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汉末卫公子-第39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阎圃顿了顿又道,“所以说将军为今之计便是以不变应万变,稳坐关上,坚守不出,敌军必是难有所为!至于那两千伤兵,留于关中确实不妥,将军不如派遣人马将她们送回汉中!”

    “哼!此前你等都以为坚壁清野,烧毁栈道,坐守阳平关,再以兵马不停骚扰敌方行军,那赵云会知难而退,但如今又如何?半年了,过年了,那赵云就是留在关外不走,还要大举进攻!”张卫终于忍不住怒火,开始咆哮道,“现在你又说他不会大举叩关,但若他这次真的来呢!?七万兵马,岂是如此好抵挡的!?就算击退了那赵云,我汉中损伤也必是不小,我回去如何向兄长交待?那些求和的奸佞岂不是借机抬头毁我汉中基业!?”

    阎圃这才想到张卫此前被众人怂恿与河东开战确是待罪之身,若此战漂亮的击败了河东固然让汉中众人无话可说,败了汉中基业自然是毁于一旦,不过若是残胜的话却不得不提防了那些有心人了。

    “这一战确是不能让汉中元气大伤,就算能够压下那些求和之人,汉中恐怕也无力阻拦东面的孙曹觊觎,更别提主公世仇刘璋必是不会放过这千载难逢的良机!”阎圃眼中闪过一丝担忧,想了想,终于出口道,“敌军如今不退恐正是欺我汉中兵少,如今主公正商议与孙曹结盟,使其出援汉中,虽然不可不妨此两家觊觎之心,但至少可抽调部分汉宁兵马填补阳平关。若使敌军眼看阳平关人马越多,必是进退两难,若退便可使援军返回,以防孙曹援军之变,若不退,正可拖延等到孙曹援军到来决一死战!”

    “恩!?”张卫眼睛一亮,深以为然的点了点头道,“先生此计甚好,我这便修书送与汉中!”

    “来人,传我军令下去,从关中调拨一些车马,将那些伤兵准备送回汉中!”张卫这才转身当即对外高声呼道。

    。。。。。

    自从河东出兵南下汉中,已经有了近半年的时间的时间,张卫逼其兄张鲁不得不硬着头皮集汉中全力相抗,本来便是以秦岭蜀道艰难作为最有利的仪仗。

    张卫本是料定汉中道路艰险,不可能大规模行军,先是坚壁清野,将前方各城池物资撤下,大肆破坏栈道,自信满满河东军恐怕都来不及抵达阳平关便会因为寒冬到来而狼狈撤军回去。以后汉中自然还是他们张家兄弟的天下。

    倘若逼退了河东大军,天下诸侯也自是会另眼相看,若以后有人觊觎汉中,便要掂量一下自己的分量。

    加上自己如今待罪领兵的身份,即便自己亲兄能够因为血脉相连而放过他,有不满他的人迟早也会拿这来说事。所以说,这一仗,张卫是志在必胜,而他也是如此去做的,尽了自己最大努力。

    但是赵云稳扎稳打,河东的全力支持,却让张卫的算盘全部打空。他从没想到,面对秦岭蜀道,面对阳平天险,赵云竟然选择的不是急行奇袭,七万兵马而是一步一步的缓缓推进,逢山开路,修理栈道,动用数万民夫,数万兵力,一路上边修边向阳平关进军,赫然已经近到了阳平关的面前!

    这其中动用的人力,物力,几乎是一直龟缩在汉中的张卫不敢想象的,为了取汉中地,竟然花费了这么多钱粮,应该说是赵云疯了,还是在他背后的那个卫宁疯了?

    张卫从没想到过河东对汉中势在必得的野心竟然是到了这样的程度,面对寒冬季节,山道不利行军的困难,河东军竟然还是不退!

    如今汉中驻防在阳平关的兵马已经到了骑虎难下的地步,此前随着赵云步步为营的进军,张卫从未放弃过任何可以使用的骚扰手段,不管是迂回后方妄图烧毁河东军的辎重补给,还是出小股人马分散杀伤修理栈道的农夫,甚至沿途布下无数岗哨壁垒,都难耐赵云不得。

    而最近这段时间,当赵云大军越发逼近阳平关时,显然已经腾开了手脚,张卫派遣出去的骚扰兵马本来仗着地形上的熟悉,以前虽说没有什么大战果,但也还总算能够全身而退,而现在可不行了,赵云利用几次故布疑阵引诱张卫出兵偷袭,却被反包围死伤惨重。

    最让张卫咬牙切齿的却是,被俘虏的汉中军兵马赵云却是客客气气送了回来,但每个士兵的双腿都被硬生生打折,重则终身伤残,轻则没有大半年时间休想痊愈。

    赵云光明正大的将这些俘虏送回来,给的理由很充分,当面大赞这些士卒临死不降,拼死作战至重伤无力方被擒下,忠义不凡,他念在这些汉中兵的血性不忍加害,这才命人将他们送回阳平关来。

    天知道这些“忠义之士”为什么全身上下都完好无比,就独独双腿在“临死不降”的时候被打断!而早不放降晚不放放降,却是集中在一起送了过来。

    赵云送还俘虏,两千人的数目委实不小,张卫原本深恐是敌军诱他出城设计埋伏,但最后对方将俘虏送到关外一里便主动退兵,张卫观察了许久不见对方有埋伏的迹象,才将那两千俘虏接回了城池。当时候张卫在得知对方竟然真的放任,还暗自嘲笑河东无能将,赵云是个傻帽之类的,但真看清楚那所谓两千俘虏,张卫的脸色便几乎气的绿了。

    俘虏已经送来,张卫也不敢当着其余兵马的瞩目下不接,尤其当赵云留下的使者托主将带的话当面盛赞这些士卒忠心的同时,张卫内心纵然是怒火滔天,但也不可能将他们弃之不顾,否则必寒全军之心。

    这条计策显然是歹毒无比的,陆陆续续送回来的俘虏已有两千人之多,而且个个双腿都被打断,显然在短时间里不可能重新投入作战。

    汉中固然存粮不菲,要张卫去养这些暂时已经废掉的人,他又如何甘心?但两千伤病留在军营中,一起痛苦呻吟,对其余军士的军心士气打击又是相当大的。

    河东这半年来的强势,已经让汉中军军心动摇了,早前因为蜀道阳平关这样的天险而斗志勃发,但当对方已经兵临城下,七万人的数量足够让人心寒。要知道在阳平关上驻防的三万兵马,便已经是汉中全部有战斗力的部队了。

    当然,虽然数量上的差距是巨大的,但阳平关作为蜀道北门户,足够填平,甚至是在天平上占据更多的分量。

    赵云纵有七万人,其实也拿阳平关无可奈何,这也不比虎牢关,汜水关,这两关固然雄伟坚固,但地势并不显得严峻,大军摆开强自攻城也有所为。阳平关却不同,周围山岭起伏险恶,就是关外也是崎岖不平,用攻城器械的条件更加困难,井栏,冲车,云梯这些东西显然都不可能大规模展开。

    所以历来进攻蜀中地的军队,要取北阳平,南剑阁首先想到的便应该是用奇袭巧计,正面强攻所带来的巨大伤亡显然是难以承受的。

    赵云固然握兵七万,但因为在此前受过卫宁的秘嘱,能动用的兵马只有四万,事实上,如今兵临阳平关外的所谓七万人马也只有四万人而已,其余的多是民夫诈称数量,另外三万人在张合的带领下已经在早前装作遣散的民夫悄然退出斜谷,聚集在了沈岭道上

    也就是说,如今赵云这四万兵马只是诈足威势,不停的给足阳平关上张卫,后方汉中的张鲁压力,而且这样的压力不单单要保持,更要不停的加重,给予对方一种阳平关不日便会被河东军攻破的模样。

    卫宁便如同一个垂钓的渔夫,花费了半年的时间穿饵织线,洒下去的时候,要钓自然不会是小鱼小虾三两只,更是为了两条在背后蠢蠢欲动的大鱼!,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om,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第453章 杨松杨柏() 
杨松刚从郡守府中出来,众官互相道别,却见一名府上心腹悄然近前低声道,“老爷,府上有来人了,请要见你!”

    “何人?”杨松看其余同僚一眼,疑惑问道。

    “就是以前常来府上老爷独自接见的那个年轻的关中商人”心腹当即回道。

    杨松心中微惊,看了看鱼贯而出的其余汉中诸官面不改色,淡淡问道,“没有让府上其余人打扰到客人吧?”

    “来人是老爷贵客,小人自然不敢让人擅自叨扰,只吩咐几个紧要人将贵客带到老爷书房,小人便径直来主公处等候老爷了!”

    “恩很好!回府吧!”杨松点了点头,这才对其余人拱了拱手道,“诸位,家中来客,便先行告辞了!”

    说完,杨松给自己弟弟杨柏打了个眼色,后者刚才也听到了杨松和心腹的对话,当即紧紧跟上了马车。

    杨柏此前在南面防备刘璋,因河东攻打阳平关,得杨松推荐调回汉宁统领兵马。

    俩兄弟的性格也多相像,是以许多事情,杨松并不瞒住自己亲弟。杨柏显然也知道来人身份,马车刚启动,杨柏便有些担忧道,“兄长,如今河东与我汉中交战,突然来人,若让主公知道,其祸不小!看那河东七万兵马,半年时间也跨不过阳平,便可知蜀道天险,河东威名也只能望而兴叹。小弟上次便听闻兄长言那人乃是扶风治中,不若把他绑了送到主公身前,或是一件大功!”

    “胡闹!”杨松一瞪眼,斥道,“汉中弹丸之地,不比河东,主公胸无大志,只是谨守门户,天下大势却是不会归到我汉中上的,河东如今虽被堵在阳平关外,但他毕竟势大,还是不要轻易得罪!”

    “可是,一个月前主公不是便已经决定求援豫州曹操和江东孙坚了么?想必如今书信已到了陈留,假孙曹联军相救,河东军还能再硬挺多久?”杨柏倒也不是什么忠贞之人,他倒在乎的是地位的稳固和上升,“而且那河东卫宁不单单让赵云七万兵马攻打汉中,听闻在河南还布上了十数万兵马和孙曹两家摇摇对峙,以一敌三,兵力不占绝对优势两线作战本是兵家大忌。如今赵云七万兵马已经被拖到阳平关外,那东面河东军必定力薄,若此军被击败,河东败亡难免。我看那卫宁必定是常胜而生自骄,若是河东大败,兄长以前之事”

    显然杨柏的话也说到了杨松担忧处,河东败或是胜利,汉中归张家还是卫家,对他们两兄弟来说并没有什么关系,区别只在于这结果他们两兄弟到底能分到多少好处。

    杨松心里虽然也有些忐忑,但还是摇了摇头,淡然道,“东面毕竟只是对峙,还没有彻底撕开脸皮,就看孙曹是否肯发兵汉中了,若肯发兵,那么这一战打起来了,才能定个分晓,何况,那河东卫宁征战多年,若没有把握,怎敢如此作为?”

    “兄长我兄弟二人可数不被那张卫待见,若此战他得了胜负,日后汉中我兄弟二人岂不是都要看他脸色行事?阳平关之战事,我虽也领兵,但却插手不上,届时,岂不是又捞不到半点功劳?”杨柏一急,心中的真正念头便脱口而出,“若能将那河东来人绑送主公处,又可明心志,又能得一大功,总不至于日后让那张卫欺辱!”

    杨松皱了皱眉头,“张卫来信不是要调拨汉宁兵马救援么?你如今正好掌握一营兵马,若主公应允下来,你不正好前往阳平关?”

    “张卫素来与我兄弟二人不合,我去了,恐怕也少不得被排挤,去有何用?反是受他鸟气!”杨柏不禁哼了一声道,“何况兄长在刚才不也没有肯定张卫的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