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新纪元1912-第24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放下茶杯,关冕钧望一眼一言不发的侄子,先前两人已经谈了半天,这会两人却又陷入沉默之中,于是关冕钧便主动打破沉默轻声说道。

    “今个看报纸,报上说,这几天仅京城一地为胶澳守军募捐近百万元之多”

    “可不是嘛,江苏陆军在胶澳为咱中国人长了脸,大家伙自然乐意奉捐”

    见伯父问起了这事,关振铭连忙开口说道。

    “不过这募捐虽多,可仗这么打下去,总不是一个长法。”

    放下手中的茶杯,看一眼关冕钧一抬手。

    “你还年青,你不懂,这场仗现在既然已经开打了,就无论如何都得打下去,哼,反正早晚都得打,现在打不过是早打几年罢了”

    关冕钧的口气极为严肃,可他又紧跟着补充道。

    “仗是一得打的,要是不打,不把日本人的野心打没了,咱中国只怕是一天都不得安生”

    伯父的话让关振铭点上支烟。

    “可这日本并不好惹,人家可是有舰队的,咱们有啥?威海卫有英国人在那挡着,扬子江口也有各国海军,日本人是不敢妄动,可连云呢?连云可不是青岛,青岛有炮台、有要塞,连云有啥?若是日本人去打连云,就是他致远有通天的本领,怕也白搭了”

    侄子的话让关冕钧沉默片刻,然后看着院子说道。

    “日本是不好惹,可他们必须得知道咱们中国也不好惹,要不然,中国可真不得消停了”

    关冕钧有自己的考虑,事实上,胶澳打响之后,全中国差不多都明白了日本人对中国的野心,也正因为如此,大家才明白,这一仗无论如何都得打下去,输了,日本人的野心也就更大了,没有英法德美这些列强的牵制,那日本人的胃口还不撑上天去,没准会寻思着吞下全中国,到那时再打,可就真晚了。

    伯父的话让关振铭不无担心地说道。

    “这日本人可是准备派舰队去连云港了,若是连云港被打平了,这胶澳可也守不住啊”

    眉头微微一跳,关冕钧不动声se说道。。

    “振铭,当伯父的知道你这辈子心高,可你也得知道一点,什么事情可以做,什么事情不可以做,若是勾结日本人,即便是你真得到了**,怕也是为人傀儡,更何况,对陇海铁路,日本人又岂会不眼红,没了铁路,没附属地那**还是六事吗?”

    关振铭沉默了下来,先前他已经把桥本隆一的话和伯父说了一下,现在终于弄明白伯父的意思了。

    “可,伯父,这几年,我们关家待李致远可是不薄,他又给了咱们什么,我这个副经理,看似风光,可您也知道的,这副经理不过就是个名声罢了”

    “糊涂”

    哼一声,关冕钧转过脸来,冷眼看着侄子。

    “振铭,什么事可以做,什么事不能做,你比我这个当伯父的清楚,若是说,你勾结日本人,吞了连云港,到那时,你成了什么?名声,到时你可真是名扬中国了”

    接着怕关振铭弄不明白自己的意思,关冕钧又补充道。

    “对一些人,要慢慢的去改变他,李致远不信你,这几年你连让他相信你都不能相信,说说,这是他的错,还是你的过?他对你有成见,你就要想法去改变他对你的看法若是看法改变了,你自然也就有用武之地了”

    “可怎么改变?”

    关振铭一愣,自己的那些花花肠子摆在那,他李致远又岂会轻易相信了自己?

    “眼下不就是个机会吗?”

    “日本人要派第一舰队来连云港”

    看着手中的电报,李子诚整个人都沉默了下来,一直以来自己都认为战场会在胶澳,顶多也就是在扩展到山东半岛,至于连云港,可能会受到波及,但绝不会成为战场,可现在关振铭的这份电报却改变了一切。

    “情报可以确信吗?”

    蒋作宾的眉头微皱着,为了能配合胶澳战场,第一师、第八师两个师已经北调至少鲁苏两省交界地图,随时准备开赴胶澳,现在连云港顶多只有一个总队一万一千多名武警。

    “应该可信”

    点点头,李子诚的心里同样带着一丝疑惑。

    关振铭为什么会拒绝日本人,日本人需要一个**公司经理,而过去几年他却一直试图在公司获得一席之地,可偏偏每一次都是为自己做嫁衣,这次日本人主动找上他,这次他成功的把握远超过过去,可他却偏偏拒绝了,而且还把这个消息告诉自己,让自己早做准备,以防止日人占领连云。

    关振铭

    念叨着这个名字,李子诚整个人都沉默了下来,如果这个消息是真的,看来自己的确是把他想错了,至少,这个人身上不是全没有一丝可取之处。

    “经略使,现在最要紧的就是守住连云港,相比于胶澳,连云无疑更为重要,连云是中国的工业基地,而胶澳只是一个港口,如果连云被占,那么对我们而言,就是根基全失”

    望着陷入沉思中的经略使,蒋作宾出声提醒道。

    “所以,我建议应该把第三师、第八师调回连云,同时将由劳动兵团改编的五个师,悉数调往连云一带”

    走到地图前的蒋作宾一边作着兵力调动的建议,一边在地图上用铅笔画出了一个简单的连云防御圈。

    “能守住连云吗?”

    “调回那第三师和第八师,就能守住”

    蒋作宾肯定的说道,或许连云港没有要塞,但连云港却有着胶澳无法相比的优势,现在航空队主力俱在连云进行训练,至少可以保证不让敌舰接近连云,而只需要防范日本陆军登陆苏北,留下两个主力师,一来可以起到威慑作用,二来可以在必要时阻敌进攻。

    “可胶澳呢?”

    抬眼反问一声,李子诚望着蒋作宾,就这么放弃胶澳未免太过可惜了,如果没有第三师、第八师在外围配合,青岛就会陷入苦战,至少在第三师、第八师到达之前,青岛陆地战时就不会结束,胶澳战局陷入疆持,同样也不是自己愿意面对的局面。。

    “经略使,嗯”

    稍做沉yin,蒋作宾抬眼望着经略使。

    “如果想两地皆保,单靠我们目前的军力,根本就没有任何机会,除非”

    “除非请电大总统,请北洋军配合作战”

    李子诚有些无奈的道出这么一句话来,可袁世凯会派兵吗?即便是袁世凯同意派兵,是让北洋军去山东,还是让北洋军来连云,无论是去山东或是去连云,他们的战斗力可靠吗?

    北洋军可是说是中国与列强差距最小的军队,但这指的却是北洋六镇新军,而且这个差距最小,指的还是——武器,而不是其它。事实上,现在只有五镇,第一镇禁卫军早已遣散整编,至于袁世凯整编的十几万杂牌军,无论是战斗力或是装备,都不甚可靠,袁世凯有可能会为了山东,把自己的家底的扔在山东,或是扔在连云吗?

    这些都是不得不考虑的问题。可更为严峻的问题是,自己压根就没有足够的部队能够同时保卫两地,现在的江苏陆军表面上看来,是扩编到了六个师,可这六个师却有三个师是新建部队,用在胶澳利用有利地型防守或许没问题,但是可是在连云呢?

    “经略使,现在我们就差一个师,只需要有一个师,守住连云就没有任何问题”

    直视着经略使,蒋作宾又继续说道。

    “现在最重要的是胶澳反攻是否能如其发动,胶澳事变的关键,在胶澳而不是的连云,现在胶澳日军已经集结了超达三个师团,五万人,只有在野战中,将其彻底击败,才有可能迫使日本回到谈判桌前,从而结束目前的冲突,但是以目前胶澳的兵力而言,如无外部配合,其根本就没有足够的军力实施反击。”

    反击这才是整个胶澳作战计划的关键,或者说是结束战争的关键。

    “按照最初的作战计划,胶澳会变成一个磁铁,吸引日军主力的同时,调动三个师配合胶澳守军,对日军实施合围,而与此同时利用空中力量攻击其海军,断其后路,为实现合围创造机会,而现在”

    “现在,我们就只有三个师的机动部队,即便是进一步动员,恐怕机会也不大,没有几个月的时间,劳动兵团压根就不可能具备野战能力”

    对于自己所拥有的力量,李子诚很清楚,正因非常清楚,所以这会才会这么难以选择,连云是根基、胶澳是关键,两者都不容有失,可自己的力量却不足以保卫两者,但这个选择,却又不能不做。

    要么是取舍,要么就是说服袁世凯,请袁世凯派兵,袁世凯手中有五个师的精锐,如果他愿意派出两个师的话,那么问题就全都解决了,可,他有可能会派兵吗?

    “电请中央若是大总统不同意的话,那么咱们就”

    话语稍顿,李子诚似无奈又似决然的说道。

    “就只有一寸山河一寸血了”

    style=display:none》百度搜索阅读最新最全的。。

第262章 觉悟() 
第262章觉悟(求月票!)

    “凡属于最多数人的公共事物常常是最少受人照顾的事物,人们关怀着自己的所有,而忽视公共的事物。对于公共的一切,他至多留心到其中对他个人多少有些相关的事物。”

    亚里士多德

    作为整个中华民族共同所有的山东权益,从维新运动以来一直为中国的仁人志士所重视,但他们认同的利益要转化为广大民众的共识,并ji化民众的情绪,形成社会运动,无疑需要一个过程。在这个转化过程中,舆论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

    1914年8月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山东权益归属问题事实上已出现了新的契机。占据山东主权的德国成为大战一方,按理,人们是很容易提出趁机收回山东权益问题的。但从舆论上看,各界关注的中心却并非山东主权,而是中国能否实现中立、稳定常态等问题。大战爆发后,中国政fu于8月6日宣告采取中立立场。

    而民众却大体上作出了拥护的反应。8月8日,北京商务总会发出维护社会稳定的传单,指出大战尽管对商业和外贸有一定影响,但因战争“万无旷日持久之理”,且国家又已“按照公法宣布局外中立”,国内金融不会出现大震dang。各商家不必自相惊扰,而要同心协力,镇定市面。8月13日,北京商务总会又发出劝告,详细说明政fu采取中立政策后,国内经济秩序不会大受影响的众多理由,劝商家尽可放心照常作自己的生意,以维持市面稳定。若商家自luan,牵动金融恐慌,商人将最受其实祸。从这些表示看,当时民众担心大战影响中国经济生活,情绪有一定恐慌,商界关心的是有关当前实际利益的市面稳定,并未注意到必然卷入战争的山东问题,更未产生趁机夺回山东权益之想。

    在此期间,文化人的反应亦大体如是。晨报评论指出,大战起后,影响中国者唯是各国忙于战事,借款将成泡影,我国财政,势真岌岌。但大战给中国提供了自强机会,政fu正应抓住机会,修明内政,巩固国基,以图反弱为强。申报时评则认为,欧战之远期影响在“中立难守”,中国必受其害;中期影响为“外债”、“关税”将随之衰落,“财政必大受困难”;近期影响在大战引起“金融爆变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