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宋金手指-第13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绱耍挥腥险省9蚀耍ぬ玖艘簧骸笆涤衅涫隆!

    “蒲开宗,此事发生于大宋地界,原本应以勾通海盗之名,将你押送大宋官府才是。”李云睿轻轻敲了敲桌子,略略有些迟疑,事实上,他们方才为这个问题已经争论了许久,他回头看了一眼,杨妙真在远处点点头,他这才道:“只是念在你渡海远来极是不易,我们便不送你去大宋,但须得对你惩罚,我以流求公署司刑身份,判处罚没你每次来流求船上货物价值之五分之一,你可服气?”

    蒲开宗哪有不服的道理,便是心不服,口也得服。他连连点头,心中不但不怒,反而狂喜,听此人言下之意,流求将开港,允许他来贸易!

    他如此一趟,耗时不多,获利甚丰,若是可能,利润便是数倍,罚没五分之一,不过就是增加了些税款罢了,有何不可的!

    “服气,服气,应当,应当!”狂喜之下,他如此说道,但旋即心中一凛,对方有如此实力,便是杀尽自己带来的水员,抢走自家三船货物,也不过是举手之劳的事情,为何会放自己一马?

    蒲开宗绝对不相信世上有如此幸运的事情会被他遇着,故此他脸上的喜色只维持了一刹那,然后他喃喃道:“只是不知道……不知道有何事可以要我效劳的?”

    李云睿微微点头,这个海獠果然不俗,难怪竟然在大宋也能得到官职,他知道天下没白吃的煎饼果子便好。

    不灭掉蒲开宗,是激烈争论之后的结果,闻说这三艘海船来,李邺、赵子曰都支持灭之,而方有财、孟希声却是反对。李邺、赵子曰的理由很简单,这岛上虚实,不能为人所知,故此这些年来,他们都不许允别家之船靠岸。而方有财、孟希声的反对理由又各不相同,方有财年纪渐长,便有衣锦还乡之思,特别是闻说赵与莒已经是沂王嗣子,更是觉得自家成了王府管家,理应回乡去显摆一回,故此,他不希望出现杀官抢劫之事。

    孟希声的理由则是如此行事,虽说损人,却不利己,实是一笔亏本的买卖。原本为了远航,流求这些年来收拢、培养的精锐水手便派出了一半,占领耽罗、慑服中山之后,处处都要派船,无论是船还是水手都已经显得捉襟见肘,故此用于贸易之船略显不足。若是能借着蒲开宗到来之机开港,吸纳大宋沿海商船,将部分货物进出交与他们,便能极大减轻流求自身的运输负担,可以将船只与人手腾出来,去进行更为有利可图的倭国、吕宋和南洋贸易,特别是吕宋之开拓。

    最后杨妙真站在了方有财与孟希声这边,而陈子诚、李云睿、耶律楚材,原本是中立派的,随着双方激辩,也站在了孟希声这边。

    “若要开港,首先第一便是保密,不得走漏官人之消息,更不得吹嘘官人身份,方大管家,此事最为紧要,你便是想回乡,也须得再过几年!”赵子曰这些年来极低调,见众意难违,不得不让步,但在同意开港之前,他语气森森地说道:“官人在王府之中战战兢兢如履薄冰,他为何要与我们中断联系长达一年之久,又为何要在之前将义学少年尽数打发到流求来……若是因为你之故走漏了消息,你自家知道后果如何。”

    流求知晓赵与莒身份之人并不多,便是义学少年,也并不尽数知晓赵与莒如今成了沂王嗣子。真正知晓底细的,只有不超过四十人,而这些人中,又唯有方有财想回到陆上。这话若是别人说起,哪怕是主管此事的李云睿说起,方有财只怕都要倚老卖老辩个两句,唯独赵子曰说了出来,方有财浑身一凛,因为争执获胜而带来的得意立刻没了。

    他是知道赵子曰手段的,也极清楚,若不是赵子曰要看着基隆的金矿,这淡水大管家之职,如何能轮到他手中来。赵子曰平日除了基隆那一块外,不太喜多言生事,故此这些年来方有财都渐渐有些忘乎所以,现今才突然想起,若是自家稍有不对,外有赵子曰,内有李云睿,随时便可以有人来取而代之。

    冷汗不知觉中爬上他的额头,除了连连唯喏之外,他什么话都不敢说了。

    “不过,虽是开港,也不能便宜了他,咱们流求虽说不缺钱财,但对这外人,还得征税。如今那些新移民不断涌来,在三年之内他们得为岛上干活,故此咱们还不觉得负担,可日后岛上没了新移民,大伙都有了自家产业,再要人干活便得出钱。咱们田租过低,那三十抽一的田租,到时只怕无济于事,可商锐不同,咱们按货课税,先给来船买卖的货物估价,然后取其五分之一,如此既可为流求添一笔收入,又不至让海商无利可图。”孟希声见众人都同意之后,他狡猾地一笑:“这是无本万利的买卖,他们辛苦跑船,还得担心风浪,最后却得替我们赚钱。”

    “市舶司,这便是市舶司。”耶律楚材笑道。

    “如此对那蒲开宗还是太过便宜了,他曾对咱们悬岛起过贪念,他不是爱财么,咱们便割他肉。”李云睿嘿嘿笑道:“他若是允了那还罢了,若敢拒绝,便将他们扣下来杀了!”

    “哼,若是以为就此放过他,你们也太小看我孟审言了。”孟希声也阴笑起来:“只不过是借他之手,将泉州海商引来罢了,不是说飞鸟尽良弓藏么,到时节便可以藏弓了。”

    “若是他不上当,做过这一回便不再来了呢?”有人低声问道。

    “他之性情,咱们可以猜得出来,便是那种唯利是图之人,有了利益,便是性命都敢不要,真正是海獠本色,咱们流求有的是大宋所需的货物,还怕他不来?”孟希声道。

第158章 一一五、恰是潜龙卧大渊() 
大宋嘉定十五年五月,虽是端午左右,临安城却不曾有什么喜庆之气,连绵的阴雨,令整座城池潮气迫人。

    听得外头滴滴哒哒的雨声,赵与莒微微一喟,自从来得临安起,记忆中似乎日日都是阴雨。身上似乎长了霉一般,让他憋闷得慌,若是在郁樟山庄,他还可以活动活动身体,可在此处,一举一动都被明里暗里的眼睛盯着,让他极为小心,便是在院子里小跑,也得担忧是不是会被当作疯魇。

    郑清之依旧隔几日便来他处授课传道,赵与莒对他始终恭敬有加,虽说他的学业进步得并不是很快,但看得多,郑清之对他还是极有好感的。只是赵与莒却再未与史弥远私下相会,只有朝会之时才遇到一起,也只是行礼颔首便过去了。

    他安守府邸,却也知道,近来临安城中潜流汹涌,史弥远与皇子赵竑已经扯破了面皮,朝臣虽然大多都在观望,可这二人却都没少在天子面前相互攻讦。

    不过这段时日来,天子的身体似乎有所好转,上朝的次数也增多了。

    “殿下,看这个。”

    他端坐沉思之时,韩妤的声音传了来,赵与莒转过脸去,却见韩妤戴着花环,巧笑倩兮地跑了进来。

    她难得有这么活泼的时候,赵与莒心中一暖,想来是她看着自己如此沉寂,想着法儿让自己高兴吧。

    “这花极适合你呢。”赵与莒淡淡地说道。

    韩妤戴着的是一个栀子花花环,纯白的花瓣之下,她粉红娇嫩的脸蛋更显得水润,而那栀子花的清香,隔着老远便能嗅到,赵与莒禁不住深深吸了一口。

    见赵与莒依旧是那般模样,韩妤心中微微一沉,她并不知道赵与莒是故意装出这模样来的,只是看得他这般木讷的模样,心里便会发疼。在郁樟山庄时,赵与莒虽说也是不苟言笑,可他的关怀却是每个人都能感受得到的。而在沂王府中,只有偶尔他才会流露出当年的那种关怀,更多的时候,他象是一个木头人一般,迟钝木讷。

    韩妤是极谨慎的,她猜得出赵与莒这般模样是装出来的,那次刺客事件,更是让她明白赵与莒为何会装成这模样。只是她仍是心痛,心痛自家主人要如此辛苦。

    便是笑,都不能畅畅快快的大笑,这沂王的府邸之中,就是五月的天气一般,湿热难受。

    “殿下起来走走?”韩妤问道。

    “不,我再看一会儿书。”赵与莒回道。

    院外传来脚步声,赵与莒心中一动,听声音,人似乎不少,而且有几个人的脚步声特别重。赵与莒心中一动,这沂王府邸因为他的性格缘故,众人行走都是轻手轻脚的,敢这般肆无忌惮乱走的人物……

    “阿妤,你进去。”赵与莒低声吩咐,做了个手势,将两只手的食指中指交叉于一处。

    这是在郁樟山庄时教过义学少年的手势,这表示小心隐藏不要出声的意思。韩妤心中一凛,慌忙退回屋中,赵与莒端着书本,低声吟哦,一边读着一边摇头晃脑。

    能这般闯入他院子的,必然是地位极高之人,赵与莒不希望这等人物见着韩妤如今模样。韩妤自家不清楚,他却明白,韩妤戴着那栀子花冠时的魅力。赵与莒不希望因为一次不慎,让韩妤被某位贵人看中,然后使得他韬光养晦多时的成果毁于一旦。

    至于将韩妤赠与贵人,换取一时之安,这种事情,赵与莒是绝对不会做的。他在义学少女身上倾注许多心血,不是为了待得她们长大之后送与别人充作玩物,他更不是那种能眼见着身边之人受苦而无动于衷之人。

    “贵诚果然刻苦。”

    来人直接进了他的书房,在门口微微放缓脚步,然后赵与莒便听得他的说话声。这声音让赵与莒心中微动,他抬起头来,只望了一眼,然后慢慢起身、行礼。

    “臣贵诚拜见陛下。”他整了整衣袖,然后拜倒行礼。

    来人正是当今大宋天子赵扩。

    “起来起来,你我叔侄,无须多礼。”他才拜倒一半,便被一只手抓住,赵扩微笑着道。赵与莒却仍然恭恭敬敬地行完礼,然后才起身,肃立于赵扩面前。

    平心而论,这位天子极为敬业,算是位好皇帝。他生性懦弱,当初光宗皇帝内禅退位,要他继承皇位之时,他竟然吓得满殿乱跑,直到太皇太后喝斥,这才老老实实站住,嘴中依旧念叨“使不得使不得”。他即帝位之后,也好学不倦,只是天资稍差,学而不进罢了。他对民生疾苦,也是极关注的,一回元夕,内铛劝其操办取乐,他却对烛而坐,说是民间尚有食不裹腹者,他如何能在宫中操办。他甚至是个极好的上司,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先是韩侂胄,后是史弥远,这两位宰执都执政极久,也深得他信用。

    有时赵与莒甚至想,若是他能遇着一个张居正,那么便是唐太宗李世民,也未必及得上他。

    可惜的是,终他一朝,大臣党同伐异争执不断,韩侂胄、史弥远都是私心极重、无才无德。

    只不过今日他来到这沂王府,却不知是何意思。

    “休得拘束,朕不是来吓你的,只是来看看你。”见他这番模样,赵扩微微有些不喜。

    赵扩心中,始终有些惭愧,因为自己这个帝位,原本应该是死去的沂王赵抦的。而且,当初赵抦虽然与他只是叔伯兄弟,两人关系却是相处得极好,感情也极为深厚。孝宗皇帝子孙不多,象他们这般的叔伯兄弟,便与亲兄弟并无二致。

    只不过,沂王嫡系血脉已经断绝,便是自己……

    想到此处,赵扩又有些兴致阑珊。他叹了口气,然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