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新纪元1912-第23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把银行的存款变成了的战争债券,以支持英国进行这场“正义”的战争。对于初抵英国的李四勤一行而言,发生在伦敦的这一切并不陌生的,无论是在德国或是法国,都上演着同样的一幕,如果拍成电影的话,不看他们的国旗,任何人都能看到,画面上的人们对国家、对民族的狂热是共同的。

    “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会在中国发生同样的一幕!”

    在汽车上,看着车窗外的英国人,想到在火车上,那些争相参加军队的英国人,李四勤不禁在心里憧憬着在中国也能上演同样的一幕,可他明白,至少就现在来说,那不过只是希望罢了。。

    “宣战后,英国议会下令征用了国内大部分苯酚,以用来制造三硝基苯酚,满足军工生产需求,7月份,通过空头公司在英国、法国、德国收购了一百六十万英镑的苯酚,其中80%都在各国宣战禁运令前,发往美国,目前,美国的苯酚价格已经从每磅8美分,上涨到16美分,根据估算,到明年二月,可能涨至一美元以上”

    坐在车上的郝猛谨慎的向身边秘书长作着汇报,原本保安部并不涉足这样的贸易,但是当保安部在欧洲开设办事处之后,大都是以贸易公司的身份存在,同时,适当的贸易行为又是保安部秘密行动的掩饰,不过郝猛知道,自己的“贸易举动”完全超出了部里的要求。

    这一切,都是他的自作主张干的事情,可以说,完全违背了秘书长派出他时的要求——“闷声”,作为情报机构,必要的低调是保证安全的根本前提,可他却又不愿意错过那个“挣大钱”的机会,在他看来,自己做的并不错,做情报工作必须依靠大量的资金作为支持,所以他才会选择这个投机生意,而这个投机生意,却又是建立在情报分析上。

    “这件事,我已经听说了!”

    尽管年青,但李四勤的不动声色,却使得他人看不出他到底是什么态度。

    “调动了六个情报站的经费,办了这么一件事,一百六十万,几个月就能变成两千万,的确,是个好生意!”

    虽说嘴上称赞着,可郝猛却很难从秘书长的口中感觉到对方的赞同。

    觉察到郝猛的异样,李四勤却是淡淡一笑,然后扭头看着这位伦敦情报站的站长。

    “这次来伦敦,主要是完成一个任务,这个任务还真需要一个合格的商人,除了你之外,其它的还真没有什么好人选!”

    沉吟片刻,李四勤又继续说道。

    “你是个做生意的好手,不过做情报,还是要低调一些,做情报工作,首先必须要保证安全,不过情报离开不开金钱的支持,所以,你做的没错,只是”

    朝着汽车椅背上一靠。

    “身份不合适!如果让你主持一家公司怎么样?”

    “公司?”

    秘书长的话只让郝猛一愣,这会他可真分清楚,秘书长究竟是什么意思,难道这是对他的处罚。

    “放心,这不是处罚,有些事情总要有人去做,若是你能完成这个任务,那么,可就是与国有大功了!”

    声音方落,车便停了下来,人刚一下车,李四勤便听到路边一个报童喊着。

    “中国上海电:亚洲爆发世界第一场空战,日本帝国完败!”

第254章 不起眼的小东西() 
1914年8月法国边境之战后,法第4、第5集团军和英国远征军于9月初撤至马恩河以南,在巴黎至凡尔登一线布防。法军总参谋长霞飞将军组建第6、第9集团军,分别部署在巴黎外围以及第4和第5集团军之间,准备实施反攻。德第1、第2集团军为追歼法第5集团军,偏离原定进攻方向前出到巴黎以东地区,暴露了第1集团军的右翼。德军总参谋长毛奇获悉法军即将反攻后,于9月4日命令第1、第2集团军在巴黎以东转入防御,第3、第4、第5集团军南下,协同从东面进攻的第6集团军合围凡尔登以南的法军。但德第1集团军司令克卢克拒不执行命令,继续率军南下,形成有利于联军反击的态势。

    9月5日,法第6集团军先头部队与德第1集团军在乌尔克河西岸遭遇。法军首次使用汽车把第6集团军一部由巴黎运往前线。马恩河战役随之打响。

    在马恩河战役打响的同时,当一个个好消息通过报纸传来,在英国民众开始欢呼胜利或许不远的时候,他们并不知道,此时,英国正陷入一场前所未有的危机之中。而这场危机的起源,竟然是如此的不显眼,以至于外界压根就不为所知。

    “目前这场危机却在考验着整个英国,甚至可以说,它将决定战争的胜负!”

    在唐宁街十号首相办公室内,坐在首相的面前,军需大臣劳合?乔治毫不客气的说道。

    “没有丙酮,就没有发射药,没有发射药,就没有子弹、没有炮弹,没有子弹、没有炮弹,英国就会战败!”

    1888年,诺贝尔又推出了他的双基火药。他用60%硝化甘油加入40%低氮量的硝化棉研制而成,当时称之为巴利斯太火药。因含有纤维素硝酸酪和多元醇硝酸酪两种主要能量组分,故又称之为双基火药。1889年,以阿贝尔爵士为首的英国火炸药委员会在诺贝尔1888年发明的巴里斯太火药的基础上,由英国化学家艾贝尔和迪尤尔另辟路径,用丙酮和硝化甘油一起塑化高氮量的硝化棉,成功地研制出柯达型双基火药。

    双基火药克服了单基火药的许多弱点,它的能量高、吸湿性小、物理安定性和弹道稳定性好。而性能十分稳定、能量高的柯达双基无烟火药,一经发明,即被英国陆海军选择为标准备射药。

    只不过,在二十五年前当柯达双基发射药被普遍采用时,谁也没有想到,这种性能领先于世界各国的发射药,会成为了英国军方在这场战争中的短肋。

    丙酮——这是英国陆海军使用的柯达双基发射药的必不可少的成分,在战争爆发前,军工厂使用的丙酮全部采用干馏醋酸盐制成,这一生产方法的原料就是采用硬木干馏获得,每制造成一吨丙酮,需要消耗约100吨桦树、山毛榉或枫树之类的硬木。

    事实上,几乎所有重要的工业有机化学品均是通过木材干馏来获取的,只不过对于现在的英国而言,英国更需要丙酮。而丙酮生产国往往是那引起森林资源丰富的国家,而最大供应国就是美国,英国所需要的大部分丙酮就是从美国进口的,火药成本一直居高不下。

    早在一年前,为了降低丙酮成本,英国建立了一座丙酮制造工厂,但现在就爆发了战争,这座丙酮工厂每年几百吨的产量,远不能满足战争的需要。

    “在战争爆发时,英国的丙酮储备库存量为3200吨,但是现在,战争不过爆发一个月,就几乎消耗一空,三个月后,如果不从美国大量进口丙酮,那么,军需部门就不可能生产出足够的发射药!”

    劳合?乔治的话语中带着警告之意。

    “没有足够的发射药,就没有炮弹!无论是陆军,或者海军,都是如此!”

    一旁的海军大臣丘吉尔则直截了当的说道。

    “但无论如何,海军的炮弹都必须要得到满足!”

    “但是陆军呢?如果满足海军的需求,那么前线远征国的炮弹部队,就必须限量供应炮弹!”。

    事实上,这场丙酮危机正是由于海军对炮弹的需求与陆军发生冲突所导致的,军需部门需要优先保障陆军的需求,对于海军的需求,一直是置若罔闻,而造成这种局面的根本原因就是发射药,军火生产商没有足够的丙酮生产发射药。

    在这种情况下,就必须要做出取舍,而劳合?乔治的取舍非常简单,就是5比1,而这个比例并不是陆海军炮弹比例,而是发射药,陆军获得500吨发射药,海军才能获得100吨发射药,500吨发射药用于陆军,或许可以发射数十万发炮弹,但对于海军而言,一百吨发射药却只能发射数百发大口径炮弹,为了发射药,邱吉尔已经和劳合?乔治打了一个星期的嘴皮官司。

    “没有海军,谁来阻挡德国人的公海舰队,谁来阻止德国海军的进攻,谁来把德国海军困死在港口之中?如果,现在德国情报机构获得皇家海军的发射药仅仅只能发射三万发炮弹的话,公海舰队一定会立即出港,到那时,一百年来未曾失败的皇家海军,将不得不面临战败的可能,不是因为我们的舰队不够强大,而是因为,你们把海军的物资调配给了陆军!”

    怒气冲冲的丘吉尔疾声反问道,然后他又深吸一口气。

    “陆军可以阻挡德国人的公海舰队吗?”

    “那么,舰队可以开到马恩河阻止小毛奇吗?丘吉尔先生!”

    劳什?乔治毫不客气的反驳道,作为军需大臣,他比任何人都清楚,必须要做到什么选择。

    “至少,对德国人而言,强大的皇家海军一直是他们的恶梦,他们绝不会关心皇家海军有多少炮弹,他们所关心的只是皇家海军有多少军舰,尊敬的丘吉尔先生,您关心过德国的公海舰队有多少炮弹吗?”

    劳什?乔治的反问只让丘吉尔在心下哼一声,尽管不愿意承认,但是他却明白劳什?乔治说的是实话,海军不同于陆军,当打量海军的时候,所有人关注的只会是他们有多少军舰,军舰有多厚的装甲、多大的火炮,谁会在意这支舰队的军舰上有多少炮弹呢?没有任何人会在意。

    但这种自欺欺人能够维持多长时间?

    一个月、两个月,还是半年?

    “如果现在公海舰队出现在公海,那么乔治先生,我们需要用什么去阻挡公海舰队?难道只靠那可怜的几万发炮弹吗?还是把远征军的大炮拉到英吉利海峡炮击公海舰队?”

    丘吉尔的语中尽是浓浓的嘲讽之意

    “好了,先生们,我想这个问题是可以解决的!”

    不愿再看到他们争执下去的首相赫伯特?亨利?阿斯奎斯连忙劝说道。

    “我们还可以再从美国进口一批丙酮,我想乔治先生应该不会反对的!”

    将视线转给劳合?乔治,财政大臣兼任军需大臣是英国的传统和惯例。

    “首相先生,现在美国的丙酮已经从战前的22美分增加到了现在的2。15美元,而且它的价格还在不断增涨之中,而通过军需部门的计算,如果价格上涨至2美元,那么,每吨丙酮就需要支付4500美元,也就是一千英镑,而英国每年至少需要四万吨丙酮!”

    四千万英镑!

    在战争时期为了某一种化学原料,向国外支付价值4000万英镑的黄金,显然不符合英国的利益,同样也不符合战争的利益,每年对外支付近三百吨黄金,这笔黄金原本可以干更重要的事情,现在每个月,英国的国库都有上百吨黄金流失,如果再增加这三百吨黄金,那么也许不等到战争结束,英国国库内储备的黄金就耗尽了。

    “那么,加拿大的工厂什么时候才能够建立起来?”

    劳合?乔治的话只让赫伯特?亨利?阿斯奎斯首相的眉头微微一锁,在一个月前,谁也没有想到会发生现在的这种事情,可是现在已经发生的事情,却由不得他们不去重视,在加拿大同样有着丰富的森林资源。

    “加拿大对于我们大量使用英镑纸币购买物资,已经非常不满,如果再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