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新汉-第11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也正是这种不同看法,让韩镇愈发认为自己是可以称得上一代贤人、一代兵家的宗师级人物。

第195章 山水杀机() 
天时,地利,人和,先贤对于它们各自的重要性,以及各自重要性的程度的阐述,韩镇是没有什么异议的。只是,对于其中最重要的人和的解释,韩镇以为,先贤们有些惯常般的故弄玄虚了。

    在韩镇看来,人和嘛,只从两个字最根本的内涵去解,就能得出最简单明了的结论。

    什么才是人和?

    人和,关键,还是人。人数的多少,体魄的强弱,士气的盛衰……诸如此类。

    至于人和的和……

    韩镇认为,此处的和,在于听从主将的命令,在于军队的整体素养。

    如此一来,人和,就是听从命令的军人。

    此时,匈奴和亲使团一方只有数十人,即便加上可能隐藏在暗处的百余人,也仅仅百五之数而已。而他韩镇,却有精良骑兵三百,倍于匈奴使团,焉有不胜之理!

    当然,对于己方骑兵体魄的强弱,士气的盛衰,马术的娴熟与否,韩镇没有做过多考虑,在他看来,齐王府在两州辖境之中千挑万选的精锐,是不会有这些方面的问题的。

    也正是基于对这一点的坚信,基于对己方取得胜利的信心,韩镇将此次出行的智囊苍岩先生,留在了潘县最大最豪华的客栈之中。

    平日里,韩镇在齐王府和徐州刺史府中,见苍岩先生在守拙之余,气态闲适,一派万物不絮于怀的高人形象,却往往又能够有惊人的见解,很是有些令得韩镇仰慕的名士气度。故而,此次幽州之行,韩镇才特意请他随行。

    一路行来,苍岩先生也的确在拾缺补遗之余,能够安守本分,堪为出门在外最佳智囊。只是,在牵涉到匈奴使团的正事大事之上,却不料,仅仅中年的苍岩先生,行起事来,竟然是此等的顾首顾尾,颤颤巍巍如同耄耋老翁般。可见,盛名之下,其实难副。人有优缺,亦有擅长之地和拙计之所。这天下之人,多是如此!

    一时间,韩镇竟又生出看破世事、堪破世人的飘逸之感。

    另外,韩镇内心的隐秘之处,没有宣之于口的一点,却是仍旧和张道他们有关。

    凉州张家,六世齐王韩家,长安皇城,以及天下有心人的目光,均在幽州一地。直至此时,张家已经斩获颇丰,令得匈奴折损不少。而在他韩镇带领下的韩家,却仍没有什么亮眼的成果,总是韩镇心中的一道坎儿。在韩镇心中,未免没有与张家人别苗头的意思。

    话说回来,别看张家动作频仍,但却终究是些小打小闹。今晚一过,待他韩镇一战底定局势,全歼匈奴使团的消息传遍天下之时,就是张家人懊悔为他人作嫁衣之日。

    对于这种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的效果,韩镇是有一种形同偏执的爱好的!

    抛开韩镇的飘飘然,以及他心中的小算盘,将今夜的局势以及结局倒转过来,从后往前看……

    匈奴人没有什么令人眼花缭乱的动作,甚至匈奴人的计策堪称是拙劣。至少,许多有心人已经看出来了。就连韩镇,在张道的提醒之后,在苍岩先生的分析之下,虽然嘴上不承认,但他心中已经相信了张道和苍岩先生的话。

    但是,他却仍旧充满信心!

    最终,发生在夜晚的河畔之事,因为韩镇的刻意安排,苍岩先生缺场了。

    没有了老谋深算的苍岩先生,韩镇也就失去了最后的可能翻盘的机会。

    却不知道数十年后,已经垂垂老矣的韩镇,回过头来,想起这一节,再看看今夜的战争,想想今夜他的这些纷飞的思绪,会不会有些别的不同的想法。

    不论他会不会,总之,仿佛天时、地利、人和,这些决定战争胜败本身的因素,是有些其他想法的。

    …………

    夜色如水,清风拂过,如同水面的清波荡漾。思绪纷飞,震动传来,一时间,韩镇却难以明白这一丝大地的震颤,代表着什么。

    “怎么回事?”在感觉到震颤的那一刻,韩镇的这句话脱口而出。因为紧张,亦或是别的什么,他的嗓音显得很低沉。

    “六少爷,听着像是山石滚落之声。会不会是匈奴人……”身旁一名亲兵谨声回答道。

    不待他将话说完,韩镇就已经明白了,的确是匈奴人!

    匈奴人将河畔里许之外的山上的石头,推下了山坡。至于,是否是巧合,是否是己方突然来了帮手……等等之类其他的解释,韩镇是没有考虑的。

    战场之上,任何看似偶然的巧合,都有其必然发生的理由存在。这一点,却是韩镇从他们韩家先祖、号称领兵多多益善的韩信的兵书中悟出来的。

    一惊之后,韩镇也就定下了心神。毕竟,虽然没有料到匈奴人有此一招,但战场上水攻,火攻,山石攻击,也是寻常之事。虽在一定程度上,有一定的杀伤力,却也,仅此而已,倒不必当做能够逆转乾坤的砝码去看待。

    “韩馥,命你带领三十人,绕到山上,击杀贼寇!”

    “诺!”

    定下心神之后,韩镇就镇定而又豪迈的发布了一道命令。看着身旁三十人下马之后,快速隐没进了山体之中,韩镇自有一股豪气自胸中生起,一时间,激荡不已。

    随即,韩镇的目光又转向了前方的黑夜之中,却是一片朦朦胧胧。

    …………

    时间稍稍向前回溯……

    韩镇目光不及的、前方河畔山脚的战场上,百余齐王府精锐骑,随着战马的前行,上下耸动着身体。

    骑兵作战,其优势在速度以及冲击力。而要想获得这种速度和冲击力,是需要一个蓄力的过程的。骑兵跨上战马,双腿夹紧马肚,战马开始缓步前行。接着,战马开始小步跑动。加速,快跑……加速,其势如风……加速,其声如雷……

    一般来讲,骑兵挟风雷之势而来之时,也唯有同样的挟风雷之势的骑兵与之对碰,才能抵消其冲击力。中原之所以在汉匈之战中处于劣势,就是因为严重缺乏骑兵的原因。

    此时,百余齐王府精锐眼中的匈奴营,看似一片混乱,但是数十匈奴人却似是有条不紊的相互喊叫着,披上战甲,挎上战刀,骑上战马。这种临危之时的有条不紊,正是平日里千锤万炼方能具有的极高的军事素养。

    但是,一切都已经来不及了。

    齐王府的战马已经蹄声渐骤,而匈奴人却还在披甲执戈。最重要的是,齐王府的骑兵有百余,而匈奴人仅有数十。不得不说,最简单的、流于表面上的人数上的优势,恰恰给予齐王府骑兵最大的信心。

    终于,匈奴使团的数十人,在有条不紊的准备之中,翻身上马。之后,却并没有如对面的齐王府骑兵们想象的一样,发起他们匈奴人比较擅长的快速冲锋。

    数十匈奴人,骑跨在战马之上,屏气敛声,一时间,竟陷入了战场上极其罕见的静寂之中。他们胯下的战马的响鼻声,并没有形成噪杂的感觉,而是衬托出的这种静寂更加的诡异。

    他们在干什么?

    他们是找死!

    他们,是在等待着什么?

    …………

    思绪到了这里,齐王府的骑兵们,充满了疑惑。战场之上,匈奴人起初的的表现,太过优秀了。夜间乍逢偷袭,却能在示警声响起的片刻之中,看似杂乱,实则有序的整理兵器,跨上战马,做出对数十人来说已经堪称攻防兼备的阵型姿态……

    面对这一切,就连一向跋扈自傲的齐王府众人,也不得不流露出激赏的眼光。

    匈奴铁骑,果然名不虚传!

    但是,这一刻的激赏有多么的强烈,那么,下一刻的疑惑和不解,就有多么的浓重!

    数十人,面对近在眼前的百余骑兵的冲击,做出了攻守兼备的姿态之后,竟再没有其他动作,就静静的矗立在那里。

    这,不合逻辑啊!

    黑夜之中,齐王府的骑士们看不清匈奴人们的神情。但是,他们下意识的觉得,这肯定有问题。

    当然是有问题了!

    以正常人的角度来看,匈奴人骑在马上,眼睁睁看着百余骑兵冲上前来,和自杀没两样。

    可是,没有人会认为匈奴人会自杀,这根本就说不通。

    难道是他们,来到中原之后,看了中原的大好河山,想想匈奴大草原的苦寒,羞愧的想要自杀!或者是,经过早些天接连不断的偷袭之后,匈奴人认为与中原为敌,非常可怕,所以,他们恐惧的想要自杀!

    事出反常必有妖!

    既然匈奴人不会自杀,那么,就一定有所凭恃!

    想至此处,反倒是战马的速度已经达到巅峰的齐王府骑士们,心中开始打鼓。但是,这些看似冗长的思绪,在心中过了一遍,仅仅只是刹那间。

    百余人仍旧气势不减,向前突击!突击!突击!

    在前边的骑士,甚至已经隐约看到了匈奴人沐浴在月光下的面庞,和他们已经举起的手臂。

    匈奴人中猛然间传来大喝一声,却没有阻止百余人的冲势。但是,大喝之后的弩箭,仍旧收割了齐王府十数人的生命。

    但是,仅此而已!

    在齐王府众人看来,匈奴人已经近在眼前,数十人马上就会变成尸体,变成他们手中沉甸甸的功绩,变成他们今后生活的保障……

    虽然,心中仍有一丝疑惑,但是,面对咫尺外的匈奴人,他们只是紧了紧手中的钢刀,缓缓举了起来。

    “轰……轰轰轰……轰轰轰轰……”

    “咔嚓咔嚓咔嚓……咔嚓咔咔咔咔咔咔嚓……”

    正当齐王府众人的冲锋到了最后关头的时候,他们一侧的河流仍旧不急不缓的流动,但是,另一侧的并不高耸、并不险峻的山体,却露出了狰狞的獠牙!

    一时间,杀机弥漫!

第196章 山是高昂的头() 
山,还是那座山,但是,此时,却像是扬起了高贵冷艳的头颅,不屑于再看人间的争斗。

    原本,匈奴只有数十人而已,而韩镇却派出数倍的骑兵攻击,加之山与水之间本来就只有里许的间距……种种因素,使得韩镇的百余骑兵策马奔腾的阵型,在不自觉间就变成了围而攻之的散阵。换句话说,齐王府的百余精锐在这里许地界理,是完全铺开了的向前推进。只等着片刻之后与呆立不动的匈奴骑兵短兵相接,两侧的齐王府骑兵围拢而上,就能够达到全歼的效果。

    胜利,就是这么简单!

    当然,这也是韩镇时时要求齐王府的士兵们达到的。

    恰恰是韩镇有意无意间流露出的、对绝对的完全的胜利的苛求,使得山石滚落之后,齐王府骑兵的伤亡达到了一个本不会出现的极限。

    河畔的山,并不高耸巍峨,也不陡峭!即便如此,山体上滚落下的山石居然堵住了河畔近半的道路!可以想象,从并不陡峭高耸的滚落的山石,在山上树丛的阻挡之下,在突起的山石的阻挡之下,仍旧能够在滚落之后,前进半里有余,这些山石该有多么的巨大!

    呈现在双方骑兵面前的山石,就是那么的巨大,甚至已经高过骑在马背上的人。如此大的石块,若说是某人,或某若干人临时起意的话,那是断然无法将之推落山顶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