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神棍厨子在大唐-第18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栋与伍子混在长队之中,听着前面人的议论,也来了兴趣,便问那人。

    “兄弟,我跟你打听一下,这月醉楼每天都这么多人排队吗?”

    那人也是个好事的主,一听有人问他,便打开了话匣子。

    “外地人?”

    “是啊,是来长安城贩货的,路上有些饿了,见这里排长队,就来看看有没有什么吃食。”

    “哎呦,那你可算来对地方了,这月醉楼的东西那真是你吃了上顿就想下顿,根本就欲罢不能啊。”

    “有这么好吃?”

    那人一撇嘴,指了指前面的那些人道。

    “你看看这排队的人不就知道了,不好吃这大冷的天谁会在这里排对啊,要知道那月醉楼的小笼包可真是人间美味啊,当你咬下去的一瞬间,几乎就可以忘掉这排队的心酸了。”

    “小笼包?那是什么?不是菜名吗?”

    听的王栋的问话,又是一个人回过头来道。

    “不是,虽然有些类似像蒸饼一样,但可比那蒸饼好吃一百倍啊,你不知道,这月醉楼刚刚卖小笼包的时候,虽然卖一两银子一屉,一屉里面也只有这么大八个。可就算这样,一天也要卖个一千多屉,甚至有些人还吃不到。”

    王栋一听,顿时愣了。

    “什么?一屉蒸饼……额,小龙包要一两银子?这也太贵了吧?一两银子在我们那里吃面汤都可以吃上十几天了。”

    那人咧嘴一笑。

    “哎……我现在说你也不能理解,我们当初岂不是也这么想的,你就等着吧,等吃到了小笼包你就知道了,这一两银子绝对物超所值。”

    王栋闻言则是撇了撇嘴。

    “一个蒸饼,就算再好吃难道还能吃出肉的味道?”

    ……

    此时月醉楼的门外已经出现了猜测之声,月醉楼内也是一片的欢声笑语。

    “香儿姐,你说我们掌柜的以前是做什么的啊?怎么总能弄出这些稀奇古怪,却又好吃的让人欲罢不能的东西?”

    香儿笑了笑,然后一边帮忙擦拭碗筷,一边对旁边的女服务员道。

    “我也不知道,不过我听说杨大哥以前就是个厨子,在只不过并不是什么大酒楼的主厨,而是在一个小食舍掌勺。”

    “小食舍?不会吧,那不是大材小用了吗?我看就我们杨大哥这能力,怕就算是无望楼都会抢着要的。”

    梁墨这时也凑了过来。

    “小丫头,这你就不明白了,若是去那种大酒楼,估计就算主厨都比不过我们杨大哥,那样的话多尴尬啊,哪个酒楼能招我们杨大哥这种大才,那不是搬石头砸自己脚吗?”

    陆远风见状,上来就给了梁墨一个脑勺。

    “就你能胡扯,杨公子这人自由惯了,不喜欢被管束,所以是不回去什么大酒楼的。好了,你快去蒸小笼包吧,马上就要开门了,估计今天有着了这新吃食,我们月醉楼又要忙上一阵的。”

    梁墨现在自然也是春风得意,不但有机会跟陆远风学厨艺,同时手里还有百分之一的月醉楼股权,自然是希望以后越忙越好,于是应了一声便向后院跑去了。

    杨萧这时也是走了过来,看着梁墨的背影笑了笑,一副老诚的道。

    “这人年轻还真是活力十足啊。”

    陆远风看着杨萧的样子微微一愣,然后笑道。

    “你这岁数?老了?”

    杨萧这才是想到,现在的自己也是才二十出头的年纪,于是尴尬的笑了笑,赶紧转移话题。

    “心老、心老,呵呵,对了陆大哥,你的新菜准备的怎么样了,昨天我们休息了一个晚上,号都已经发下去了,今天的月醉楼可能要爆棚啊,能不能扛住?”

    陆远风大笑着拍了拍胸脯。

    “放心吧,我等这天已经等了几十年了,如今终于让我抓到了机会,我怎么可能会放弃,看着吧,今天我也会让我的名字挂在长安的美食荣誉柱上,如果哥哥能看到,一定会替我高兴的。”

    杨萧见状,也是笑着道。

    “那就好,今天可就看你的了。”

    陆远风对着杨萧会心一笑。

    “嗯,保证完成任务,掌柜的。”

    杨萧摆了摆手,然后又看向正在认真准备食材的段千雪。

    “怎么样丫头,你准备的如何啊?身为月醉楼的大厨,你可不能输给陆大哥啊。”

    段千雪闻言,回头对着陆远风一笑。

    “那当然,我可是要成为长安第一女厨的人,怎么可能在这里输给陆大哥呢。”

    陆远风大笑道。

    “好,丫头,有志气,陆大哥看好你,你一定要好好的表现,争取早日得到你爹的认同,到时的你,一定会在大唐发光发热的。”

    段千雪调皮的吐了吐舌头,嗯了一声,然后又投入到了新菜的制作之中,陆远风见状,也是回头忙活起了新菜。

    杨萧见二人那热血满满的杨萧,诡异一笑。

    “小样,我杨萧能让你们两个抢了风头?”

    说完,从袖口拿出了一个类似现代水壶的东西,看着那东西,杨萧无奈一笑。

    “今天就看看,用这‘忘川河水’弄出来的东西,是个什么味道吧。”

    说完,杨萧看了看时间,然后对着门口的服务员大声的叫到。

    “开门。”

第三百零四章 豆腐脑() 
早市时间到,月醉楼准时的打开了大门,还是与之前的每天一样,那些在门外苦等的食客,第一时间的一拥而入,很快的占据了第一批的名额。

    当然,这里面指定是有那个连杨萧都是有些佩服的吃货,杜荷,这大胖子几乎一日三餐,餐餐不落,全部都预定在了月醉楼,简直就是杨萧的铁杆粉丝啊。

    刚一进门,这见吃如命的胖子便对着那服务员道。

    “姑娘,我知道杨大厨又有新东西了,快给我来一份……不两份,不限量吧?”

    那姑娘也是一愣,这家伙是属狗的啊,这闻闻味道就知道月醉楼出新东西了,还真是吃货中的精英啊。

    不过,确实如杜荷所说,这今天早上还真是有新东西,而且一早上为了让他们这些服务员暖和暖和,他们还是第一时间吃到了那东西,顿时便被其给征服了,因此一听杜荷要点那个,连忙夸赞了一番。

    “杜公子还真是明白人,懂我们杨掌柜的,好的,你稍等,我这就给您去弄一碗‘豆腐脑’。”

    那姑娘刚要走,却突然被杜荷给拦住了,而且旁边的几个人听到“豆腐脑”也都是围了过来。

    “姑娘,你说今天的新吃食叫什么?‘豆腐脑’?就是豆腐啊?”

    “是啊,是‘豆腐脑’,今天我们月醉楼第一天卖。”

    听得这话,旁边顿时便响起一片的失望之声。

    “哎呀……闻着那么香,我还以为是什么新馅料的小笼包,或者是什么新奇的面食呢,怎么是豆腐啊?那东西怎么做都是那个味道,有什么好吃的。”

    “是啊,我也没想到是豆腐,亏我还期待了那么久,还真是有些失望了。对了,这‘豆腐脑’几文钱一碗?什么?五贯钱?还是第一天优惠?明天恢复原价一两银子?开什么玩笑?”

    “一块豆腐在外面不过十几文钱,你们弄个什么脑出来,就要一两银子?太黑了吧。”

    “就是,那小笼包贵一些我还能理解,毕竟里面包的可是实实在在的肉。可这豆腐也卖这个价格,是不是有些过了。”

    “嗯嗯,我看我还是不要了,吃小笼包就行了,一两银子一碗的豆腐,我可吃不起。”

    “我也是。”

    “我也是,就要包子。”

    ……

    杨萧站在后厨,用柴火熬着那锅豆腐脑用的卤汁,自然听到了前面的议论声,不过他却不以为然,依然在熬着那粘稠的卤汁。

    豆腐脑,如果在现代卖一两银子,换算起来也就是大概30~50块钱的话,的确是有些贵了,不,应该是太贵了,敢问在现代有几个人吃过五十块钱一碗的豆腐脑?

    可是在这里便不一样了,要知道这东西在这个时代可是还没有出现过呢,一个没有出现过的东西卖一两银子,贵吗?

    当然了,这些群众之所以这样也是有原因的,虽然这豆腐脑在大唐还没有问世,但也是有了类似的东西。

    说起起源,这豆腐脑的鼻祖应该叫做豆花,或者是豆冻,最早应该是在汉武帝时,汉高祖刘邦的孙儿刘安承袭父亲封为淮南王后,由门下食客常发明的。

    当时是为了解决人多吃饭问题,他们才是利用淮河流域产盐有卤水的便利条件,制作凝固剂成功发明了豆腐。

    然后在三国时期,豆腐制作技术传到益州后,在江阳县的金川驿地区很到了广泛的欢迎,也由此开始步入发展。因为这里也是一个重要的盐产区,有一口“出盐最多”的富世盐井。同时地处亚热带,土质肥沃,雨量光照条件好,适于大豆生长。

    因此,在广泛的传播和贸易往来间,豆腐渐渐的出现了很多的种类,我们现在的卤水豆腐,就是当时豆腐制作的最佳方式,当然,其中自然也有一点原因,就是豆腐的制作成本低,比较适合大众百姓。

    如果说“豆腐脑”的来历,那还是一个巧合,年代应该是北周武帝天和二年,当时的富顺因盐设县时,富顺因盐设县时之冠。

    盐业手工工人和居民、客商增多,水陆交通便利,豆腐食品需求量大增。在一种偶然情况下,一些等着吃饭的客人实在没有耐心等豆腐成型后再加工成菜肴端上桌来,就跑到厨房,看见那锅内还慢悠悠煮着的嫩豆腐,便要店主卖给他们。

    因为没有充分凝固,无法煎炒,所有有人便想到用盐兑水,然后弄一些菜汁搅拌着食用。人们惊喜地发现,这种吃法比起煎炒过的老豆腐更加鲜美可口,就一传十,十传百,“嫩豆花”即传到了民间。

    至于现在我们所吃的“豆腐脑”,则是形成在抗日战争年间。这时,富顺县城东门有一位叫刘锡禄的开豆花店的老板,在生意兴隆的情况下善于学习众家之长,学习他人制作豆花技术,并且不断摸索改进。

    终于形成了自己的一套“秘方”,做出的豆花色白如玉、质嫩如饴、绵而不老、嫩而不溏、口感细腻,连窖水也是清甜可口的。

    刘锡禄在实践中不断探索,长期钻研,又形成了风味独特的豆花蘸水—糍粑海椒蘸水,只要将滚烫的豆花往蘸水中一滚,放入口中,那感觉即令人销魂动魄。

    最后这种蘸水中的豆花便被后人命名为了‘豆腐脑’,一直沿用至今,还在整个中国奠定了早餐大咖的地位。

    而杨萧制作的豆腐脑更是吸取了各大家的精华,弄出来的蘸水更是美味的无法比拟,因此杨萧相信,这豆腐脑不受欢迎是绝对不可能的。

    况且杨萧弄出来的东西哪个让他们失望了,就连那众人唾弃的猪大肠,也是被杨萧神话般的变成了一到无比美味的菜肴。

    因此,虽然外面的抱怨声还是此起彼伏,但杨萧的拥护者自然也不少,所以,这第一轮的二十几张坐桌子,几乎是五五开的卖出了十几碗“豆腐脑”。

    而当美女服务员捧着热气腾腾的豆腐脑走过来的时候,顿时便听到了一片的后悔之声。

第三百零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