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世民说道:“那好,你到尉迟恭那里详细了解一下情况,准备一下,就出发吧。”
在来的路上,李愔原本有些心里话想说,就像一个儿子对父亲那样。可是,看到李世民这样匆忙地让他去西域,他犹豫了。
李愔望着李世民,心中忽然有些恍惚。眼前的这个人,他不是一个普通的父亲,他首先是一个皇帝,其次才是一个父亲。
李恪的遭遇,李愔就不相信,作为英明神武的李世民就看不出一点端倪。现在是立太子的关键时刻,边境上的一次冲突,大唐文臣武将这么多,真的必须让他这个亲王去才能够处理吗?
这些年来,李愔为了这位父亲,一心一意地努力奋斗,尽可能地帮助他解决困难。可是,现在他发现,自己在这位父亲的心目中,仍然是没有什么地位的。
李愔是庶出,看来,在李世民的心里,只有长孙一脉的子嗣才是他的亲儿子啊。
李愔忽然觉得李世民好陌生,他心中一酸,终于忍不住,一行热泪喷涌而出。他心灰意冷,站起来说道:“臣遵旨,臣告辞了。”
李愔神态和语气冷漠,尤其是他称呼自己的时候,不再是称呼“儿臣”,而是直呼“臣”。这种态度的突然变化,令李世民心中感到十分震惊。
他说道:“愔儿,你怎么了?”
李愔说道:“皇上,臣没事。臣这就去西域,您放心,臣一定能够处理好这件事的。”说着,就要往外走。
李世民说道:“等等,愔儿,你坐下。”
此时的李愔,心中突然对这里的一切感到厌倦了。他是一个外来客,他喜欢大唐,是因为这里有亲情,有爱情和友情。以前他为李世民做事,就是在为自己的父亲做事,是心甘情愿的。
可是,在李氏这个家族里,他看到的是血淋淋的尔虞我诈。在这样的环境下,即使自己当上太子,又有什么意思。
这一瞬间,他忽然想到,就凭着自己的一身本事,带着铁勒部和突利部的人马,到海外去,还怕打不下一份完全属于自己的基业?!
他心中豁然开朗,于是他不再流泪,情绪平静了下来。
李愔的神态变化,李世民都看在眼里。他问道:“愔儿,你有什么想法,和我谈谈吧。”
“臣,没有什么想法。”李愔平淡地说道。
“你怎么这么说话,连父皇都不叫了,难道咱们不是父子吗?”李世民有点不高兴地说道。
李愔完全不怕他,说道:“我是你儿子,可是你不是我父亲。”
两个小时后,梁王府。
“王爷回来了。”随着杨康的喊声,李愔出现在客厅里。
“殿下。”打家一起和梁王打招呼。
这些人中,除了那些经常出现在梁王府的面孔,还有几位是不常见的:户部尚书高静明,礼部尚书唐俭、原太子詹事于宁志(现任礼部侍中),马周。还有一位,就是已经辞官回乡的原太子太傅张玄素。
结党营私,历来是朝廷的忌讳,尤其是在确立储君的这种时刻,他们出现在这里,就明确地表明了他们的态度。
这是冒着风险的!
这是无比的信任!
李愔看到众人一张张笑脸,心中十分感动。有这么多关心和支持自己的人,他觉得自己那一刻要出走的冲动,实在是不负责任的想法。
为了所有关心自己的人,和自己关心的人,他决定要战斗下去。要为自己和这些人打下一片天地!!
这天,前来梁王府的官员络绎不绝,车水马龙。
梁王府大大方方地开门迎客。
今天,激动的不仅仅是梁王李愔了。
前来梁王府的人们也很感动——梁王殿下不上朝,不拉帮结派,只是一心为大唐做事,竟然有如此多的人支持梁王!
今天在朝堂上,大家无法阻止梁王离开长安。可是人们都有着朴素的感情,他们自发地来到这里,看到大家的想法一致,现在也为自己行为所感动。
李泰听说了梁王府的盛况,心中一片灰暗,眼中射出阴毒的目光。
长孙无忌也没有想到,梁王竟然有如此大的影响力——朝廷六大部中兵部、吏部、户部、工部和礼部尚书,二级部的全部部长,都支持梁王。
前往梁王府的官员,竟然多达近千人之多!
这是一股多么强大的力量!!
梁王出发了,前往西域。
这次前往西域,和以往带着大军出征不同,梁王为了不引起百姓的恐慌,只带着自己的卫队悄悄地出发了。
当梁王的车队出城的时候,守城的官兵们比起平时多了一倍不止,那些当下不轮值的官兵也列队在门口送行。
当车队快到灞桥的时候,杨康激动地喊道:“王爷,您快来看看吧。”
李愔掀开车帘子一看,心中又是一阵激动。
灞桥边上人山人海,不仅有上千名官员,还有不下十万百姓。然而,这么多的人,却悄然无声,气氛压抑沉闷。
原来,长安城的百姓们很多人关心国事,梁王殿下这些年的所作所为,提高了百姓们的生活水平,他本人的文治武功、生活趣事,都得到了百姓们的真心喜爱。
太子空缺,在百姓们的心中,梁王就是他们想要的未来储君。梁王在这个时候出京,远离政治中心,给人的感觉是他被贬斥了。
百姓们和大多数正直的官员们,都深深为梁王惋惜,大家心中郁闷,自发的前来为梁王送行。
第二百八十二章 梁王遇刺()
梁王从人群中穿过,然后转身,对着人群深施一礼。他眼中含泪,不敢再说什么,转身上了马车离去。
一个官员满面流泪,拱手说道:“恭送殿下。”
他的这一声“恭送殿下”,引起了人们的共鸣。
“恭送殿下!”十万之众,声如雷鸣,响彻云霄。
太极殿,李世民的书房。
李世民、长孙无忌、岑文本和魏征正在议事。
当谈完了一件事情,中间休息的时候,长孙无忌笑着说道:“上午梁王殿下出发了,各部官员都请假去为他送行,军方将领们也都去了,百姓们前去送行的不下十万之众啊。
看来,梁王殿下的威信很高啊,快赶上皇上当年做秦王时的威信了。青出于蓝,可喜可贺啊。”
魏征等人都听出了其中的意思——这是在提醒皇上,梁王现在的情况,和秦王当年的情况差不多了,应该引起皇上的警觉了。
“长孙无忌真是太狠了。”魏征等人面色忧虑地望着皇上,看看他是什么反应。
李世民笑道:“我的这个三害儿子,哎,好久没有人提起三害这个词了。大家还记得,当年我让他罚跪,结果昏过去的事情了吗?”
李世民的一番话,看不出他的任何心思,就连长孙无忌也摸不着头脑。
接下来,大家继续讨论其他的事情。
等大家散去之后,岑文本把今天会议的记录给李世民看。他说道:“皇上,臣想请教您一个问题?”
李世民放下手中的记事本,说道:“你说吧。”
岑文本说道:“皇上,臣曾经是滁州郡王(李恪)的师傅,对他的性子很了解,说他贪污赈灾款,您就真的相信吗?”
李世民注视着岑文本的眼睛问道:“这句话,你当时为什么不问?而现在为什么又要问呢?”
岑文本不回答前面的问题,他说道:“臣有种不好的感觉,梁王殿下出京,也会是滁州郡王的下场。”
李世民不可置否地说道:“文本,你还有其他的问题吗?没有的话,就先去忙吧。”
岑文本摇摇头,拿起记事本,行礼退下了。
岑文本刚走,魏征求见。
李世民问到:“魏征,你有什么事吗?”
魏征有点激动,他说道:“皇上,长孙大人的话,把当今的贞观之治,比作当年的武德年间,不恰当啊。
臣原来是隐太子的幕僚,是皇上您给了臣第二次生命。臣不瞒皇上,臣对梁王殿下有好感。梁王殿下没有给臣一文钱,也没有给臣封官许愿。可是臣就想着为梁王殿下说几句。
其他的事情,臣不便置评,可是梁王殿下绝不是阴狠龌龊之辈。他从来没有暗算过哪一位朝臣,对于草原和西域那么多曾经的敌手,他也没有进行杀戮,而且都团结得很好。
对于吐谷浑的事情,原本不时袭扰大唐的诺曷钵可汗,如今臣服了大唐,这件事的结果,令臣深深叹服。足可见梁王殿下的心胸。
臣也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总之请皇上千万不要误会梁王殿下。”
魏征想说梁王没有野心,可是这话太直白了,不能说啊!他是真的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
李世民说道:“好了,魏征,你的意思我明白了,你去忙吧。”
接下来的一段日子,朝堂上很诡异。按说,李恪倒了,梁王也离开了长安,现在是争夺储君之位的大好时机。可是魏王李泰没动静,长孙无忌也没有动静。
李泰和长孙无忌都知道,现在要是提出立太子的事情,他们绝对争不过梁王,支持梁王的人太多了。
他们似乎都在等着什么。
半个月后,梁王的车队进入了陇右道。杨康吆喝道:“前面是大震关(甘肃张家川)了,道路难行,大家小心戒备。”
这里山路崎岖,道路两边怪石林立,生长着稀疏的灌木,是一个打伏击的好地形。官兵们张弓搭箭,握紧了刀枪,随时准备应付突发情况。
这是在大唐境内,他们为什么这么小心呢?
原来,在此之前,他们已经遇到了两次暗杀和一次伏击了。由不得他们不小心。
这次出征,杜荷刚刚大婚不久,身为驸马,不便远行,因此杜荷就没有跟来。尉迟宝琪因为杜荷休婚假,他主持飞虎军,也没有跟来。
护送梁王的的人马是飞虎军的两个中队,加上梁王的卫队,沿途途径各州的武警交替护送,兵力保持在600余人,杨康是总指挥。
杨康骑在马上,拿着望远镜,边走边向道路前面两侧观察,突然,他看到前面左侧的灌木丛后有人影闪动,他大喝一声:“有埋伏!”
话音未落,一阵乱箭射来,杨康急忙舞刀格挡,两支箭射中了他的肩部和胸部,他大叫一声,险些跌下马去。
杨康穿着梁王给他的避弹衣,有效地防住了箭矢的穿透,可是箭矢的冲击力,也令他疼得够呛。
因为梁王这也不是第一次遇到袭击了,官兵们早有防范,一个个身穿重甲,敌人的弓箭并没有造成多大的伤亡。
几波箭雨过后,上坡上冲下来数百名伏兵,从衣着打扮上来看,有不少的吐蕃人。他们不顾唐军的弓箭,直接朝着梁王的马车冲去。
梁王的卫队都是一次次在经历过战火的老兵中挑选出来的,两个飞虎军中队的官兵更是绝对的精锐。
战斗没有什么悬念,吐蕃人还没有冲到官道上,就已经被射死了三分之一,近战之后,不到20分钟,吐蕃人就被斩杀大半,其余的向远处逃走了。
杨康来到马车跟前,说道:“王爷,没有事儿了,敌人被打退了。”
马车里传来低沉的声音:“嗯,知道了。”
杨康,喊道:“继续前进。”车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