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之力挽狂澜-第11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无忌连忙站起躬身说道:“既然如此,下官多谢老大人了。”当下萧远便唤人取来纸笔,当即写了一封信,信中要求余浩尽力配合赵无忌,若有需求,尽力满足。赵无忌接过信,再三感谢。

    赵无忌拿了书信,便向萧远提出,打算去武库看看,萧远笑道:“赵大人何必如此心急?不如吃了酒宴再去罢。”

    赵无忌说道:“承蒙老大人厚意,然赵某有事在身,这酒宴,便改日再说罢。”

    萧远见赵无忌态度坚决,也只好说道:“既然如此,老夫便陪赵大人前往武库。”

    榆林乃是九边重镇之一,位于大明抗敌的第一线,向来为朝廷所看重,所以凡有新式火器出现,则必然会给榆林下发一份,赵无忌进了榆林武库,只见种种火器排列一堂,只觉得目不暇给。

    首先有一种火枪,侧面看与普通鸟铳无异,然自上往下看,才发现这种火枪有四个枪管并列一排,犹如四根铁管并排绑在一起一般。

    眼看赵无忌对这个火器起了兴趣,随行的一名五十多岁的老工匠便开口说道:“大人,由于火枪装填繁琐,连续射击时不及弓箭快捷,故发明了这种火器,四根枪管,里面装有弹药,遇敌时,可以以火绳连续点燃四根枪管里的火药,便可快速实现射击四连发。”

    赵无忌哦了一声,心想这也是一种提高火枪射速的办法,想到这里,他看向旁边的老工匠,说道:“请问这位师傅,尊姓大名?”

    明朝工匠地位非常低,工匠也是有户籍在身的,一朝为工匠,则祖祖辈辈都是工匠,而待遇也只是一般,榆林卫由于朝廷重视,每月饷银从不拖欠,这里的工匠待遇相比较其他地方,虽然待遇一般,但是胜在每月都能按月发给。

第二百章工匠() 
这老工匠听闻赵无忌询问,不由得有些受宠若惊,急忙说道:“小老姓胡,别人都叫我老胡,大人唤老汉为老胡即可。”

    赵无忌点了点头,看向身后的唐维,唐维走上前去,端详了一会这个火器,又拿起来仔细研究了半晌,这才说道:“只是简单的把四根枪管并列一起,并无新意,大人觉得这种火枪在战场上实用吗?”

    赵无忌摇了摇头,这种形状火枪在后世并未流传下来,显然是有他的弱点,导致实用性不高,才被后世淘汰的,看到赵无忌摇头,唐维也就把手中火枪轻轻放了回去。

    几人继续前行,没多久,赵无忌又看到一种火枪,这种火枪中部有个犹如盾牌一般的护盾,想来应是用来遮挡对方弓箭,保护已方枪手的,这种火枪,枪管较刚才那种更为夸张,足足十二个枪管,绑在一起。

    枪管下面还有个支架,用于放在地上,支撑枪管,赵无忌料想是因为枪管太多,枪身过重,枪手无法端枪瞄准,所以只能加上支架,以稳定枪管。

    赵无忌看了一会,心想这就是十二连发火枪罢,不过以多加枪管来提高射速,似乎不是正途,枪管越多,枪支便越重,不便于携带。

    这种十二支枪管的火枪,再加上护盾,赵无忌估计运输时就需要两名士兵,并且枪管太多,对瞄准也有影响,必然会影响到射击精度,他看了半晌,还是摇了摇头,向前走去。

    前行不久,便到了火炮区,赵无忌发现这里的火炮种类也是不少,还有很多火炮带着炮架,架在车上,可以随意移动,倒是和自己所用的车炮差不多。

    想到这里,赵无忌回首对老胡说道:“胡师傅,这车炮虽好,只是装填速度太慢,野战之时,敌情瞬间万变,本官当日在战场上使用,野外也仅仅来得及只开一炮。”

    胡老说道:“既然如此,大人何不用子铳?”

    赵无忌疑惑地问道:“子铳?”此时唐维却在后面兴奋地说道:“老师傅,您会制造子铳?”

    老胡摸摸胡子,笑眯眯地说道:“我父亲曾随当年叶梦熊叶总督,制造出了叶公神铳,传到我这一代,手艺还没丢,大人若是想提高火炮射速,采用子铳乃是不二之选。”

    唐维眼看赵无忌不甚明白,于是便为赵无忌解说起来,原来一般的火炮,每次发射前,都需要将火药装入炮膛内,再放入弹丸,最后以通条压实弹丸,方能燃放,若是已经放了一炮,则装药前,还需以毛刷清理炮膛,将残余的火药渣滓清扫出去,才能继续装填,正因如此,所以才降低了火炮的射速。

    而采用了子铳之后,子铳内部装药,弹丸也在子铳之内,发射时,只需将子铳放入火炮点火即可,点火后,将子铳取出,再放入另一枚已装填好的子铳继续燃放,如此一来,便可大大提高火炮的射速。

    赵无忌听了,暗暗点头,心想这子铳倒是与后世的炮弹差不多,发射后只需把弹壳取出即可,十分便利,想到这里,便对老胡开口说道:“胡师傅,你可会这子铳制造之术?”

    老胡闻言,惴惴不安地看了萧远一眼,萧远温声说道:“赵大人乃是神木县知县,如今正在寻觅火器匠人,你若是想去,本官便去了你的匠籍,放你前去。”

    大明军中工匠地位甚低,收入也少,很多工匠都不愿意干,奈何大明对工匠管理非常严格,每个工匠都有户籍在身,走脱不得,如今听闻脱籍有望,老胡忙不迭地对赵无忌说道:“赵大人,老汉不是夸口,这武库里的所有武器,老汉我都了若指掌,制造子铳之术老汉也会。”

    赵无忌点点头,说道:“如此甚好,胡师傅那便麻烦你了,再给我推荐一些火器师傅,火药师傅,冶炼师傅,要求手艺好的,薪水每月五两银子,若是有了发明改造,还会有奖金给你们。”

    老胡闻言,欢喜不已,上前连连叩谢不止,赵无忌急忙拦住他,老胡又去萧远面前下跪,感谢脱籍之恩,萧远也笑着将他扶起,嘱咐他将来去了神木一定要好好做工,不要辜负了赵大人一番好意,老胡连连点头。

    老胡见赵无忌对叶公神铳颇感兴趣,便将赵无忌领到叶公神铳面前,赵无忌定睛看去,只见此炮炮身修长,从炮口到炮尾,有五道宽箍,架在炮架之上,炮架两侧为巨大的车轮,炮口昂扬,炮身前高后低,外形与现代火炮也相差不多,不由得赞了一声。

    看来老祖宗还是真有好东西的,只是没有流传下来而已,赵无忌暗暗想道。

    武库里还有一些颇为奇特但也颇为好用的火器,比如一窝蜂,乃是一长方形木箱,里面排列大量火箭,遇敌时点燃后面火绳,瞬间几十根火箭向前发射,火箭前部装有火药,落地时爆炸伤敌。

    再比如飞火神鸦,外观与现代大型火箭差不多,箭体两侧有飞翼,点燃后向前冲去,射程可达五六百米,也是件难得的利器。

    赵无忌想起开花炮弹,便转身询问老胡,老胡说道:“大人,这开花炮弹咱们也能造,只是制造十分繁琐麻烦,颇费工时人力。”

    赵无忌说道:“无妨,只要能造便可,日后再寻机会继续改进罢。”眼看武库也逛得差不多了,赵无忌便吩咐老胡,务必要再寻一些手艺精熟的工匠,老胡满口答应,当即便前去找人。

    赵无忌又吩咐手下,将叶公神铳,一窝蜂,飞火神鸦等火器各搬运一台回去,以为样品,萧远看了,也只是笑而不语。

    半晌后,老胡又寻来十多个工匠,一一与赵无忌做了介绍,都是资历深,手艺好的工匠,赵无忌便也一一与他们宽慰两句,说道只要能制造出好的火器,薪水那都不是问题。

    萧远便使人给这些工匠们脱了匠籍,恢复自由之身,让他们跟随赵无忌而去。

    萧远说道:“赵大人便是马上返程,今日也到不了神木,不如在我这里暂且歇息一夜,明早启程,如何?”赵无忌心想也是,于是便答应下来。

第二百零一章出塞() 
次日,赵无忌辞别了萧远,带着火器和工匠,踏上了返程,回到神木之后,便督促手下补齐兵员,操练士卒,筹备粮草,随时准备前往蒙古。

    几日之后,崇祯皇帝派来的钦差也来到了神木县,宣布了对赵无忌的封赏,因土豆,红薯在西北种植的成功,崇祯皇帝同时让赵无忌将这两种作物大批送往京师,还有种植方法,崇祯打算在全国推广这两种高产作物。

    送走钦差之后,出兵蒙古正式提上了日程,出兵之前,赵无忌集合手下,又开了个会。

    赵无忌看向慕容先,说道:“兵员补充的如何了?”

    慕容先说道:“大人,兵员已经补充整齐,大人一声令下,即可出发。”

    赵无忌闻言,微微点头,陈子龙说道:“大人劳师远征,深入敌境,凶险重重,在下心中不安。”

    赵无忌叹了一口气,说道:“本官何尝想去蒙古,非是因怒兴兵,实乃不得已耳。”

    陈子龙说道:“大人这是从何说起?”

    赵无忌说道:“我大明目前最危险之敌,便是后金,自袁督师斩首毛文龙以来,失去皮岛的侧面呼应,朝鲜对后金的牵制作用越来越弱,本官料想,也就两三年光景,后金便会出兵攻占朝鲜。”

    “林丹汗数次败于皇太极,今年正是察哈尔部落危急存亡之秋,本官若是不出手,明年皇太极必然一鼓作气,彻底击溃林丹汗,一统蒙古。”

    “山海关一带,关宁铁骑暂且能够抵挡后金,蒙古一旦为皇太极整合,则皇太极以朝鲜,蒙古两侧为翼,处处皆可威胁到我大明。”

    “今年皇太极入侵便是明证,我大明与蒙古边境接壤何止几千里,若是被皇太极整合了蒙古诸部,则我大明边境,处处都可成为皇太极突破点,防不胜防。”

    “是以本官必然要打破皇太极整合蒙古的图谋,这也是为何本官准备结盟林丹汗的原因。”

    顾炎武在一旁说道:“皇太极拥兵十余万,大人便是全军出动,也不过四千人马,此战如何打得?”

    赵无忌说道:“皇太极新近劫掠山西一带,俘获颇多,此时已返回后金,必无再战之心,本官趁皇太极不在之机,出兵蒙古,待到皇太极反应过来,已到冬天,鞑子便是得到消息,也无法出兵了。”

    顾炎武说道:“如此说来,那大人的时间也是有限,须得尽早赶在冬季之前,达成目标。”

    赵无忌点头说道:“正是如此,此番我率所有部队,全力出击,共计步卒一千人,火枪手一千人,骑兵一千人,共三千人,出征蒙古。”

    “我已与榆林卫萧指挥使谈妥,有萧承勇所部四千人在,足以震慑流贼,使其不敢犯境,马光远所部五百人亦足以守城。”

    “本官如今主管神木,府谷两县,不解决身边的危险,如何发展民生?若是蒙古不平,则此地民心不安。”

    “我走之后,陈政和暂时主管神木,陈子龙主管府谷,若有大事则与夏先生商议,张堡工坊的研发,生产由顾炎武负责,慕容先,杨延虎率五百步卒,守卫府谷县,其余商敬石,韩林韩勇,陈国宝随我前去蒙古。”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大草原无边无际,望之令人心旷神怡,此时已是八月下旬,一队人马正缓慢无声地在原野上跋涉着。

    赵无忌一身书生打扮,骑在马上,以马鞭指着远处一片蒙古包,回首问道:“钱先生,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