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扫明-第20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陆九的脸色很难看,一时半晌都没能反应过来,不过站在那里僵着半天后也发现自己根本没什么法子,眼下就连身家性命都攥在对方手里。

    他不是王承恩那等忠贞为君,死而后已的太监,可以说是贪生怕事、求财要福,王争似乎早就将自己这点把柄弄清楚,紧紧抓在手里不放。

    “咱家。。。”话刚说了个开头,却见那顾君恩摆了摆手指,微微一笑:“陆公公,还自称咱家呢?”

    又是僵硬,陆九心底叹了口气,犹豫着说道:

    “这两条路到底都是如何去走,小的还是洗耳恭听。”

    现在对于监军陆九来说真真正正是无路可走,上任监军来的时候山东还不是王争一人独大,事情也还有可为。

    但过了两年多,眼下的山东已经完全被山东军掌控,到处都是聚耕农庄,大到六府城,小如县镇,几乎都有军议司、保安司的分署,地方上最多的不是官差衙役,却是保安司下属的盐丁和护庄队。

    这两个司署架在那里,再加上当地驻守的正兵营官,原本那些朝廷有司和官军哪还有什么权利可言,现如今早已完全换了一批人。

    而且据说,王争的手竟然已经伸到了南直隶的淮安府。

    海州守备何大虎在数月前无故暴毙,就发生在刑一刀等人率山东军入城的当日,这等事情蹊跷的很,但地方不大,官职也就是个守备,压下去也就结了。

    更加蹊跷的还在后面,那邱武原本是何大虎手底下看守城们的一个把总,不知道怎么回事,现如今竟然被直接提拔到了守备的高位,要说其中没有山东军搞的手脚谁会相信。

    淮北等地已经完全归山东军掌控,海州附近也建起了几个农庄,不断收拢当地的流民和盐杆子壮大,一整营的山东水师在海州湾和流寇打了几个漂亮的胜仗,现如今就驻扎在那边护卫盐道和海路。

    现在这种情况,就算顾君恩引出来的是一根杂草,身在悬崖上生死不明的陆九也要哆哆嗦嗦的抓紧。

    “生死两条路,死路容易,今夜陆公公就会与那海州守备何大虎一样的暴毙,就算北镇抚司的锦衣卫到了,一样是查无可循。”说到这里,顾君恩见到对方脸上顷刻间升起的畏惧,心道果然是个贪生怕死的货色,冷笑着继续说道:

    “你我对朝堂的效率都是心知肚明,就算皇帝起了疑心想要增派监军,那最快也要到数月之后了,这几个月的功夫可不短了,什么事情都可能发生。”

    陆九擦擦额头上虚汗,连声的点头,却并没有搭话。

    虽然他没有明说,但顾君恩也能明白,这位监军要是不怕死根本就不会等自己前来,要是不怕死,早就会在先前的一番羞辱中怒骂撞死,才不会这般的忍气吞声。

    “要是陆公公有些心计想求活路,我家大帅也说了,朝廷方面的事情少不得监军迂回,看你还算机灵,只要是不动歪心思,保管你在山东地界还是风风光光的监军大人。”

    按理说,陆九这种从前大内一宫的管事牌子,就连司礼监都是不能插手,完全属于几代皇帝嫔妃的家奴。

    王争虽然是堂堂的一方总兵大将,但归根结底也是皇帝的下人,看对方说话的意思,竟然是要威逼利诱自己为山东军做事。

    顾君恩这次嗓门不大,但话却句句切中利害,十分的有说服力,陆九当时就有些动了心思。

    不过想想还是觉得有些别扭,天子近侍却为地方军将效力,要是说出去,自己怕是这大明三百年来的头一个。

    不过这等想法也就是在脑子里过一过,陆九早就是想通了,能风风光光并且没有性命之忧,这等好事到哪去找。

    “小的求活,求活。。。”

    见到陆九低眉顺眼下去,顾君恩就知道他已经想通,悠然的开口说道:

    “从今以后,朝廷每次给你多少赏赐,咱们山东军出双倍,出来的时候皇帝赏给你两百两内帑银对吧,太小家子气,大帅已经下令,赏你一千两!”

    看见陆九神情有些动容,顾君恩面上仍是不动,继续说道:

    “当然,这还是个开头!名义上你仍然是风光无限的天子监军,但是山东内部的任何军政,无论大事小情,你还有手下的缇骑都不能贸然打听。”

    “还有,递到朝廷上所有的行文折子,从今往后都是我们军议司负责,你只负责送到北直隶就成,要是那边有什么消息和旨意下来,你都要立即通报大帅”

    。。。。。。

    条件可以说是苛刻至极,陆九清楚地明白,这等要求如果答应下来,那可就相当于彻底被绑在了山东军这条大船上,就算后来说自己是被胁迫,磕头如捣蒜,以崇祯的性子怕也不会放过他。

    不过这等苛刻的条件下却又伴随着机遇和财富,只说见面就给一千两白银这等大手笔,比起从前那些年在皇宫大内得到的赏赐还要多。

    要知道,现如今的皇宫也就是表面上看着光鲜,内中些许值钱的珠宝器玉早就被崇祯皇帝和周皇后带头给卖了,那些妃嫔不论愿意不愿意,自然要个个仿效。

    按理说小皇子玩耍的时候经常有下人要陪着,引起皇子高兴可以得到不菲的赏赐,但就连这个都被当今的崇祯皇帝下诏取消,要省银子贴补前线。

    崇祯皇帝、周皇后和皇太子衣裳中都带着补丁,有些还是妃嫔们给缝的,陆九出来后心里除了庆幸也有些伤感,如今的大明朝,真可以说是穷的叮当响。

第三百三十八章:内外断绝,朝不逾夕() 
“不过有些丑话要说在前头,陆公公你要是尽心为咱们山东军办事,大帅自然不会亏待你,最起码来说,找个地方让你安安稳稳的享清福还简单的很。”

    说到这里,顾君恩脸色忽的一变,威胁的道:

    “不过你若是要离开这院子十步之外,立刻就会不明不白的暴毙而死!”

    这个时候陆九早就已经坐在一边,听到这些话也是昏头涨脑的点点头,半晌之后才下定决心似的开口:

    “大。。。大帅的意思,小的全都明白了,此后尽心尽力去做就是!”

    顾君恩满意地点点头,站起身来笑着说道:

    “这皇宫大内出来的人就是不一样,识得大体,咱们大帅一定也会高兴。”

    走到屋子门前,顾君恩忽然回头说道:

    “还有一件事,劳烦陆公公即刻些一份折子,说咱们山东相安无事,一切都是按着皇帝的意思操办,让他老人家放宽心。”

    其实从顾君恩进来到拿着折子走出去,一共也没有多久的功夫,除了看着对方颤颤巍巍的写折子,大多数时间都是他自己在侃侃而谈,而陆九则是一味的点头同意。

    山东军那边究竟是慷慨还是另有图谋,这些陆九都不清楚,他能确定的只有这两条路,一条是死路,另外一条不仅职位不变,面子光鲜,而且又有银钱入帐,换了谁都知道该如何选择。

    王争从开封城赶回来已经有几个月,其实开拔回撤的时候,开封那边并没有处理完,眼下山东也是一堆事情要处理,两边都抽不开手。

    顾君恩那次不负厚望,陆九格外的老实,就连拖延时间都没能做到,当场就将折子写出来,现在已经由山东军派人送往北直隶,不过批复下来还要等一段时间。

    山东的朝廷文武发现陆九前后变化有些大,最开始到处都要过问,像个好奇宝宝,到现在却对于一切相干不相干的事情都一字不提,可能也是受到了王争的胁迫。

    但他们不知道的是,陆九现在哪里有什么受到胁迫的样子,做的除了按山东方面呈上去折子也没其他什么事,此刻正在屋子里喜滋滋的数着那一千两银子。

    对于外头齐天良的那些山东兵,陆九现在也没什么好担心,事情都谈妥了,也就是说自己只要完全按规矩来,那些兵根本不会动自己丝毫,权当王争派人保护就是了。

    。。。。。。

    崇祯四年,后金出兵夺占大凌河城,到了眼下的崇祯十三年,清军除了在赫图阿拉遭受大量损伤后,大局依旧没什么变化。

    蒙古诸部已经归附,朝鲜也是称臣附庸,算是彻底解决了南下的后顾之忧,奴酋皇太极在那次赶回兴京后只休养了几日,便定下八旗养息,夺取锦州辽西通道的战略,在这其中汉奸范文程出了大力。

    锦州,战略地位重要,是崇祯顷大明全部国力打造的宁远、锦州防线主要环节。

    锦州西南依次为松山、杏山、塔山城和宁远(今辽宁兴城)重镇,皇太极十分清楚,锦州若破,松山、杏山、塔山三城必定随之而下,宁远则成孤城,整个防线将彻底崩溃。

    就在崇祯十三年三月,奴酋皇太极下令,以郑亲王济尔哈朗为右翼主帅,多罗贝勒多铎为左翼主帅,各统八旗兵开赴义州。

    不过这次清军并没有直接猛攻锦州,而是在义州境内筑城屯田,一方面等待蒙古、朝鲜随行军到齐,另一方面筹措攻城器具,逐步蚕食锦州外围据点。

    锦州守将祖大寿收到探报,立即加急呈送京师,称建奴在外筑城,实则意在锦州,宁锦危急,请求朝廷援军。

    然朝廷此时深陷张献忠、罗汝才等人复起一事,中原五省遍地烽火,官军连败,根本无力理会辽东战事。

    这一拖就到了四月末,皇太极亲往义州、锦州察看地形和明军态势,并且召集诸王公贝勒大臣商议,最后决定围而不攻,对锦州长期围困,断其饷源、歼其援军,并以此迫使守城明军出降。

    济尔哈朗、多铎分别率八旗、蒙古各部与朝鲜联军由远及近,进围锦州,为实现长围久困之计,清军每三月一次轮换,克期修整。

    这时杨嗣昌率京营出关督剿农民军,崇祯皇帝刚刚腾出手却又得知辽东战事再起,且锦州危急,立即召集各部院大臣在朝议上商讨方略。

    廷臣议论纷纷,主张不一,有人惊慌失措的甚至建议迁往南京,有人主和,但大部分的人都主张重新启用正在狱中的孙传庭,让他督领九边各镇援军驰援锦州。

    但崇祯皇帝大为恼怒,觉得自己刚刚将孙传庭下狱,这么短时间内释放有损天威颜面,严令此事不得再提。

    不久,蓟辽总督洪承畴上疏,称清人屯兵锦、义两州之间,实为“持久之计“,不可轻视,力主战守双策。

    经过激烈的廷议后,崇祯皇帝采纳。

    祖大寿据守锦州城,率城内辽兵趁清军立足未稳之际而主动出击,济尔哈朗守成有余却攻伐不足,清军接连小败,且围城不严,所以一直都没能接近锦州城。

    其实说是围城,实际上却远远没达到皇太极的预期目的,城内明军甚至都能看着对面清军大营而出来行走,最后再从容自若的回城,这算什么围困。

    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崇祯十四年的三月份,皇太极下令,命和硕睿亲王多尔衮代替郑亲王济尔哈朗主持围攻大局。

    多尔衮率领两白旗到锦州城外,先向诸贝勒参领了解城内外情况,紧跟着便以蒙古八旗、汉八旗、朝鲜兵为先锋,满洲八旗居后,迅速逼近锦州城崱

    多尔衮亲率巴牙喇督战队位于阵后,发下严令,但凡随行军中有溃逃者,八旗兵当立即斩杀。

    在这种情形下,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