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自为战,根本没有打出那种配合出来,也就是欺负一下同样第一次上战场的俄国人战车显得非常勇猛。
二杆子的战场报告说的很清楚,第一是战车之间急需一种联系方法。第二就是德国的那种七十六毫米的火炮虽然能装在坦克上面,但是在实战中这种拼装让操作十分的麻烦!而且炮弹发射的时候车子必须处于停顿或者直线行驶的状态,否则那后坐力很可能让坦克自己就翻了。
适合坦克的火炮周同已经在研制,而且接近成功了。关于战车上的通讯系统,无线电显然是最合适的。
这个不用杨司令去发明,现在就有无线电技术。只不过和飞机一样,目前的无线电都是处于民间阶段,是那些爱好者自己搞着玩的,政府并没有予以重视。
英国有个叫佛莱明的家伙就发明了一种真空二极管的无线电接收器,能够覆盖整个街区,范围大概两三平方公里的样子。但是英国政府却强行把佛莱明这种发明给拆除了,原因是街坊们投诉这个家伙整天捣鼓这些东西,搞的一条街道都不得安宁。
那滴滴答答的声音就像是魔咒,而且无线电波干扰他他们收听正常的电台广播。
另外在美国。法国,德国,也有许多无线电的爱好者们在这项研究上已经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他们面临着和佛莱明一样的遭遇,美国人甚至通过宪法明确的规定,无线电爱好者的电波不准超过两百米的范围。不准在闹市区里面进行试验,否则的话讲面临政府的处罚,造成严重扰民后果的还可能会有牢狱之灾。
总之,这个时代的无线电就像是我们现在的广场舞一样,吸引一部分人,却让另一部分极度厌恶。
杨小林觉得自己的坦克装备佛莱明那种无线电接发装置就可以了。两三公里的距离已经足够覆盖现在的作战平面。
另外作为一个穿越的人,他知道无线电的发展对战争将起到什么样的作用。不光是装甲部队,像特战大队,炮兵,甚至自己的步兵如果装备了无线电通讯设备,在战场上都是如虎添翼的。
海军和空军也是一样。潜艇有了无线电,那狼群战术能让大英帝国的舰队闻风丧胆,空军如果没有办法和陆地协调攻击脚步,那还要空军干什么?
“袁公,我们的通讯设备必须发展,在今后的两到三年时间里面,这是部队建设的重要方向。不光要培育我们自己的人才,另外像国外的一些技术人才也要吸引过来。”
如果杨小林说部队最近几年主要发展重炮或者坦克,老袁一定会大力的支持。但是杨司令要发展通讯装置,这真的有点让袁世凯有些难以接受。
在袁世凯的军事理念中,火力才是赢得战争最关键的因素,通讯这个东西应该属于附属品吧?用的着在这上面下功夫么?
“你把部队练好,仗打好就可以了。我看最近一段时间你那个坦克可以大规模的生产。发展通讯的事情我正在做,这不用你操心。”
杨小林摇头:“我知道你正在做,但是那速度太慢了!袁公,相信我。我不会做那些没有意义的事情的。”
袁世凯沉思了一下:“培养我们自己的人才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吸引外国人过来也没有那么简单。”
杨小林说道:“我知道。一个一个的去请太麻烦了。我有一个计划,我们现在向全世界发布一条信息,在中国举行一场无线电爱好者大赛,欢迎世界上所有喜欢这个项目人前来参加。我们为参赛者提供路费。并且设立丰厚的奖金,对于那些有价值的发明,还可以政府出面投入资金,帮助他们研究。”
杨小林的这个办法就是抱着动之以情不如诱之以利的态度,自己就算说的天花乱窜,承诺的再好,可能也不会让那些人离开自己的国家到中国来。相反,如果自己给他们报销路费,并且说一等奖五万英镑的奖金的话,他相信很多人会来的。
这一次的无线电通讯大赛也是一个引子,如果做的好,飞行爱好者大赛同样可以参照举办。只要他们的技术让自己看上了,或者共同开发或者直接买下来。罗伯特先生说的很对,这个世界没有做不到的事情,只要有钱。
中国没有钱,但是中国愿意再这两个其他国家都没有重视的领域里面掏钱!
老袁还没有说话,孙文一下站了起来:“这个办法很好!我非常赞成!而且我认为我们可以投入一笔专门的资金去进行宣传。并且组织专门的机构负责这件事情,把大赛办的热热闹闹的,也能扩大我们中国的影响力。”
孙部长显然非常的尽职,不管什么情况下都在想着扩大影响力,袁世凯最终点头了:“好吧,这事情我让陈天华尽快安排,就按孙文先生说的,组成专门的机构,委任专人负责。”
说完之后袁世凯的脸上挂着那种很玩味的笑容:“杨司令,德国人让我们把坦克的数据提供给他们,这事情你答应么?”
意料之中,坦克一旦露面,如果表现的好德国陆军不会放过这个攻击利器的,这就是杨小林为什么不愿意和德国合作开发油田的原因所在。
“给他们。我全部给他们,另外问问美国人,英国人,法国人愿不愿意要,谁要我都可以给他,关键是价钱。”
组装的坦克其实还算不上真正的坦克,杨司令还是那个观念,能在价钱最好的时候卖的东西,就不要等到他掉价了再去出售。
第四十二章 偷鸡摸狗()
如果战车是老毛子那种类型的,只能起到一个辅助作用的话英国人和法国人根本不会感兴趣,就连俄国人自己对他们的战车也没有寄予多少希望。
但是中国的不一样,特别是中国的坦克,在这场战斗中虽然只有五辆坦克出现在战场,明显是试验品,却已经隐隐表现出可以左右战场胜负的能力。
英国人和法国人真的很着急,五辆坦克是这样的战斗力,那五十辆呢?五百辆呢?法国的军事部门经过研究很容易就得出一个结论,如果让德国人拥有了五百辆这样的坦克,德国部队将可以轻松的撕开德法边境线上的任何一条防线。
只要中国给德国提供数据,他们不怀疑德国人可以在几个月之内生产出几百辆这种坦克出来,凭借德国现在和中国的关系,德国可能已经在生产了。
一方面他们向俄国人索要中国坦克在战场上的零星资料,另一方面他们已经组建了专门的部门尝试着研究,这两种方法都显得有些慢了。老毛子这一次是被追杀的一方,而且中国人造有准备,撤退的时候那些已经损坏无法移动的装甲车都被炸了,发动机也被破坏了,根本没有什么有价值的线索。
所以,英国和法国的谍报人员很快就进入了中国开展相关工作。
雷振春有确切的数据显示,在顺义的战斗结束之后短短一天的时间内,有许多挂着商人身份的外国人来到了中国,这些人大部分都涌向了山东。
老袁已经让雷振春在山东秘密的成立了一个专门的军事安全局,就是为了对付这些人去的。
杨小林说要卖这项技术的时候,老袁就十分的确定。如果操作的好,一定能卖一个不错的价钱。只是这个做法老袁有点不敢苟同,他的理念和杨小林真的有点冲突。
袁世凯是个有着典型封建思想的人,就像一个地主老财,他有了什么好东西都想着埋在自己后院深怕别人知道。
“小林。你把技术卖给英国人,我怕俄国人马上就会知道了。而且英国人无论机器还是技术,都比我们要先进的多,我怕他们马上回制造出比我们更好的坦克出来。”
杨小林叼着烟嘴冲袁世凯摆手说道:“所以,我们不能单纯的和德国人商谈转让数据,要和德国共同开发。至于英国人那里。我们可以在数据上稍微做一些文章,别的不说,把装甲厚度给改成六毫米,发动机功率也改一下,我估摸着够英国人琢磨几个月的。几个月之后咱们正式的流水线和专门的研究机构就已经纯熟了,他们应该超不过咱们。等我们正式的坦克生产出来他们要是想要。我还可以卖一次。”
孙文先生显然有什么话想说出来,但是嘴巴动了几下也没有开口。杨小林这事做的真不地道,卖人东西还掺假,孙先生觉得这传出去有点有损大国形象。
而杨小林的话显然还没说完呢,没等孙文想好该用什么措辞来反对,杨司令接着说道:“袁公,第四方面军在十月中旬就能组建完毕。我提议在十月中旬的时候如果有条件我们就北京举行一次阅兵仪式,向世界展示我们的各种武器装备和炮火力量。”
袁世凯愣了一下:“这个不太好吧?要知道我们现在正和俄国人打仗,你阅兵也就告诉了俄国人咱们的兵力。而且我们现在的这些火炮,好像也展示不了什么力量。”
“造啊,不造铁的,我就造木头的,用木头做成大炮的样子,口径越大越好,拉着走一圈给西方人看看。”
杨小林是想起了当初苏联玩的那一手,在美苏争霸的时候苏联阅兵时展示了一种体积非常巨大的导弹。官方说这种导弹可以飞行几万公里,携带十几枚核弹头,是苏联的新式武器。
结果把老美给吓的急忙花了几十亿美金研发可以抵御这种导弹的武器。几十亿美金花了,十几年之后也没有找到办法,结果苏联解体的时候他们得到资料。那所谓的导弹根本就是假的。
杨小林也想过了,现在俄国人的炮火最大口径不是才两百多毫米么?自己给他整个四百毫米口径的大炮出来。
老袁这个时候听明白了,对于这样的想法他感觉颇有意思,反正木头也花不了多少钱。有中国人忽然开发出坦克这个东西的先例,俄国人就算不相信也不会完全不信,搞着玩呗,能吓住人最好,吓不住也不损失什么。
再说了,能让中国老百姓相信也是好的。袁世凯当即表示了同意:“好,事情就这么说了。对了小林,这一次战斗赢了之后战场上多少要轻松一些,你抽个时间出来,和仲贞把婚事给办了。”
杨小林脸上的神色一下就变了,嘴里的烟差点掉了下来,那眼睛死死的盯着袁世凯。
袁世凯一副长者的模样说道:“你们的婚事是早就定下的,全中国都知道。仲贞也快十八了,该嫁人了,老是拖着也不是个事。”
一种很怪异的表情在杨小林的脸上慢慢的绽放,似笑非笑。等袁世凯语重心长的说完之后杨小林把烟头给掐灭,眼睛盯着袁世凯看了一会,然后说道:“好,我会尽快去做的,袁公放心。”
老袁点头,慢慢的起身,他看上去真的像是一个为淘气的女儿找到了归宿而开心的慈祥长者,长出一口气仿佛卸下了心事一般:“小林,仲贞这丫头从小被我惯坏了,脾气有点不好,做事任性,以后你要替我多管管她,有什么得罪的地方,看在我这张老脸上面你容着她点。”
杨司令点头,没有说话。袁世凯满意的走了。
老袁的脚步刚刚离开孙文就几步走到杨小林跟前:“杨司令!你认为在这个时候你纳一房小妾合适么?”
杨小林哼了一声:“孙先生也知道不合适是吧?可惜袁公等不了了。”
杨小林从来都认为袁世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