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新纪元1912-第58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作为军人,你未免想的也太多了一些!不定明天就死了

    心下自嘲之余,他的心下却冒出另一个念头来,如果明天必死的话突然之间。原本紧张的心情在这一瞬间,似乎轻松了许多,再也没有先前的紧张,这这就是求死之态吗?

    那种心态的转变,和随之而来心镜只让吕思友感到一阵激动,在这一瞬间,他感觉自己似乎悟出了“战之术”,准确的来说是“百战而必胜之术”。

    百战必胜唯求死尔

    空气中弥漫着浓浓的硝烟味,在显得有些潮湿的战壕内等待着进攻命令的士兵们一边听着炮声组成的战场协奏曲,一边在那里怡然自得的享受着战场上的惬意时光。在战壕射击台边,两名战士在那打着牌。

    “一对k,”

    “一对a”

    在他们打着牌的时候,一个背着步枪的下等兵手中提着一箱子弹,朝他们走过来,打着牌吸着烟的肖克年冲着那个士兵说道。

    “一会过来的时候,给我带杯茶过来!”

    “是长官!”

    充当“苦力”的宋诚如应一声,先放下弹药箱。到一旁的掩体为两位上等兵倒满了茶,方才提着弹药箱朝着他所在的班防线走了过去,将沉重的弹药箱放到战壕边,正在吃着罐头的石头看一眼宋诚如说道。。

    “怎么这么慢!”

    “长”

    “好了,没你的事了,去看你哥哥!”

    家在山东的宋诚如兄弟三人都在第三师服役。而且都在一个步兵连,这或许是这个时代征兵的特点,一个连队的、甚至一个营的士兵大都来自一个地方,他们之中不仅有同村,还有兄弟。有叔侄,而之所以如此安排,则是因为“十里不同、百里不同言”的方言特点,为了避免士兵之间因方言导致无法勾通或者勾通不畅,在战场上,勾通不畅有可能导致士兵的死亡。而在另一种意义上来说,同土同乡、乡里乡村的又会使得他们在战场上能够相互守望、不离不弃,不过没有人知道,在陆军部的一些军官看来,他们所希望看到的是当一些士兵阵亡后,其它人会因为那种“乡情”而打红眼,士兵们打红了眼,整个部队都像得了魔症一般。打起仗来也就不要命了,不要命的部队最难对付。

    相比于战壕外炮声隆隆,战壕内的生活反倒是惬意一些,这些士兵大都没有战前的紧张,对于他们中的很多人来说,既然来吃这碗“断头饭”,早就有了必死的觉悟。

    像个爷们一样打场漂漂亮亮的仗,让洋鬼子见着咱们中国人就坚大姆指!或许,通过长官们的灌输,他们的心里还有这么一个简单的意识,尤其是在通过和第一批远征军的接触后,他们当初是怎么瞧不起他们的,直到他们打了一仗后,那些洋人才刮目相看,不争蒸馒头争口气,对于这些多年来感觉受够了洋人气的士兵们来说,如果真要打,那就拼命!

    或许,正是这种意识,才会使得他们的身上根本就见不着大战前的紧张,有的只是那种发自骨子里的放松。

    “老三,你怎么来了!”

    远远的一瞧着老三,宋诚杰便憨笑着迎了过去,宋诚梁也跟了过去,他们兄弟三个人在一个连,可不在一个班,到是让他这个当老大的直不自在。

    “大哥、二哥!”

    见着大哥、二哥宋诚如顿时就变成了那个只有十八岁的小孩,兄弟三个人朝射击台边一坐,立即说笑起来。

    “要是老四也在的话,咱弟兄四个可就算是凑齐了!”

    老四,宋家一共有四个儿子,若不是吃不上饭,想吃口饱饭,谁来吃这断头饭啊。

    “前阵子,咱爹托先生写信说,老四上学堂了,没准,再过两年,老四就能给咱几个写信了!”

    提着家里的事,兄弟三人似乎有说不完的话,也不知道聊了多长时间,最后宋诚杰瞧着老二、老三,先点了一根烟,然后才说道。

    “我听长官说,估摸着,这一次,咱们要像模像样的和德国人干一仗”

    像模像样的干一仗,吸口烟,话不多的宋诚杰又说道。

    “到时候,咱兄弟三不定能活下来两,也就够了,别想着活,俺问过那些老兵,想着活的兵,都死了,一心想死的,都还好模好样的活着,这子弹啊,他也专打想活的咱们出征的时候,山东的乡佬们来看咱们的时候,说,到了这,别怕死,让咱们别丢了孔圣人的脸,长官们说,别丢中国人的脸,要长中国人的志气”

    话说的虽粗了点,可理却是这个理。

    “你弟兄两听好了,这次打起来,别想其它的,咱兄弟三要是都死在这,也就是那戏文里说的一门三忠烈,杨家将也就这模样,到时候,可是给宋家长光的事,再说,咱三小几千大洋的抚恤,死了”

    “大哥,俺知道,就全当给爹娘尽孝了!”

    用力的点着头,宋诚梁瞧一眼小三。

    “小三,你打小胆子就不大,到时俺不怪你,可你得记住了,这军法啊!”

    拍拍小三的脑袋,宋诚梁的脸上带着些苦色。

    “记住,别当孬种就行!到冲的时候,眼睛一闭,冲他的娘的,到时候是生是死,全是命!死了也就是忠孝两全了!”。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第148章 酣战之余求战渴() 
在阳光再一次照耀大地的时候,深达三米的堑壕内却看不到一丝阳光,依如黎明时分似的,而对于在堑壕内呆了数天,每天只有中午时分方能接触到阳光的士兵们来说,他们第一次发现,阳光,这看似如此寻常的事物,竟然如此的令人向往。

    “太阳升起来了”

    在沙袋胸墙后的一处观察点,在那层沙包布片遮挡的缝隙处,一缕阳光照入战壕,几名士兵不无渴望的看着那缕阳光,在过去的几天间,他们所看到的不过只是这米宽的战壕内的事物罢了,此时,很多人都极度渴望看到外部的世界。

    终于,一个士兵朝前迈了一步,站到观察点下,然后他掀开了那观察点处的些许布帘,入目的是一片绿茵,此时那绿茵显得是如此的美丽,可谁能想象这绿茵下埋葬了多少生命,或许正是那些血肉才使得它如此的美丽。

    生命,在战场上如草芥一般,最终,血肉会化成肥料,滋润着大地

    当这个士兵掀开那个布帘时,远在数百米外的德军战壕内,一个伪装良好的德国士兵从瞄准镜中看到了布帘的掀动,一开始,他所看到的是一顶有些熟悉又有些陌生的钢盔,钢盔的造型与他头顶上的m1916钢盔有点儿近似,而在钢盔下方赫然是一张东方脸庞。

    中国人!

    狙击手立即意识到今天他所遭遇的对手与过去所习惯的对手截然不同,是中国人!曾经让威廉皇子军团吃过苦头的中国远征军,可容不得他有任何迟疑,几乎是在十字分划线瞄准了对方的瞬间,他便扣动了扳机。

    “太阳刚刚升起来,阳光”

    突然伴着“啾”的一声,几名在堑壕下方感觉到一些温热的洒到他们的脸上,同时那个士兵猛的向后倒了下去,血顺着他的脖颈的伤口喷涌着。

    狙击手!

    “纱布!纱布”

    原本正在旁边打着牌的几名军士冲过去。死死的按着那个傻子的伤口,并大声呼喊着,他们不断的用纱布为这个新兵止着血,几分钟的简单处理之后。受重伤的士兵随后被担架抬走了。

    他会活下来吗?

    那些脸上还带着血滴的士兵们,看着被抬走的伤兵,他们中的许多人没有想到自己第一次见识死亡,却是通过这一种方式。

    “蠢货!”

    满手鲜血的军士一脚踢翻旁边的士兵,那张脸上尽是恼怒之色,谁也没有想到,他们是这样失去了一个士兵。

    “不到冲锋的时候。谁他娘的再把脑袋露出去让德国人打冷枪,老子先毙了他!”

    军士们咆哮着,咒骂着,可谁都知道,他们之所以恼怒,只是因为下属的愚蠢害死了他们自己,或许死亡在战场上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对于他们来说。他们却不希望看到士兵们自己害死自己。

    冲锋,什么时候才会冲锋啊!

    士兵们在心里嘀咕着,潮湿的、昏暗的战壕正在一点点的磨耗着士兵们的耐性。或许,这些士兵并没有他们想象的那么勇敢,可是这并不意味着他们愿意日夜呆在战壕中,忍受着这无边的枯寂与恶劣的环境。

    可他们的不满和怨言似乎还是传到了军士们的耳间,军士们立即开始用自己的办法折腾起这些士兵来。

    “一排,所有人都有,展开雨衣,维护步枪,枪机拆散”。

    随着军士的口令,那些士兵立即忙活了起来。过去,除去北洋六镇之外,几乎鲜少有中**队维护保养枪支,通常像把枪机拆散这种活,大都是军械官的事情,而在远征军组建之后。士兵保养枪支的纪律,再一次恢复了,这不仅可以让他们更了解手中的武器,同样也可以打发时间。

    士兵们的动作极为迅速,他们在昏暗的战壕中,将机枪拆散,随后开始擦拭着枪机组件,清洁着枪管,没有任何人敢有丝毫松懈,因为军纪总是伴随着各种处罚,在这里,或许不会像在军营中那样,让他们围着操场跑上几十圈,可并不意味着那些军士们没有折磨人的办法,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战壕的拼刺,刺刀吊水壶,然后叫出不叫收,就足以让很多人崩溃。

    “左刷”

    而在另一边,担任排长的上士在那哼着“口令”,他手下的士兵则随着他的口令刷着牙,在这里刷牙,这种对于大多数远征军士兵来说都很陌生的“个人勤务”同样发展成了一种纪律。

    “在这里,如果你们不能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那么战壕足、牙病、传染病就会找到你们,所以每天至少三次刷牙,每次不得少于三分钟”

    上士站在不远处盯着他的下属,就在这时,他看到一个士兵把嘴中的牙膏沫吐了出来,他立即走过去,盯视着那个士兵。

    “二等兵,我让吐了吗?所有人,重刷”

    军队是一个团体,处罚从来都不是一个人的事情,而是一个整体,一人犯错,集体处罚,这是为了培养他们的集体意识。

    在战壕内的军士们千方百计的打发着这些士兵的精力让他们不及思考其它的时候,几名头顶钢盔,看起来和普通士兵没什么区别的军人出现在战壕中,他们每每朝前走去时,都会听到立正声,在战场上不需要向长官敬礼,但是保持立正却是必须的。

    这几名身着穿着普通士兵军装的军官的衣领上,赫然带着将星、校衔,这是一群远征军的将校军官,他们的眉头紧皱着,甚至都没有像往常一样,亲切的和士兵们打着招呼,在那里家长里短的聊着,而只是皱着眉头在战壕内走动着,他们像是在视察着前沿堑壕,可能,也许,他们同样也是在打发着这有些无聊的时光。

    英国人的、法国人的将军们,他们几乎很少出现在一线堑壕中。即便是团旅长们,也很少出现于堑壕中,但是在中国远征军,只要需要。别说是团旅长、即便是将军们只要需要,他们随时都会义无反顾的抓起一只冲锋枪,跳出堑壕像普通的士兵一样冲锋,在东方,这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