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孙策-第54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来没有因为粮草的阻碍而战败。

    献帝心中一怔:“这你都已经准备好了,还来问什么。真是假惺惺到了极处!”

    嘴里却快乐的笑道:“好,孙爱卿真是心系我大汉!这都是惠及天下百姓的大好事。不过这钱币发行与各项标准制定。都是大工程,还要爱卿们多多费心啊!

    这秦国驰道在中原之地。因要恢复耕种,当年就损毁极大。倒是河北与九原的荒芜之地还留有些遗存,应当可以为爱卿修建汉直道省下些人力财力!

    好,都是好事,朕当然准奏!往后就由孙爱卿总督这些事物!”

    对于献帝来说,不论是孙策做什么,用的都是孙策自己的钱。反正国库里没有一文钱支持,孙策拿自己的钱他爱怎么折腾就怎么折腾。献帝不过是张张嘴表示一下,又能说什么呢。

    “要务三,重建太学与各地学宫,学院。要让天下每一个百姓,都能免费入各级学院中读书学习,将来学习成材后考,考科举?为国家栋梁?”

    这个新事物,却是让献帝有些张口结舌:“孙爱卿,这科举又是什么,是进行新式的孝廉考试吗?不过这没有身份限制,岂不是让天下人都能入了朝堂?这怕是有些不妥!”

    只要有本事的汉人都能入朝做官,对于献帝,对官员们是一个大的挑战,但对孙策来说却没有什么不妥。这也是寒门阶层挑战门阀大族的最好、最有力的途径。

    没有了迂腐的八股文的限制,能入朝做官的必定都是些有着真才实学的才子。科举一旦实行,其变革的的力量就不可阻挡。最多只要二十年,那些门阀就会尝到寒门强大的毁灭力量。

    却没有想到,年少的献帝也能一眼就看到其中的不妥,不愧是当了五年的小皇帝。但他绝对也不会想到,科举会在将来给大汉带来如此巨大的变革之力。

    等他真正察觉时,已经没有人能改变什么了。孙策只是微笑的看着献帝:“皇上,这不过只是一次新的尝试而已。如果实用,这科举就将是我大汉新的选举官员的标准。

    当然如若确实不行,以后咱们再改就是。如今不论是朝中各部职司,还是各地郡县衙门中,都是急缺合格的官吏坐镇其中!

    故而皇上应当立即下旨,在三个月之后的正月十五,开始这大汉的第一次科举。以让大汉的统治重新正常运转起来,方是当务之急!”

    孙策的心中早有着自己的盘算:“江南一地,特别是庐江郡。是全大汉最早实行免费教育的郡县。

    等献帝这道旨意一下,一场大考过后,他就会发现中举的庐江人至少也要占到这次科举的六成名额。”

    {谢各位书友的支持,您的支持就是我们最大的动力}

第八十八章 人口粮食是根本() 
在整个朝廷的官员中,有六成人员都是出于一个地方,是同乡,这会是一个什么样的场面。

    而庐江则是实实在在享受到了江南军新政的好处,而且可以说是江南新政实行最全面的地方。如今的庐江人对江南军是真正的万众归心般的拥戴。

    等这批人一入仕,不论是朝廷中,还是地方的势力必然会在这些新任主政官员的影响下,大幅向着江南军倾斜。那时只要江南军不犯下大的政策性错误,在大汉的势力必定是固若金汤。

    何况对整个江南来说,还要占上至少二成的名额。如果八成的官员都出于江南,这个朝廷就只能是江南人控制的。就算是皇帝想要对付江南人,怕也是有心无力。

    何况在这些江南官员的身后,必然还站着武装到牙齿,战力强大的江南军。

    听孙策说起来似乎只是件小事,不明所以的献帝也只能迷糊的点头答应。必竟这官场、地方也的确是需要大量的官员来运转。就算是临时选拔,也得有人去做才好。

    “要务四,向天下颁布鼓励生育的诏令!鼓励大汉所有适龄的婚育夫妇努力生产,多生孩子之家庭有重赏?每个孩子每年给予相应的粮食补贴,直到十六岁成年!

    且此律令必须做为基本律法,坚持三十年不得更改?三十年后,再视形势,酌情修正!”

    昨日的商议中,孙策听到李儒所汇报的,去年江南总共才增加了不到三十万新生幼儿,心中不由得大急。

    在孙策的思想里,江南的四百多万人,多是经过战乱与各种灾难的流民。能活着逃入江南的也大多数都是强壮的青壮年,正是生育的适龄人口。

    在江南鼓励生育的政策下,每年至少应该为江南地方增加百万新生儿才是。要知道,就算从现在起每年能出生一百万新生儿。要将大汉的人口恢复到两千万,都要将近二十年。

    而如此低的人口基数,想要让大汉人口爆发式的增长,也要等这批孩子长大了才能做到了。

    可是才一年才二十多万的新生人口。恢复到二千万要等到什么时候去。这让孙策几乎不敢相信,铁青着脸连连追问。就算这些人中只有一半能生的,还有七十万对夫妻都做什么去了?

    经李儒,周瑜解释过后孙策才明白,这生孩子对一家一户都是大事,必竟不是张张口就能生的。一对夫妻一年能生一胎就是极限了,十月怀胎的过程谁也不能跳过去。

    再则新到江南的流民本就是男多女少。有许多男人根本就找不到相应的女人成婚。要想生孩子还要有足够的女人才行啊。总不可能让光棍的男人们,对着墙壁就能撸出个孩子来。

    偏偏这刚刚安定下来的生活,让绝大多数男人都忙着专心重建家园。为了赚钱养家,又有许多男人都丢下妻子,从事出门开荒,修路,造渠、经商之类的长期在外的工作。

    在李儒想来,去年能有二十多万的新生儿都已经算多了。如果没有鼓励生育的政策。只怕这个数字至少还要缩水上一半。必竟怀了身子的女人,那劳力可是至少要减少一半。

    对一个家庭生活水平的恢复,那也是有极大影响的。虽然说江南军的补贴。能让一家人都衣食无忧,可是生了孩子总要有人去喂养,教导。这就极大的牵制了一户人家的精力了。

    反正江南军这鼓励生育的政策也不会变,许多人都想着要让自己的生活更好,更舒适些再去享受这个官府免费养儿计划了。

    这根本就与孙策大力增加人口的本意不符,必竟大汉如今最缺的资源还是人口。可是有各种条件的限制,孙策一个人急也没用。

    只是他当即就向周瑜下了新的命令。大汉女子,十六岁就要成婚,若是过了十八岁还不出嫁一律由官府安排男人成婚。不过优生优育还是要讲一些的。

    官府安排的男人,必定是强壮的。至于俊不俊就只有天知道了。反正如今天下男人众多,只缺女人而已。

    这道命令下达,孙权从南越带回来的九千美女中,只要是还没有成亲的女人第一时间就被安排了嫁人的任务。没办法,一切都要以大汉的人口发展为前提。没有人许多事也做不了。

    所以这一条就必然被提到了献帝要批准的要务上来。必竟,江南一地的努力。还是不如整个大汉的人口一起努力,来得更有效。

    献帝每念一条,殿中的大臣们的嘴就张大一次。这些政策可都是谁也没有想到过的,谁都知道如今大汉人口在这三十年中,在天灾**之下是急剧减少。

    怨天尤人的有许多,却从来没有人想过还有鼓励生育这一招来恢复人口。就算是有人想到了也不敢说。手中无粮,说起话来自然没有底气啊!

    真是要生出了许多人来,却没有相应的粮食供应。再让新生的孩子活活的去饿死吗?那才真是人伦惨剧,大汉天下还能不灭亡?除非太阳真是从西边出来了。

    生怕孙策闯祸的钟繇有些疑虑的向李儒问道:“李军师,这鼓励百姓大量生育,以助大汉恢复人口之策,好倒是好。可是没有相应的粮食供应,怕是会在将来引起大动乱啊!”

    京畿之地的粮食危机还没有解决呢,任江南军众人说得天花乱坠。这些在过去的一段日子里,饿怕了的皇帝与大臣们在没有看到充足的粮食之前,总是会报有一定的怀疑之心的。

    钟繇莫名的担心,却是引来殿外一阵哈哈大笑。一个自豪的声音响起:“你那老头操得什么闲心呢?没粮食!嘿嘿!笑话,如今江南军的屯田由我大哥统管,怎么会没粮!

    去年新开种的占城稻,一年就收了两季。据我大哥所算,单我军的千万亩屯田,收下的粮食就足有数亿斛之多。何况还有数量更多的民田。

    江南之地所产的粮食,就算是养上五千万人也是轻松!你大汉如今有这么多人要养吗?”

    众人都被这豪迈的声音惊动,吃惊的向着殿外看去,却见一脸黑须的张飞正在殿门外,得意洋洋的笑着。看来他对自家大哥这两年,在屯田上取得的丰功伟绩很是自豪。

    孙策暗暗翻了一个白眼:“这黑皮的家伙,居然不知道这粮食产量也是军事机密吗?看来回去要让吕子衡对全军好好加强保密意识的教育了。”

    被连串的消息震惊的董承有些惊奇的问道:“这位将军,你大哥又是何人?居然能知道江南军屯田的详细数目?莫非你只是在此夸口欺君吗?”

    “呸!你个老家伙,我大哥,那是比我亲兄弟还亲的结义哥哥啊!若不是吕布那贼子,我大哥如今还是镇东将军,堂堂正正的徐州牧呢?哪里会到江南管屯田呢?真是该死的!”

    说到后面,张飞的大嗓门却是不由自主的低沉了下去。刘备落到这样一个地步,倒是他这三弟做的好事了。偏偏他如今还能在外征战,想到这点张飞的心突然感觉似乎有些不妥当。

    “老子怎么就丢下大哥二哥,一个人跟着孙策混上了呢?不过看大哥对屯田管理还是十分在行的,二哥整日忙于练兵也是无睱他顾。

    唉,要让老张我守着一个地方不动弹,又没有仗可打,那才真是要人命了。”

    听得这黑脸壮汉的话,董承的声音也有些发颤的问道:“你大哥可是前任的徐州牧,刘备刘玄德?他一个堂堂的镇东将军,怎么会去了江南做屯田军主将?

    难道他败于吕布之手后,就一直藏在江南屯田吗?堂堂男子汉大丈夫,输了一仗居然就此一蹶不振,真是没出息!亏他还自称是皇亲国戚呢,真是给皇上丢脸!”

    董承心有所感,却是下意识的说出这一番没头没脑的话,顿时惹怒了一群人。

    爽直的张飞整张脸已经是漆黑如墨,指着董承大骂道:“你这老匹夫,我家大哥惹了你还是抢了你小老婆了。若非我家大哥埋头苦干,种出这许多粮食来,你早已饿死了!

    你如今倒是吃饱了不饿,还居然责骂起施舍给你粮食的人来了。你就是个该打杀的老匹夫!来来来,吃俺老张一拳,将你吃下去的粮食都吐回出来。

    我家大哥种出的米,喂猪喂狗也不喂你这老杀才!给老子死来!”

    这一刻,气往上冲的张飞却难得口齿灵利了一回,让献帝与身边的一群人都是脸上变色。却是让江南军众人都觉出了口恶气。

    要不是江南军的屯田,还真没有多少多余的粮食,来喂这些只会张嘴损人的老臣子。张飞叫嚷着就想要冲到殿中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