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新纪元1912-第2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望着大海的尽头,那里那里就是中国了,一个自己最为熟悉的国度,同样对自己而言,那里的一切又都是陌生的。而现在自己自己即将到达这个熟悉而又陌生的国度,开展自己的事业,或许应该说是去完成自己的使命。

    但

    眉头紧锁着,过去人们常说近乡情怯,现在自己不正是这样吗?对于未来,李子诚发现自己却是如此的迷茫,甚至于在自己二十三年生命之中,也未曾有过今天的这般迷茫。

    “杨先生,我会从青岛下船!”

    尽管杨度还未挑明来意,但李子诚却知道他为什么来这里,什么大总统的殷切期盼,什么求贤若渴,说白了,是为自己的银子。

    如果自己从上海下船,估计在上海那边,会不断有人给自己上课,说什么“袁氏意欲篡夺革命果实”之类的说教,这一类的说教自己已经学习了几十年,现在已经无需再去学习。

    “我会从青岛下船!”

    只听到这句话,关振铭的唇角一扬,便无意再听下去,剩下已成定局,选择革命党人?任何稍有远见之人都知道,选择革命党人意识着什么,现在的中国是袁世凯的天下,一但获得了的李子诚的资助,那些本就不甘将大总统之位拱手相让的革命党人,又岂会似现在一般甘心螭伏于野,若是那样,只怕中国最终又变成了血流成河的枪炮战争。

    更何况李子诚他又岂会不明白,得到袁世凯的支持,便意味着未来他在中国行事经商的事半功倍。

    “铁路、钢铁厂”

    反复在心底沉吟着这两个词,关振铭缓步走下楼梯,这一次他并没有去甲板,而是直接去了三等舱,拥挤的三等舱内一股混合着劣等烟草和脚臭、汗臭等的气味弥漫于空气之中,走到自己的舱铺内,关振铭仰躺在床上,眼盯着天花板。

    “铁路、钢铁厂、铁路”

    每一次重复这两个词的时候,关振铭便感觉自己的内心深处,似乎有一团火燃烧着,这团火燃烧的越来越旺,以至于他甚至都无法克制内心的这团火焰,只能任由他越燃越烈。

    “李子诚啊,李子诚!”

    放夜时分,大海又呈现出另一番景色。月光下的海面显得格外纯净和辽阔;而没有月光的晚上,在天光的辉映下,海便膨俄一气,深邃而美丽。

    凌晨时分,船在青岛外海靠岸时,望着那岸上的灯光和港口内泊停的德国军舰,远远的看着那似乎小柏林的青岛,随众人一同下船的李子诚在心里一叹。

    “胶州湾!中国的,却是德国人的!”

    同样的一叹,同样从提着行李下船的关振铭的嗓间叹出,提着行李,在脚踏上青岛的大地时,关振铭不自主的回头朝着头等舱看了一眼。

    “致远,那边我已经包了几节车厢,明天中午的车,今天我们可以先到饭店去休息一下!”

    即将下船时,杨度的语中略带着一丝殷勤,但面上却难掩眉宇中的得意之色,在船上微探了一下李子诚,身旁的这个年青人在国内的无友无故,却让杨度看到了机会,必须要抓住机会把他和自己绑在一起。

    “谢谢!”

    道谢时,李子诚朝着身后的一阵人看去,那是自己从美国聘请的各行专家,他们将会帮助自己在中国建立一番事业,心下寻思着在左脚即将踏上青岛港的土地时,看着眼前的这座城市,李子诚的心底突然生出一股冲动,想要大吼一声的冲动。

    “中国!我来了!”

第006章 大总统的烦恼() 
初春的京城,全不见往日的阴霾,阳光温暖而灿烂,在石大人胡同的来来往往的人群中,偶尔的会有人把视线投向京城最豪华的西洋建筑之一“迎宾馆”,只不过当年的“迎宾馆”,成了现在的大总统府。

    这所迎宾馆是宣统末年,为了迎接访华的德国皇太子兴建的。武昌起义爆发后,袁世凯复出被任命为清政府内阁总理。为了显示新气象,袁世凯将内阁政府即设在了迎宾馆内。

    此后不久,连家也安在其中,而其正是在这里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而迎宾馆自然也就成为了临时大总统府。

    大总统府门外,荷枪实弹的卫兵立于辕门前,而在大门外还有两尊汉白玉石头,似是上马石,无不是雕工精细,边角圆润,无不显出中式石雕的风润。

    无论是大总统或是大总统府,外面看着是权势倾天、威风无比,可只有呆在这大总统府里的人才知道,种种风光与权势不过只是表相罢了。

    费尽千辛和万苦做上临时大总统的袁世凯,自从当上这个大总统以来的南北两派的争执和不和,使南北统一之后的民国政局屡现危机,所以,这位大总统的心里也并不轻松,他的临时大总统做得并不舒服,他不但为时局不稳而焦虑,更要为财政而发愁。

    “唉看来若是想稳固时局,必须得邀请孙黄二人来京了!”

    躺靠着椅背袁世凯在发出一声长叹后,开口说道。

    “虽说孙黄二人在野,但二人却仍享有崇高威望,特别是在临时参议院里中,同盟会的参议员仍然以他二人马首是瞻。现在,要想化解目前的南北茅盾和冲突,就必须在表面上与二人携手共进,共渡建国初期的难关。”

    但在说出这番话时,袁世凯却很清楚,自己为什么要邀请孙黄二人,现在的内阁总理唐绍仪,虽说是自己早年的老友,自从南北议和以及出任这第一任内阁总理后,便就与自己渐行渐远,无论是阁员任命或是政策施行皆与自己相违,所以,他才会动起邀请孙黄二人来京,实际上就是想在某个方面向唐绍仪示威,而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圈虎”之需。

    “大总统所言甚是,但现在时机还不成熟!”

    梁士诒点点头赞同道。

    “嗯!没错!”

    袁世凯同样点下头。

    “孙文在没辞去民国临时大总统之前,还对大总统这个位置恋恋不舍,还对把大总统这个职位拱手让给我而心疼,若不是革命党一众指责他贪婪权势,恐怕他根本不可能把大总统之位让于我。后来又弄个一个什么临时约法,想尽一切办法来架空捆实接任这个大总统职位,弄什么内阁制!”

    话的功夫,袁世凯满面都是懊恼之意。

    “大总统,现在内阁之最大问题,无非是银子,没有银子,唐内阁最多再过两三个月的时间,便会倒阁,到那时,这内阁还不是任大总统掌握!”

    望着大总统梁士诒提到一个最关键的问题,现在别说是他梁士诒全中国有几人不知,别说是每月维持政府的几千万两银子,现在政府连几百万两银子都拿不出来,那边唐绍仪为了维持政府运行,可是把能挖着银子的地方都挖了出来。

    “银子!最关键的就是银子,杨子若是能把他李财神拉过来,银子的问题顿时可解,有了银子,大总统便可维持新内阁,有了银子,便能轻易分化革命党人,可以说,现在根本问题就是银子!只要解决了银子的问题,所有的问题也就都解决了!”

    “银子啊!”

    叹一声,袁世凯指抚着茶杯陷入了沉思,不当家不知柴米油盐贵,孙文因为没银子、没军队把大总统之位让给了自己,如果自己没银子,军队自然也就散了。

    “为了给少川筹银子。秉三和六国财团谈判月余,未得丝毫进展,这笔款子借不来,政府难以维持不说,政府又迟迟不能得到列强的承认,若想同他们有什么关系,并且迫使他们承认咱们,就只能在借款问题上动些脑子!”。

    提到借款袁世凯的眉头便锁成了一团儿。

    虽说现在六国银行团还在伦敦开会,可袁世凯却明白,到时这六国达成一致之后,对中国的善后借款,怕就是来者不善了!虽说明白这点,但却又不得不盼着这笔借款。

    “银子,如果不想让六国拿着银子卡着咱们的脖子,咱们就必须得先解决银子的问题,至少是一部分!”

    放下茶杯,袁世凯鼓着气说道。

    “虽说熊秉三为了筹银子,正在同四国应该是六国了进行谈判,可现在库里头空荡荡的跑老鼠,他们的抓住咱们手里没银子,就会百般勒索,到那时,这国权、国利不知道得丢多少,只要咱们能解决银子的问题,至少能让六国知道,即便是他们不给银子,咱们也能解决缓个劲,这借款谈判,咱们就不至落着下风,而且”

    沉吟一会,袁世凯又继续说道。

    “上个月,熊秉三开始同四国银行团交涉借款。一方面磋商大借款的条件,一方面谋求先垫付一部分款子以应急需。四国银行团同意向政府先垫付110万两,条件是今后中国政府若急需用款,要首先向四国银行团请求提供。当时急于得到这笔款项,熊秉三不便同意了这个条件,而我也不得不答应这个条件。”

    说到这,不单是袁世凯,连梁士诒也跟着长叹口气,那个条件的几乎就等于接管了中国的财权。

    “你也看到了,结果前几天,唐少川同比利时一财团经过协商,以京张铁路为担保借款100万镑的合同,那边比利时财团可都是把银子给备好了,可结果怎么样?英、法、德、美四国政府闻讯后向中国政府提出抗议,指责我们不守诺言。四国公使联合照会外交部,以不许四国银行团同中国商议借款为要挟,使得咱们被迫放弃同比利时财团的合同,甚至还要表示要遵守之前诺言。现如今,他们就这么干,若是咱们真从他们那里拿了这款子,不知道他们又会提出什么样的条件来!”

    提着这事,袁世凯的那张方盘团脸上尽是懊恼之色。

    “可咱们却又不得不借,若是不去借这笔款子,政府就运营不下去,没有这笔款子在那兜着底,那六国又岂会承认咱们!”

    “可不是嘛,大总统,这六国就是吃透了这点,才会这般没有顾忌,可,咱们却又没法子回了!”

    梁士诒的语中同样带着恼意,便更多的却是那种无能为力的懊恼。

    “所以,解决问题的关键,就是他李财神!”

    袁世凯的眼中精光一闪。

    李财神是现在国内报纸送给李子诚的别号,对这个拥亿万之资的财神爷,不知道多少名门大户想当自家的闺女嫁给他,不说旁人甚至连他袁世凯自己都有这念头,可问题是,这借的银子可不是一二百万两,而是

    “只要他李子诚愿意把银子拿出来,至少半年一年的,咱们不用愁银子的问题,到时咱们便能慢慢的,静下心来和六团银团去谈,他们愿意不愿意,只要咱们不急需银子,最后国权、国利的,他们就拿不走!而且未了啦,银子还得按照当初答应清政府的条件借给咱!”

    “所以”

    这会梁士诒总算是领悟了大总统为啥在京城筹备这个“欢迎会”,就是为了从李子诚那里弄银子!

    “若要取之必先予之!”

    一摸光亮的额头,袁世凯又吐出句话来。

    “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啊!”

    可要舍那个孩子去套这头狼,袁世凯这会心里还是没有一丝主意,只能等他李子诚到了,再做定计了。

第007章 诸人心思() 
“工厂遍地、机器轰鸣、工人忙碌、高楼林立、火车轮船穿梭于原野江海。”

    这是一幅动人的景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