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新纪元1912-第8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润泉,这技术上没问题,我已经准备了一些图纸,虽说生产工艺流程上还有一些问题要解决,可依照图纸生产产品应该没问题。”

    无非就是山寨!而现在自己的山寨可比后世的那些企业强多了,至少自己手中有图纸、有数据,先解决机械仿制的问题,等将来再通过消化产品设计和相关开发数据资料,分析和揣摩那些设备的设计思想和方法。

    “咱们现在不是已经开生产一些简单设备了吗?这就是一个开始,从简到繁,工厂那边,把最好的技术人员、工人集中到设备生产上来,不所能所有的设备都依靠进口,自己也要制造一部分,另外再把一部分工人,尤其是正在培训的工人,让他们在师傅的指导下,生产那些简单机械,这样,明天两大厂建成的时候,咱们也就有一大批熟练工了!”。

    合上了笔记本,身为公司经理的穆点点头。

    “就照董事长的安排去干!”

    没有争论,也没有讨论,对于这间会议室内的十几名六合公司高管而言,现在他们所需要的仅仅只是服从,而且这个时候,他们也给不出太多的建议,毕竟现在公司只是处于建设阶段,他们在更多的时候,所需要的做的事情,就是合理配套、调整公司的资源。

    诸如越来越多的工人安置问题、各工厂工程进展的协调,以及国外设备定货、技术人员引进,这才是他们需要考虑的问题,至于公司的“亏本运营”,在所有人看来,都是不可避免的。

    “董事长!”

    在所有人都离开会议室后,身为公司总会计师的华润泉,却并没有离开。

    “润泉,还有什么事吗?”

    收起笔记本,李子诚笑问一句。

    他是自己请来的会计师,曾经留学英、日,在来公司之前公共租界工部局任副总会计师,是个精通法律又极擅会计的专家,从一开始,在建立六合公司的时候,自己就没有采用传统的中国式旧帐房,现代企业必须要有现代的新式会计制造,最后挑来选去,自己选择中了他,能在工部局当副总会计师的人,绝不是凡角。

    “现在公司的人很多!”

    华润泉吐出一句让人摸不着头脑的话来。

    “嗯,裁不动,这是咱们的大总统甩给我的包袱!”

    点点头,李子诚隐约猜出自己的这位“总账房”要提什么建议,无非就是裁员。

    “不过,这包袱要看怎么去看,表面上看似包袱,可若是操作好了,那些人就是聚宝盆!”

    “我明白公司的意思,人,人多了虽是个牵拌,可人一多,就能让连云港活起来,现在连云港的人口,比六七年前的青岛人还多,管委会上个月又租出去三百多间店面,就是人气带来的!”

    作为公司的总会计师,华润泉当然知道董事长的意思,也知道这包袱公司不能不背,而且属于那种背上就甩不掉的包袱。

    “董事长,我指的是另一批人,从大连来的!”

    “嗯?”

    双目微睁,李子诚这会真不明白华润泉的意思了。

    “咱们现在用不了那么多工人!可公司却得养着他们!”

    “他们是我招来的!”

    干干的笑一下,等发了第一个月的工钱之后,李子诚才明白,什么叫一口不能吃个胖子,那批从大连挖来的工人是不错,尤其是那些安装工在厂房设备安装的时候,可是派上了大用场,可问题是,现在公司根本就没有足够的工厂和设备让那些工人上工。

    “现在让他们,一带一的培训工人,也算是人尽其用,等将来工厂”

    “可工资却是要付的!”

    华润泉的话,让李子诚看了他一眼,这老华的为人机变,而且足智多谋,他既然提了这件事,心里肯定有了办法。

    “润泉,别卖弯子了,直接把你的招给我支出来!”

    董事长的话只让华润泉一笑,接着他底头从笔记本里拿出一份早已写好的广告。

    “董事长,现在连云港的招商并不怎么顺利!所以我草拟了一份广告!”

    话语稍顿,华润泉将广告递了过去,作为公司总会计师,他自然知道所谓的提供“以最优良投资环境、与有识之士共谋实业强国”之道,不过只是口号,公司需要那些人的银子,这里的企业是免税,可管理费就是变相的税,但对于公司而言,最重要的是厂房地租,若是那几块工业区的地能租出去一半,最起码单是地租,就够支付人员工资的。

    “向投资连云港的工厂提供工人!”

    看着手中的广告,李子诚不禁一惊,这未免有点玩大了!

    “董事长,反正咱们现在用不着,就大方点,借给他们用,工钱嘛,咱们给的工钱高,他们肯定不乐意,工人们肯定也不乐意,就让他们出一部分,公司再承担一部分,那些人办厂,和咱们一样,最担心的就是工人,若是咱们能提供工人,和他们签下合同,这工人借给他们一年,不仅能帮他们的干活,而且还能帮他们培训工人,如此一来,相比上海、青岛,咱们这边便又多了一个筹码!”

    在心下一合计,这到是一个省钱的法子,不过这提供工人说的未免也忒满了,要是他们开个纱厂什么的,自己到那给他们弄女工去?

    抬起头,迎着华润泉的视线,发现他正笑看着自己,眼中的笑意中带着一丝诡异,瞬间,李子诚一乐,手一指。

    “润泉,你啊得,就这么办!”

    (第二更了,今天总算是抽了个空,年底事多,希望大家能够谅解。)

第094章 不过如此() 
“现在“连云港”对实业工厂提供百分之百免税!”

    翻看着手中的这张报纸,袁世凯一只手不断地抚摸尾部上翘的德国式胡须,两只异常有神采的眼睛一直这整篇***上,仿佛在凝神欣赏状元公龙飞凤舞的书法。

    这时一个秘书轻轻地走到他的身边,弯下腰,恭恭敬敬地轻声地说。

    “大总统,这是国务院与**公司借款合同,请过目。”

    “好,先放在这儿。”

    有些心不在焉的袁世凯轻道一句,这会他的心思似乎并不在公务上。

    “是。”

    那位秘书答应了一声,蹑手蹑脚地退了出去。

    虽说袁世凯一向办事干练,可这会,看着手中的这顺天时报上的***,顺天时报是7年前创办,专在京津地区发行,是现在京津地区的第一大报,只不过绝大多数人并不知道他它是日本外务省所办的一份“学中国人口气”,针对中国读者的中文报纸,不过对于这些,袁世凯却是清楚的,但这并不妨碍他看这份报纸,甚至于他只看这一份报纸,袁世凯明白,相比于国内那些拿人手短的报纸,这份报纸的报道无疑更公允一些。

    “我们需要的是真正的实业家,我们将邀请全国各地以实业救国为己任,以服务社会为宗旨,以奋发图强为动力的真正实业家共同创业。根据**公司同政府签定之合同,国家税法不适用于陇海铁路沿线铁路公司用地,**公司将承担沿线全部国地税,而本公司将向有志投身实业之士,并愿投资连云港之士,提供相同豁免全部国地税之权力,共享自治连云之义务,这些权力都是大总统签字、国务院同意、临时国会审议通过的”。

    袁世凯将打头一句仔细看过之后,不同于其它文章立论冠冕堂皇,文句也敷陈得花团锦簇。虽是话白,但无疑是一篇世人皆懂的文章。

    “例如:

    假如你的企业在某地投资,除需交纳正常国地税外,另需”

    接下的字词,只让袁世凯的脸色微变,说不清楚是怒意,还是难看,报纸上详细披露了一家企业需要承担的种种苛捐杂税,以及种种孝敬、纳助。

    “哼”

    长哼一声,袁世凯忍着心里的不满继续朝下看去,他知道这里头说的是实话,无论是前清或是现在,虽然说政府早有鼓励实业办法,可是地方上的捐输助纳却是从来不少的。

    “但在这里,这一切一概免除!”

    猛的笔锋一转,只让袁世凯忍不住一点头,话转的正是时候。

    “厂房方面:连云港将提供大量各类厂房,以供租用,同时,也提供土地自建厂房。

    劳工方面:**劳务公司将大量供应男女劳工,同时,将向其提供相当数量熟练工人,这要感谢连云港管理会提供职业培训学校,这些学校将提供技术培训课程。

    在技术方面:如果您愿意的话,可以委托**公司代理引进外国技术,公司将利用海外分公司用最低廉的价格,为您引进最先进的技术。

    在信贷方面:目前陇海商业储备银行正于筹备之中,凡符合条件的企业,都可以申请适当额度的商业贷款”

    再朝下面什么运输、市场之类的内容,袁世凯已经没有任何兴趣再看下去了,几十年的经验已经清楚的告诉他,这篇表面上看似***,但实际上却是一篇大文章的“***”,会在国内引起什么样的轰动。

    在性格袁世凯向来不喜欢跟在别人后面亦步亦趋,他看重的是另起炉灶,标新立异,甚至于他都将这视为自己步步高升,直至大总统的的诀窍所在,可这一次,看着这篇“***”,瞧着那李致远在铁路用地上做起的文章,袁世凯立即明白,什么是标新立异。

    “李致远啊!”

    拿起笔来,袁世凯忍不住在纸上写出了这三个字,然后又把他揉成了一团,最后又拿起的合同研究起来。

    “能把合同订成这样,才配称得上真才实学了!”

    审视着那合同之后,袁世凯在嘴边称赞之余”,脸色却显得极为难看,这真才实学,现在算计的是自己。。

    “对,这件事,还是得看杨度有没有什么办法!”

    袁世凯立刻得到了灵感。

    “见过大总统!”

    半个多钟头后,一进屋杨度毕恭毕敬的行了一礼,在行礼的时候,瞧着那报纸的顿时也就明白了大总统请自己来的用意。

    “皙子,看今天的顺天时报了吗?”

    “已经看过了!”

    “那李致远,在什么连云港招商了!”

    “嗯!”

    杨度应一声,顺道的又起另一件事。

    “听说启新要在连云港设新厂。”

    微微一点,果然瞧见大总统眉头微皱,杨度倒是在心里暗笑起来。

    心里似明镜的袁世凯岂会不知道他说出这番话,就是说给自己听的。

    “你看这开头,免税!”

    似笑非笑的说一句,袁世凯扯到了正事,

    “免税是好,仅此一条,足以令国内实业之商趋之若鹜,纷纷前往连云港办厂置产,李致远此举,可谓是一举数得!”

    杨度轻声为李致远叫了个好字,当初他提出那个“用地内公司额定固定税负,三年免缴,五年不增”的时候,大家伙还以为他是想占点便宜,可谁曾想,他拿到手里不仅自己用,而且还要给其它共用。

    他人为了免税去连云港办厂,无论是厂房租或盖,对**公司来说都是进项,都要给**银子,而**提供的工人,根本就是把大总统丢给他的包袱甩给了其它人。原本用来钳制李致远的法子,一下全被他化解于无形了。

    “三年免缴、五年不增,这一年不过才几十万的税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