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君临战国-第42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墨妃暄在铜镜的反光中,看到辰凌正目不转睛盯着她看,有些郝羞,忍不住剜了他两眼,轻笑道:“夫君,那赢妃的事,你都处理妥当了?”

    “那个小妮子,太执着任性了,一时难以转变她的想法,不过经过一番安抚劝慰,已经开始进食了,这就是在燕宫内,如果她被嫁去其它诸侯国,谁会容纳这样的妃子,早就打入冷宫,甚至霸王硬上弓了!”辰凌忍不住叹道。

    这倒是实情,如果不是燕王,而是赵王、魏王、楚王、齐王等,娶回一个王妃,却对别的男人死心塌地,不侍寝、不献媚,整日一幅多愁善感、思念情郎的样子,早就被处置了,能不能活着都是问题。

    “唉,如果那样,估计她不堪受辱,或许会魂销玉损了。”

    “是啊,这妮子,真是傻的可爱,老秦人执着的性子,很难轻易改变。”

    “如果换做我,怕是也一样,得知自己心爱的人忽然阵亡了,即使不殉情,这一辈子,都要心死了。”墨妃暄轻轻一叹。

    辰凌听到这,心头一惊,有些担心起程素儿、靳若若、洛语嫣、白若溪诸女,也不知她们能否想通,自己不知此透露给她们一些蛛丝马迹,就是担心自己忽然‘阵亡’,她们承受不住打击,看来自己要派人送去一些信物或密函,稳住她们才行,千万别想不开,干些傻事就遭了。

    很快,墨妃暄已经洗漱妆扮完毕,华丽的王后袍服,上品丝绸宫裙,明**人,娇丽不可方物。

    辰凌也洗漱完毕后,两人携手去慈宁宫,向易太后敬茶礼拜,礼仪不可缺。

    完成太后宫的礼数后,二人又回到乾宁宫,不一会儿,赢珂儿就率领白冰、车丹、孟瑶、赢倩四美人,前来向王后行礼,认后宫之主,毕竟以后墨妃暄就要总领后宫群妃了。

    赢珂的脸色有了好转,情绪稳定了不少,或许因为昨天燕王的开导和劝慰,有了一些效果,今日赢珂儿还特意瞄了几眼燕王,果然与自己心仪的男子,神似酷像,而且看着她的目光,也很是温柔。

    “拜见君上,王后——”

    墨妃暄仔细打量着赢妃,心中暗暗怜惜,道:“起身吧,赢妃,以后在宫内,我们就是姊妹了,都是燕王的妻子,平时要多交流来往,以免生疏。”

    赢珂听着‘燕王妻子’的词,心中忍不住凄苦,是啊,自己是燕王的妻子,有什么理由身在燕宫,还念念不忘别的男人呢?这样置燕王何堪?她眸光偷偷瞥了燕王一眼,如此熟悉的脸庞,不同的气质,给她一种另类异样的冲击感,而且对他,心中还有很多愧疚。

    她也清楚,这一年来,自己如何冷淡对他,但是燕王竟然忍受了自己爱其它男子的事实,不予追究,还如此疼惜开导自己,想到这些,赢珂对燕王生出一些歉意,不知不觉间,有些失神了。

第715章 焦点() 
中原混战继续,齐、赵、魏、楚等国,在忙着收拾胜利果实,收编降军,镇压当地反抗者,一时间抽不出精力别顾。

    秦国忙着安抚西戎各部落,同时巴蜀有动乱,还要派兵去镇压,总之,战国七雄都很忙,自顾无暇。

    燕国利用这个契机,大力抓生产和经济,把新法实施到各个领域。

    辰凌深知生产力与生产资料的关系,改善百姓的劳动工具,会增强生产能力,于是,他委任科研院在一些小零件上做出更进,比如制造曲辕犁,在战国时期,农民耕种,还是以石镐,青铜镐刨坑种苗为主,犁杖很少,而且还是简单的直辕犁,费时费力。

    曲辕犁机构完备,装有犁壁,便于深耕,配有犁评,可以调节犁铧入土的深浅度,操作灵活省力,便于转弯,可大提高耕作速度和质量。

    加上与草原的贸易,更多的牛、羊、驴、骡、马等牲畜被交易到燕国来,由朝廷配给各乡里,牛、驴、骡等家畜,用于耕作,可节省青壮力刨坑,而且速度增快。

    以前地广人稀,人口稀少,很多土地无人耕种,都荒芜了,使用牛、骡和犁杖等,可使耕种面积得到扩大,因为效率提高了。

    与农业息自己相关的就是水利,在辽东、辽西一带,有肥沃的西辽河平原,被河网交织、西拉木伦河、辽河、大凌河、老哈河,几乎把平原圈在里面,兴修水利,可以避免洪涝灾害,还能灌溉良田,开垦荒地,使土地可耕率、利用率大大提高,量产自然也会增长。

    民以食为天,粮食问题得到缓解,大量储备,才能使民心安定,辰凌借鉴古史、深知所有王朝,最后灭亡的根本原因,都是土地的高度集中,赋税不合理,使最底层的百姓徭役赋税繁重,却又无田可耕,因为大量土地都被地主阶级,豪强贵族,王室公卿们霸占了,剥削百姓太严重,赶上某个皇帝昏庸,无法驾驭大臣,就会导致农民大起义,然后灭国了。

    强大的秦国、汉朝、隋唐、宋明老师这种原因,开国时候很强大,但许多社会隐患问题都存在,只不过开国皇帝能驾驭那个局面,使得文武群臣还有四方百姓不敢妄动,一旦开国皇帝死去,社会问题就会逐渐加深、恶化、下一代皇帝又长于宫中,无法知道天下百姓事,久而久之,问题积攒到一定程度,就爆发了。

    所以辰凌下死令,燕国土地,不允许买卖,实行家庭联产承包制,禁止贵族、官员、王室公卿、地主阶级买卖土地,圈地,一旦触犯,等于斩首之罪,震慑对土地垂涎的豪强贵族!

    辰凌与范睢、乐毅、苏秦等人又商议,在燕国五郡内,设置粮仓、建立严密的仓禀制度,形成正仓,太仓、转运仓、军仓、义仓、常平仓等,组成仓禀体系,敛集、储运、分配和调节从各地征收、收购上来的实物,用于储藏,等到灾年或战争时候,统一调配使用。

    另外,为了提高燕国文化习俗,燕国开展全民读书活动,各地乡里,利用农闲的时候,派出夫子对百姓教书识字,宣扬燕国朝廷的优越性、先进性、爱民思想。

    并且整个燕国上下,改变一些称呼,比如把‘百姓’改为‘人民’,把‘朝廷’改为‘政府’,灌输一种政府爱人民,为人民服务的思想,破开狭隘的君权神授思想,被朝廷的舆论引导,成为‘忠君爱国’‘报效国家’的坚定信念,如果百姓太愚昧,很容易遭受地方割据、豪强的蛊惑,在以后闹起义暴乱。

    辰凌要割除一些弊端,同时大力推动燕国文化,比如制瓷业的研究,在陶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工,生产出陶瓷,在历史上,直到东汉末年才正式出炉,由于燕王的大力倡导,由科研院进行不断实验,瓷器逐渐产出,虽然不够成熟,但是比起陶器已经是一种进步了。

    纺织业、染坊业、酿酒业、制镜业、造纸业等发展,一年之间,燕国人的生活水平丰富多彩起来,不像以前那样寒酸古朴,缺少商品了。

    六国商人看到了商机,都争先恐后来到燕国,高价购买这些东西,运往六国,奇货可居,赚到差价,一时间,燕国的名声鹊起,让天下人瞩目。

    各地酒肆客栈,驿馆茶道,人们都开始谈论起燕国变法来,天下士子又活跃起来。

    “梁兄,听说燕国变法有了成效,发明许多小玩意,对改善百姓生活,起了大作用!”

    “是啊,本人也听说了,燕国不拘一各,在各方面进行尝试,除了国治外,还对算术、工匠、农耕、手工、商会等方面进行扶持,比商鞅变法还有详细!”

    “哼,变法用在一些小道上,终究不是正途,我觉得不可!”

    “宋兄何出此言,这些小道,可都是改善民生的东西,大大有利——”

    士子们在一些公众场合,大肆讨论起来,争得面红耳赤,甚至引经据典,要把对方辩驳下去。

    就在六国商贾,士子、百姓、谈论燕国风俗变化,新法得失的时候,又传开一个消息,燕国要迁都了,从暂时的襄平城,迁往新都,燕京城!

    八月迁都,中秋之日,燕王并赢取草原公主为王妃,让巨人再次哗然。

    娶戎狄胡人为妃,燕王的行径,有些冒天下诸侯之大不违啊!

    任谁想得到,辰凌掀起的风波刚刚收敛下去,现在天下人又议论起燕王来?先是赢取墨家圣女为王后,接着燕国变法的成效显著,令天下士子趋之若鹜,现在又要迁都燕京城,并且赢取草原戎狄胡人女子为王妃,一时间,成为话题焦点。

    “听说了吗,燕京城刚建成,但是很多城街和外郭还在建设中,规模宏大,比其他六国都城都要大,燕国看来要崛起了啊!”有人赞叹。

    “建都大有个啥用,强国是靠硬实力,不是都城的大小!”有人反驳。

    “听说没,莘禅和苏沐两大绝世名姬要赶往燕国,举办演出了——”

    “那有什么,听说大才女洛语嫣要去燕国采风,还要觐见燕王呢”

    不知不觉中,燕国渐渐成为话题,在摆脱落后的弱国形象。

第716章 迁都() 
燕京城在旧都蓟城的基础上,再次扩建,把蓟城囊括其中,变成了外郭瓮城,而燕京的主干道,紫禁城、王宫殿都是全新建造,由于邹衍的加入,在阴阳五行的基础上,讲究天人合一的布局。

    整个燕京城,恢弘浩大,外城的城墙高坚厚实,如铜墙铁壁,便于防御,主城墙上还建有雄伟的城楼,角楼,望楼,间隔而立,楼顶是重檐九脊歇山工,外有廊柱围绕,下临马道,可四车并行。

    皇宫殿群沿着一条南北向中轴线排列,前三殿,后三宫,御花园都位于这条中轴线,并向两旁展开,南北取直,左右对称,依据布局和功用分外朝、内廷两大部分,风格迥异。

    偌大皇宫只有四大大门,南门为正,名为午门、东面为东华门,西面西华门,北门名神武门,整体布局,暗含周易象数义理,也蕴含黄帝内经的生命思想,阴阳五行,八卦结构,包括取名,都极有讲究。

    整个皇宫位于燕京城的核心位置,皇宫前后为南衙北司,都是官署办公区,左右为官吏贵族的住宅,这些官员的住宅区等,工匠们并没有修建,只是把地圈好,把官道留出来,容大臣们入住后,自行修建。

    如果按照环路来说,一环是皇宫,一环与二环之间是各种政府机构、衙门,还有一些王公贵族的住宅,二环至三环之间,是学府、坊市、商贾、外戚、士子等居住和经商的地方,三环外才是工厂作坊,以及平民的住宅区。

    一些有噪音,有污染的工坊,没有安置在燕京城,而是城外郭内,居住的是普通国人,属于郊区,居住着形形色色的燕人,多是耕民和作坊工人。

    八月初,辰凌以及墨王后,率领后宫、满朝文武大臣,开始迁都,进驻燕京城。

    这是一个迁徙,因为这一年多的积累,襄平城内人口增多,朝廷官员、家眷、府学士子、工商、作坊者不计其数,浩浩荡荡进入燕京城,都被眼前的大城震撼了,尽管没有动工完毕,许多街道被铺砌完毕,但是两旁的住宅只有院墙,里面不见房屋,需要分到住宅着,自行修盖。

    朝廷官员,安全按照官职大小,来分配住所,并在城建局登记入册,领取土地证、房屋许可证等,并非谁想要哪座就抢哪座,天子脚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