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听到别济科夫这么说,罗科索夫斯基笑而不语,而是朝我投来了一个意味深长的微笑,示意让我来说上两句。我冲他微微颔首,然后对别济科夫:“参谋长同志,我们所遭遇的德军部队,不能和正在与两个乌克兰方面军交战的敌人相提并论。他们在遭到了大将同志所指挥的部队的猛烈打击下,早就伤亡惨重,有的师甚至只有一个营的兵力,被我们十几个师围着打,被消灭是在所难免的。”
这个事实,别济科夫其实心里很清楚,他之所以选择无视,无法就是觉得乌克兰方面打得热火朝天,列宁格勒方向也在大打特打,而我们十几个师却在莫济里和卡林科维奇地区,和五个德军师对峙,心里有些不平衡所致。
“大将同志,别的部队都在战斗,而我们却在这里休整。”奇斯佳科夫等我说完以后,好奇地问罗科索夫斯基:“不知道要等到什么时候,上级才会命令我们对德军展开全面的进攻呢?”
“奇斯佳科夫同志,”罗科索夫斯基收敛了脸上的笑容,表情严肃地对奇斯佳科夫说道:“你们集团军成功地夺取了莫济里和卡林科维奇,成功地牵制住了德军的第二和第九集团军,使他们一个师都无法调往正在激战的乌克兰,这就是一个了不起的胜利。明白吗?”
“明白了,大将同志。”听完罗科索夫斯基的解释后,奇斯佳科夫的脸上露出了释然的表情,他点了点头说:“我们集团军驻扎在这里,就迫使德军不得不留下足够的部队,和我们进行对峙,等于是变相地支援了其它的战场,减轻了友军在进攻时所受到的阻力。”
我们又继续聊了一会儿当前的形势后,罗科索夫斯基忽然问道:“丽达,城里的秩序恢复正常了吗?”
“是的,罗科索夫斯基同志。”听到这个问题,基里洛夫抢先回答说:“经过一个月的努力,我们已基本将城里的废墟清理干净了,并在广场上为居民搭建了临时的房屋,使他们能平安地渡过这个冬天。”
“反正现在没什么事情,我们到城里去看看。”罗科索夫斯基说着便站起身,对我和基里洛夫说:“就由丽达和基里洛夫同志陪我一起去。”
在乘车前往莫济里的途中,坐在我旁边的罗科索夫斯基忽然开口说道:“丽达,再过一两个星期,白俄罗斯方面军就不存在了?”
虽然我早就知道白俄罗斯方面军会在二月改称为白俄罗斯第一方面军,同时再增加第二和第三方面军这事,但此刻听到罗科索夫斯基提起此事,我还是装出一副很吃惊的样子问道:“大将同志,这是为什么啊?把我们这个方面军撤销以后,准备将下面的几个集团军划分给哪个方面军啊?”
“放心吧,你们集团军不会被调走了。”罗科索夫斯基以为我真的对部队即将改编的事情一无所知,再加上坐在副驾驶位置的基里洛夫也转过身,一脸好奇地望着我们,急于了解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他便接着说道:“为了加强我军在白俄罗斯的力量,我们现在的方面军将改称为白俄罗斯第一方面军,不久还会再增加第二和第三方面军。”
“大将同志,”我装出一副好奇的样子问道:“第一方面军的司令员,无疑还是您继续担任;但另外两个方面军的司令员,又会是谁呢?”
“我听总参谋部的同志说,第二方面军司令员是库罗奇金上将;至于第三方面军嘛,”罗科索夫斯基说到这里,停顿了片刻,然后接着说:“上级的意思,是任命切尔尼亚霍夫斯基大将。”
听完罗科索夫斯基的话以后,我的心里不禁有些微微失望,本以为自己在白俄罗斯战场的出色表现,给最高统帅本人留下了良好的印象,从而可以在两个新成立的方面军里担任新的职务。结果现在发现,是我想多了,历史丝毫没有发生改变,依旧是原来的那两名将军担任了新方面军司令员。
罗科索夫斯基可能察觉到了我的情绪有点低落,抬手在我的后背上轻轻地拍了两下,安慰我说:“我刚刚所说的,只是上级现在定下的名单,在新方面军成立时会不会有新的变化,我就不得而知了。也许你到时还有希望也说不定。”
罗科索夫斯基的最后一句话,让我心中又重新燃起了希望。没错,现在两个新的方面军还没有组建,究竟由谁来担任方面军司令员,还是一个未知数,我还有一线希望。况且就算现在当不上,也没啥可担心的,第三方面军的司令员切尔尼亚霍夫斯基大将,不是在后面的战斗中阵亡了么?也许我到时就能接任他的职务了。
我们乘坐的吉普车进入了莫济里城里,罗科索夫斯基不再说话,而是扭头望着窗外,细心地打量着这座被我军解放不久的城市。坐在前排的基里洛夫转过身子,对罗科索夫斯基介绍说:“司令员同志,您看接到两侧的废墟,我们基本已清理完毕了。那些还没有坍塌的房屋,在经过简单的修缮后,我们已安排市民入住,同时还给每家人提供了一个取暖用的炉子,能保证他们平安地渡过这个严寒的冬季。”
“取暖用的炉子?”罗科索夫斯基听到基里洛夫这么说,立即连着问了两个问题:“基里洛夫同志,不知道这些炉子是从什么地方搞到的?居民又靠烧什么东西取暖呢?”
“这批炉子是从德军的仓库里找到的。分给居民后,他们最初只能靠捡废墟里的木头来烧火,后来经过丽达的同意,我们给他们提供了煤炭。”基里洛夫说这话时,扭头看了我一眼,然后继续说道:“取暖用的煤炭,他们可以在领取食品的时候,通过自己持有的配给证,同时领取当天的煤炭。”
听到基里洛夫这么说,罗科索夫斯基满意地点了点头,冲着我说:“好样的,丽达,你做得对!”
“是的,罗科索夫斯基同志。”听到这个问题,基里洛夫抢先回答说:“经过一个月的努力,我们已基本将城里的废墟清理干净了,并在广场上为居民搭建了临时的房屋,使他们能平安地渡过这个冬天。”
“反正现在没什么事情,我们到城里去看看。”罗科索夫斯基说着便站起身,对我和基里洛夫说:“就由丽达和基里洛夫同志陪我一起去。”
在乘车前往莫济里的途中,坐在我旁边的罗科索夫斯基忽然开口说道:“丽达,再过一两个星期,白俄罗斯方面军就不存在了?”
虽然我早就知道白俄罗斯方面军会在二月改称为白俄罗斯第一方面军,同时再增加第二和第三方面军这事,但此刻听到罗科索夫斯基提起此事,我还是装出一副很吃惊的样子问道:“大将同志,这是为什么啊?把我们这个方面军撤销以后,准备将下面的几个集团军划分给哪个方面军啊?”
“放心吧,你们集团军不会被调走了。”罗科索夫斯基以为我真的对部队即将改编的事情一无所知,再加上坐在副驾驶位置的基里洛夫也转过身,一脸好奇地望着我们,急于了解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他便接着说道:“为了加强我军在白俄罗斯的力量,我们现在的方面军将改称为白俄罗斯第一方面军,不久还会再增加第二和第三方面军。”
“大将同志,”我装出一副好奇的样子问道:“第一方面军的司令员,无疑还是您继续担任;但另外两个方面军的司令员,又会是谁呢?”
“我听总参谋部的同志说,第二方面军司令员是库罗奇金上将;至于第三方面军嘛,”罗科索夫斯基说到这里,停顿了片刻,然后接着说:“上级的意思,是任命切尔尼亚霍夫斯基大将。”
听完罗科索夫斯基的话以后,我的心里不禁有些微微失望,本以为自己在白俄罗斯战场的出色表现,给最高统帅本人留下了良好的印象,从而可以在两个新成立的方面军里担任新的职务。结果现在发现,是我想多了,历史丝毫没有发生改变,依旧是原来的那两名将军担任了新方面军司令员。
罗科索夫斯基可能察觉到了我的情绪有点低落,抬手在我的后背上轻轻地拍了两下,安慰我说:“我刚刚所说的,只是上级现在定下的名单,在新方面军成立时会不会有新的变化,我就不得而知了。也许你到时还有希望也说不定。”
罗科索夫斯基的最后一句话,让我心中又重新燃起了希望。没错,现在两个新的方面军还没有组建,究竟由谁来担任方面军司令员,还是一个未知数,我还有一线希望。况且就算现在当不上,也没啥可担心的,第三方面军的司令员切尔尼亚霍夫斯基大将,不是在后面的战斗中阵亡了么?也许我到时就能接任他的职务了。
我们乘坐的吉普车进入了莫济里城里,罗科索夫斯基不再说话,而是扭头望着窗外,细心地打量着这座被我军解放不久的城市。坐在前排的基里洛夫转过身子,对罗科索夫斯基介绍说:“司令员同志,您看接到两侧的废墟,我们基本已清理完毕了。那些还没有坍塌的房屋,在经过简单的修缮后,我们已安排市民入住,同时还给每家人提供了一个取暖用的炉子,能保证他们平安地渡过这个严寒的冬季。”
“取暖用的炉子?”罗科索夫斯基听到基里洛夫这么说,立即连着问了两个问题:“基里洛夫同志,不知道这些炉子是从什么地方搞到的?居民又靠烧什么东西取暖呢?””听到基里洛夫这么说,罗科索夫斯基点了点头(。)
第一千四百三十六章 视察(中)()
罗科索夫斯基等所有人就坐后,用目光在所有人的身上扫视了一遍,然后开口说道:“各位指挥员同志,我看大家要真正地成为近卫第六集团军的人,还需要努力啊!”
大家被罗科索夫斯基的说法所吸引,都用奇怪的目光望向他,想搞清楚他究竟想表达什么意思。别洛博罗多夫轻轻地咳嗽了一声,小心地问:“大将同志,我没有听明白您的意思。”
“这很简单。”罗科索夫斯基用手指将在座的指挥员指了一遍后,说道:“我在集团军司令部时,看到在那里进进出出的指挥员,胸前都挂着崭新的勋章。而你们的勋章呢,估计最新的都是去年上半年获得的吧?”
“没错,大将同志。”别洛博罗多夫有些尴尬地回答说:“从去年下半年开始,我们军就没有接到什么战斗任务了,所以大家获得勋章的机会不多。”
“近卫第六集团军是一支光荣的部队,曾经立下了不少的战功。”罗科索夫斯基笑着看了我一眼,然后对参加会议的指挥员们说道:“既然你们现在也是这支部队的一员,那么我希望你们在接下来的战斗中,继承和发扬这支部队的光荣传统,为祖国为人民建立不朽的功勋。希望我下次再见到你们的时候,人人的胸前都挂上了崭新的勋章。”
“放心吧,大将同志。”别洛博罗多夫等罗科索夫斯基一说完,立即向他表态说:“等您下次再到我们军里来视察时,我想您保证每位参加会议的指挥员都获得了应有的勋章。”说完,他站起身,冲着在座的指挥员们大声地问,“你们有没有信心啊?”
那些指挥员们齐刷刷地站了起来,整齐地大声回答道:“有,我们有信心!”
“大将同志,将我们调到前沿,和德国人真刀真枪地干吧!”甚至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