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这斧枪灵活的很,劈到虎枪的枪杆上擦出一溜火花,杰姆又是微微用下力,斧枪便是顺着虎枪铁质的枪杆滑下去。
紧跟着第二道攻击也就到了,小斧的劈砍只是为了让高亮的胸膛敞开防御,真正的绝杀却是细长的茅尖,杰姆大喊一声,用力将手里的斧枪送了出去。
尽管是不甘心,但高亮还不至于拿性命冒险,这时候已经用极快的速度将虎枪扔到地上,下意识要抽出腰间佩刀,但却摸了个空。
高亮这才忽的想起来,原来方才为了公平,他已经将佩刀解了下来,此刻那口钢刀正静静的躺在远处石阶上,去拿已经来不及了。
换句话来说,现在的高亮已经只剩下双拳,而杰姆居然赢了。
“好了!”
王争忽然起身,全场霎时间安静下来,杰姆原本脸上还带着笑容,见到王争面色沉了下去,赶紧扔下斧枪,跪在地上喊道:
“大老爷将军,小民有罪,小民有罪!”
高亮定定站住半晌,觉得周围嗡嗡的议论声甚是刺耳,自己居然输给了一个洋人,一个从未上过阵的洋人。
想到这里,他顿时半跪在地,抱拳哽咽道:
“将军,卑职。。。卑职。。。”
高亮愧疚难安,觉得自己愧对登州军民厚望,说出这话的时候根本不敢去看王争的眼神。
王争走下去,分别拍了拍高亮和杰姆的肩膀,将他们两个的手拉到一起,笑着说道:
“依本将看,西洋斧枪和大明的虎枪都有可取之处,所以这次的比试是本将糊涂了,没有输赢,算是打平了吧!”
不管这洋人还是高亮,毕竟都是自己手下的人,说哪个赢了另一方心里都会有隔阂,而且这次的比试中虎枪和斧枪孰优孰劣已经在各将心中有了定数、
在这样的比武中输给一个洋人半程,说出去可就是伤自己士气了。
王争这番话是将责任揽到自己头上,把台阶给出去,包括高亮在内,很多人都明白是怎么回事。
杰姆松了口气,还好这大明将军不是小肚鸡肠的人,他捡起斧枪交还给黄阳,左手放到胸前,对王争郑重的鞠了一躬。
王争抬起头看了一眼天上,回头有意无意的说道:
“这天色也不早了,大家都回去歇息吧,明天还有活计要干,杰姆、阳子、亮子还有红娘子,你们随本将来!”
听到王争的命令,原本散坐在墙头的百姓都是跳下去,拍拍屁股,一边谈笑一边往粥棚那边去了,登州营的兵士们和巡检司的盐丁则是在各自上官和头目的喝令下迅速集中起来。
有的回到军营、司署内,有的上街巡逻,反正都是回到自己的岗位上。
。。。。。。
夜已深,登州副元帅府内早就点起了夜香,淡淡的月光下萦绕着熏香,书房内仍是灯火通明。
“这次的比试,你们都在场,有什么想法都说吧。”说到这,王争看向黄阳,笑道:“阳子,本将早就看你有话要说,尽管直言。”
黄阳看了一眼杰姆,沉吟道:
“将军,卑职一直觉得咱们登州营战兵的建制太过单一,这所谓的斧枪正可以弥补这点,依卑职看,可以仿照打制一批让兵士们先练着。”
王争点点头,黄阳的想法的确是登州营几个高级军将中最为开放的,除了亲身经历过的高亮,应该也就只有他才能看得如此透彻。
想到这,王争道:
“亮子,你与杰姆比试了两场,觉得黄参将的话可行吗?”
其实在场的除了杰姆与红娘子,剩下的都是从义井庄过来的老兄弟。
大家甚至穿过一条裤子,从泥里滚出来,在苦难中爬出来,为了寻活路都铤而走险贩过私盐,这会儿有什么话是不能说的。
当下,高亮上前说道:
“阳哥说的不错,卑职与这红。。。杰姆比试的时候,发现这斧枪的确是难对付,要是让兵士练一批出来,上阵一定会发挥奇效!”
“屁!”
董有银再也忍不住,大嗓门喊道:
“这也就属于民间私斗,战阵上咱们登州营的儿郎们在将军率领下列阵进退,虎枪如林,不管那些鸟人是从哪个方向过来,一准给刺成筛子,换了俺来,那洋人根本赢不了!”
董有银言语间颇有不平和的意思,高亮虽然知道针对的不是自己,但也没吭声,邓黑子看面色颇为赞成。
杰姆正听得兴起,听到董有银说完,顿时识趣的后退几步。
黄阳拉住他,皱眉道:
“有银,这次比试的不是个人,而是两种兵器孰优孰劣,将军说了,杰姆今后是咱们登州营的兄弟,不要再从门缝里看人。”
王争摇摇头,带着些许训斥意味的道:
“今后若是有其他的人来投,是看你董有银的脾气,还是看本将的意思?”
董有银脾气就是这样,心直口快,见到王争有些生气的样子,这才是闷声闷气的不再多说。
王争暗自摇头,这时候的人对洋人看法太深,一时半会还真是改不过来,需要时间来磨合。
扫视一眼众将,王争严肃起来:
“本将知道,你们中有些人还是想不明白,觉得手里虎枪好用,对西洋斧枪陌生,但时代在进步,这年头,就连鞑子都知道造炮攻城了,咱们若是再不知变通,岂不是还不如那些扎着猪尾巴不人不鬼的东西?”
虽然被王争凌厉的训斥几句,周围的人都不再说话,但也能从他们的表情上看出来,除了黄阳、高亮、红娘子等几个人之外,大多数人并没有心悦诚服,都只是不敢争辩而已。
王争摇摇头,心道说再多也没什么用,尽管自己和黄阳几个人在比试中看出不少东西,但其他人却看不出来,思想哪能那么容易改过来。
看来只能和往常一样,孰优孰劣,战场上见真章吧!
第二百零三章:努力跟上时代的脚步()
“杰姆,你们那边作战的时候都是怎么做的,详细讲一讲。”
听到王争问话,杰姆清清嗓子开口说道:
“回大老爷将军的话,小民那边是列成方阵作战,斧枪兵或者长矛手排成整齐的队列有秩序的进退,火枪手最开始站在前排射击,等到对方冲的近一些才是跑到后面,将前面的人当成移动城堡朝外继续射击骚扰。”
董有银听完,诧异的看了一眼这洋人,他所说的,确实与登州营兵士一直操训的方法类似,以往的几次战斗也都差不多。
在场的其余人都是暗自点头,王争安下心来,看来自己的练兵方法与西方差不多,起码在这个方面登州营是没有落后于西方的。
在十五世纪末,西方的作战方式已经逐渐领先于东方,现如今登州营的作战方式与西方大体一致,说明自己并没有落后,就算普及斧枪,兵士们应该也能很快上手。
王争毕竟不是专家,所能做的就是尽可能按照先进的方式来,这时候的人心里接受与否倒不重要了,因为你说再多他们依然不理解,等到上了阵尝到甜头,自然就会明白哪个更好。
一直以来,吴惟忠和韩大虎等一些与王争关系好的大明将官提及文登营的操练方式都是大为赞叹,普遍认为王争深谙练兵统御之道。
他们却不知道,王争的操训方式并不是首创,所做的一切,只是为了尽可能的跟上时代脚步,不至于落后罢了。
高亮看了一眼正在说话的杰姆,觉得这红毛那头的操训方式和登州营有不少相似之处,心里总归是好受一些。
觉得两方还算是一家,再看这洋人也就不觉得那么可恶,细细的听起来。
杰姆自然知道方才的比试自己得罪不少人,所以说起话来是小心翼翼,一边说一边不断的鞠躬。
这时候王争提出疑问,说道:
“仅仅是长矛手列阵,想必西方的骑士们很容易就能突破进去,战场上遇到这个情况,你们那边又是如何解决?”
杰姆听后想了一会,总算是都理解了王争话里的意思,回身指着那杆已经被立在正堂中的斧枪,说道:
“这就要用到斧枪了,大老爷将军在上,我们那边现在基本都不怎么用长矛手,大部分都换成斧枪兵。”说到这,杰姆自嘲的笑了笑,继续道:“现在还在用长矛的,估计也就是那些骑士领主的侍从护卫了。”
王争点点头,这些话他倒是听得明白,其余人却是一脸懵,杰姆继续在那说道:
“长矛手一般都会随身佩戴短刀,小民看大老爷将军麾下的兵士也是如此,不过骑士们往往居高临下,又是身穿板甲,长矛手的短刀很难影响他们的冲锋。”
“这时候,就需要斧枪兵用那把小斧将骑士从他们的马上勾下来,只要他们下马入阵,那就是任人宰割了。”
正处于三十年战争的欧洲,骑士的地位已经没有原来那样高贵,这也和欧洲普及斧枪和各种火枪、火炮有关。
其实纵观世界,各处的游牧民族在这个年代,几乎都处于崩溃阶段,以往的骑兵时代已经过去,近代军阵取代一窝蜂似的冲锋已经是历史必然。
不过说来也是悲哀,西方在这个进程走上了世界的前列,而本应紧随其后的中国,却被满清打断。
骄傲自负的鞑子自诩天朝上国,“骑射定天下”,即便在还算开明的多尔衮、皇太极眼里这都是亘古不变的定理。
所以清朝入主中原后,东方便开始闭关锁国,渐渐与西方的距离越来越大。
现在王争最想做的,就是壮大自己的力量,因为他每当想到后世的历史便会痛心疾首,这也是他为什么总忙个不停的原因。
董有银忽然喊道:“到底是什么盔甲,长矛都刺不透?”
其余人虽然没有出声,但看样子也都是不太相信杰姆所说,即便是鞑子的铁甲,虎枪全力刺出去都能刺透,更别提比虎枪更尖的长矛了。
说完话,杰姆躬着身几步退到众人外围。
王争听到众人的议论声,倒是忽然想起什么,这个事情提前给他们解释解释倒没有坏处,也算是打个预防针。
“有银,去把正堂的那件盔甲拿来!”
董有银立刻是一抱拳,毫不犹豫的走了出去,没多久便是带着那套西式的骑士板甲回来。
这时候王争才注意到,这板甲的胸前还用金色刻了一只展翅雄鹰,杰姆见到后明显是浑身一颤,不过王争并不知道这图案代表什么,这时候也没多余的心思去问,大家还在等着自己说明缘由。
所以王争没有多想,将板甲拿在手里便是开始说起来。
。。。。。。
夜深人寂,登州副元帅府里不断响起一阵阵惊奇的叫声。
红娘子摸了摸这西方板甲,还是觉得太不可思议了。
眼前的骑士板甲硬邦邦的,表面上光滑洁净,虽然看着不太厚,但没人觉得它比厚实的铁甲防护低。
王争说完,他们才恍然大悟,对战时长枪手或长矛手若不是正对着这副盔甲完全发力,刺上去之后,枪尖或茅尖一定会划开。
在场的都是经验丰富,这点事要理解还是很容易的。
几个人正在那边低声的讨论,今日的事情实在难以理解,即便是他们,想要完全理解也要花费些时日。
“若仅仅是虎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