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沧啷”一声,田中一郎拔出了倭刀,指向了王全友。
第三百五十一章 突变()
田中一郎之所以暴怒,是因为他的家族中,有不少人在九州岛上被人杀了。他上前一步,将倭刀架在了王全友的脖子上。
王全友全然不惧,他望着另外两个倭奴头领说道:“你们也是这个意思吗?”
天智国王十分冷静,他知道王全友说得对。此时再去追究事情的起因,没有任何意义。只能引起矛盾。
他上前一步,握住了田中一郎的手,拿开了倭刀,说道:“贵使大人,请你们先下去休息,我们要商量一下。”
王全友走后,天智国王对田中一郎说道:“姐夫,你族中的事情,我很理解,咱们也可以杀了他们报仇。可是,咱们真的做好了和唐朝、新罗、百济同时开战的准备了吗?”
天智国王的舅舅原田次仁也说道:“天智说得有道理,咱们对付一个高句丽。就已经很吃力了,与唐朝等国家开战只有死路一条。”
田中一郎也是一个政治家,他只是一时气愤,现在已经冷静了下来。他将倭刀插回刀鞘,恨恨地说道:“暂且饶过他们,等消灭了高句丽人,再慢慢找他们算账。”
不久,王全友和新罗使者又被请了回来,天智国王说道:“唐使大人,我们同意你们的请求,你们可以派商船前来,把你们的人接回去。”
王全友看到倭奴人很识相,就准备回去了。他说道:“请你们派一艘船,送我的随从到福冈去,通知我们的人,以免发生误会。”
天智国王答应照办。
王全友和新罗使者离开了山口县,前往海边,准备乘船回去。
对于谈判如此顺利,新罗使者十分感慨,他说道:“唐朝太强大了,倭奴人明明知道咱们帮助了高句丽人,他们还是乖乖地给咱们让路,厉害。”
王全友笑道:“普天下,就没有哪个国家能够像唐朝一样强盛了。小小的倭奴国,敢招惹大唐,灭掉他们十分轻松。
你是没有去过长安,有机会你去趟长安,那里的繁华,是你想象不到的。”
新罗使者说道:“有机会我一定要去长安看看。”
不仅仅是王全友有这样的底气,所有大唐的经商或者从事其他活动在国外的人,都有着强烈的自豪感,这就是大国情结。
就在王全友等人快到码头的时候,船上留守的唐军士兵,已经看到了他们的身影,他们放下舷梯,准备迎接王全友他们上船。
突然,一艘停靠在码头的船上,跳出来数十名倭奴武士,其中还有一名年轻的黑衣女子,她指着王全友等人喊道:“杀死他们,给主人报仇。”
此时,护送他们的倭奴士兵们看到他们到了地方,就已经离开了,王全友等人身边只有几名卫士,船上也只有几名唐军海军水手,救援已经来不及了。
王全友是个战将,他拔出横刀应战倭奴武士。新罗使者是个文官,被三名新罗卫士护卫着,朝着海边冲去。
倭奴人太多了,各个身手不错,不到三分钟,新罗人已经全部死光了。
王全友刀法凌厉,至少有六七名倭奴人死在他的手下。不久,他身边的唐军卫士也全部战死了。
数十名倭奴人一起围攻王全友,他实在是招架不了,他的大腿上中了一刀,不由得身形一滞,接着身上就连续被倭刀砍中。
他用尽最后的力气,朝着船上的唐军水手喊道:“告诉牛将军,给我报仇!”。
他身子前扑,将手中的横刀刺入了面前的一名倭奴武士的胸膛后,不甘心地倒了下去。
倭奴武士们还想上船去杀那些唐军水手,码头上附近的倭奴士兵已经朝着这里跑来。
那个女子阻止了手下的武士们,指挥着他们割下了王全友和新罗使者的人头,上船离开了。
唐军急忙也驾船驶离了码头。
山口县的倭奴联军指挥部。
倭奴国王天智面色苍白,呆呆地跪坐在榻榻米上,一言不发。
原田次郎急怒攻心,他对着田中一郎说道:“看看你干的好事?!”
田中一郎哭笑不得,这件事还真的和他有关系。
那个年轻的黑衣女子,是田中一郎表弟的妻子,她的丈夫是九州岛上田中家族一个旁支族长,被唐朝联军杀了。
黑衣女子曾经来找过田中一郎,要借兵报仇。正好看到唐朝使者王全友等人前来谈判,她就请田中一郎为他表弟报仇。因此,田中一郎见到王全友时才会有那样的举动。
黑衣女子看到王全友等人安全离开,就策划了这次刺杀行动。
天智国王知道,现在已经没有任何退路了。他考虑再三,对原田次仁和田中一郎说道:“唯今之计,全部的希望就寄托在海战上了,只有击败唐朝的海军,才能保住咱们的基业。
咱们三家要紧急动员,尽可能征集更多的战船。咱们分工一下,我负责训练海军,在海上作战。你们抓紧时间,尽快肃清九州岛上的敌人。”
原田次仁和田中一郎知道情况危急了,都没有异议,服从了天智国王的调派。
再说运送王全友等人的唐军战船,离开码头后,全速开向釜山港。不久前,倭奴海军已经接到了命令给于放行,因此就没有对他们进行拦截。
听完了海军士兵们的哭诉,牛进达大怒,抓起一个茶杯,狠狠地摔到了地上。他喝道:“该死的倭奴人,老子要让你们像这个茶杯一样,粉身碎骨。”
他立即写了奏章,派人送往长安。
牛进达派人分别通知了新罗女王和百济国王,准备出兵征讨倭奴国。
太极殿,李世民的书房。
李泰和袁天罡正在向李世民汇报,关于泰山封禅的事情。
他们拿了一张图纸,说准备在泰山山顶修筑一个天坛,代表皇上受命于天。在泰山山脚下修建一个地坛,代表着大唐江山永固。
李世民看到,天坛和地坛建筑规模宏大、气势宏伟,认为符合自己的身份,十分满意。
李泰看到李世民心情很好,就对袁天罡使了个眼色。
第三百五十二章 怒火()
袁天罡说道:“皇上,泰山封禅乃千古盛事,您功盖千秋,远胜古之帝王。无论举行如何盛大的庆典,都不足以彰显您的伟大功绩。
可是有一件事情,贫道认为有些不妥。”
李世民问到:“有什么不妥?”
袁天罡说道:“操办如此盛大的庆典,操办人的身份应该与之相符,一个郡王的身份未免有些太低了,至少应该是一个亲王的身份才行,否则,难免令人感到美中不足。”
李世民明白了袁天罡的意思,他是要借机恢复李泰的亲王身份。
人和人之间的关系,感情的深厚程度,并不是由人的才能学识、修养和成就等因素决定的。在皇子们中间,李世民最欣赏的是太子李愔,最喜欢的却是李泰了。
李泰尽管做过很多令人发指的事情,然而没有一件是针对李世民的,因此,并不影响李世民和他之间的感情。
李泰遭到贬斥,李世民只是为了给太子李愔和大臣们一个交代。随着时间的推移,过去的事情已经渐渐的淡漠了,李世民也一直在寻找机会,准备恢复李泰的亲王身份。袁天罡的提议,正中他的下怀。
不过李泰过去做事情,是有些太过分了,李世民不得不考虑太子李愔和大臣们的感受,因此,对于袁天罡的话,他没有马上表态。
他沉吟片刻,说道:“你们先下去吧,封禅大典的事情,就按照你们的意见办吧。”
李泰和袁天罡就行礼退下了。
路上,李泰问道:“道长,您看此事如何?我父皇会答应吗?”
袁天罡是唐朝著名的唐初天文学家、星象学家、预测家和相师,他曾经预言过杜淹、王珪、韦挺、张行成、马周等唐朝名人的命运,无一不准。
李世民曾经找袁天罡算卦,问自己的寿命。袁天罡说李世民52岁以后的情况,他看不清了。李世民去世那年,整好52岁。
李泰对袁天罡十分信服。
一身道士服的袁天罡手捻着灰白的胡子说道:“贫道所言有不准的时候吗?”
李泰恭敬地说道:“道长乃是我朝神人,所言自然无虚。”
袁天罡说道:“殿下放心,很快就会有消息的。”
李泰和袁天罡走后,李世民又看看那张图纸,满意的笑了,他叫来岑文本,让他把图纸收好。对他说道:“你去把魏征叫来。”
不一会儿,魏征来了,不过他不是一个人来的,随行的还有兵部尚书尉迟恭。
尉迟恭一脸严肃的说道:“皇上,倭奴国狗胆包天,竟然把牛进达派去谈判的使者杀害了。”说着,递上了牛进达的奏章。
看完了奏章,李世民嘿嘿冷笑,心中十分不爽。他这里正准备举行封禅大典呢,倭奴竟然给他添堵,这要是不灭了倭奴国,他也没脸举行什么大典了。
他找魏征来,原本是商量册封李泰的事情,现在也没有心思再谈这件事儿了。他派人叫来李靖、房玄龄、侯君集等人,一起商量出兵倭奴国的事情。
因为义子侯英杰被困在九州岛,侯君集心中焦急,他说道:“皇上,倭奴人简直不知死活,竟然敢杀害我大唐的谈判使臣,这是赤裸裸的藐视我大唐的天威。
臣建议,干脆调集大军,灭了它得了。臣请命领兵出征。”
李靖年纪大了,认为今后自己领兵打仗的机会少了,眼下有这么个机会,还不赶紧抓住。
他说道:“太子殿下说过,这个倭奴人以前经常派兵袭扰新罗和百济,有时还到我大唐的沿海地区骚扰,留着它就是个祸害,干脆就把它灭了。”
李靖是总参谋长,只要是有仗打,他就有事干,就能保证他在军中的地位。
尉迟恭支持李靖和侯君集的意见。
房玄龄和魏征认为朝廷刚刚打完了高句丽,应该休养生息。可是,杀害大唐使臣这样的问题,没有别的路可走,战争是必须的。
因此,他们也赞成出兵倭奴国。
李世民这段时间,正沉浸在千古一帝的荣耀中,小小倭奴国竟然敢如此蔑视他的天威,早就怒火万丈了。
他早就下了决心,即使大家都反对,他也会出兵的。现在看到大家意见一致,心情舒畅了一些,说道:“好,既然大家都同意,那就研究具体的出兵方案吧。”
李世民派人摊开了朝鲜半岛和日本列岛的地图,大家一起讨论。
正在这时,太子李愔的奏章到了。
李愔在奏章里说道,征讨倭奴国,最关键的事情是要消灭倭奴人的海军,他已经征调江南道的海军,沿途征调山东道、淮北道的海军,由程处默和刘仁轨带队,前往釜山港,与王宝生的河北道海军汇合。
他在奏章中建议,如果朝廷派人前往朝鲜半岛主持大局,就由朝廷安排。如果朝廷不派人去,就由薛仁贵担任这次战争的总指挥。
他已经授权薛仁贵担任临时总指挥,如果朝廷派人去后,他会将指挥权移交给朝廷指定的人。
李靖说道:“臣认为,与其从长安派人去朝鲜半岛,仅仅在路上就耽搁很多时间。薛仁贵这些年来进步很快,是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