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失去了重火力的掩护,敌人的抵抗意志就不再顽强,开始有人跑出战壕,拔腿就往远处跑。开始只有几个人,接着是十几、几十,最后成为了大溃逃。
与此同时大尉的坦克分队,突击越过了战壕,向远处逃窜的敌人进行追击。阿赫罗梅耶夫中尉带着少尉集训队冲进了突破口,开始和盘踞在战壕里的敌人展开了战斗。接着教导连的那名上尉连长,也带着军官们蜂拥而入。他们身后,是第194团的战士像决了堤的洪水一般漫过了敌人的战壕,跟在坦克后来发起了追击战。
战斗结束后,留下第194团的战士和维托尔加诺夫大尉的坦克分队把守,我带着伤亡过半的军官们回到了最初的集结地点。而此时,梅列茨科夫已经在那里等我们多时了。
看到我们回来,他上来和我来了个热情的拥抱,然后拍着我的肩膀大声地说:“好样的,指挥员同志们,你们都是好样的!”
他的手劲太大,一巴掌下去,把我半边肩膀震得麻木了,当他第二巴掌拍下来的时候,我巧妙地闪了开去。心想你第一巴掌就差点把我拍成了独臂神尼,再拍一巴掌,我不就变成了维纳斯么。
“大将同志,我们回来了!”这时第52集团军司令员雅科夫列夫将军和第65师师长科舍沃伊上校,一起从远处走了过来,无形中为我解了围。
将军走到梅列茨科夫身边,先给向他敬礼的我还了个礼,然后对梅列茨科夫说:“大将同志,奥夏宁娜少校是一位有战斗精神的优秀指挥员,把这样的指挥员留在司令部里是不对的。让她留在我们第52集团军吧,我们需要这样的指挥员。”
“是啊,方面军司令员同志。”科舍沃伊上校在一旁附和说:“我请求您让她留在我这儿!你也知道在刚才的战斗中,第195团的团长牺牲了!我想要让她,奥夏宁娜少校当团长。”
“我是方面军司令员,少校的事情是我说了算。”梅列茨科夫打断了他的话,嘟囔着说:“上校居然想来命令大将做什么事情,简直是瞎胡闹。”他看了我一眼,问道:“奥夏宁娜少校,你是怎么打算的?”
“我听候大将同志的命令。”我心中盼着梅列茨科夫能答应把我留在第52集团军,这样我就可以避免去第2突击集团军上任的命运了。不知怎么搞的,我这几天只要一想到弗拉索夫和第2突击集团军,就心里一阵阵地发慌。
梅列茨科夫向我伸出手,说:“把你的调令拿给我看看。”
听说他要看调令,我心中一阵狂喜,看来自己有机会留在第65师当团长了。连忙从大衣口袋里掏出折叠的调令,双手拿着递给了梅列茨科夫。
梅列茨科夫接过调令,打开后只看了一眼,脸色顿时就变了。他把调令重新叠好,还给了我,用遗憾的口吻对雅科夫列夫和科舍沃伊说:“奥夏宁娜少校调到第2突击集团军的调令,是由最高统帅部签发的,我无权更改。”
第三〇一节 步兵营长〔一〕()
由于调令是由最高统帅部发出的,梅列茨科夫即使身为大将,也无权取消或者更改。看来最迟明天,我就只能乖乖地去第2突击集团军报道。
傍晚和梅列茨科夫一起回到司令部。在指挥部里,他用遗憾的口吻说道:“奥夏宁娜少校,经过今天这一仗,估计很多指挥员都和我有一样的想法,想要把你留在方面军司令部,或者在作战部队里担任一个职位。可是不行啊,少校,要把你留下,我做不到,我虽然身为大将,但是也不能违背上级的命令。”
在来的路上,我就仔细想过了,对日理万机的统帅来说,根本记不清我这号小人物,估计是由于弗拉索夫的一再坚持,为了给自己爱将一个面子,他才亲自下达的这个调令。这件事情必须向梅列茨科夫解释清楚,否则将来会让他对我产生防范之心的。我在脑海中组织了一会儿词汇,然后才开口说话,竭力说得有分寸,同时又令人信服:“司令员同志,这个调令的事情,我想我应该能给您一个解释。第2突击集团军司令员弗拉索夫将军,在莫斯科保卫战时,是第20集团军的司令员,当时我是他的参谋长。也许是他刚到一个新的环境,急需找一个得力的帮手,可能这才想到了我,并通过最高统帅部下达了这个调令。”
“得啦,奥夏宁娜少校,我已经明白是怎么回事了。”梅列茨科夫站起来,口气坚决地说,“不过命令就是命令,是不允许讨论的。此外,要知道你不是到别的部队去,是到第2突击集团军,也属于我们沃尔霍夫方面军的序列。对你在今天战斗中所表现出来的领导能力和勇敢精神,我感到非常欣慰……”
“司令员同志,目前弗拉索夫将军那边的情况倍况怎样?”我轻声地问。
“情况很糟糕,奥夏宁娜少校,”梅列茨科夫叹口气,同样轻声地回答。“今天虽然挡住了德国人的疯狂进攻,但下次却不一定能挡住。这条漫长而脆弱的补给线,随时有被截断的危险,你要做最坏的打算。”
这最后的一句话,让我为自己未来的前途担忧起来,不过表面上还得保持镇定,装出若无其事的样子回答说:“请大将同志放心,即使部队被切断,我们也会冲出合围的。”
对我的态度,梅列茨科夫非常满意,他点点头说:“正如通常所说的,上帝保佑吧。别难过,也许,不要多久就会调你回来的。你如果回来,我会很高兴的。雅科夫列夫将军和科舍沃伊上校会更高兴。嗯,去吧!……”
我敬礼后转身准备离开,心里暗自盘算我还不知道去第2突击集团军怎么走,这种小事梅列茨科夫肯定不会过问,我该找谁打听呢?
正在胡思乱想着往外走,又被梅列茨科夫叫住了,他在后面问道:“现在去第2突击集团军怎么个走法,你知道吗?”
“我会到外面去找人打听的。”
“为什么还要找人打听呢?我给你安排一辆汽车,让司机送你去,明白吗?现在几点钟?”他看了一下手表。“十点三十分。天太晚了,你先去到通信兵的宿舍去将就一晚吧。明天天一亮就走,譬如说在六点。我会安排汽车在外面等你的。就这样,明天我就不送你了。少校,去休息吧!”
早晨六点,我准时出现在司令部的建筑物门口,四处张望,将对面的停车场上停着好几辆车,有轿车有吉普,还有一辆卡车。我不知道那辆车是送我去上任的,便站在门口等着,看有没有车主动开过来。
没想到还真有车开过来,一辆吉普车很快地停在了我的面前。车门打开,司机从车里下来,向我敬礼报告说:“少校同志,您好!我奉命送您去火车站的,请上车吧。”
“火车站?!为什么要去火车站啊?”我奇怪地问道。
“少校同志,因为要乘坐窄轨列车,才能到达第2突击集团军的驻地。”一个熟悉的声音传过来,接着后面的车门打开,从车里又下来一名军人。一看他的肩章,我马上认出是昨天和我并肩作战的阿赫罗梅耶夫中尉。
“中尉,你好!”想不到在这里还能遇到熟人,我连忙把手向他伸了过去。握手时,好奇地问了一句:“你也是去第2突击集团军吗?”
“不是。”中尉的答复让我非常意外,你不同路去的话,跑送我的车上去做什么。我正心中不爽的时候,他又接着说:“我奉命保护您到火车站去,请上车吧。”
我点点头,从车头方向绕了过去,拉开副驾驶的门坐了进去。接着司机和阿赫罗梅耶夫都上来后,车便启动了。
等车一开动,我忍不住问道:“你俩谁能告诉我,为什么我们要去的是火车站,而不是第2突击集团军?”
“少校同志,我来回答这个问题。”坐在后排的阿赫罗梅耶夫主动说道。“离方面军司令部十几公里外,有一个小火车站。补给人员、弹药、粮秣,都是经公路运过来,然后在那里转乘窄轨火车,经过一片森林后,运送给地2突击集团军的。”
原来是这么回事,我还一直以为运输任务都是通过公路来完成的。在颠簸的车上,我突然想起了一件事,关于我的调令,在费久宁斯基司令部时,我看见落款是沃尔霍夫方面军梅列茨科夫大将的签名,怎么昨天大将亲自看的时候,又说是最高统帅部签发的呢?想到这里,赶紧将调令从口袋里掏出来,再看一遍。这一细看,才发现原来是自己疏忽了,调令的确是最高统帅部发出的,而由梅列茨科夫签收并下发的,难怪我当时会看到他的名字,结果导致我一直错误地以为调令是他签发的。
森林中的小火车站很快就到了。
检查站执勤的战士检查完我们的证件后,就放行了。
车站很小,只有一条铁轨,停靠着一辆闷罐车。车下除了几个执勤的战士外,还有一名军官叼着烟卷在四处闲逛。
吉普车开到军官的身边停了下来,阿赫罗梅耶夫打开车门走下去,和军官聊了几句。
军官连忙把手里的烟头扔到地上,用脚踩灭后,来到我的车窗外,挺直身体敬礼,大声地报告说:“报告少校同志,我是上尉戴奥米,负责护送您到第2突击集团军上任,听候您的命令。”
∷更新快∷∷纯文字∷
第三〇二节 步兵营长〔二〕()
火车的车厢踏板不知道是那个白痴设计的,居然离地那么高。我嘴里嘀咕着踩在了踏板上,从车厢里向我伸出了几只手,我不加选择地抓住了其中两只,再加上戴奥米上尉在我腰部托了一把,我得以顺利地跨进了车厢。
我扫了一眼人满为患的车厢,下意识地皱了皱眉头。这时戴奥米上尉也跨进来车厢,他大声地喊着:“喂,同志们,给少校同志留个容身的位置出来。”
听到他的话,我周围的战士互相挤得更紧了,不一会儿,就给我和上尉让出了一片还算不小的空间,别说站两个人,就是坐两个人也够了。
随着车厢门咣当一声关上,火车开始缓缓开动。
我靠在车厢壁站着,闭上眼睛静静地想着心事。对于第2突击集团军的前景,我一点都不看好。战役的初期,原以为合围了敌人的重兵集团,没想到被包围的却是我们的第2突击集团军。柳班战役的帷幕刚刚拉开一条缝,又马上合上了,这是不是一个不祥之兆呢?
正想着,突然传来了一阵急促的响声,既像有人在外面用力地敲击车厢壁,又像遇到了突如其来的冰雹,密集的冰粒子正在狠狠地砸下来,当当当当地响个不停。
我睁开眼睛,好奇地问站在旁边,一脸淡定的戴奥米:“上尉同志,外面是什么声音?”
戴奥米不以为然地说:“我们又遇到了德国人的袭击。”
“什么?德国人的袭击?”遇到德国人的袭击,居然还能这么若无其事,我吃惊地问道:“到底是怎么回事?”
上尉解释说:“由于铁路两侧有我军的护路队,德军又暂时没有攻占这条铁路的能力。于是他们改变了战术,经常出动小部队,在两三百米外,用机枪对行进的火车进行扫射。他们人数少,又是打一阵就跑,往往等我们护路队赶过去时,他们已经没了踪影。我经常往来于这条铁路线,对这种袭击早已习以为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