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君临战国-第45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燕国大败东胡,追击千里的消息,迅速在六国之间传开。

    原本六国听说东胡三十万铁骑南下,对燕国大兵压境,都暗中偷乐,觉得燕国刚复辟不久,推行了三年新法,忽然遭到胡人的南下侵略,真是流年不利,燕境很快就要生灵涂炭了。

    一些打算前往燕国的商旅和士子们,在听闻燕国遭受东胡大举进犯之后,都动摇了继续北上的念头,甚至一度觉得,这次燕国没救了。

    即使很快传出,燕王御驾亲征要对付东胡,被秦赵齐楚魏五国朝廷耻笑不自量力,如今大捷的消息传荡开,不但六国朝廷震动了,六国诸侯的子民们也都震惊得无以复加。

    一时间,燕国崛起的言论,迅速在六国民间传开,大街小巷,酒肆棋坊,青楼箫馆,不无谈论着燕国。

    “想不到啊,燕国竟然能击败三十万胡骑,什么时候燕军这样强悍了。”

    “是啊,连赵国效仿‘胡服骑射’,也只是积极防御,不曾真正大破胡人,弱燕竟然做到了?”

    “听说没?燕国推行变法三年,据说已经大变样了,国富民强,快赶上六国殷实了。”

    “老夫始终不信,弱燕这个咸鱼真能翻身?”

    “”各种论调、言谈、观点,都在相互倾轧,越传越勇,波及六雄战国,使更多的年轻士子和老夫子们,都想北上入燕,看一看燕国竟然发展什么状况了。

    本对燕国变法不屑一顾的人们,也都转过话锋和视野,对燕国表奖起来。

    总之,燕国的形象,上升了不少,这也引起了六国朝政的重视。

    赵国邯郸皇宫。

    一群文武大臣们就在讨论对燕国的策略,蔺相如在殿上进言,要求对燕国进行重新考察,重视燕国目前的变法,希望能借鉴一些,在赵国推行。

    但是也有不少老臣,觉得学习燕国,等于辱没了身份,燕国没有赵国强盛,学它是本末倒置,自甘堕落。

    双方党争派别,争论不休,引经据典,相互攻击起来,尤其是保与保吴党的两派争斗最凶。

    由于赵王赵雍自娶了吴孟姚之后,宠幸不得了,一年后吴娃为赵王诞下一子,名为赵何,聪明伶俐,赵王爱屋及乌,从此便有废立太子赵章,改立次子赵何之意,导致朝廷大臣分派对立起来。

    保太子党,是以田不礼为首,支持太子赵章的一群大臣,这些人都是儒家的支持者,认为太子立长乃天经地义、人间正道的说辞;保吴党,是一些近臣,以李兑为首,揣摩出赵武灵王欲立次子的心思,打算通过保赵何,成为日后的拥护功臣,一种投机仕途高位的捷径。

    朝廷任何一个观点,两派都会站在对立面上讨论,你同意的我反对,你反对的我同意,相互打压,明争暗斗很激烈。

    赵雍举棋不定,转向赵奢问道:“马服君,你有什么建议?”

    赵奢在废立太子一事上保持中立,但是涉及国家大事,还是很踊跃地提出见解,当下抱拳回道:“君上,如今东胡大败,赵国不应安于现状,正好集结重兵,对林胡与楼烦用兵,这两戎狄小国,不断与中山国残余势力勾结,企图夹我大赵的代郡,作为中山国东山再起的割据地,应早出手,没有了东胡在背后支持,这两小国,不难对付,至于燕国,加强北部与燕国接壤的驻军,密切监视燕国动向,微臣担心,一旦燕国强盛后,会对齐赵用兵,当早作提防!”

第774章 侧目看燕() 
魏国,大梁城。

    大街小巷的百姓也在热议着燕国击溃东胡的事情,加上一些商旅从北归来,讲述燕国境内,物产丰富,粮食充足,生活用品眼花缭乱,民风康健,使世人对燕国的形象有所改观,似乎不再是那个贫弱不堪的旧燕了。

    尤其是由燕国运输而来的加工品,如油伞、肥皂、蜡烛、瓷器、棉纱、衣袍、丝绸、牙膏、面粉等等,许多新款,在生活上,不断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所有列国百姓,大梁人现在越来越离不开这些燕货了。

    皇宫内,魏王与一些大臣也在议论着燕国崛起的问题,尤其是以丞相甘茂为首的文官集团,觉得应该重视起燕国来,在外交策略、经济方面,都要加强沟通交流。

    按照‘远交近攻’的策略,燕国与魏国隔着赵和齐,没有领土争议,也没发生过什么大战,所以应该加重结盟,搞好外交关系,以便魏国对付相邻的东齐、西秦,不受远国诸侯阻扰。

    甘茂站在殿中,百官注目之下,拱首以君臣之礼,恭敬道:“君上,燕国这次胜利,并非巧合,而是变法的成效,我方斥候和谍报人员,在燕国考风,发现燕国从土地改革、朝廷企业、兴建大型学府、普及各地小学等方面,都做了大努力,据说很快燕国要推行,国内八岁以上男孩,都要进入小学免费学习五年义务教育,然后选拔入中学、太学,非常重视教育,学风浓厚,民智初开!”

    “各种生活品层出不穷,物质丰富,统一新货币,对中原六诸侯国贸易,都是占在主导位置,现在各国都在购入燕国的货品,种种迹象,都表明燕国在崛起,不可再以旧视角而度之。”

    魏王仍有些不相信,半信半疑道:“六百年老燕,如日薄西山,垂垂暮已,真难相信,短短几年,进步如此迅速,难道乐毅、剧辛、苏秦等名士,真的如此有才干,堪比商鞅了?”

    “微臣觉得,这个燕王,年纪轻轻,有此魄力,推动变法,堪比秦孝公了,燕国未来可期又可畏!”甘茂忍不住叹道。

    魏王询问道:“丞相觉得,我大魏当以何姿态,对待燕国的崛起?”

    “外交拉拢,静观其变,一旦燕国强盛,威胁中原各国,暴露出野心,就要连横削弱它,不能让任何一家独大,否则天下一统,不可避免!”甘茂神色肃穆地回答。

    “哦,那此事就交给丞相权衡利弊吧!”

    甘茂略微犹豫,又说道:“君上,魏国地处中原的核心地段,四面受敌,北有悍赵,西有强秦,东有富齐,南有蛮楚,所以拉拢燕国很有战略意义,至少可以对赵、齐有一定的威慑作用,如今燕国强盛起来,可以大魏分担来自赵、齐的压力,故此,微臣建议,最后能联姻,效仿秦国,嫁出公主入燕,做燕王妃,结成同盟,牵制赵齐的力量,对我魏国局面十分有利。”

    “出嫁公主?需要如此吗?”魏王疑惑问道。

    这时有魏国老臣王廖站出来阻挡道:“臣觉得不可,燕国虽推新法,但毕竟乃七国之末,魏与燕结盟,已经是高看抬举它了,还有嫁出公主,未免太瞧得起燕国了,兴师动众,让其它五国,如何瞧我大魏国威?怕是都会耻笑魏国无能吧?”

    老一派的魏国臣子,纷纷站出来劝阻,而甘茂这两年新到魏国做官,提拔了一些年轻有为的寒庶士子,形成新壮派,推行一些法令,必然对魏国贵胄宗派造成威胁,因此守旧派,与新壮派矛盾很重,又在太子与魏钰之间,形成对峙,同样相互倾轧。

    魏襄王拂袖道:“此事容寡人考虑一番,暂不做定论,众卿不必多言诛讨,徒生是非了。”

    魏王发话,两派大臣这才终止辩论,沉静下来,这样的争论,几乎朝会上屡见不鲜,所以都不觉得异常,魏燕联姻之事,暂且搁置一旁了。

    齐国临淄城。

    不少齐人从燕地回家探亲,毕竟两年前五国伐齐,给齐国造成了大创伤,数十万难民逃亡了燕国,如今两年过去了,这些难民在燕国扎根下来,安家落户,逐步享受燕国公民的部分权利,如医疗打折、传染病免费治疗,年老者每年有津补等,逐渐让齐人融入到燕国模式的生活中。

    这次回乡探亲,不少齐人开始描绘在燕国生活如何殷实充裕,燕朝廷变法之后,对百姓的苛捐杂税减少,徭役不像六国那么繁重,农具先进,而且各地官府会发放一定农具,还会组织生产,兴修水利,这两年农户富足,不仅解决温饱和饥荒,还有一定余粮,换了一些生活用品和钱币,比在齐国还有富一些。

    如此一宣传,对当地齐人造成很大的躁动,特别是燕国又大破了东胡,使不少齐人对燕国有了向往。

    这种风气被孟尝君得知后,立即入宫觐见齐王,商讨对燕的舆论抑制。

    “君上,燕国崛起的势头很强,齐与燕毗邻,一些交界处的民众,最近有频频北迁的迹象,当及时制止,否则会有大批齐人迁往燕国定居。”

    齐王秉性乖戾,野心很大,但能力不足,属于那种空有抱负却无实力的人,听孟尝君的汇报后,却不以为然,哂笑道:“弱燕,不过小打小闹,当年我大齐差一点就灭了它燕国,有何资格与齐争锋?”

    孟尝君田文道:“君上,今时不同往日,燕国变法有模有样,已经逐步增强,这次能击败三十万胡骑,并非偶然,我齐国曾讨伐过燕,微臣担心燕国一定强盛,必然对齐用兵,当早作警惕,加强北部的驻军,同时加深与燕修好的外交趋势。”

    齐王微微一笑,表情轻松,似乎仍不放在心上,说道:“无妨,燕国有了起色,无非乐毅、苏秦等人的推动变法,寡人曾在两年前与苏秦有约,让他来齐做官,当时苏秦表示,在燕无缘丞相,只能屈尊乐毅之下,愿意两年后来齐,算算日子,也快到了,等苏秦一走,燕国等若去掉了一个肱股之臣,不会长久的,所以你就不必担忧了,寡人心中早有定数,哈哈”

第775章 规划朝政() 
秦、楚、韩各地也相继得知燕国战胜东胡三十万大军的事,不过这三国与燕相隔较远,交集很少,因此关注率不如赵、齐、魏,目前还感受不到来自燕国的威胁,所以只在外交上,加深对燕的拉拢和示好即可,防范上,却没有任何改变。

    中原六国在这段时间内,对燕国大相谈论,使得燕国的形象得到提升,越来越多的士子和商旅,决定要北上,形成新一股的赴燕热潮。

    燕京城,更是全城欢腾,庆祝破东胡,祛鞑虏,长了中原人的威风,都觉得脸上有光,作为燕国人,六百年老字号的传承,一直被认为奄奄一息的国运,终于勃发了一回。

    大街小巷,挂满了横幅,对燕军将士英勇作战,保家卫国,进行歌颂。

    燕京日报、国府报、商号报等,都对这次燕军破胡,做了大专栏报道,大肆宣扬,振奋国心,使百姓更加凝聚在朝廷官府周围,上下一心,众志成城,对朝廷法令更有执行力。

    燕王御驾亲征,也是这次议论的焦点,这次所有燕国人,都认为燕王能文能武,是燕国六百年中,少有的一位英主,英风锐利,对将来的国力,都充满了期待。

    经济的繁荣,社会的安定,国防的增强,学风的康健,使得燕国焕然一新,老旧势力被压制得无法抬头了。

    皇宫内,正在进行一次大朝会。

    燕王班师回朝之后,召开的第一次朝会,文武百官,林立堂前,仪容休整,规规矩矩,首先在丞相乐毅的带领下,向燕王朝拜,恭贺君上出师大捷,凯旋归来。

    随后,由三司六部各局的大臣开始汇报着近期的状况。

    辰凌听完各部的陈述谏言之后,微微点头,不动声色地点评几句,然后把话题引向变革上来。

    “众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