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是,计划永远赶不上变化!从咱们一出凉州,原本的计划,就经历了数次的改变。”
“借道晋阳,本是没有什么其他想法的,却正好赶上了上官衡在那里。当咱们自以为咱们的伪装已经天衣无缝时,上官衡的人,却已经缀上咱们多时了。差一点,在那个小山谷中,就殒命在人家的两面夹击之中。”
“起初,对于匈奴的零星的攻击,有可能的确是咱们安排的益州那边,起了作用。可是,很快,勇大哥和程先生就发现了不对来。所以,咱们停下那边的动作。果然,零星的攻击,仍旧继续。而且,那未至之人,总能准确掌握住匈奴人的动向,总能在最恰当的时候出手。”
“那一方还没有弄清楚是谁的时候,接着,韩家之人就出现了。齐王府的人,本在预料之中。可是,谁也没想到齐王府派出的主事之人,竟然是此等不可理喻之辈!本来咱们可以借助的一方势力,到如今,如果一不小心,却极有可能会成为搅局者。”
“世事,变化万端啊!”
“这还仅仅只是针对匈奴和亲使团,这个只有二百余人的小队伍。参与其中的也仅仅只有这数方势力而已……”
“天下大乱,几成定局!到那时,何止是二百余人,那是上万人、数万人、数十万人的相互厮杀,牵涉到的民众更是亿兆之多。各方势力,肯定也都不会退避!中原的长安城中的各个世家,南国的齐王府,咱们凉州,霍老将军的并州……北方的匈奴,鲜卑,扶余,肃慎……西北的西域,西边的羌人,益州同属氐羌的昆、叟、青羌、邛、筰,同属百越的濮、僚、賨……”
说着说着,张道就将话题扯到了不知多远!缓过神来,却才想起来还有要事要做。
“哦,扯远了扯远了……韩镇那朵奇葩,差不多快到位了,咱们也得出发了!远大哥和迁二哥,能否走一遭……”
第190章 夜风冷冷,独回望旧事前程()
幽州,上谷郡,沮阳城和涿鹿城之间的无名小河畔……
晚霞已经褪去了醒目的红色。夕阳的残留,再也见不到分毫的展现。
黑暗,仿佛是悄然而至,却又像是突兀之间就到来了。
除了那些从傍晚就开始注意天空颜色的无聊之人外,谁也说不清楚,黑暗到底是如何侵蚀了整个世界的。
不过,在寒来暑往,秋收冬藏之中,太阳升起,为人间带来光明,太阳落山,人世之间就迎来了黑暗。这个过程,亘古不变!无数星辰,以及或皎洁或残缺的月亮,企图以它们的亮光去改变黑暗的到来,却也都以失败收场。
所以,漫长的岁月之中,无数代人的传承之中,夜晚黑暗的本身,就再也没有什么可以去探究的了。
人们习惯了日间的光明,自然也就习惯了夜晚的黑暗。至此,仿佛夜晚就应该是黑暗的,也就更没有人去注意黑暗的到来,是怎么一个过程了。
不过,终究是有无聊之人的。
他们执着于日间为什么是光明的,他们自然也就执着于夜晚为什么是黑暗的。起初,他们的执着,只会为自己带来不解的目光,带来嘲讽的笑声。
十年,二十年,一百年,二百年,一千年,两千年……
世间之大,无奇不有!
这种不被世人理解的人,总会出现在每一代人之中,总会以他们独特的方式,传承着他们关于日间的光明,以及夜间的黑暗的疑惑。
终于,有一天,他们的执着终于有了结果!
他们虽然没有彻底弄明白光明和黑暗之间的道理,没有弄明白黑暗为何黑,光明为何明,但是,他们却无意之间发明出来了一种能够为夜晚带来光明的东西。
至此,人类聚居之所,在夜晚之中,也能纤毫可见。人们的笑脸,人们的愁眉,在夜晚中,依旧拥有着独特的魅力。
而他们这些拥有独特传承的人们,继续传承者他们独特的思想,迈向了下一个执着。
穆格顿,拥有匈奴人强壮的身躯的同时,却拥有着汉人书生般的儒雅。自然,在拥有匈奴人勇力之余,他也拥有汉人的智慧。
至于他的智慧的来源,却不仅仅是他曾经在汉境的见闻,更重要的,却是那记载了历史的神奇的书籍。
历史和书籍的结合,就是大智慧!
当然,即便他拥有大智慧,即便此时他正在盯着西方天空远处、那一丝即将被黑暗湮没的亮光,穆格顿也并非是在思考黑暗与光明的问题。
他只是在这个黑夜之中,坐在河畔,吹着凉风,想一些事情。
家乡,家园,家人,子民,牛羊,牧场……
这些东西,是每一个匈奴人看重的,但是,这些东西,也往往会遮住匈奴人的眼光,阻碍他们的前行。
此时,终于,穆格顿跳出了这些的纠缠,跳到了距离这些东西千里之外的地方。所以,他就能够像是旁观者一样,清晰的看见这些东西,清醒的考虑这些东西。
夜风冷冷,独回望旧事前程……
思绪纷飞!
既有短短的人生岁月中,草原上的所见所思,也有当年游历中原的情景。
草原上的大单于,雄才大略,却和自己有些不痛快。单于的弟弟,庸庸碌碌,却与自己相交莫逆。单于的儿子……自己日渐增多的的子民、牛羊……自己那一片领地上,某某是单于安插的人……
世事弄人啊!
那一年,自己孤身来到中原。从对于一切异乡异族事物的新奇,到对这些精美的器物、丰沃的土地的贪婪,再到对于中原人不具备保护这些东西的能力的清醒认识,以及因此而产生的狂喜……
晃眼间,已经数载了!
这名独特的匈奴人思绪纷飞的同时,向西四十里的逐鹿城,在西方最后一丝亮光消逝的时候,关上了已经有些破朽的城门。
不论城门再是衰败破朽,那终究是一道门!
战乱时候,这道门,或许不能拦一拦匈奴的铁蹄。但是,在太平年景,却是涿鹿城中民众们心头上的坚不可摧的城门。凭此,他们就能够睡上不知多少的安稳觉!
骤然而至的蹄声,令逐鹿城城头上的兵丁们惊悸之余,纷纷在垛口之处,向外张望。
数年不历战火,数年不见刀兵的这些兵丁们,看着疾驰而走的数百骑士,好一会儿没能缓过神来。
一屯才数十人而已,一曲也就数百人罢了……这一行骑士,居然将近一曲人马。任是谁,也不会认为这些人是在赏月咏怀。却不知是哪里有要起一番纷争了。
不过,世间纷争从来都不少,也不多这一桩半桩的。
仿佛是老天故意让他们注意到,今晚的非同寻常。数百骑兵过后,不到半个时辰,却又是近百骑兵疾驰而过。
这一行人数虽少,但曾经在边郡当兵、有些见识的一名衙门老丁却认为,后者百名骑兵的骑术,明显要超出前者数百人一截子。
终日被这些年少兵丁们调笑老无所依的老丁,终于找到了自己擅长的东西,自然是滔滔不绝起来:“须知军中骑兵的优劣,那是数十里开外,仅仅凭借马蹄之声,就能有几分见地的……前面人数虽众,数百人之多,但是,气势却散,如同乱射的箭矢,毫无章法……后边虽只有百人,但是却不可小觑!这百人像是锋利的枪尖,一击毙命……”
旁边听着的、这些没什么见识的年轻兵丁们,只当是听这个老没用的人说些笑话,消遣消遣。但若是换做程宗如、李吉之类的人在这里,却就不得不感慨这名老丁句句到肉,针针见血了!
老丁的话,却是持续了大半个时辰。终于,一抒往日心中的愤懑!这之后,缓了缓神,却是畅快不已。但是,不待他刚畅快片刻,城外的马蹄声,再次响起。
不过,这次的马蹄声,杂乱无章到连那些年轻兵丁们都明显感受到了与前两次马蹄声的不同来。再加上马蹄声中的大声喊叫,畅快说笑,以及偶尔的呵斥之声,更显出了这一群人的“乱”来。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这一句话,本来应该是故作高深莫测状之后再说出来,才能取得最好的效果。不过,城头上的老丁,经历了今晚这种诡异的情形之后,对一切都变得不敢确定起来。
本是高深的话,却也被他说出了疑惑不解的味道。
第191章 千年古邑,长城交汇()
涿鹿城,若是在后世之人看来,却是很有些传奇意义的一座城池。在张道上一世生活的那个年代,涿鹿城距离当时的京城,只有二百余里。
在如今的汉时看来,二百余里,已经称得上是遥远了。若是普通人家,没有马匹,仅靠步行,却至少是两日的路程了。可是,在张道曾经生活过的上一世,会跑的铁壳子,只用一个时辰,就能完成这个今时今日看似遥远的旅程。
而那时与现在的不同,也并不仅仅只有这些。
张道上一世的那个时候,就连民族数量,都远比如今更多。涿鹿,这座古城里,当时就居住着近十个民族的人们。
既然被区分了民族,自然会有文化和传统上的差异。故此,在涿鹿城中,就流传着不知凡几的各自民族的传说。
遥远的上古时代,圣贤,还并非是传说中的人物,圣贤,还仍旧能够在当时当世出现的。黄帝、炎帝、蚩尤,邑于涿鹿之阿,合符釜山,首次构建起了中原大地统一的雏形……
最后,黄帝北逐荤粥,合符釜山,成为了中原的主人……
最后,炎帝怎么怎么,合符釜山,成为了天下的领袖……
最后,蚩尤如何如何,合符釜山,成为了众人的首领……
幸亏没有第四个和他们同级别的人出现,不然,那次会盟的结果,或许会生出更多的传说。
抛开这些已经无从考证的传说,张道上一世的那个时候,涿鹿城却实打实的已经是长城最多的地区。
夏、商、周、秦,直至此时的汉朝,涿鹿城还远远称不上这个名头。但是,经历了张道上一世的历史之中的各个朝代之后,涿鹿城却的确拥有了当时最多的长城。
也正是因此,当时,就有好事之徒,将中华第一古都、黄帝城之类的美誉,强加在了这座小城之上。最终,这些名头为涿鹿城带来益处的同时,也打破了小城宁静,使之越发变得喧嚣起来。
张道上一世的时光,自然不是此时的人们所能理解的东西。所以,此时的涿鹿城依旧是平静的小城。白日的小城,仍旧有袅袅炊烟的真实,而到了晚上,却就只剩下黑暗中的静寂。
但是,阵阵的马蹄声,却和张道上一世那样,打破了涿鹿城的平静。
城头上的新老兵丁,被马蹄声惊醒之后,最先想到的,自然是他们本应该想到的匈奴来犯。但是,苍天保佑,看着那数百黑影快速略过城外的驿道,他们庆幸于,这仅仅是一场虚惊。
第一次的虚惊之中,若是还有十分的惊,那么第二拨人马带来的,除了五分的惊之外,还有五分的奇。至于第三波呼喊不止,呵斥不断的散乱人马带来的,就只有一分的惊,却有九分的奇!
涿鹿城头上的新老兵丁,不知道这三批、加起来近千的骑士,是何方人士,也不知道他们欲向何方,他们此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