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楚汉争鼎-第34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这是怎么了?”

    晋襄冲毕书狠狠一揖,黑着脸道:“上将军,免战牌究竟要挂到什么时候?”

    “免战牌啊?”毕书愣了好一会,才终于想起来好像是有这么回事,当下抚额笑道,“哎呀,瞧我这记『性』,都快把这事给忘了。”说此一顿,毕书又道,“那行,既然晋将军你瞧这块牌子这么不顺眼,那就把它取下来吧,嗯。”

    晋襄顿时两眼放光,兴奋不已道:“上将军答应出战了?”

    “出战?”毕书愕然道,“取牌子就是取牌子,出什么战?”

    “上将军你这……”晋襄两手一摊,满心恼火,你这不玩我呢么?

    毕书脸上的神『色』却忽然间变得严肃起来,说道:“晋将军,本将军知道你求战心切,将士们也已经憋得不行了,都盼着能跟齐军、淮南军早日决战,甚至还有些人在私底下说,本将军怕了韩信,所以不敢出战,可是晋将军你说,现在有必胜的把握吗?”

    晋襄默然无语,现在跟齐军、淮南军决战,楚军的确没有必胜的把握。

    “没有,我们根本就没有必胜把握。”毕书摇了摇头,语气凝重地道,“我们甚至连一半胜算都没有,如果现在跟齐军贸然决战,我们就很可能战败,淮南战场如果战败,就必定会影响到南阳大战的结果,南阳若是再败,大楚危矣!”

    晋襄显然不会就此被说服,反驳道:“可是……”

    “你是不是想说,既便这样等下去,我们的胜算也不会增加?”毕书摇了摇手,神情严肃地说道,“不,晋将军,你错了,等下去,我们的胜算就一定会增加,这是因为,齐军有一个致命的弱点,那就是……缺粮!”

    ##########

    孔家自从出了个孔仲尼之后,便成了鲁县的名门望族。

    孔家耕读传家,教书育人,一般不怎么过问诸侯纷争,因而在这个『乱』世中并没有遭到太大的波及,既便是齐国战『乱』最为频繁,田儋、田荣、田横、韩信反复更迭为王之时,也没有受到影响,项庄劫掠齐地时,因为鲁县曾是项羽封地,也没敢造次。

    所以,鲁县是齐地八郡为数不多的还没有遭到战火摧残的县域之一。

    不过今天,孔家族长孔公的府邸上却迎来了一位尊贵的客人,这位客人不是别人,就是齐国国相娄敬。

    娄敬此来只为一事,征粮!

    十几万齐国大军出征在外,每天消耗的粮食都是个天文数字,可临淄太仓却早已经空空如也,太仓无粮,就只能征粮,然而,自从遭到项庄的洗劫之后,齐地凋弊,民间已经无粮可征,万般无奈,娄敬也就只能向齐地的世家豪族伸手了。

    娄敬很清楚,向世家豪族征粮是饮鸠止渴,但他已经别无选择。

    跟孔家族长孔公的谈话很不愉快,孔公虽然是孔子后人,却不仁也不义,丝毫没有乃祖风尚,任凭娄敬说破大天,他就是不肯纳粮,事实上,孔公的吝啬是出了名的,家里积粟上千石,可孔家的大门外却常常有饿死的乞丐!

    娄敬无奈,只能调兵强征,打开孔家粮仓,竟有积粟五千余石!

    最后,孔家的五千多石粟米大多被强征,娄敬只给孔家留下了两百石,望着一车车的粟米从自家粮仓里被运走,孔公心疼得嚎啕大哭,哭完了又开始咒骂娄敬,骂完了娄敬又开始骂韩信,听着孔公声嘶力竭的咒骂声,娄敬的脸『色』变得前所未有的凝重。

    娄敬知道,从这一刻开始,韩信在齐国的统治根基已经开始动摇了。

    这次是真的动摇,包括孔家在内,整个齐地几乎所有的世家豪族,几乎都被娄敬搜刮了个遍,这些世家豪族无论配合不配合,全都已经从心底怨恨上了齐王,旦有风吹草动,他们就会毫不犹豫地举起反叛的大旗。

    然而,这些还不是娄敬最担心的。

    娄敬最担心的是,淮南大战还将无休无止地继续对峙下去。

    要知道,这次征集的粮食,已经是娄敬所能征集的最后一批粮食了,也将是他娄敬能够向淮南战场输送的最后一批军粮,等到这批军粮耗尽,他娄敬就再变不出更多的粮食了,那时候,既便是齐王韩信,也将只能选择退兵……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qidian。)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第421章 赵炎献计() 
韩信背负双手,正在大帐里一瘸一拐地踱步。

    英布、韩阖、赵炎、蒯彻、薛欧等人的目光跟着韩信的身影转过来,又转过去,每个人的脸上都显得有些焦虑,大帐里的气氛也很是凝重。

    急促的脚步声中,齐军大将程黑已经大步走了进来。

    韩信停下了脚步,英布更是迫不及待地问道:“程将军,怎么样?”

    程黑冲韩信、英布拱了拱手,摇头道:“不行,泗水河上到处都是楚军水师的船只,无论白天还是黑夜,都有船队在巡逻,别说架浮桥了,就是泅渡都不可能。”

    韩信的眉头霎时便蹙紧了,英布、韩阖、赵炎、蒯彻等人也是满脸失望之『色』,泗水被楚军水师封锁,联军分兵抄截楚军粮道也就成了幻想,楚军粮道畅通无阻,军粮就能从后方源源不断地输送上来,可联军这边却有些支撑不住了。

    沉默了好半晌,韩信才问韩阖道:“太子,军中还有多少粮食?”

    韩阖跪坐起身,冲韩信拱手答道:“父王,军中尚有粟米五万石,约可支撑十日,此外国相谴飞骑来报,近日又征得军粮十万石,不日即可解来淮南,不过,国相在信中说,这十万石粮食解来后,国中就再无粮可征了。”

    韩信叹息道:“也就是说,只有一个月的时间了。”

    蒯彻叹了一口气,黯然道:“一月之后,如之奈何?”

    “是啊,一个月之后又该怎么办?”英布闻言惶然,问韩信道,“齐王,你该不会撇下寡人的淮南国不管吧?”

    韩阖怒道:“你又不肯出粮,难道让我大齐将士饿死在淮南么?”

    “寡人,寡人……”英布咬了咬牙,忽然说道,“齐王,寡人可以支应一批稻米,不过也不是很多,差不多也就两万石吧。”倒不是英布藏私,而是他实在也拿不出更多的粮食来了,这几年,好好一个淮南被朱建他们搞得乌烟瘴气,国力不济哪。

    韩信摇了摇手,淡然道:“唇亡则齿寒,淮南国若灭亡,齐国也势将不保,所以寡人是绝不会轻易退兵的,楚军若还是拒不出战,那便强攻!”其实韩信还有句话没说,他已经只剩不到三个月的寿命了,这次若打不败毕书,齐国就肯定完了。

    “父王……”韩阖闻言大急,欲待劝阻时却被韩信制止了。

    一直沉默不语的赵炎忽然道:“大王,臣有一计或者可以迫使毕书出战!”

    “哦,子矜快说,计将安出?”韩信闻言心头微动,英布、蒯彻、韩阖、薛欧等人的目光也霎时聚集到了赵炎身上。

    赵炎道:“大王,我们可以散布谣言!”

    “谣言?什么谣言?”韩信闻言茫然,蒯彻却是眼前一亮。

    说到排兵布阵、决胜于沙场之上,天下无人能及韩信,可说到阴谋诡计、运筹于帷幄之中,韩信就远不如张良、陈平、赵炎这些谋士了,韩信不知道这谣言的厉害,蒯彻却一下就回过味来了,谣言若是用好了,有时候能顶十万雄兵哪!

    ##########

    自从毕书、项庄先后带着大军出征之后,秭陵城便陷入了异样的躁动之中,太学的学子不再专心上课,贵『妇』们讨论的不再是对方的服饰,街上的小贩成天地四处打听,府衙的差役大多行『色』匆匆,就连公卿贵族们也变得心不在焉。

    每当街上有快马疾驰而过,便会惹来所有人的侧目。

    秭陵城内,五十多万民众,全都在期盼着前方的捷报。

    然而,捷报没有传来,关于上将军毕书的流言却在一夜之间传遍了整个秭陵城。

    流言说毕书之所以在淮南按兵不动,是因为他在等待机会,只等项庄兵败南阳,毕书就会回师江东,趁机篡夺楚王大位!

    谁也不知道这些流言最初是从哪里传出来的,反正这两天,整个秭陵城的街头巷尾都在讨论这件事。

    “老毕,我跟你说,这回你们毕家真要出个王了。”

    说话的是柳记早点的伙计,姓牛,背上搭块『毛』巾,红光满面的样子,显然小日子过得不错,至少一日三餐的油水挺足,这会,牛姓伙计正故作神秘地在跟他隔壁一个早起烧火炉子的酒楼伙计在闲聊,酒楼伙计则姓毕。

    “老牛你就扯吧,使劲扯。”毕姓伙计手脚麻利地将五钱一斤的木炭倒进火炉,再往木炭上压了一把松衣『毛』,然后引燃火捻子开始生火,一边头也不回地说道,“上将军对大王那是忠心耿耿,他怎么可能会有篡位的心思?”

    “你还别不信,这世上哪个男人没野心?”牛姓伙计信誓旦旦地道。

    “得,我没那功夫跟你闲磨牙。”毕姓伙计生完火,转身就想走,“待会我还得去东郊鱼市进货,去晚了可就买不到鲜活的鲈鱼了。”

    “哎,别别别,别呀。”牛姓伙计赶紧抓住毕姓伙计,压低声音说道,“老毕,你不是有个远房族弟在上将军帐下当亲兵么?这上将军要是当了王,你那远房族弟再不济也该混个郡尉、县尉啥的吧?到时候可别忘了帮衬帮衬咱老牛。”

    毕姓伙计斜眼瞄了牛姓伙计一眼,冷冷地道:“你呀,迟早死在你这张嘴上。”

    说罢,毕姓伙计便径直走了,牛姓伙计『摸』了『摸』自己的嘴巴,嘀咕道:“我这张嘴?我这张嘴咋了?能吃能喝,挺好的呀?”

    这两个伙计却不知道,他们的对话全被旁边一辆马车里的一对母子听到了。

    一个『奶』声『奶』气的声音问道:“娘,阿爹真的会像他们说的那样,篡夺王位吗?”

    “文儿不许胡说。”一个轻柔的声音遂即响起,“大王对你阿爹有着知遇之恩,你阿爹更是顶天立地的男子汉,又怎么会有篡位的念头。”

    “可是……”『奶』声『奶』气的声音道,“他们都这么说呀?”

    “那是谣言。”轻柔的声音里忽然充满了担忧,“有人想害你阿爹。”

    “娘,那咱们去淮南吧。”『奶』声『奶』气的声音道,“咱们去帮阿爹打坏蛋,好吗?”

    母子俩正说话间,一位姿容秀丽的花信少『妇』袅袅婷婷地来到了马车前,隔着车帘对里面说道:“小姐,柳记的豆浆也卖完了,小婢再去前面的曹记看看。”自从项庄发明了豆腐,豆浆便迅速流行了开来,现在已经成为楚地最流行的早点了。

    “算了小青,不吃了。”马车里轻柔的声音道,“我们回府。”

    “啊,不吃了?”花信少『妇』明显有些错愕,不过还是点点头,一边扭腰坐上了车辕,一边对赶车的老头道,“福伯,回府。”

    ##########

    街头巷尾流言四起,留在秭陵监国的太子项政也被惊动了。

    兹体事大,项政不敢专断专行,更加不敢等闲视之,当下派人将令尹项他、廷尉项期连夜召进王宫问策。

    上书房内,项他淡然道:“太子,这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