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得到这个消息,无论是朝堂上下,还是咸阳百姓无不欢欣鼓舞,本是恐慌的心很快就平稳下来,连带着朝廷次序迅速恢复正常,各个府衙的效率大为提高,在也没有了之前日薄西山,惶惶不可终日的景象。
函谷关到咸阳的距离并不远,加上驰道畅通,以赵军麾下铁骑的速度,第二天下午就赶到了。
ps:ps:快完本了,希望大家给些鼓励。
第六章 赵军登基为帝!()
咸阳城东门外,三万羽林卫把三里以内的地方全部精戒了起来,城门前朝廷官员一个不落,全都恭敬的站在城门前三里,迎接赵军,为首的是蒙毅、李斯和冯去疾三人。
而后面和城墙上下,也都站满了人,上至权贵下至贩夫走卒、寻常百姓,几乎全到齐了,如今咸阳城内大有万巷空人的趋势。
其实这也是蒙恬几人刻意安排,借用赵军的回归,一举稳定人心,不论是对朝廷,还是对地方的政治意义都是重大的,甚至能影响军心。
“来了!侯爷来了!”被派往外围的斥候此时打马急急回来大声禀告。
蒙毅等朝廷官员和城上下百姓闻言俱是一怔,随即神情兴奋,下意思的抬起头,翘首以待。
“咚咚”
沉闷而厚重的声音逐渐响起,众人只觉脚下传来阵阵颤抖,好似有巨兽在奔腾。
渐渐的,东方地平线上升起一杆黑色大纛,上书一个斗大的秦字,边缘用银丝线绣着‘神武侯’三个隶字。
随后人头攒动,统一的黑色头盔,整齐的形成一条黑色的直线,正逐渐放大。
马蹄抖动,万马奔腾,七万黑甲骑兵出现在了人们的视野,整齐的阵型如同一个整体,奔驰之间澎湃激昂,杀气腾腾。
此时咸阳城百姓和官员无不勃然变色,如此多,如此严整的骑兵他们还是第一次见到,而且迎面扑来的杀气如同排山倒海一般,胆小者甚至心惊胆颤,这支骑兵,堪称天下第一精锐。
七万铁骑携胜利之资,强势归来。奔近三里处时,赵军突然加速,冲近十丈,随后勒马住脚,大手一挥,身后七万铁骑立即减速,在奔行八丈时嘎然而止,动作整齐划一,肃穆无声。
这个动作又让咸阳众人一惊。数万骑兵激烈奔行间还能令行禁止,瞬间齐齐停下,这到底是如何的精锐?堪称虎贲!
赵军骑在啸天之上,身披黑色大氅,身躯挺拔。虎目扫射,尽显君临天下之势。
缓缓挥起手,赵军扬声大喝道:“我,赵军,回来了!”
没有过多的废话,也没有慷慨的宣言,但只一句。却霸气无比。
“恭迎侯爷归来!”
“恭迎侯爷归来!”
“恭迎侯爷归来!”
三声大呼,不论是羽林卫还是朝廷官员,或者出城的咸阳百姓此时全部弯腰作揖,高声大呼。脸色又喜又激动。
侯爷来了,朝廷有救了。
随后,在蒙毅和冯劫的主持下,百姓有序的返回城内。如今看到这么强大的军队,又是神武侯亲自来。所以他们也心安了。
蒙毅给赵军安排的军营就在城西一片阔地之中,以蒙毅的经验必然是适合扎营的地方。
赵军留灌婴和周昌带领士兵如营安顿,然后自己和尉缭、胡亥入主咸阳宫了,铁卫随行,护卫的还有经过处理的扶苏尸体。
咸阳宫内,蒙毅几人亲眼看到扶苏的尸体都是怒的脸色铁青,堂堂一国之君,居然被刺杀。
李斯沉吟道:“我们还是尽快把二世皇帝尸体入葬吧。”
“不如就声明是病死吧,否则有损我大秦脸面。”冯去疾建议道。
赵军却摇摇头道:“我大哥是在与刘邦交战中战死的,这次我要兴兵报仇,一举剿灭刘邦。”
众人听后一愣,随后眼睛就亮了起来,这样说来既保证了秦朝皇帝的光辉形象,又能激起士卒愤死之心,实在是一举两得。
“就你小子诡计多。”尉缭笑骂道。
赵军干笑一声,没有多说。
蒙毅此时疑虑道:“侯爷,就怕刘邦此人狡猾,知道你来了会退兵回去。”
赵军摇摇头没说话,蒙毅在政治民生上是个智囊,但在军事方面,相对弱了些。
蒙恬解释道:“二弟,侯爷已经派四万人马提前进入南阳了,有他们牵制,刘邦是走不掉的。
当然,刘邦也可以选择在南边山区与我军游战,避免我军骑兵锋锐,但他们大部分郡县都是初步打下来的,根基不稳,一旦刘邦长久被困,后方必乱,相反,我们可以从西北或者临淄源源不断征调人马来。
再说,后方一乱,刘邦没了粮草供应,也是必死无疑。”
这一分析,尉缭也在旁边点点头。
而这时,冯去疾不动声色的把扶苏遗诏拿出来,递给了赵军。
赵军看后露出一脸慨然之色,之前蒙毅已经给他透过气了,赵军没想到扶苏尽有如此胸怀,看来扶苏不管怎么样,对秦朝却是一个负责的皇帝,不枉自己在他死后,替他正名。
李斯抱拳开口道:“侯爷,为今之计,还请你尽快登基,方能稳定民心,从容对付刘邦,为二世报仇,为我大秦雪耻。”
赵军看了李斯一眼,暗笑了声,这李斯还真是以利益为主,以他的身份此时尽然奉承起来,而且难能说的滴水不漏。
不过,赵军却没表示什么,李斯这个人有些爱权的缺点,但同样非常有才能,作为上位者自然不可能因为一个人有缺点就不用他,最重要的还是平衡。
“请侯爷继位。”蒙毅几人先后作揖表态,虽然他们不屑阿谀奉承,但是赵军目前确实需要尽快继位,稳定朝政。
翌日,扶苏的遗诏如风刮一般迅速传遍了咸阳,并向天下各郡县扩散。
第二日,朝廷官员和咸阳百姓齐齐请命,请赵军登基为帝。
第三日,赵军正式继位登基为帝,仪式简单而庄严。
登基为帝后,赵军改皇帝称呼,号秦武帝,追封始皇为祖帝,扶苏为德帝,这一年也称之为武帝元年。
其实赵军对名号什么的倒是不在意,只是自己和扶苏是兄弟关系,若还用二世、三世来称呼就明显不和礼法了,赵军人也会感觉到别扭。
至于官职调整,鉴于是战时,赵军没打算大动,朝廷官员一律不动,各个将领也都是暂行其职,打算战后在算,另外赵军向南海的赵佗发了诏令,先是口头封赏,后勒令其向北进军,收取失地。
当然,对于赵佗的真正想法,赵军暂时还不清楚,但这不妨碍自己摆出态度,毕竟赵佗麾下有不下三十万人,南越几郡百姓也不少,赵军不可能放弃。
最后,赵军下令咸阳南北附属几县全部撤兵回咸阳,放刘邦来路,准备与刘邦在咸阳城外决一死战。
第七章 刘邦死(大结局!)()
咸阳西南方,某小县,残壁断桥,到处都是烧焦的痕迹,战火中生存下来的老百姓躲在房屋里不敢『露』头,街面上都被鲜血染红了。
刘邦、樊哙等一干将领带着大军匆匆进城安顿,原来的县衙理所当然被刘邦霸占。
县衙内刘邦的脸『色』很不好看,张良和陈平、樊哙周勃也在,刚刚有人来通报,赵军大败项羽并在咸阳登基,后退的路也被英布率兵堵死了。
陈平担忧道:“主公,情况很不妙啊,英布来了后,彭越那边也受到了阻挠,粮道不畅,加上这带地势崎岖,我们粮草有些不济了。”
周勃道:“进入南阳以来,这些县兵反抗的非常激烈,我们虽然一路高歌猛进,但也胜的艰险,这些老秦人可真够凶悍了,兵败之前都把粮食烧了。”
刘邦脸『色』难看之极,想了想,既然赵军已经到了咸阳,那我在去咸阳不是找死吗,项羽那家伙可都被杀了啊。
“不如我们撤兵吧,回沛县,好好巩固我们的地盘,依靠城池坚守,慢慢发展实力与赵军周旋。”刘邦萌生了退意。
张良却摇摇头道:“英布乃是赵军麾下大将,在加上本就不好对付的王贲,我们要从容退走很难,而且来的四万兵马可都是赵军麾下的百战精锐,要是依靠武关坚守,单凭我们这十一万人马是冲不去的,一旦赵军后续兵马跟进,我们可就要被困死在这片山林里了。”
说到这张良也有些无奈,刘邦虽然短时间崛起,但不论是地盘还是麾下兵马都没经过锤炼,后方根本不能提供有力支持,而麾下兵马原本有十几万,但到现在只有十万出头,而且只能勉强算的上精锐。
“可去咸阳也不行啊,听说赵军麾下的骑兵非常厉害,能以一敌十,不如我们就先停留在此地,这边地形崎岖复杂,骑兵来了也无法作战。”樊哙虽然有股冲劲,但他并不傻,不过心里有些纳闷了,骑兵什么时候变得那么厉害了。
“这些日子兵马也疲惫了,先修养些时日,养足精神再说。”刘邦暂时也没了注意,只能缓一缓。
可是,一连过了五日,大家也没想出办法,反倒是粮草越来越紧,彭越更是几次告急来了。
到第六日,忽然泗水郡传来消息,有人在后造反了,而且还不止一股势力。
刘邦听到这个消息顿时傻眼了,怎么会这样。
张良安慰道:“主公,这也是意料中的事情,我们收服的地盘都是时日尚短,还没站稳脚步,现在主公危急,有些人自然不安分了。
现在唯一的办法就是抓紧打一个胜仗,然后回师,哪怕打不下咸阳,败赵军一场也好,否则我们就真的危险了,只要主公以胜利之师回军,一干宵小自然不足为虑。”
刘邦听后陷入沉思,最后双眼中闪过一丝决然,猛地一拍桌案:“身负在此一举了,既然没有退路,那就跟赵军决一死战了。”
“就是,跟他拼了。”樊哙红起脸,也豁了出去。
周勃站起身道:“我去把消息告诉士卒,困兽犹斗,也许能激发士卒拼死之心。”
“恩。”刘邦满意的点点头道:“传令,明日起兵,进攻咸阳。”
…………
三日过后,没了县城阻拦的刘邦,很快就带兵赶到了咸阳城外。
不过,这时秦军七万铁骑已经整整齐齐的排列在城外,乌云压压一片,杀气腾腾直冲天际,冲散了漫天乌云,令人望而生畏,三万羽林卫亦是左右压阵,共同应战刘邦。
刘邦骑马立于前阵,看着秦军打出的白『色』旗帜,疑『惑』道:“秦军什么时候换白旗了?”
左边骑在马上的樊哙嗤笑道:“该不会谁死了吧?”
右边周勃看着骑兵到时担忧道:“好大的杀气,单身从气势上看实在强我军数倍。”
刘邦闻言皱了皱眉,往后一看,十万步兵排列的也是很有序,挺拔雄壮,也不差,只是在跟秦军一比,无论是装备还是士气,都弱了不少。
就在这时,对面秦军散开一条道,一辆秦朝九马帝王战车缓缓驶出,四大铁卫首领骑马牢牢护住战车,博浪就如一个守护神,站在马车辕上,驾驭马车,身披重铠如同巨兽。
而战车上正站着头戴珠玉朝天王冠,身穿黑『色』帝王衮袍的赵军,背上披着紫『色』厚『毛』披风,腰悬王剑,异常挺拔威武,帝王之气,一览无余,以至于身后的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