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孙策-第49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后订下的攻伐目标。

    想不到这个平素不太说话的蔡瑁,却是一针见血的为江南军,指出了另一条似乎更应当走的路。不过两个星火营正副统领,却有着半赋闲的蔡瑁,所不具备的消息来源。

    相对而立的张绣与贾诩对视一眼,做为张绣最重要的军师,贾诩当然知道张绣的一切情况。当然也知道此刻单纯的张绣想要说什么。

    看到心急的张绣想要说话,贾诩心中低叹,对着张绣微微摇头示意。还远不到决定的时候。应该听听大家怎么说才是。

    如果结论真是可能对张任这个师弟不利,只要在总督大人决断之前加以阻止并说服就是。对贾诩来说根本不用如此担心。也只有心无城府的张绣才会如此心急。

    对于大多数武将来说,还是一句话。不论是向西还是向南,只要有仗打,打谁都不是问题。只是众将的话题,马上就转向了西边的刘璋,每个人都在说出自己对刘璋军的认识。

    虽然没有将蜀军看在眼里,但大家也都明白。要是去打刘璋,战事的起初,多数的将军们都会变得无所事事。那只有栈道相通。人畜难行的山间小路,完全就是山地军表演的时候。

    众将议论间,却都是将火热的眼神,看向了刚刚正式加入江南军的祖郞与管亥等将。就在孙策等人前往徐州之时,高顺却是与李儒应江东大族的强烈请求。向着泾县出兵剿匪。

    这两年,江东大族们可是被无所不至。且手段残暴的山贼们祸害的惨不忍睹。曾经有无数联合起来想要抵抗江南军统治的家族们,却被窝里反的祖郞山贼,给灭了个干干净净。

    那些家族所修建的坚固的坞堡,对翻山越岭如履平地的山贼们来说,根本没有丝毫的阻力。

    不但家族的精英们全部被杀,妻女被霸占成了山贼们的压寨夫人。所有被俘的精壮佃户,全部被祖郞转手‘卖’给了江南军,成了江南军的屯田兵。

    而江南军的政策,只要当满八年的屯田兵。就能转成普通的农民,并在固定的地方,分给一人十亩的土地,享受与正常百姓一样的权力与义务。

    这样的条件,可是比做那些没有自由的世家佃户要好的多。原本还有所抗拒的俘虏们,在优待条件的宣传教育下,几乎再没有人想要反抗江南军。

    努力种田而已,本就是各人的一直从事的工作。与其为世家们做牛做马却没有出头之日,还不如为江南军做上八年,就成为有土地的自由人,谁会不干。

    当然还其中必然会有些铁杆的忠仆想要抗拒,但他们的人头自然被借用,作为反而教材了。

    实在是支撑不下去的江东世家,在为首的顾家、朱家带领下向正忙于平定荆州的江南军发出了最最强烈的请求,请求江南军救民于水火。

    对于屠杀各地世家,匆忙武装起来的家兵时,显得十分凶神恶煞的祖郞山贼们。在遇上正规的江南军围剿时,却让残存下来的江东世家深感出了一口恶气。

    据说,其实是据江南军的战报上所说。英勇的江南军陷阵营将士们,用足了心思,想尽了一切办法,对山贼们实行围追堵截。

    经过半个月的浴血奋战,将祖郞的一万山地军,足足歼灭了三千余人。彻底打残了祖郞军的主力,山贼头领祖郞抵抗不过,只能带着余下的山贼投降了江南军。

    从此江东一地的山贼之乱彻底平息。虽然还有部分损失惨重的中小世家,提出要活剐了祖郞等匪首的严正要求。却被江南军毫不犹豫的拒绝。

    “祖郞等人如今已经忏悔以往的行为,痛改前非之后成了江南军的一员。江南军没有无故杀害自己人的先例。以前不会有,如今也不会做,以后更不可能杀害自己人!

    为了江东的和平,世家们也要对他们这些悔过自新的山贼,报以宽大,宽容的态度!”

    让人奇怪的是,这一次江东的世家却没有人再带头出来,想要向江南军再讨个说法。至于已经死在了山贼手中的人,也只能是白死了!

    关于发布到民间的军报中所说的浴血奋战,事实上是两万陷阵营士卒行进到泾县。分为内外两营将祖郞新建的山城围了个水泄不通之后,山上就送下来大批的酒肉为士卒们洗尘。

    之后的半个月里,每日白天之时,江南军都在不断举行激烈的演习。同时山寨上不时燃起冲天的烈火,并响起排山倒海的喊杀声加以配合战斗气氛。

    而邓当、祖郞与管亥这些将领,则负责陪着李儒、高顺等人观看,指挥演习部曲的攻守行动。如果这时候有外人能进入巨大宏伟的战场,就会看到。

    每日的战斗中,有时是陷阵营主攻,祖郞的山地军守在城上。有时则是陷阵营守城,而山地军主攻。有时则是双方合攻,或是同守。进行了各种可能的配合作战。

    真正的是城头变幻主将旗。半个月的演练,却是很好的增加了两支部曲对彼此作战能力的了解,研究出了各种针对性的战法、战术,大幅提升了士卒们的战斗力。

    当然这都是属于军事机密,是参与演习的陷阵营士卒们被严令不许外传的。而随着祖郞的正式归属江南军,山寨也成了第二个江南军的训练基地。

    专门进行山地军与星火营少年们的训练。

    眼见祖郞这些‘新人’可能最先出征,自觉已经是老将的张飞却是第一个跳了出来。

    大声反对道:“大人,飞反对打益州,想那处都是穷山沟沟的,有什么好打的。打下来大伙都去当山民吗?大军还不如去打岭南,那里可是有更多的粮食!”

    蔡瑁用微微鄙视的眼神抄了一眼张飞,反驳道:“张将军看来是大地方来的人,你倒是有所不知。交州地处秦岭之南,同样是处于群山环绕之中。

    何况交州一地,为艰险的五岭三江所卫护,比起益州来同样也算是险阻之地,又有什么好不好打。

    只是张将军你难道不知道,在那益州平原之上,沃野千里粮产丰富,可是素来被人称做天府之国的宝地吗?”

    张飞尴尬的摇摇头:“哦!这个老张只管带兵打胜仗,可不想跟你扯嘴皮子!”

    众人都是好笑的摇头,郭嘉微笑道:“益德莫要心急,想蔡将军所言是有道理,不过蔡将军可能不知道,交州形势如今有所变化了吧!”

    {谢各位书友的支持,您的支持就是我们最大的动力}

第十四章南征交州() 
做为当初的荆州大都督,蔡瑁虽然有自己的渠道,时刻关注着相邻两州的情报。但他根本没有星火营如此迅速的情报网。

    听到军师祭酒郭嘉的问话,再看了一眼赞许的看着自己的总督大人,当然只能摇头。他想要出彩的目的基本已经达到。至于江南军最后攻击哪里反而不是他的真正目标了。

    众将都看向了话中有话的郭嘉:“昨日,苍梧太守吴巨挑动了一些土著一起,将交州刺史赖恭的部曲击败,占领了交州刺史府。刺史赖恭只带着不到百人的亲兵逃回零陵来了。

    如今交州已经没有了刺史坐镇,而实力最强的士家似乎也有所异动。看情形是想要做那在后的黄雀,将大汉的其他势力一举赶出交州,想要一家独大了。”

    “啊!怎么可能!吴巨,他想造反吗?”

    “居然还有如此大胆犯上的猛汉?逐走刺史,这还真是少见!”

    不论是胸有成竹的蔡瑁还是其他众将,都是大吃一惊。太守反了,还逐走了刺史大人,居然会有这样凶狠的人才。众人的眼光齐刷刷的看向了当初派出两将的刘表。

    此时刘表的脸色铁青,虽然愤怒却只能压低了嗓门道:“看甚么?此事与本官无关!吴巨此人素来做事不长心眼。或许是有人在其中唆使于他!再则如今本官并无军权,也管不了他如何行事!”

    语气中的报怨十分明显。却是让身边的刘繇心中‘咯噔’跳了一下。有些担心的看了一眼上方的孙策。暗中扯了刘表的衣袖一下。

    刘表立即醒悟,再次收回了自己的怒火,闭目养神去了。刘繇暗暗苦笑,看来自己之前的劝告都是对牛弹琴了。不过想想,这军权被夺的怨气也确实难消。

    “反正只要看着景升,不要做什么太出格的大动作来。想孙伯符也不会拿他怎样,最多让我们刘家的人一起死了就是!本官还真不信这孙策小子,敢杀光我刘家之人!”

    看着一脸平淡的刘表,更年长一些的刘繇下定了决心,要死保这个同宗同命运的皇族兄弟。

    上方的孙策却根本不理睬刘表堵气般的沉默。只是微微一笑:“蔡将军很不错,考虑的倒也周到!不过情报却是不够及时。”

    看向刚才对着张绣挤眉弄眼的贾诩问道:“文和先生,你如何看待此战?以你之见,我军是南征好还是西征好呢?”

    没想到孙策会直接问自己。吃惊的贾诩有些阴沉的眉头,却是猛然一掀。

    连忙拱手道:“哦!总督大人,属下所知甚少,还要听郭祭酒所言,不敢妄下断语!”

    孙策大笑:“好!奉孝,文和先生是智者,你接着说情况!”

    摇了摇手中的鹅毛扇,郭嘉带笑的看了蔡瑁与贾诩一眼:“是,主公!正如蔡将军所言,眼下益州虽然不安定。但我军打一场大型山地战的准备,同样尚未完成!

    若是调少量的士卒上去攻打,打草惊蛇不说,对咱们自己也不过是徒伤人命而已!

    反之,我军若是以朝廷的名义前往交州,那吴巨再勇猛粗暴。表面所说终究只是不服上官,还不至于反抗朝廷的大军。只要他不敢立即反叛,为我南征大军打开阳山关大门。

    千里交州之地就能轻易入我江南版图!何况如今咱们在日南还有为数三千的精锐伏兵!上下夹攻之下,交州轻易可定,士卒们的损失也不会太大。

    若是先出兵益州。不论能不能攻下益州。等我军回师之时,士家必然已经全据交州。届时他只需将苍梧太守吴巨一并赶出交州。

    并如秦时赵陀一般,派重兵封锁五岭间的四道雄关,反叛也好,自立为王也罢。我军想要再攻打交州。必然难度大增。”

    听到军师祭酒的一番解说,众将顿时都已经明白过来。说起来。如今的交州,只有当初刘表所派的吴巨还能算是半个内应。

    打仗攻关有内应与没有内应那损失可就差得太远了。要知道当初伏波将军路博德,强行攻陷阳山关之时,可是付出了数千人伤亡的代价。

    如今就算江南军的装备更精良,可能避免的伤亡又为什么不避免呢。益州反正总是那个样子。山不会倒,防守也不会变得更好,反倒真是可以缓攻。

    见众将基本上已经统一了认识,周瑜接着说道:“我军要攻打交州,必然要出动大军。

    不过袁术手下溃败出来的陈兰与雷绪、梅乾等人,聚众数万在江淮一带杀害吏民,掳掠百姓,惹得民怨极大。

    不过曹军如今要全力向北方聚集备战,占据寿春的不过只有三千左右的普通郡兵。并无征剿的匪患的实力。我军还要派出一部人马,与曹军配合将之清剿才是。

    不然若是他们趁我州郡空虚,四处骚扰民间,对我们必有损害!再说扫平他们,也能给江南多增加些屯田兵卒!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