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欧陆之航海时代-第21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蒂姆不认同的摇摇头:“这只不过是你个人的想法而已,你不想留在这里,但是不代表其他人不想留在这里,好了,我的意思你已经听明白了,现在你就给大家传达一下吧。”

    “是,陛下。”被蒂姆训斥了一顿,奥雷里奥耷拉着脑袋离开了。

    等奥雷里奥离开以后,蒂姆便拿出了纸笔开始梳理大明王朝此刻的历史信息。

    这次东方之行从里斯本出发的时候是1450年9月,而如今已经是1451年8月了,在这个时间点那就意味着大明王朝此刻已经是土木之变(1449)后的第二年了。

    土木之变结束后,明英宗朱祁镇被瓦刺俘虏,大明王朝为了安定政局,便由朱祁镇的异母弟弟朱祁钰登基做皇帝,而没有选择朱祁镇的儿子朱见深。

    “所以,朱祁钰此刻是大明王朝的皇帝?”蒂姆咬着笔杆,脑海里搜索着朱祁钰的信息。

    正统十四年(1449年),朱祁钰的皇帝哥哥明英宗朱祁镇御驾亲征,留他为监国,结果爆发土木堡之变,明英宗被俘,瓦剌咄咄逼人。

    一时之间,朝野震惊,京城人人自危,甚至有的富户准备转移财产,个别大臣也要把自己的子女送往南京。

    面对危机局面,大明朝堂之上围绕是“战”还是“迁”开展了纷争。

    正统十四年(1449年)八月十八日,孙太后压阵,监国朱祁钰主持召开御前会议,商讨对策。

    首先是翰林院侍讲徐珵(即后来参与夺门之变的徐有贞)根据天象的变化首先提出迁都南京,以避刀兵,“南迁”之议,颇得一些大臣支持。

    于谦当即否定这项提议,认为皇陵、宗庙、社稷都在北京,不可轻易迁移;而且要以北宋为教训,指责南迁是亡国之论。

    正统年间,明英宗宠信宦官王振,大臣凡是有不利于王振者,非死即贬。如今皇帝被俘,王振被杀,众大臣纷纷吐气扬眉,甚至跪在午门外,要求监国朱祁钰惩处王振余党。

    这时王振的死党锦衣卫指挥马顺出来阻挡,当即被愤怒的群臣打死,并将王振同党,王振外甥——王山也被当庭打死,史称午门血案。

    朱祁钰看着眼前血腥的情景害怕想回宫去,于谦立刻拉住他的衣袖,说王振罪当诛九族,马顺等罪当死,应不予追究。

    在于谦的压力下,于是朱祁钰下令马顺等罪有应得,众臣无罪。

    正统十四年(1449年)八月二十八日,王文上书朱祁钰,希望他以江山社稷为重,承继大统。当时的皇太子朱见深年仅两岁,为免主少国疑,于谦等大臣禀明皇太后,最终在正统十四年(1449年)九月拥立朱祁钰为帝,改元景泰,遥尊明英宗为太上皇,同时大规模的清算行动展开,诸多的王振党羽纷纷落马。

    突如其来登上皇位,大权在握,朱祁钰也就不愿意放手,北京保卫战之后,明军多次击败瓦剌,瓦剌首领也先见捞不到好处,便想放了明英宗,借此求和。

    他想放,可是朱祁钰却不愿意接。大臣建议朱祁钰迎回明英宗,他不悦,说我本来不想当这个皇帝的,当初是你们逼着我当的。

    这个时候,于谦说,皇位已经定了,不会再更改,所以理当尽快接他回来,朱祁钰见最得力的大臣都这么说,只得说:“听你的,听你的。”

第395章 395,朱祁钰也不是什么善茬() 
可想而知,对于迎接哥哥朱祁镇回来的这件事儿,皇帝朱祁钰是多么的不愿意。

    可是没办法,朱祁钰只能先后派遣李实、杨善出使瓦剌去查探情况,可是哪里想到派去瓦剌的使臣杨善随机应变,竟将太上皇迎回,生米煮成熟饭,朱祁钰也只好接受了这个事实,但即便如此,在迎接朱祁镇的礼仪上,朱祁钰也是减了又减。

    明英宗抵达北京后,由安定门入城,之后,改乘法驾,入东安门,朱祁钰自东安门出迎,行拜见之礼,明英宗答拜,互拉双手,泪涕沾襟,相互推辞逊让了许久,只是兄弟二人在这一刻恐怕早就心生间隙了吧?

    事实证明,在皇位和大权面前,所谓的兄弟情意简直虚假的不堪一击。

    明英宗回归之后,虽尊为太上皇,但本人却并没有享受到应有的荣誉,而是直接被软禁在南宫,从这一点来看朱祁钰从内心来讲并不希望明英宗回朝。

    为防备明英宗与旧臣联系,朱祁钰对他的一举一动,都严加防范。朱祁钰接受太监高平的建议,将南宫的树木全部砍伐,以防有人越过高墙与明英宗联系。

    随着帝位渐渐巩固,朱祁钰并不满足,他不仅自己要做皇帝,而且希望自己儿子朱见济能够取代明英宗的太子朱见深成为皇位的合法继承人,于是他一手导演了贿赂朝臣的闹剧。

    先前土木之变之际,孙太后命朱祁钰监国,差不多同时孙太后也立明英宗之子朱见深为太子。孙太后的用意很明白:大明江山依然是明英宗朱祁镇的,朱祁钰只不过是代理执政而已。

    由于太子是皇太后立的,朱祁钰不得不慎重,他先试探颇有资历的太监金英,说“七月初二日,是东宫太子的生日”。

    金英立刻回答,“东宫生日是十一月初二日。”

    前者是朱见济的生日,后者是太子朱见深的生日。

    初步试探没有达到理想的效果,因此朱祁钰不得不隐忍了一段时间,然而,他仍旧不停地试探,甚至贿赂朝臣,希望他们在重建储君的问题上能站在自己这边,为此甚至不惜武力威慑。

    朱祁钰的努力没有白费,经过好一番的努力,终于换来了宦官和朝臣的默认,他们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可是他的汪皇后坚决不能同意丈夫的做法,她悍然争辩,却被废了皇后,打入冷宫。

    就这样,景泰三年(1452年),朱祁钰把侄子朱见深的皇太子废掉,立自己的儿子朱见济,不想到了第二年,朱见济就夭折,朱祁钰也因此在精神上受到了沉重的打击。

    明英宗还京后,因为朱祁钰保国有功,未把皇位交还给明英宗还说得过去,但他现在把明英宗之子的太子位也给废了,一时间一些朝臣认为朱祁钰私心过重,有失民心。

    贵州道监察御史钟同曾言:“太子薨逝,足知天命有在。”同时兼陈一切弊政,朱祁钰闻讯大怒,钟同被下狱杖死。

    朱祁钰正当壮年,子嗣的问题在这个时候尚未显得突出,可是到了景泰八年(1457年)正月初,他突然得了重病,皇储的问题再次摆上桌面。

    众臣议论纷纷,一时之间,定不下来。十六日内宫传来消息,说朱祁钰病体康健了。于是众臣准备第二天上朝的时候再商议皇储问题。

    结果这一夜,却爆发了夺门之变,原来石亨亲眼看到了景泰帝的病况,估计其行将不起,便与徐有贞秘密策划,准备迎请英宗复辟,之后,二人密禀孙太后,取得了她的懿旨。

    景泰八年(1457年)正月十七凌晨四更,石亨、徐有贞等人领军打开长安门,接着迅速赶到南宫,请明英宗复登大位。

    到东华门后,守卫大声喝止,明英宗高喊:“我是太上皇!”东华门随声而开。

    明英宗堂而皇之进入大殿,五更时分,百官在午门外朝房等待朱祁钰升朝,忽然听到宫中钟鼓齐鸣,宫门大开,徐有贞出来高声宣布:“太上皇帝复位了!”目瞪口呆的公卿百官在徐有贞的催促下,匆匆整队入宫拜贺。

    朱祁钰听到钟声,问周围的人说:“这是于谦吗?”

    周围的人回答说:“不是,是太上皇”。朱祁钰说道:“哥哥做皇帝了,挺好的。”

    明英宗复辟当日即逮捕了兵部尚书于谦、大学士王文,并将一批大臣、太监下狱。随即废朱祁钰为郕王,将其软禁到西内永安宫。

    朱祁镇复辟后两三天,在朝堂之上对大臣们说,弟弟的病好多了,可以吃粥了,众臣皆默然不语。

    一个月后,朱祁钰在永安宫死去,死因不明,但是很多人都认为是被秘密杀害。

    一个巨浪猛的冲到了蒂姆的脚下,刹那间冰冷的海水便直接浇湿了他的鞋子,也打断了蒂姆的继续沉思。

    “看来此刻的皇帝是朱祁钰,明英宗朱祁镇应该也是被迎接回来了,大明王朝此刻是有两个皇帝。”蒂姆埋头沉思,接下来的事情要怎么做呢?

    按照他原本的打算,是想要开着军舰在天津处登陆,然后直接去北京拜访大明皇帝,最后再向大明皇帝点拨一番,说服大明王朝勤政爱民,开通海权,鼓励工商,发展军功和多元文化,进而实现起跑线上的超越。

    现在呢,由于北京有两个皇帝,而且这两个皇帝还都先后做了明朝的皇帝,所以这一去到底是应该见哪个皇帝呢?

    说句真心话,蒂姆对这两个皇帝都不来电,无论是朱祁镇还是朱祁钰,都不是什么好东西,为了权力而随意诛杀忠心大臣,特别是重用宦官的做法更是毁坏朝纲为后人所不齿。

    无奈的叹口气,蒂姆突然觉得自己这次去了大明王朝那也是于事无补,恐怕无论自己如何点拨,都难以挽救大明王朝,毕竟大明王朝此刻实行的是一言堂的封建家天下制度,皇帝身边的人,绝大多数都是五谷不分,四肢不勤的读书人,宦官,他们其中的人绝大多数人都是只会拍马屁不会做实事之人。

第396章 396,封建制度已然落后世界() 
对于封建制度蒂姆并不反感,毕竟当时封建制度问世的时候,它还是产生了一定的积极影响,维护了整个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

    但是任何事情都是有度的,如果某一件事情做过了头,那恐怕就会引起一系列爆炸反应而导致最终的灭亡。

    纵观世界历史,在十五世纪以后,世界历史的大体趋势是封建制度逐渐退出历史的舞台,资本主义,重商主义,殖民主义和人文主义逐渐成为了世界的主流。

    在西欧顺应时代抓住机遇,发展自己的时候,华夏地区却依旧在死守着封建制度不肯撒手,而且在华夏历史中,以明清时期的封建制度最为黑暗,对此蒂姆是深有研究。

    在朱祁镇与朱祁钰当皇帝之时,大明王朝内部已经是腐败不堪,兴许是郑和下西洋为宦官集团提升了地位,是以在这一时期,宦官集团开始进入大明王朝的统治阶层,左右皇帝的意愿,并且逐渐形成了具有明代特色的宦官干涉国家大事的政治制度。

    自此,宦官集团与朝堂文官争斗不休,他们为了提高自己的说话权力而在朝堂上面凌空对峙,很多时候朝廷上的大事就是在这两大集团的争战中而被搁置。

    这还不是最要命的,最要命的是大明王朝此刻正处在程朱理学的阴影之下,在“存天理灭人欲”的口号下,人性遭到了史无前例的压制,特别是商人的地位更是被压迫的无法生存。

    想到这里,蒂姆无奈的叹口气,这样的大明王朝真的能因为自己的到来而做出一定的改变吗?即便是做出了一定的改变,恐怕那也是类似于晚清时期的“洋务运动”一般,治标不治本。

    就蒂姆而言,真正能让华夏地区强大起来的办法那就是摧毁传统的封建制度和以程朱理学为代表的畸形的儒家文化,转而以西欧的制度和文化来取代大明王朝的制度,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让华夏地区避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