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淘宝大唐-第2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和饥饿。

    百姓们吃不饱,会流浪,会铤而走险。将士们吃不饱,没有力气去作战。大唐财力不足,无法建设国家。看看父皇您如此节俭,儿臣很心疼。”

    贞观初期,李世民真的是十分节俭,他住的太极殿的寝室,竟然会在夏天漏雨。长孙皇后穿的裙子,竟然会露出脚面。他在对待自己和家人上面比较苛刻,把节省下来的钱,都用在朝廷的公事上面了。

    李愔说道“父皇,儿臣要帮助您打败这个敌人!”

第41章 雷人() 
大唐农业科技水平很低,粮食产量也就很低。大唐的主要根据地是陕西一带。主要的粮食作物是小麦和谷子(小米)。小麦的产量,水浇田亩产250斤左右,旱田120斤左右。谷子完全靠天吃饭,亩产不超过100斤。

    其他省份的情况也都差不多。江南好一点,但是开发的地方不多,主要产粮区只有扬州一带。

    唐朝此时的人口,只有大约1400万人左右,土地面积广大,因此,如此低的粮食产量,在没有天灾的情况下,也能够维持正常的消耗。

    “混吃等死”是李愔的伟大理想,可是在“吃”字的前面,还有一个“混”字。人活着总得干点啥吧?“混”也得混出个样来。

    李愔自己有封地,实际封地300户,每年上缴的粮食很可怜。他在穿越过来以后,就动了提高粮食产量的念头。

    他对唐太宗说道:“父皇,儿臣有办法提高粮食产量。”

    富民强国是李世民的梦想,他年轻时,精研历史,曾经想过,自己要是有治国的机会,一定要开创前所未有的盛世。

    当上皇帝以后,他更加雄心勃勃,殚精竭虑,奋发图强。在他的领导下,大唐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然而,大唐是建立在千疮百孔的前隋基础上的,饱经战乱。就在百废待兴的时刻,大唐内部叛乱,边患不断,还有各种自然灾害。李世民感到步履艰难。

    在大唐所有问题当中,最急需解决,也最难解决的就是粮食问题。民以食为天,解决不了吃饭的问题,一切都免谈。

    此时的大唐,已经实行了均田制,耕地面积得到了保障,可是,粮食产量实在是很低,加上去年的大旱灾,粮食十分匮乏。

    此刻,唐太宗听到李愔的话,不禁喜出望外。他说道:“有什么办法?”

    李愔说道:“儿臣以为,粮食产量低,主要是耕作方法的问题,耕地的深度,适种品种,播种的时间以及灌溉的次数、时机等等,都会影响粮食的产量。种粮要讲究科学性。”

    这时,李世民打断了他的话,问道:“什么是科学性?”

    “这么说吧,种粮也是一门手艺,要讲究技巧,技巧就是科学性。”李愔说道。

    李世民说道:“哦,明白了。你接着说。”

    李愔翻阅了大量的陕西地区粮食生产的资料,他要给眼前的大唐顶级的智者们上一堂科学普及课。

    他首先给他们讲了陕西地理位置对粮食生产的影响,秦岭南北,关中汉中,云山雾罩地讲了半天,以证明他是下了功夫,不是无的放矢。

    结果,李世民听得不耐烦了,他直接问道:“你就说说,粮食的产量可以提高到多少?”

    李愔说道:“谷物亩产300斤以上。”

    他的这个产量是有依据的。一般品种的谷子产量为600~800斤,出米率70~75%。但随着科技的发展,各种杂交谷子相继问世,在亩产量上也是飞速增长,如:张家口市下花园的一块试验田上,“张杂谷5号”最高亩产达到了1720斤,创造了世界纪录。

    李愔在计算谷子的产量时,充分考虑了灌溉条件,化肥,农药等因素,在他可以搜索来科学的种植方法,以及淘宝来高质量的种子的情况下,给出了一个很低的数值。

    “什么?”李世民吃惊地坐直了身子,他说道:“多少斤?你再说一遍。”

    李愔肯定地说道:“谷物亩产300斤以上。”

    “太好了,谷子要是能够达到这样的产量,几乎是提高了整整两倍呀,皇上。”长孙无忌激动地说道。

    “是呀,这可是令人难以相信呀。”房玄龄也有些激动。

    “这才哪儿到哪儿呀。”李愔心道。他接着说道:“小麦的生产,亩产可以达到400斤。”

    2014年,咸阳万亩高产创建示范片亩均596。67公斤,其中一处高产方,平均亩产724。16公斤。西安8区县实施小麦高产创建,最高亩产超过600公斤。

    李愔也给出了三分之一的亩产量。

    李世民激动的站了起来,他问道:“你有把握?”

    李愔肯定地说道:“儿臣有把握。”

    李世民双手狠击一掌,说道:“好,如果是这样,大唐粮食问题就可以全面解决了。”

    说到这里,他对李愔说道:“愔儿,你要是真的能够做到这样,你要什么,父皇就给你什么。”

    接着,他对长孙无忌说道:“辅机(长孙无忌的字),这件事由你来牵头,让李愔具体负责。先在长安附近搞个试验,成功了,明年大范围推广。”

    “臣遵旨。”长孙无忌答道。

    李世民兴奋地在地上走来走去。

    “父皇,儿臣还有话要说。”李愔说道。

    “哦,你说吧。”李世民坐回了榻上,说道。

    李愔说道:“儿臣可以在关中和汉江流域种植南方的水稻,亩产800斤。”

    2016年,新华网西安9月12日电:近日,经水稻测产专家验收,陕南优质水稻产区城固县龙头镇新华村程玉萍、邹根等55户101.5亩水稻,亩产767.1公斤,较普通大田高出260多公斤,创造了陕西水稻高产新纪录。

    李世民有点晕了:在北方种水稻,还亩产800斤!

    接下来,李愔说道:“秦岭以北每年一季,以南每年两季。”

    “什么?”李世民激动得又站了起来。

    看到李世民的样子,李愔有点害怕,他退后一步说道:“父皇,儿臣还有一种粮食可以在种植,这种粮食叫做马铃薯,也叫做土豆,亩产4000斤!”

    陕西传媒网…陕西日报讯 2015年6月16日上午,汉中市汉台区铺镇狮子村,创新使用春播“双覆盖”技术种植的土豆,亩产达到9600斤,比传统种植土豆产量高出1—2倍。

    土豆原产于南美洲安第斯山区的秘鲁和智利一带。明朝时引进中国。李愔有淘宝系统,弄来种子不成问题。

    “啪”,的一声,李世民上前一步,手掌打在了李愔的头上。

    “哎呦,父皇,您干嘛打儿臣。”李愔委屈地说道。

    “有这样的好东西,你干嘛不早说?”李世民欣喜地说道。说完,他上前拥抱了李愔,略带哽咽地说道:“朕的好儿子。”

第42章 孔颖达() 
高兴过后,李世民说道:“这件事,要严守秘密,不到这些粮食试验种植成功,不得对外透露半点消息。”

    众人都说道:“臣遵旨。”

    李世民说道:“辅机(长孙无忌的字),这件事就由你牵头吧。”

    长孙无忌说道:“皇上,臣觉得这件事还是由太子牵头较好,他还年轻,对于农桑之事了解不多,通过主持这件事情,他会全面了解农桑生产的过程,对他的成长会有很大的帮助的。”

    李世民认为长孙无忌说的有道理,农为民之本,民以食为天。太子久居深宫,缺乏对农桑的了解,他确实是需要补上这一课。可是,他担心李愔和太子李承乾搞不好关系,会耽误大事。

    他问李愔,说道:“愔儿,你的意见呢?”

    李愔说道:“儿臣认为,长孙大人说的是。请父皇放心,儿臣一定会尽心竭力辅佐好太子哥哥。”

    “好”,李世民满意地点点头,说道:“那就这样,这件事要专门成立一个机构,具体有梁王李愔负责。”

    李愔说道:“父皇,儿臣建议,这个机构叫做大唐科学研究所,不仅主持农桑,还要进行工商业方面的研究。”

    李愔对于政治不感兴趣,军事也是个外行。他的前身李二宝好歹是个大学工科生,加上自己有百度功能,还有淘宝系统,他想在提高大唐的科技水平方面,在大唐开辟属于自己的天地。

    他接着说道:“大唐有父皇和各位大臣的英明领导,政治清明,有李靖、侯君集等众位身经百战的将领,军力强悍,儿臣想在发展农桑,提高大唐的工商业水平上,做点贡献。

    父皇不是想给儿臣奖励吗?儿臣想要一个恩典,那就是允许儿臣专门从事这方面的工作。”

    李世民有点犹豫,没有马上答复。

    大唐是封建社会,有着严格的等级制度,主要的社会阶层,分为士农工商四民(下面还有奴隶、囚犯等贱籍)。

    在唐朝,“士”,是指兵士和学士;“农”,是指农户,土地拥有者;“工”,是指工匠;“商”,就是商人。

    李愔是皇子,专门从事农工商,李世民既担心委屈了儿子,又担心别人诟病儿子从事贱业。大唐法律明文规定,贵族和官员不得从事商业。

    他沉思了片刻,说道:“主持农桑、指导一下工业,是可以的,商业就不要介入了吧。”

    “诺,父皇。”李愔答应了。

    在李世民的支持下,李愔成立了大唐科学研究所,太子李承乾担任了研究所长,李愔任副所长。

    李愔为了自己方便,提议把研究所设立在了自己的王府里。美其名曰为朝廷节约场地。

    不料,唐太宗不同意,他说科研所涉及国计民生,不能儿戏,必须要正式纳入朝廷编制,于是,太子李承乾出面,在皇宫南侧的赵桥坊的大唐工部驻地,找了一个院子,作为研究所的办公场地。

    这下,可苦了李愔了,懒觉是睡不成了。

    经过了李愔的张罗,研究所很快就布置好了,可是,并没有马上开张。作为研究所实际的负责人,李愔还要解决一个问题,要说服老顽固孔颖达。

    孔颖达是大唐贵族学校的老师,他的来头可太大了。

    他是孔圣人的后裔,在隋朝就是有名的学者。贞观年间,担任过祭酒等官职,深得唐太宗的信任和尊敬。

    孔颖达编订的《五经正义》被唐王朝颁为经学的标准解释,从而完成了中国经学史上从纷争到统一的演变过程。他是一个对中国经学具有总结和统一之功的大经学家。

    孔颖达今年年近60岁,身材高大,额头宽阔,环形豹眼,鼻寛嘴大,下颌留着一尺多长的花白胡须,大嗓门,声音洪亮,十分威严。

    他耿直、为人严谨古板,一身正气,加上学问深厚,口齿伶俐,说话不留情面,就连李世民都畏惧他三分。

    现在他担任着太子的老师,同时还是大唐最高学府国子监的的掌门人兼任贵族子弟教师。

    三害都是贵族子弟学校的学生,也是被孔颖达训斥最多的人。

    今天是开学的第一天,李愔早早起床,强忍住睡眠不足的恶心,来到了学校。

    李愔不想招惹孔颖达,原本也可以不去招惹他。他身负皇命,退学不需要去征求孔颖达的意见了。可是,他现在不得不去面对这个老顽固了。

    原来,听说了李愔可以不上学了,李旦和杜荷羡慕得口水都流下来了,他们也想结束上学的苦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