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新汉-第4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前的江湖!但是,又有几人清楚明了的知道,什么是江湖!山有些高,水有些长,这就是江湖;读一些书,行一些路,这就是江湖;刀尖饮血,生死勘破,这就是江湖……

    谁的心中又没有一个词中所说的,那个每到芦花开时,吹着竹笛,漫山里,自己在一旁看着的女孩!日升,月落,朝夕,相聚,散去,多年……这个场景,在这多少年不曾谋面里,有多少次,半夜醒来后,寻觅那份思念,那份感觉!哪个少年不言情……

    三少爷的故事,他们已经从张辽口中听说了了。斟茶,作诗,对联……人生一逆旅啊!三少爷可不就是文曲星下凡嘛!

    这几天来,二少爷和三少爷很是和气,并没有世家子的傲气和冷漠。三少爷那和煦的笑容,让这些兵士真正感觉到了什么是文质彬彬,什么是谦谦君子。至于二少爷,那生来就应该是军营中的人物,豪放却不粗心,勇武却还有谋。张家这两位少爷,一文一武,都是天才般的人物,而两位少爷口中的大少爷和四少爷,在他们的描绘之下,却也还像就在眼前似的。凉州将来的当家人,就在眼前,这种感觉,让这些军人很是激动而又新鲜。

    这十几个人和十几匹马,自然就是去幽州的张道张辽一行人。此次去幽州,从陇西郡抽调出军人一百五十名。张道张辽,还有族中同侪张远张迁,以及每人身边的护卫,大概十几人,从银川城出发,来到这洛水河畔,与陇西郡的百多人汇合。

    之后分为每十几人一队的十个小队,分头离去,毕竟并州幽州不是凉州。虽然天下有心之人都知道,张家要在匈奴和亲使团前行的路上使绊子。但是,他们知道归知道,张道他们一行却也不能将自己的行踪暴露于天下人眼前。并州还好,毕竟霍老将军和张无波的交情是铁打的,幽州境内就甚是不便了。

    再说,此次对匈奴这队和亲使团最感兴趣的,是朝廷里边深宫大院那个好大喜功的皇帝和京城那些居心叵测的国之栋梁们。而要说对使团进京最为紧张,最想拦截使团的,却也并不是凉州的张家,而是六世齐王的韩家。朝廷和匈奴和亲,是冲着他们韩家的两州富庶又紧要之地而去的。

    拦截朝廷与匈奴双方都给予很大希望甚至奢望的匈奴使团,毕竟不是百利而无一害的。匈奴使团如果进京,与朝廷商议和亲之事,并成功之后,是会有巨大危险等待着凉州甚至中原,凉州固然应该阻止此事的发生,阻止形势的发展。但是,既然韩家比张家更加关注更加紧张此事,那么就代表着,韩家会更加奋力去阻止事态的发展。如果韩家将事情办成了,张家乐的手插双袖,优哉游哉!乱世之中,虽不用被朝廷拴住手脚,但是,能不做让朝廷尴尬难堪或者警惕的事情,就不去做,毕竟,刘家依旧是天下共主,中原正统!

    张迁和张远已经随同其中的两个小队离开了,他们两人已经在军中有过作训过程,此次却是检验成果的时候。张道和张辽是真正的新人,这次跟来,全然是涨一些见识,见一见世面,所以两人跟在行动的指挥者这一个小队之中。

    这也算是初入江湖了……

第68章 军侯程宗如() 
程宗如是凉州陇西郡人,年近三十,在乡里乡亲嘴中,也算是功成名就了。

    程宗如的父母,均是普普通通的平民百姓。程宗如参军之后,凭借他本就壮实又不失敏捷的身体,加上他的谨慎和干练,如此年纪,就坐到军侯的位置,实在算得上是高就了。要知道在凉州军队里边,军侯已经算是非常不低的官职了。

    也就是在凉州,他能如此顺利得到如此高位。凉州军中,虽然免不了有些关系裙带,但是,有才能之人,还是不愁露头的,这是张家为政治军的根本所在。凉州军队的统帅,三品安夷将军,凉州都尉,张家二老爷张栎,曾经在处置一名违反军纪的裨将军时,说过这样的话,使人明了此事。

    “人生天地间,爹生父母养,父母的养育之恩,亲友的关切之谊,不可片刻或忘,这是做人之根本,我自然知晓!军中有自家后辈,有亲友家的世侄后生,照顾一二是人之常情,平日里我并不太过苛求尔等。但是,你此次为了自家后辈,埋没了人才,使得这等人才归家农桑,使得这等人才对凉州心寒,使得这等人才皓首于乡间阡陌……你,罪大恶极之处就在于此,不惩不足以昭天理,不惩不足以平民愤,不惩不足以……收民心……民心啊,你根本就不清楚,什么是民心!”

    本来这些话是应该出说者口,入听者耳,再无外传的道理。毕竟,民心什么的,是有些诛心的。可是不知怎的,却就在民间传了起来,张栎为此还被张无波训斥了一顿。事后张道和张辽有次到阅汉堂拜访楚夫子,恰巧一旁有几名文人士子却在谈论张栎这几句话。两人好奇之下在一旁状似无意的听了一会,却甚是哑然。

    “二将军,果真是真性情之人,豪迈得很。将为军之胆,将为军之魂,军队就应由此等将军统帅……”

    “历来治军之人,再严厉也不可完全避免此等裙带,毕竟天地君亲师,人人有自己亲近之人……”

    “关键之处在于如何去做,自己后辈,如同将军所说,稍作照顾,无可厚非,但是,不可因此埋没了他人……”

    “……”

    张道张辽两人后来和张无波说起此事,张无波却好像早已知道此事会有如此风评的样子,只是摇了摇头,说道:“一来,在于一个度字,不可过度。二来,这是民心所向!如若张家不得民心,他这几句话就会招来多少骂名啊!甚至,会有其他诛心之言……”

    凉州以一州之地,八十万人丁,供养十余万兵马,实在是有很多困难的。军队士兵素质的提高,军器的打造,战时物资辎重的运输……这些都离不开供给,离不开后勤。可凉州多山少地,气候不适,土地荒凉……民众,勉强活命,温饱,尚不可得。

    故此凉州军队自百年前至今,厉行节俭,不止是平时的物资方面,还在于军制上,没有什么复杂的体制结构。

    凉州军制,一目了然!除了斥候探哨之外,凉州军队每郡由都尉、校尉统领全郡之兵,都尉下有若干部,每部五千人,由军司马、偏将军、裨将军率领。每部十曲,每曲五百人,由军侯率领。曲下设屯,每屯兵员五十,设屯长一名。

    其实,军队结构本就应该简单明了,易于调配,便于指挥。可是,汉廷的京师之兵,不论北军还是南军,其中免不了因人设职设位,部分左、右、前、后部,曲分左、右、前、后曲,部曲之下还有左官、右官、前队、后队、什、伍等等一系列的军职。更不用说地方部队,州兵,郡兵,其间军制更是混乱不堪。令出多门,朝令夕改的情况也并不鲜见。

    凉州百余年来,花在军队上的经精力不可谓不多。军粮,军器,军饷……小小凉州,十余万军队,保持可比肩匈奴的战力,实属不易!

    程宗如以一介平民,当上统领五百军士的军侯,可以想见,此人能力堪称出众。

    此时,程宗如和两位少年并肩在夕阳之下洛水河畔悠闲散步。看着一旁的两名少年,想着这几日两人的举止,程宗如总算放下心来……

    陇西郡在凉州西部,靠近羌族部落,远离匈奴地界。虽说羌人也并不安分,但在凉州积威之下,并未有什么大动作。军中之人,只要还有些血性之人,就想着能够在战场之上,和匈奴全力一战,砍几颗蛮人头颅,为遭受匈奴蛮夷之苦的黎民百姓出口恶气。程宗如也希望如此,其实,他比别人更加渴望上战场杀匈奴。毕竟,他走到今天这一步已经拼尽全力,要想更进一步,就只有在战场之上获得军功才能再做升迁!他多么希望能和李平之李都尉那样,在匈奴军中几进几出!当年千里欲封侯,匹马闯京州。阴云遮月觅无处,富贵险中求!大丈夫,是男儿,生当如此!

    可是,在陇西郡却没有这等机会。

    一个多月前,当他从一名都尉身边的军中参赞那里模糊得知,机会好像来了!虽然不知道是干什么,但是那名参赞却肯定此事与杀匈奴人有关。对于程宗如来说,这,就够了。当他找到李都尉说起此事时,平时治军以宽,颇为随和的李都尉却盯着他,不发一言。那仿佛要生吞了他的眼神,让他畏惧之余,有一丝兴奋!李都尉越是紧张此事,越是怕此事泄露出去,此事就越是重要!他的机会就在眼前……

    几经周折,程宗如很是费了些心思。最终,李都尉才决定让他来做此事。但是,却仍未告诉他是什么事,只让他好生准备,给他最大的权限挑选精锐之兵。程宗如知道,此次自己必定接了一趟大活!

    不过,兴奋的劲头还没过去,兵员还没挑选,却又传来了李都尉背上了军械外流的罪名,被降职,调往敦煌郡把守玉门关!程宗如是李平之一手提拔上来的,军中有些龌龊之事他自然也是知道的,但是,却因此牵连李都尉,心里就有些别扭。可是,他却不怀疑这个罪名的真实性,因为那是凉州牧张松亲自下的命令。州牧是张家大老爷,张家之人断然不会冤枉人的,这一点,在凉州,被许多人当成理所当然的事情,没有人怀疑州牧的公正性。所以,程宗如觉得是军中有些人做得过分,连累了李都尉!况且李都尉临走之时,也满面愧疚,说自己治军不严……

    可是,关于这次的事情,李都尉只说,他去银川之后,会会说明一切的。

    程宗如心中忐忑起来……

第69章 死面馍() 
李平之离开数天之后,程宗如见到了接替李平之出任陇西郡都尉的张栌……

    “程军候身怀绝技,干练谨慎,银川城中大兄是知道程军候的……此次,事关重大……匈奴和亲使节团,使得汉廷误判形势……搅乱天下,中原危矣……务必倾力拦截……刀枪棍棒,各般武艺,使尽施全……张家骂名上身,也在所不惜……有几个家中晚辈,还算老成,可堪造就,跟军侯走一遭,开开眼界,万望照顾一二……”

    事后程宗如感叹,州牧大人胸怀果然非比常人。刚刚降了李都尉的职位,还毫无顾忌的用李都尉推荐的人,这胸襟,这气度……

    张栌说的原话,程宗如已经记不完全,只能记得个大概。但是当时听了张栌的话之后,自己既惊且喜,又激动又担忧的感觉,却还是那么清晰。

    程宗如惊的自然是,此次幽州之行本身所牵扯的势力纠葛以及此事的前因和后果。程宗如虽只是一介武夫,不知什么天下大事,但是,于此事之上,还是能想见一二的。这和亲使团,可不仅仅是匈奴派出,汉廷接待那么简单。汉廷中那位帝王,是非常乐见于和亲使团的到来的!但即使非常清楚朝廷的态度坚决若此,凉州主事之人,还是决定拦截。此事事后,朝廷那边是断然不会理会,凉州是为了天下大势黎民百姓而行此决绝之事的!朝廷只会倾泻满腔怒火,在朝中有心之人的吹风拾柴之下,凉州麻烦大了!

    而程宗如喜的是能够砍杀匈奴,为乡亲们报仇。喜的是砍杀的匈奴不仅只是这几名匈奴那么简单,还阻止了他们引发中原乱局。当然,还有些欢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