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的,副司令员同志。”我按照自己的思路往下说:“早在库尔斯克南部的反击开始前,我们集团军得到的命令,就是解放别尔哥罗德和哈尔科夫。到目前为止,这道命令依旧没有取消。所以我们随时都要做好进攻的准备。”
“可是,以我们集团军现有的实力,能夺取这两个城市吗?”丹尼洛夫不无担心地问道:“您考虑过如果进攻失败后,您所要承担的后果了吗?”
“放心吧,我的副司令员同志。”我笑着对他说道:“这次进攻,不仅仅是我们一个集团军参加,还有科涅夫将军的草原方面军。您要明白,在我军如此强大兵力的打击下,城里的守军是根本守不住的。”
我的这番话总算让丹尼洛夫心中的大石头落了地,于是他爽快地说:“既然是这样。司令员同志,那我同意接任这三个师的指挥职务。我向您保证,我们的部队将会第一个冲进别尔哥罗德。”
结束了和丹尼洛夫的通话后,我又拨通了戈沃鲁年科的电话。在电话里。我命令他:“上校同志,暂时不要忙于进攻,先把部队收拢起来,构筑坚固的防线,以防止德军装甲部队的突击。记住,一定要布下地雷和设置铁丝网。让敌人步兵没有那么容易冲上来。”
“明白了,司令员同志。”戈沃鲁年科在电话里叹息了一声,接着说道:“虽然我们的大多数阵地,都在德军机枪火力和迫击炮的打击范围内,但布置雷区是必要,而且应该尽可能地靠近德国人的阵地,我们没有选择的余地……”
“行了,上校同志。”我听到他又开始唠叨,连忙打断了他后面的话,“既然任务已经明确了,您还在拖延什么呢?德国人正在你们的前面准备反攻,立即把部队收拢起来,动作要快!我们能否成功地歼灭德军的第19装甲师,就完全取决你们师的表现。您明白吗?”
“明白,司令员同志。”戈沃鲁年科激动地回答道,“请允许我立即向下面的团长们布置任务。”
我打完电话,正好看到波夫斯基带着几个人走进了临时指挥部。这些人中除了两位参谋模样的军官外,剩下的都是抱着各式通讯器材的普通通讯兵。我指着那些指战员,好奇地问波夫斯基:“上校同志,他们是做什么的?”
波夫斯基听完我的这个问题,诧异地说:“司令员同志,您不是说要到城南去吗?这两位军官是炮兵观测员,还有这些通讯兵,他们将和我们一起过去,并在那里建立炮兵观测点,为城外的炮兵提供射击参数,指引我们的炮兵消灭敌人。”
搞清楚和波夫斯基一同出现的人,居然是炮兵观测员,我满意地点了点头,随后对波夫斯基说:“上校同志,既然您已经准备就绪,那么就出发吧。等天黑了,路可就不好走了。”
我刚走出指挥部,巴斯曼诺夫便带着几名战士迎了过来,向我报告说:“司令员同志,我已经把警卫连集合完毕,随时可以出发,请指示!”
就在我扭头打量集结在一片废墟前的警卫连战士时,一旁的波夫斯基可能是怕我逞能,又要轻装简从地去前沿,连忙劝说我:“司令员同志,从临时指挥部到戈沃鲁年科上校的指挥部,大概有四公里远。虽然这一地区的德军基本已被我军肃清,但难免还是有几个漏网之鱼。为了预防可能遭到的袭击,我建议还是把警卫连带上吧。”
其实就算波夫斯基不说,我也打算带上警卫连,除了可以保护我在路上的安全外,等到了步兵第375师的防区后,在关键时刻还能当成普通步兵连使用。既然他已先提出了此事,我便顺水推舟地说:“好吧,既然是这样,就把警卫连带上吧。”
当我们这支小部队沿着满是砖石瓦砾的街道,朝着城南前进时,和我并排走着的波夫斯基忽然问道:“司令员同志,我刚刚听到您打电话时,让参谋长调部队去参与对别尔哥罗德的进攻,需要集团军炮兵为他们提供炮火掩护吗?”
“上校同志,用不着。”我不假思索地给了他一个否定的回答:“进攻别尔哥罗德的主力,是科涅夫将军的草原方面军,和舒米洛夫将军的近卫第七集团军,他们所拥有的炮火就绰绰有余了。”
“司令员同志,我不明白,为什么不等我们夺取了托马罗夫卡以后,再展开对别尔哥罗德的进攻呢?”波夫斯基有些不解地问我:“集中使用优势的兵力,打败敌人的速度不是更快吗?”
对于他的疑惑,我耐心地解释说:“上校同志,德军的托马罗夫卡防线,并不仅仅是我们现在所处的城市。就算我们占领了这个城市,只不过是在敌人的防线里楔入了一颗钉子,要想彻底消灭他们,还需要不短的时间呢。”(。)
ps: snok、苍之流星ex、光明涛哥、昆明老浩童鞋的两票支持!感谢书友:joer、珞云烟、原:…d点、麻雀1、aya198106、jb3、风中战歌、无名佚童鞋的宝贵一票!感谢书友:hypp1014、三皮小子0258、l599l、沐思柔童鞋的打赏!
第一一九二章 第19装甲师的覆灭(下)()
我们赶到城南时,戈沃鲁年科的部队刚打退了德军的一波进攻。 站在简陋的观察所里,用肉眼都能看到小广场上正在燃烧的坦克,以及横七竖八的尸体。
戈沃鲁年科的观察所,还是秉承苏军的一向传统,设在离前沿只有三四百米的地方。我看着广场对面那栋有着六根高大石柱的建筑物,好奇地问身边的戈沃鲁年科:“上校同志,那里是什么地方?”
“是工人文化宫的剧院。”戈沃鲁年科指着那栋建筑对我说:“德军第73装甲团的团部就在那里,我们向发起了两次冲锋,结果都被德国人打退了。接到您的命令后,我把兵力进行了收缩,刚刚布置完防御,德军就对我们实施了反击。不过幸好早有准备,否则我们的部队真的有可能会被德军的进攻打垮。”
我扭头看了一眼旁边正在架设电话线的通讯兵,接着问波夫斯基:“炮兵司令员同志,用火箭炮打对面的敌人,会误伤到我们自己人吗?”
波夫斯基可能早就在等着我问这个问题,我刚说完,他就点着头说:“如果近卫火箭炮营对着剧院来个齐射,加上误差等因素,我们部署在最前沿的阵地,可能会遭到波及。”说到这里,他侧过脸问戈沃鲁年科:“师长同志,能让最前沿的部队后撤一百米吗?”
戈沃鲁年科听了波夫斯基的问题,有些心虚地看了我一眼后,谨慎地回答说:“炮兵司令员同志,这个可能不行。要是对面的敌人发现我们的部队向后撤,没准会趁机发起反击呢,到时部队就有可能陷入混乱。”
波夫斯基一听就急了,忍不住提高了嗓门:“师长同志,假如战士们在炮击时待在战壕里,就算不被横飞的打死,也会被巨大的爆炸冲击波活活震死。”
戈沃鲁年科的脸上露出了为难的表情。让战士们从现有的占领阵地后撤,他显然是不同意的;可要让自己的战士待在战壕里,被爆炸的冲击波震死,他又于心不忍、在左右为难之际。只能把求助的目光投向我,希望我拿出一个好的办法来。
看到两人的窘状,我不禁暗自好笑,等波夫斯基也把注意力集中到我的身上时,我才慢条斯理地说:“两位上校同志。其实这件事情的解决办法很简单,就是把炮弹的落点向前延伸一百米就可以了。这样既不用部队撤出现有的阵地,也不怕遭到误伤。”
“对啊,我怎么没想到这种办法啊。”戈沃鲁年科听我说完,兴奋地一拍墙壁,激动地说:“部队留在现有的阵地上,等炮击一结束,就可以趁德国人还没有从炮击中清醒,发起突然的进攻,一举夺取敌人的阵地。”
而波夫斯基却显然没这么乐观。他皱着眉头说:“司令员同志,这合适吗?您要知道,如果射击距离延伸的话,那么我们所取得的炮击效果就会收到影响。”
听到波夫斯基的担忧,我真是哭笑不得,暗骂老毛子做事就是呆板,什么事情稍微有点变动,与他们原来的认知出现了差异,他们就会变得忐忑不安。我轻轻地叹了一口气,随后对他说:“放心吧。波夫斯基上校,火箭炮营的齐射,不光可以摧毁德军占领的剧院,同时还能把停在后面停车场里的德军坦克。也一并摧毁。”
“哦,剧院后面有德军坦克?”波夫斯基听后惊诧地问道:“司令员同志,您是怎么知道的,是戈沃鲁年科师长告诉您的吗?”
我指着广场上还在燃烧的坦克,说道:“师长同志什么都没告诉我,我是根据那几辆被击毁的坦克推测出来的。”
“司令员同志说得没错。这些坦克就是剧院后面绕过来的。”戈沃鲁年科及时地补充说:“而他们步兵,则是从剧院的大门里冲出来的。”
“我明白了。”波夫斯基点了点头,说道:“我这就去安排火箭炮营进行齐射。”说完,他就走向了旁边忙碌的炮兵观测员,低声地向他们交代着什么。
我侧着脸问站在旁边的戈沃鲁年科:“上校,炮击结束后,要发起冲锋的话,您可以派出多少人?”
戈沃鲁年科皱着眉头想了想,回答说:“能动用的有四百人左右,其中还有一部分是轻伤员。”
“才四百人,太少了。”我本来以为他的手里怎么也能抽出千把人,没想到能参与进攻的战士居然只有我设想的一半。就算德军的第73、第74装甲团,在前期的战斗中损失惨重,也不是他们四百多人能应付的。
为了增加进攻的成功率,我给待在城北指挥部里的塔瓦尔特基拉泽打电话。听到他的声音,我立即说:“将军同志,我打算在城南发起进攻,但步兵第375师的兵力有限,您立即将您的近卫第51师调过来支援吧。”
“好的,司令员同志。”听到我的这道命令,塔瓦尔特基拉泽爽快地答应说:“我立即派卢金中校的309团过去,他们团在今天的战斗中减员最少,还有将近两千人。”
“太好了,塔瓦尔特基拉泽将军。”听说卢金会带两千生力军来支援,我的心里顿时踏实了许多。这么多的兵力,就算和德军打拉锯战,也不会吃亏。“让他们来的时候,多带一些反坦克武器,不然可没法对付德军的坦克。”
我放下电话后,对戈沃鲁年科说:“上校同志,让您的进攻部队做好准备吧,等火箭炮营的火力覆盖一结束,就立即发起进攻。”
“是!”戈沃鲁年科答应一声,便开始给自己的部下打电话,安排他们在炮击结束后,向敌人占据的地带发起进攻。
几分钟以后,城外的近卫火箭营就开始射击了。拖着长长焰尾的火箭弹从我们的头顶掠过,一头扎进了德军的阵地,接着传来了惊天动地的爆炸声。震耳欲聋的连片爆炸中,硝烟和火光腾空而起,将落点附近都变成了一片火海,剧院附近的房屋在爆炸中不断地坍塌,藏身其中的德军官兵估计性命堪忧。
两轮齐射结束后。笼罩在广场上的烟尘尚未散去,空气中仍在留存着让人难受的高温。但没等我抹把头上的冷汗,前方又爆发出山呼海啸般的“乌拉”,数以百计的指战员从藏身的工事里跃出来。端着武器呐喊着朝前冲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