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新汉-第8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看着下落城官员有些蔑视的目光,听着那名和戎护军明显阴阳怪气的话语,於单终于在怒极之下,拒绝了下落城官员以及和戎护军的提议。

    拒绝两人的时候,於单心中赌气般的想着,匈奴勇士不需要任何人的保护!

    但在出城半日之后,於单终于消了心中怒气,心思也活泛了下过来。却也只能恨恨的骂句,中原人果真狡诈!

    进城之前,於单是满心要等着汉朝官员再次提出军队护送的提议的。

    为了他一行能够顺利完成父亲的战略目标,为了能够成功将汉朝公主迎娶回匈奴大草原,为了能够在将这一份沉甸甸的功劳拿到手的同时,少损失几名他寄予厚望的勇士,於单原本已经决定,接受汉朝官员的提议。

    但是,结果却总是如此的出人意料。

    汉朝的官员的确如同於单所想的那样,再次提出了军队同行护送的要求,但却被原本打算答应的於单,再次蛮横的拒绝了。甚至,於单已经来不及去听单于帐下谋士的建议,就策马出了下落城。

    冷静了半日之后,於单终于能够静下心来想一想其中的关窍。

    在广宁城时,於单正意气风发、踌躇满志,自认有两百勇士在手,没有汉朝军队的插手,汉境之内就能任自己横行无忌。故此,自然毫不犹豫的就拒绝了广宁主簿和护乌桓校尉,关于派兵护送的提议。

    当时的於单,还在为了看出主簿和护乌桓校尉心中的小心思而洋洋得意。直到遭遇突袭次数的增多,於单的心里才悄然发生着转变。不论是为了自己的安全,还是为了更多的保留下被他甚为看重的二百勇士,抑或是为了自己回到草原时免得因为伤亡惨重而可能遭遇的尴尬,於单都不再认为应该再次拒绝汉朝官员了。

    可是现在想来,在下落城里,自己因一步步的不顺心而积攒下来的怒气,最终爆发在了那名县长提议,用军队护送他们使团的时候,还是令得於单很是有些后悔。

    除了后悔自己的莽撞,痛恨汉人的狡诈,於单对于这种狡诈,竟有些警醒起来。这对于张道他们,却就不知是好是坏了。

    越过下落城南的河流,於单一行朝着涿鹿城的方向进发。一路上,於单反思了自己的莽撞,但心中的憋闷却是有增无减。

    人总是这样,明知道是自己的愚蠢,被旁人利用了,却是反思自己愚蠢的少一些,而憎恨旁人的多一些。

    能够很深的反思自己的莽撞,於单已经算是超出常人不少了。又因为那名县长与和戎护军在他面前,的确是真正的小人物,故此他也没有将两人放在心中。

    如此一来,憋闷和郁郁就是不可能避免的了。

    涿鹿城距离下落城只有数十里,於单本是打算午时赶到涿鹿城,下午继续前行的,可此时却已经改了主意。他准备更晚一些到涿鹿城,在涿鹿城中住上一晚。明日出发之时,即便城中官员不再提及军队护送之事,於单也会主动提出要求。

    此时,不是顾及面子的时候,而是应该考虑回到匈奴大草原之后的事情。

    但计划赶不上变化,说的或许就是匈奴右贤王於单的心思了。

    午间休息时,突然出现的袭击者,令於单再次改变了自己的打算。却不知他这次改变,令得自己九死一生,差一点就再也回不到,他心中视之为自己囊中之物的大草原。

第152章 暴雨之前的狂风() 
八月里,秋老虎的热韵仍旧不可小觑。今日虽没有烈阳当空的燥热,但是云层遮挡了日光的闷热,也让於单一行人汗流浃背。

    从小在大草原上策马奔腾的於单,自然从前辈那里学到了草原人们擅长的观看天气的本领。凭借他的经验,却是基本可以肯定的知道,这是要下雨了,而且他们即将要面临的这场雨,很可能是来也匆匆去也匆匆的疾风暴雨。

    若是按原先的打算,於单此时应该和这二百余人的使团一起,快马赶向涿鹿城之后的下一个栖息点,以躲避这场暴雨倾盆。可是此时,他却为了即将到来的雨水,感到有些高兴,心中也颇有些奸计得逞的满足。

    看着一旁只管按照他的命令休息的士兵,想着方才同来的单于帐下谋士之人对自己想法的赞同,於单的心情瞬时从早间的愤恨和郁郁中,摆脱了出来。

    再休息半个时辰,就出发前往涿鹿城。不论到达那里是早还是晚,有这一场即将到来的暴雨,他们自然就有了在涿鹿城过夜的理由。至于其他,且等明天早上再说吧!

    於单如此想着,起身亲自饲喂自己的马匹。他却不知道,风雨之外的风雨,却不像他为之窃喜的那样,一切如他的想象,听从他的安排。

    在距离此地仅有两里地的河边,聚集着的二十余人,以及四十余匹马,就是让於单先于暴雨感受到的狂风。

    二十多人均是短打打扮,像是常常外出的行商一般。此时,众人围坐在一起,沉默之中的力量,庄严而又沉重。连一旁缰绳落在地上,没有任何绑缚却也不远离主人的数十马匹,都感觉到了气氛的异常,不时就有骏马不安地打着响鼻。

    终于,围坐的人群中,一名面色坚毅,身材短小,但不减精悍之人,开口说了几句。

    “匈奴人对咱们凉州恨之入骨,正是因为咱们凉州这百余年来将匈奴人打得狠了,打得痛了。可是,这么多年来,咱们凉州儿郎,也多有死在匈奴蛮子手中的。单单留侯子孙,死于匈奴之手的,就不下百人!这是血仇,只有用人命来偿还!”

    “这次匈奴的使团中,领头的是匈奴的右贤王,匈奴单于军臣的儿子,将来匈奴的大单于。还有几个人更是可恨,他们早年从长安陪嫁咱们大汉的公主到匈奴草原去。不敬公主不说,此时居然还成了蛮子的谋士,该杀!”

    “右贤王,还有咱们汉人的叛徒,好生在草原待着,怕是咱们还得等几年才能破了他们汗帐王庭。可既然来了咱们大汉,没有理由让他们在汉境之内,大摇大摆逛了一圈之后,一个不落的又回到草原上彰显自己的勇武。”

    “咱们这二十二人,四十四匹马,不论生死,不计生死……咱们,就是凉州的先锋军!”

    语气很平淡,但是话语中的意思却很是不平凡。这种反差,给人一种很是怪异却又动人心弦的悲壮之感。

    没有天地痛呼,没有誓死之盟,但是谁敢怀疑这几句话中的分量呢!

    想来,在普通人眼中,并不是什么热血沸腾的话就能激起他们心中的热血的。反而是熟悉的人,说出的熟悉的话,却更令他们清楚的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自己应该去干什么。

    此时,他们自然已经明白了自己应该去干什么。所以,闲聊了几句之后,就各自翻身上马了。

    “右贤王啊!早年听去过银川的刘洁希说,在匈奴蛮子那里,右贤王上边,只有一个左贤王和单于比他大。呵呵,这他娘的单于还是他爹……不得了,不得了!要是能把他脑袋拿到手,可比顾中凯的功劳来的硬气。娘的,也不知道他认不认这门亲了。那可是公乘,还有六品的军职,他家就一个小子,还要送银川族学里……唉,我家丫头是配不上那小子了!”

    “刘广,说这些酸话干啥!他顾中凯就是当上一品官,那还是凉州汉子。你们两家的亲事,谁不知道,他敢不认,咱们就敢去郡城告他。再说,顾老二是个实诚人。那天早上走之前,不还和你唠叨好一会呢嘛。放心吧!”

    “就是,就是……放心吧,老刘!”

    这边几人整理马匹时说的热闹,一旁也有两人在私语不休。

    “你怎么……”

    “哥,护卫里边,总要来四个的。”

    “那也不定就是你,你怎么自己一定要来。”

    “李家……不是一般人啊!”

    “哼!你还敢奢望……”

    “…………”

    “唉!一会儿跟在我身边……功劳是重要,可是,有命在,才能娶人家李家的姑娘!”

    虽然不是夜间,但是马蹄仍被包裹了起来,马口衔环自然也是必须要做的。

    众人收拾妥当之后,就上马徐徐向前行进。距离於单他们只有一里不足的时候,众人沉默的分作两拨,隐藏在了驿道两旁山坡之上,仿佛再无声息般寂静。

    山坡虽矮,但胜在将驿道夹在中间,也颇有一番居高临下的优势。

    半个时辰,在众人的沉默中,过的不快也不慢。他们已经褪去了做为青涩的新兵时,对战争的期望,或是对战争的恐惧。半个时辰,在他们这里,就仍旧是半个时辰,一闪而逝。

    隐隐间,马蹄声终于传了过来,众人打起十二分精神,准备大干一场。

    可是,等待了片刻之后,没有等到将要出现的匈奴使团的队伍,却听到了恍惚间的匈奴人的厉喝声,夹杂在马蹄的慌乱声中传了过来。

    众人原本就有些悬着的心再次提了起来,却是还不等他们有人前去打探,那边已经有一人骑马快速赶了过来。到了近处之后,在众人眼中的却是一名大汉。看那人穿着打扮,不像是匈奴人,倒更像是游侠类的人物。

    当此人双腿夹住马肚,身体轻松自如的侧向马匹一侧,躲过了身后射来的弓箭时,连藏在暗处马上功夫均是不弱的众人,都要叫一声好身手。

    众人此时哪里还不明白,怕是匈奴使团,又遇到了游侠的突袭。就是不知此次,匈奴人在这名大汉手中折了几个。看这名大汉身手,出其不意之下,要了一两名匈奴蛮子的性命,当不是难事。

第153章 骄横跋扈烈火烹油() 
那名游侠骑马过去之后,紧接着的就是将近三十骑匈奴士兵,拍马追赶了过来。想来,历经十数次出其不意偷袭之后的於单,已经很是警醒了。此时的於单,再也不会,也不敢只派出几名士兵去追赶突袭者了。

    这二十余骑的目标,只在前方的那一人一马那里,却哪里注意到两侧山坡上的动静了。

    那名游侠的袭击算是出其不意,当紧接着的又是一次出其不意的袭击之后,二十余骑匈奴士兵冷不丁的,就被驿道一侧洒下的箭支,瞬间射杀了三人。

    惊怒之下,却正是匈奴人展示他们高超骑术的时候了。只见驿道上这二十多人,快速而又从容的拉住缰绳,调转马头。同时,他们的身体已经藏在了马匹的另一侧,以躲避可能再次出现的激射而来的箭矢。

    此时回想起来,驿道两侧的凉州军士却像是早料到匈奴人这会儿的反应。所以,才在埋伏之时就已经分作两拨,伏于驿道两侧。

    自然而然的,在另一侧埋伏的军士抓住了这个机会,又是一轮箭支的倾泻,再次夺去了数名匈奴人的性命。

    追赶而来的二十余名匈奴人,在他们还没有弄明白事态的情况下,已经骤减了将近十名骑兵。到了这般境地,他们却已经联想到了这几日频繁遭遇的突袭,剩余的十余名匈奴骑兵也顾不上其余的再次大喊大叫起来。

    要说喊叫之中的惊慌,肯定是有的。但他们此时的喊叫,更多的却像是为了引不远处的使团之人前来增援。

    正在此时,酝酿了半日的暴雨还没有到来,但是狂风已经呼天抢地的呜咽起来。匈奴士兵的喊叫声,瞬时淹没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