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靖说道:“殿下,你想过没有,军制改革以后,会有大批的军官脱离现有的职位,他们的出路在哪里?这个问题解决不好,改革是很难进行下去的。
还有,你恐怕是会得罪很多人的。”李靖深深为梁王殿下担忧。
的确,李愔做的这件事情,对于国家十分有利,可是对于他个人来说,未必是一件好事了。
大唐以前实行的是府兵制,广大基层军官在战时被征召,战争结束后,职务自然解除,仍然返回原籍从事原来的职业,只是享受朝廷的军功制度带来的一些福利。
对于这些人来说,军制改革与否没有什么影响。
问题最大的是中高级军官。
此时的大唐,与后世天朝20世纪50年代初,刚刚建国时的情况差不多,长期的战争,造就了大批的中高级军官,他们个个都是国家的功臣,如何解决他们的出路,是一个很大的难题。
而这个问题涉及每个军官的切身利益,解决不好就将是朝廷的一大隐患。而负责解决此事的人,也会得罪一大批人。
李靖很欣赏梁王李愔,他对李愔感到担忧。
自从李世民上次提出了军制改革的议题后,朝廷里传得沸沸扬扬的。新的军事制度,只能够有部分军官得到任职使用,有相当一部分军官会离开部队。
留下的军官自然高兴,离开的人就会有很大的怨言了。这个问题一直是李世民头疼的一大难题,李靖等军队的高层也没有什么好办法。
正因为这件事情是个难题,因此,太子、蜀王和魏王等人,谁都不愿意与此时沾边。费力不讨好的事情,谁也不愿意搀和。
可是,这件事是必须解决的问题,拖得越久,对于朝廷的负担越大,人浮于事,对于军队的建设也十分有害。
大唐要进入长期的和平时期了,李世民下决心解决军队的整编问题了,他曾经多次与长孙无忌、李靖和房玄龄等人商议,但是都没有一个妥善的解决方案。
李靖提出让梁王李愔参与军制改革,李世民就让李愔撰写了一个军制改革初稿。
现在,李愔的方案肯定是对国家有利,但是,如果因此得罪了大批的军官,以后梁王在大唐就很难混下去了。
对于李愔来说,他必须找到一个既能够让李世民满意,又不能让军官们有大的意见的办法来。
不久前,李孝恭和侯君集都找过李愔,劝他不要揽下这件事情,都说他一个未成年(十八岁)的王爷,管不着朝廷这么重要的事情。结果,二人满意地回去了。
现在,听完了李靖的话,李愔很感激李靖对自己的关心,他说道:“大将军,感谢您对我的关心,这件事您看这么办如何?”接着,他对李靖谈了他的解决办法。
李靖听完了以后,心里一阵激动,他忽然有种冲动,也想像李世民那样,摸摸李愔的脑袋,看看里面究竟是怎么长的。一个不满十八岁的年轻人,竟然能够有如此周密的想法,实在是令他惊叹。
李靖笑道:“殿下,臣就不该来这一趟了。我也真是的,竟然忘记了李郡王和侯君集了,他们一定已经来过了。既然他们都没有提出过发对意见,一定是被你说服了。哈哈。臣早该想到这一层的。”
李愔听完,心中更加感激李靖了——人家大将军是真心关心自己,才特意上门来提醒的。
李愔说道:“大将军,今天在我这里吃午饭吧,咱们好好喝上一杯。”
李靖笑道:“好,臣就品尝一下你府上美食,有什么好东西,可别藏着啊。”
李愔笑道:“包您满意。”
东宫。
杨康求见太子李成乾。
李成乾问道:“你家王爷叫你来,有什么事情?”
杨康说道:“我家王爷派臣来给您送信,您看完便知。”说着,递给了他一封封口的密信。”
李成乾打开看完了说道:“很好,你回去向你家王爷表示我对他的感谢。”
杨康答应后,告辞走了。
张玄素看完了来信,说道:“殿下,梁王殿下这封信来得及时。关于军制改革的事情最近闹得沸沸扬扬的,很多将军们都表示担忧。
原本咱们还准备反对此事,借此笼络将军们。看来,咱们现在要反其道而行之,不仅要大力支持,还要设法,安插咱们的人。”
李成乾说道:“这件事咱们还要征求一下我舅舅的意见。”
说完,他吩咐道:“傅连,你去请长孙大人过来一下。”
东宫卫队长傅连答应后去了。
不久,长孙无忌来了。
长孙无忌看完了梁王李愔的来信,神色阴晴不定,半晌没说话。
李成乾问道:“怎么了舅舅?六弟的主张不可行吗?”
第二百二十二章 听证会()
此时,长孙无忌的心中无比惊骇,心道:“这位梁王实在是个妖孽,关于军制改革如此复杂的问题,竟然能够处理得面面俱到,不仅统一整编了大唐的军事力量,使之更加强大有效,还解决了军队将领的安置和出路问题,其中的各种措施,令人匪夷所思。
真不知道他的脑子是怎么长的?”
长孙无忌望着太子李成乾,感到他与梁王李愔的差距实在是太大了。当然了,他这个想法,不能够对李成乾说了。
他说道:“殿下,你和张师傅有什么意见?”
李成乾说道:“支持军制改革,顺便在军队里安插自己的人。”
长孙无忌点头说道:“很好,就这么办吧。”说完,他满怀心事地告辞走了。
李成乾有些纳闷,不知道舅舅为什么情绪如此不高。不过,他没有想那么多,就和张玄素讨论起他们在军中的将领们的人选来了。
李世民和李愔、李靖、房玄龄等人讨论了反复论证了李愔提出的军制改革意见,基本上感到满意了。
为了能够更加稳妥地推行这一改革方案,他决定召开一次听证会,把在长安的三品以上主要军队将领都找来参加。吏部和户部主要首脑也找来了一起讨论。
早场后,太极殿偏殿。
由于这次谈论需要的时间较长,所有参加会议的人员,都设置了座位。
李世民说道:“各位爱卿(这是他刚刚采用的称呼,以前叫各位臣工),我大唐马上立天下,军队的作用不言而喻。为了更好地理顺军队的指挥体系,保持和发展我大唐的军力,朝廷准备进行进一步的军制改革。
各位都是我大唐军中的重要将领,对于军队的事情最有发言权。军制改革涉及吏部、户部和工部,你们也要提出意见来。
下面,就请兵部尚书房玄龄宣布军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房玄龄就把新式军队的体制宣读了一遍。
主要内容是:
建立最高统帅部,由大唐皇帝陛下担任全国最高司令长官。
最高统帅部下设参谋总部,后勤总部。
军队分为野战军和武装警察部队。
建立皇家军事、政治和后勤学院体系。
军队新的编制体系、军功制度、军衔制、军官退休制度、转业制度、预备役制度和征兵制度等等。
房玄龄宣读完毕后,李世民说道:“现在有什么问题,大家可以提问,由梁王李愔负责解答。”
对于专门设立野战军,重点保障野战军的装备和其他后勤保障,以保持野战军强大的作战能力,大家都没有意见。
对于设置武装警察部队,用作维护国内的安全稳定,大家都很高兴。因为武装警察部队的规模很大,一下子增加了大量的军中职务,将军们都在想,即使自己轮不到野战军的职位,在武警部队里也能够安排。大家自然没有意见了。
对于设立参谋总部,后勤总部,大家也没有意见,毕竟又多出了不少的位置。
其他的制度大家也基本上没有意见。争论较大的是军官退休制度和转业制度。
过去没有退休制度,军队将领们都是根据朝廷指派来执行任务,朝廷用谁,六七十岁还出征打仗呢,不用谁,30岁就再也没事干了,等于就退休了。
新的退休制度规定了军官相应职务的退休年龄,这样,大家对于自己能够干到多少岁,享受什么待遇心中有数了。经过了梁王李愔的解释,大家也没有什么意见。
转业制度是大家最难以理解的。
兵部侍郎张亮问道:“众所周知,我大唐最重军功,军官们转业到地方工作,恐怕很多人难以接受吧?”
李愔说道:“这些年来,由于连年征战,大唐的军队一直在扩大,因此涉及不到军官们的安置问题。
可是,这次定编了以后,军队继续扩大的机会就没有了。一个部门就算是三个人有晋升一个位置的机会,也只有一个人能够晋升。那么其余的两个人无法晋升了,可是年龄也到了任职的年限,他们如何安排?
以后,平均每三年就有一次职务变动的情况,大家想想,会有多少人没有晋升的机会?又会剩下都少人无法安排?这些军官没有上升的空间了,他们总不能呆在原职务上不动吧。他们不离开,下面那些军官们如何晋升呢?”
李愔这么一说,大家都觉得是这么回事。
李愔说道:“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人的数量将会很大,而且他们大部分是初级军官,年纪轻轻的,比如说25岁、30岁,总不能让他们就退休吧?”
说到这里,不少人都哄笑了起来。
李愔接着说道:“这些军官,经过了军营的锻炼,有着很好的素质,如何朝廷就这么让他们退伍回家,一来对他们不公平,二来也是朝廷的一大损失。
让他们专业到地方政府工作,一来给了他们出路,二来也为朝廷增加了人才。”
他说道这里,将军们都表示赞成。
对于其他的事情,大家基本上没有意见,心里都在盘算着自己能够得到什么职位,以及如何安排自己的亲信了。
户部也没有什么意见。这次的军制改革,虽然军队总数增加了一些,但是野战军的总数并不大,武警部队装备要求低,再加上实行义务兵役制,费用并没有增加多少。
吏部对于安置军队转业人员,压力也不大,由于国家的教育体制落后,人才匮乏,军官的素质较高,充实地方也是个不错的办法。他们也没有什么意见。
又经过了一番讨论,将军们都赞同了军制改革的方案。将军们最满意的是,以前实行府兵制,他们大部分没有实权,无兵可带。这次,他们发部分人都得到了实际的职务,真正享受到了相应的权利和待遇。
最满意的就是李世民了。
这次军制改革,取消了府兵制和募兵制并存的混乱状态,理顺了整个大唐军队的指挥体系,军队的战斗力有了很大的提高。
军制改革最大的难点是,牵涉到所有军官的个人利益,经过设立武警部队、参谋部、后勤部以及军事学院等办法,全部都得到了解决。
军官们最满意的是,以前实行府兵制,他们大部分没有实权,无兵可带。这次,他们大部分人都得到了实际的职务,真正享受到了相应的权利和待遇。
就连那些跟随李世民一起打天下,现在岁数大了或者身体不好的老将们,实在是安排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