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嫉恨,一步一棋,将他曹操推上了袁绍的对立面去。
何曾想到过,另外一个时空,掌握着皇帝这柄大义之剑,到处挥舞,砍到一个又一个敌人,却在这个时代,反而被卫宁弄得鸡飞狗跳,脾气全无。
曹操仔细想了想,自从他出兵河东开始,仿佛在卫宁手中,都没有占到丝毫便宜,反而每每不得不跳进卫宁挖好的大坑里面。
前面硬吃了卫宁送下来的毒蛋糕,和吕布拼个两败俱伤,现在元气大损,却不想卫宁竟然还不肯干休,让他去面对另外一个怪物。
毫无疑问,在顶了个让袁绍眼馋的大将军头衔,又顶了个青州牧的名号。再空出了诸侯,权利一片空白的青州,袁绍必然是不会放弃,那么和曹操之间的摩擦也将会越来越大。
在后面观看好戏的河东,却能安安稳稳的巩固实力,曹操咬牙切齿,无可奈何。
即便他装病推脱也不行,不提河内那数万河东军,磨刀霍霍。
卫宁的来使也不管曹操接不接见,读了圣旨,赫然便丢下了礼物,回禀一路宣扬,他大将军曹操已经接受了朝廷的封赏
这不按常理出牌,却是让曹操大苦,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om,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第368章()
卫宁拥立献帝的好处,在他刚开始那一道搅乱整个凉州的圣旨便足可看出威力来了。而后,得到的什么名爵,封地,名望,大义,借助汉室的余威指手画脚,何其风光。
尤其在卫宁大杀朝官,架空了整个皇帝的权限,将整个朝廷收入掌中。
饶是袁绍后知后觉,也终于捶胸顿足懊恼不已,本来和河东便不是什么友善关系,当初若听从了田丰,沮授的建议,出兵攻打邺城,偷袭箕关,将献帝夺走,那么现在站在巅峰意气风发的便该是他袁绍了!
卫宁区区一个小郡士族,一跃爬上了整个天下的巅峰,论及声望,地位甚至已经丝毫不逊色他们袁氏了。袁氏固然有四世三公的赫赫威名,但如今卫氏却也有同朝两公的显赫,要比起来,却也当真不弱半点风头。即便这两公,并没有多大的实际权力,但终究还是正统皇帝的封爵。
袁绍不甘心和嫉妒,怨怒,但如今的河东论及实力却并非他可以压制的了。反而,吞并了三州之地,掌握了皇帝大义,得了长安两都财富,总体力量对比来说河东和他袁绍反而是调转了过来。明眼人都可以预见,未来必然会有袁,卫之间的一战,自然,他袁绍也没有了威胁河东的手段。
好在卫宁似乎做得还算厚道,他自己推辞不受大将军头衔,自以太尉任职,又分了一个和太尉品阶相等的大司空职位与他袁绍,算是给了袁绍不小的面子。三公有司空,司徒,太尉三职。事实上太尉与大司马事实上本就是一个职位,西汉武帝罢太尉设大司马,东汉光武帝又免大司马复太尉,而后直到董卓开始,乱改朝制,便开始混乱了起来,太尉,大司马两职同时复辟。
如今这个傀儡朝廷,根本没有什么实际的行政作用,卫宁也无意去整顿疏理,反正用人在他一言而已,即便是让典韦去批阅奏折也没人敢说不行。这个过渡的混乱迟早会被新的政体所取代,那么那些老大的头衔也便不废,大可用来收买人心之类的。
正是如此,司空空了出来给袁绍,倒也还算是三公之列,没有驳了袁绍脸面。
要算起袁绍来,此刻袁氏一门,当该是五世三公了。能在门楣上描上那么一笔,而卫宁召回青州孔融入朝为官,将青州舍弃成为无主之地,加上朝廷封赏他袁绍为了乐安,济南国两郡太守,还以为是卫宁有意让青州与他也算缓解了袁绍心中的不爽和嫉妒。袁绍甚至已经将这看做是卫宁的服软和求和了
但朝廷来使前脚才走,便有了信使从河南地带回了消息,反而让袁绍颇为愤怒。
曹操被封了大将军?还领了青州牧?
袁绍与曹操固然是少年同游,表面上和和气气,但实际上对曹操宦官家族出身,是保持了十分的不屑。而如今曹操固然看上去混得不错,得了兖州牧,杀败了吕布,但比起他袁绍还是差了许多。
卫宁能添太尉也便罢了,实力和名声是放在那的,袁绍觉得卫宁和他平级也算不得什么。而他曹操这样一个家伙,无论是实力还是名声还是家族,都远远不如他袁绍,凭什么,能拜大将军,高了他半阶!?更可恶的是,眼看青州无主,正该他袁绍出手,曹操领了青州牧,岂不是正挡在他的路前?
当然,袁绍并不知道,卫宁派遣的圣旨使者南下宣召,曹操闻得风声便闭门称病不出,可他中规中距的推搪,挡不了卫宁的流氓,那天使索性就将圣旨直接丢在了东郡的大堂上,也不管曹操受不受诏命,便返回了河东,一路上大肆宣扬,都不给曹操丝毫解释的机会。
董卓强辟他人为官,也需要对方亲自来接受诏命,卫宁这不按常理出牌,反而弄得人一愣一愣,根本就没想到卫宁会用舆论扩散将东西直接变成事实。朝廷是卫宁的一言堂,舆论也被卫宁早就控制,卫宁说曹操接了印绶,那么曹操便是百口莫辩,天下人也还真认为曹操一跃得到了万人之上的官爵。
但终究,这些任命是卫宁通过那个傀儡朝廷来实现的,袁绍也并非想象中的那么愚蠢,很快便能看出卫宁是要挑拨他和曹操之间的关系。可他也决然不知道,卫宁的宣扬实际上不过是为了曹操造势而已,反而还以为曹操当真接了那个比他高半阶的大将军印绶。
曹操如此“不自量力”,不管袁绍看没看到卫宁的恶意,挡在了他征服青州的道路前,又爬到了自己头上,袁绍还是异常的愤怒。
这是又是一条明计。
事实上,卫宁召孔融等北海诸侯入朝为官,空出了青州权利空白,正是为了引诱袁绍出兵去攻。袁绍如今的实力和卫宁反转过来,即便河东才定三州内部不稳,却无法发动一场大战,不是不能,却是不敢。即便袁绍能趁着河东内忧外患未定,而一举平灭,那必然自己也是大伤元气,反而成了他人之美。
毕竟河东征战雍州凉州,不过些微伤亡,给了他们太大的震撼。
而袁绍要图谋强大,那么必然也需要绕过河东的锋芒,暂时忍下怒气,寻求另外开垦土地,青州自然是最为适合的地方。
事实上,在袁绍麾下团体中,依旧还有力主与曹操结盟向河东开战的沮授,田丰之党,又有审配,郭图等人力主夺取青州,谋取填平和河东差距的避让之党,依旧吵得不可开交。
田丰,沮授昔日的进言,袁绍不曾听,心中虽然懊悔,但终究是不可能会承认自己的错误,反而还怪田丰,沮授当初不能劝解得坚决一些。但他却也没有怪罪逢纪,审配,毕竟卫宁得到的好处固然多,至少也分摊了不少与他。
可如今两派再一次又挑起了争执,袁绍夹在中间左右为难,听哪边的都有好处,也都有弊端,但毕竟还是倾向于争夺青州。曹操的“不自量力”一跃爬上他的头顶,让袁绍颇为恼恨,而田丰,沮授的反对意见,更让袁绍不喜。
这个时候麾下一直保持中立的许攸窥算到了袁绍的心思,立刻倒向了审配和逢纪等人建议,袁绍却算是终究下定了决心。
出兵青州!
但许攸虽然狡猾,缺点不少,但智谋却也是风华绝貌的人物,他虽赞同袁绍出兵青州,还是忍不住需要卖弄一下自己的计谋。
为了不让河东有可能在袁绍背后使点小手段,许攸却是很清楚的便看到了卫宁的一个隐患。
邺城这个被卫宁当作和袁绍,曹操之间的缓冲之地,在平添了吕布等人进来,却是袁绍的一个大好良机。
“吕布者,无信豺狼也。其前翻攻打兖州,曹操得河东之粮方能败其,吕布必然恨曹操又怨愤河东。虽入邺城投奔刘备,冀州,兖州,河东三面合围,紧则两人同心协力,松则必然反噬内讧,吕布非甘愿久居人下之辈,若加以挑动,许之以重利,使其杀刘备而自立,则可倒向主公而反成攻卫或曹的利剑!”这是许攸对袁绍的原话,而让袁绍颇为心动。
邺城的丢失一直是袁绍的心病,前翻倾尽全力夺取了幽州,也使得自己疲惫不堪,难以再战,而后因为一时犹豫,反而使得卫宁实力蓦然膨胀,再也没有轻易取回邺城的力量。
如今许攸献策,反而让袁绍眼睛一片明亮。吕布的名声放在那的,邺城三面合围,与曹操,卫宁有仇有恨,若能加以挑动使得吕布杀刘备而倒向自己,邺城这个卫宁亲手布置作为抵挡自己南下的中转,反而却能成为攻打卫宁的掣肘!
若计成,卫宁便无疑是自食恶果,袁绍听得眉飞色舞,几乎当场拍案,便让帐下辛评暗中南下邺城而去。
而后,袁绍既然下定决心要先平定青州,便让张郃亲自领兵两万兵出乐陵,渡过黄河,入驻乐安。又以颜良为大将领兵三万,出清河济北,入主济南。
后起三军合共四万兵马,亲自出阵,来夺青州。
济南本便是靠近兖州边境,袁绍这般大动作,却是真让兖州上下蓦然震动了起来。
而河东上下高层,却是暗自幸灾乐祸不已,尤其以卫宁笑得最为开心。,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om,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第369章()
天气已经渐入初冬,晚秋的酷热已经消散,取而代之的北风开始肆虐呼啸,尤其在清晨十分,却是颇为有些冷寒。
而便在这一天里,安邑城外稀稀拉拉的挤满了人群,等候入城,却见有一个别样的身影,挥汗着撒足狂奔。
天色刚刚朦胧微亮,潮湿的空气更是颇为冰凉,而那个身影便是呼哧呼哧的大步狂跑,浑身上下露出一圈油光闪亮的肌肉,除了一条裤衩,赫然便是赤裸全身。
借着天色微白,还能看出那人九尺身高,长相异常凶恶,后背上一个硕大的呃,十字架?
有人眼尖,分明便认出了,那个魁梧的大汉到底是谁,当即便惊呼一声,“那是典韦将军!”
城门未开,这些百姓大多等候入城开办集市,干些谋生的活计,三五人成群在那闲聊,少不得谈论起当朝卫氏一门的功德起来,连带着卫宁麾下诸将也是所有人崇拜不已的对象。
河东的富庶自然便带动了这些人生活上的富足,百姓虽不算是安居乐业,但比起桓灵二帝乃至于其余地方的战乱频繁来说,河东却算是一块少有的乐土。所有人都颇为重视这难得的安稳生活,自然也是多从他人口中了解到给他们保护的那些将军们。
能一眼认出典韦来的人大有人在,虽然这些百姓并不知道典韦后面背的那玩意到底是什么东西,也不知道典韦什么会在这么冷的早晨赤裸身子狂跑不休,但还是纷纷簇拥上去,人人恭敬不已。
典韦见百姓围来,不由得脸色大黑,还想调转身子往回跑,却见不远处,几个同僚笑吟吟的看着他,不由的更是咬牙切齿。
等百姓看清楚,才发现典韦后面,赫然还有赵云,黄忠,手提一根大棒子,跨在骏马上,不怀好意的看着典韦。
而等有识字的人看清楚典韦后面背负的那块石头捆绑成的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