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新汉-第4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汉武帝驾崩,昭帝即位。昭帝才能一般,民政一般,军政一般,政治敏感性也一般。但就是这名什么都不突出的皇帝,固执的坚持着汉武帝那些看似劳民伤财穷兵黩武的政策,坚持着对并州幽州的巨量的供给,坚持着楚汉前线巨量的投入。但是,就在即将见到这些投入的回报时,昭帝却也龙驭宾天了。

    刘贺即位之后,时机已经成熟。在这位皇帝看来,简简单单就结束了楚汉百多年的对峙。或许是他觉得自己完成了历代祖宗都没有完成的大业,所以,他高估了自己的雄才大略。这种对自身严重的高估,被天下许多人看到了,利用到了。朝中的人,地方州郡的人,也包括匈奴人……

    天下滔滔,人心乱矣!

    刘贺即位之后,民政军政大改前事,使得并州的霍去病支撑抵御匈奴的最前线,变得困难了许多,吃力了许多。

    张道总觉得这有些自毁长城的意思,并州一旦有失,匈奴长驱直入,面前的就是长安城了!

    不过想起上一世史书对这位皇帝的记载,张道心中也就平静了。

    “受玺以来二十七日,使者旁午,持节诏诸官署征发,凡千一百二十七事……”

    做了二十七天皇帝,做了一千多件错事荒唐事,均算每天四十多件!这也完全称得上,荒淫无度不保社稷的评语了!

第71章 光天化日() 
“老三,拿着!一会儿进城的时候得让门丁看看。没有过所,那些巡城兵可不让进这晋阳城!嘿,霍老将军治军果然严厉,都是好兵啊……”

    张辽来到张道身边,递给他一张半尺见方的绢纸,这就是过所了。看着很是肃整的巡城兵士,张辽由衷感叹了一句。

    “戍边的军伍,可不是儿戏!随时都要上马对战的……”

    张道收回心思,看着眼前的兵士。虽然只是巡城兵,但是肃然之气也是扑面而来。低头再看手中的过所,心中却有一丝忧虑。刚才张道在晋阳城门前感慨那一会儿,可不是因为什么忧思之情大发才驻足不前临门慨叹的,而是在等程宗如给十几人分发过所。既然是程宗如负责这次的幽州之行,那么就连张道张辽两人的过所,包括两人护卫的,都在洛水岸边汇合之时,被张道全部交由程宗如保存。

    过所,转移所在,识以为信,至关津边镇示之也!汉武之时,为了防止匈奴奸细渗入边关要地,甚至渗透进入中原腹地,有人提出了这个解决的办法和对策,自那时就出现了这种过所。行人离开家乡郡县之前,由郡治或县级官吏签发过所。过所之上写着出行之人的姓名,籍贯,欲往何处,此行所为何事等一系列信息。出行之人自己携带,到重要的关津,或是如同晋阳银川一般的边关重地,出示给巡城兵士,既是行人的身份证明,又是行人的过关凭证。

    张道第一次听说过所之时,却生怕是前世明朝时那种路引一般,限制人们的出行,限制人们的身份,限制人们的一切……明朝的那一套僵化的户籍制度,可是遗祸不浅。不过,遍翻汉律,张道没有发现有关使用过所的条文,这才放些心来。看来此事的过所,只仅仅是防止异族奸细渗透的物件。

    正当张道一行人拿着过所,准备进城的时候,却被不远处的一声大喝,吸引过了目光,随即也停下了脚步。

    “光天化日之下,尔等怎敢罔顾王法,调戏良家妇人……”

    转过头去,张道觉得这个情况太狗血了!只在后世那弱智的狗血至极的电视剧里边才会有的桥段,居然就活生生出现在了眼前……

    唉,艺术虽高于生活,但说到底,还是源于生活的!张道心中不无感慨……

    那是怎样一种场景啊!有一个恶少,从观感上看来,的确就是一名恶少。穿着华丽,但是神情轻佻!上好的丝帛衣料,通体无瑕的玉佩悬挂在腰间,手中的竹扇自认潇洒地轻挥着。往上看那一张脸,不说他小眼大鼻子,只是他那一脸外溢的经典绝对不会认错的的猥琐神情,就将他那一身衣着给糟蹋了。当然,神情之中,除了行人不忍直视的猥琐以外,还有些许被后世称作“我爸是李刚”的意思!仿佛天下从来就无难事,即便有难事也难不倒他父亲大人的那种神情,被那名二十多岁的年轻贵人演绎得淋漓尽致!

    恶少身旁一般会出现帮凶,帮凶之中有奉承他的另外的恶少,也会少不了恶奴恶仆……既然已经狗血得这么经典,那么这些人自然就会有。恶少身旁有一名明显有些地位的年轻人,这就是另一个恶少。其他四五个扮演恶奴角色的大汉,却已经入戏了。他们几人围住了一名妙龄女子,美貌得很,另外,被围住的还有一名还算镇定的背负书笈的年轻书生。就是这名书生,吼出的那经典的一喝!

    纨绔恶少在奉承之人的怂恿之下,在恶奴的帮助之下,调戏妙龄女子!正义书生热血爆棚,挺身而出,准备英雄救美!几经曲折磨难,正义终将战胜邪恶,恶少带着恶奴灰溜溜的溜走了?妙龄女子,感动异常,呃,准备以身相许?正义书生几经推脱,最后终成眷属?从此,他们两人过上了幸福的,童话般的,甚至是后世新闻联播般的生活?

    张道看着那名恶少笑眯眯的眼神,知道事情恐怕不能按照狗血剧的情节发展下去了!当然,他原本也不会因为一句邪不压正,就真的天真到以为天底下没有不平之事。正义终将战胜邪恶,这句话其中的终将二字,就足以令人寻味一番了!

    “……自然都是日本战胜俄国的情形。但偏有中国人夹在里边:给俄国人做侦探,被日本军捕获,要枪毙了,围着看的也是一群中国人;在讲堂里的还有一个我。……此后回到中国来,我看见那些闲看枪毙犯人的人们,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采……”

    张道看着周围进出晋阳城的民众们,三三两两在围观着,没来由的就想起来,前世一位大文豪的那一段精彩的话来。时日已久,本来记不太清。但是,上一世对那位文豪娓娓道来中的犀利,实在是相当喜欢以至于崇拜敬服,所以隐约还能记得几句。当然,张道并非是想以此来讽刺此时民众的麻木。不自量力强出头,固然很是刚直,很是令人敬佩。可是为了自己肩头上的责任,避免一些不关己的麻烦甚至是祸事,也远不能称之为麻木,别人也不能称之为麻木。

    张道只是在想,这些民众们,如果全部都能挺身而出,去阻止这位纨绔恶少的不良行径,或许就真的能主持了正义,压倒了邪恶,解救出了那名少女。

    但是,那毕竟是如果!

    通常,人们在遇到一些事情的时候,他们是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不过,当看到大多数的人选择了错的之后,并且在错误的道路上愈行愈远的时候,他们就会不自觉的什么也不做,甚至加入错误的行列。因为,后来者会认为,自己即使去做那些对的事情,也并不能改变大多数人所犯的错误,还有可能招来麻烦。

    因为不能改变结果,所以就什么都不去做,这就是许许多多人的选择。

    今日之事,围观的民众之中,都看出来是恶少为恶,民女遭祸。恶少错了,他们的围观而不施以援手也错了。他们会为此感到羞愧,或多或少!可是,一想到,如果他们站出来反对那名恶少,指出他的恶处的时候,不仅会引火烧身,而且到最后也不能改变那名女子的结果。所以,他们选择了围观!

第72章 一人两人很多人() 
归根结底,围观的人们知道大多数人只会围观,不会上前。虽然这是错的,但是当他们认为自己不能改变这种错误的时候,他们也已经做出了选择。

    至于被几名恶奴围在中间的那名书生,以及那名书生的所作所为,在张道看来,是一种在任何年代,包括上一世,都非常可贵的正能量,或者说是一种渐渐积累的正能量的种子,是一种传递正能量的行为,是能改变人们固有的认为所有人都会围观而不语的那种可贵的能量。

    其实,今日之事,可以想见,如果围观的民众之中,有一部分人,达到一定数量的人站出来主持公道的时候,那么绝大多数人,或者可以直接说所有人,是会为了那名女子的公道和他们自己心中公道随之而站出来的。在那时,他们看到了站出来之后改变结局的那种可能性,而且在人多的情况下,自己只是一份子,也不容易引来祸事。

    这是一种最普通的心理,人人都知道。但是,几千年来,这种事情的情形,却一直没有得到改变。而那名书生,就是那种试图做出改变的人。或许,他本身并没有想这么多,或许,他本身想得更多……但是,他做的事请,就会产生这种效果,就会达到这种改变!

    今日之事,他站出来了。看似冲动的行为,却蕴藏着改变和积蓄。改日又有此等事件,或许就会有别人听说了他的事情,认为应该站出来,所以就站出来了。这一次一次的事情,一点一滴的积累,一丝一毫的改变,让天下人知道了,世上还是会有人不顾自身安危,主持那些原本看来很是虚无飘渺的正义。

    在将来的某一天,恶少调戏良家妇女之时,围观的人群中,有两个人受前人的影响,站了出来。这次,是两个人……

    在更加遥远的某一天,恶少又调戏良家妇女之时,或许就会有三个人站了出来……

    四个人站了出来……

    五个人站了出来……

    ……

    更加更加遥远的某一天,恶少调戏良家妇女的时候……请不要怀疑恶少调戏良家妇女的持续性!至少,在上一世,恶少的这个传统一直延续了几千年……可是这一次,这名恶少没有成功。这一次,围观之人中有一部分人,有一群人,有一定数量的人,站了出来……此时,其余的人就看到了改变结局的希望,其余的人也都站出来了。恶少被汹涌的民意打败了……

    看似理想化的设想,其实却是现实的写照!

    这名书生今日做的这件事情,在今日看来,并不能改变结果。但是,再小的改变也是改变,再小的正能量,也还是正能量。如同种子般,土壤贫瘠,气候恶劣,但是,种子一直在坚强的准备萌发,准备将来的破土,成长,开花,结果……

    可是,一旦没有了书生这颗种子,从此以后就在没人敢站出来了!渐渐地当人们对此习以为常的时候,那将是最可怕的……做错事并不可怕,能够改正就好。但是,做错事的那个人,做错事那个人周围的那些人,以至于世上所有的人,都不知道那人做的是错误的事。那么,这世间亦无对错。到那时,连改正的一丝可能,都没有了。

    这名书生,自身或许没意识到,但是他的行为是在坚持不懈地告诉围观的人,告诉天下人,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告诉他们,对的就是对的,错的就是错的。做了错误的事情,就要感到羞愧,就要想着改正。

    他的行为也告诉了天下人,在很多人没有坚持对的事情的时候,在很多人认为不能改变结果的时候,在很多人选择什么都不做的时候……还有人在坚持着对的东西,还有人在试图做着改变!

    就如同当年孙济堂老夫子那样,死给天下人看。今日,这名不知名的书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