党羽也,乃董卓势力之延续,属豺狼。”
公孙度本是升斗小民,被徐荣所举荐的也被翻了出来,成为了天下人痛骂的缘由。
反正,千夫所指,万夫痛骂者,曹操,袁绍,公孙度,孙策也。
但是面对这种声浪,以天子,大将军为首的朝廷,却还是没有表态,任由事情越演越烈。
终于,事情传遍了整个天下,最后,连镇守一方的大将,都忍不住上表文,要讨伐叛逆了。
首先是镇守东方许都的骠骑大将军董盖,他的表文是这样的。
“自黄巾之后,天下大乱,豪杰并起。士思黎民之苦,而争相献策,意助明主平定天下。而今天下渐平,汉室铸威。正是乱世百废,而今待兴。是以天子定年号为中兴,意为中兴汉室,中兴华夏,使民得居所,兵效其力,强国强民。然曹操,袁绍,孙策,公孙度等人,各聚兵马,以一己之私,而使天下分崩,黎民受苦,国事不振。此,近古之未有也。臣请命,以十军平之,屠三族,以正天下。”
老将军之激动,跃然于上。要杀曹操,袁绍,公孙度,孙策等人三族,方以雪恨。
“汉室中兴,天下靖平。正是盛世之基兆,强盛之始也。曹操,袁绍,公孙度,孙策等人各自受汉恩,为汉臣。不思回报,却逆窃尊号,意图称王。前汉时,高祖曾与士大夫盟约,非刘姓不封王。盖应为异性王为祸甚大,可谓一日之封,而数世之患。此乃大理。而孙策,曹操,公孙度,袁绍各自雄杰,焉能不知?而今,却是一力称王,妄自尊大,不臣之心,昭然若揭,不除之,不足以平靖平天下。臣请天子,大将军以十军击之。臣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