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新纪元1912-第20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即便下达的命令是“静默离开”,但是军官们还是默许了士兵们最后的私语。而此时的沉默却让于涛感觉到战争将要来到,尽管内心并不害怕,但想到战争,他的脑子还是一片茫然。就在这种茫然之中,他随着兄弟们的脚步上了火车。。

    “咣”

    车门关上了,车厢里大家非常安静。这是节连云港产的钢皮闷罐车,只有车门上有一扇小窗,车门一关,车厢里黑的都看不着人脸,但由于过去的习惯,大家已非常熟悉地在黑暗的车厢中找到自己睡觉的位置,谁也不说话,也不想说话,说什么呢?

    只能打开背包挨个睡下。

    不知多久,火车咣铛一声动了起来。

    “车开了”,是谁自语了一句。

    “嗯”也不知是谁附和了一句,随后就没了声音。

    在列车开动的时候,怎么也睡不着的于涛却在心中开始胡思乱想起来,想的最多的是。

    “终于走了,还能回来吗?”

    车厢封闭着,车窗上只留了一道缝,不准起来,也不准往外边看,只能看到外边的光透过车窗照进车厢。而在这时,于涛的脑海中却突想起了那首歌曲,一首第三师改编后长官们教会的歌。

    “啊,朋友再见,啊朋友再见,啊朋友再见、再见,再见那天早上从梦中醒来,侵略者闯进了我家乡”

    但是没有游昂却有一些酸楚。

    在车站政务楼上,李子诚看着那一列列即将驶离的运兵车,无一例外,所有的运兵专列都是采用的闷罐车,在后世时,李子诚曾看过一部记录片中曾提到,用闷罐车运兵,除去有防止暴露目标的优点之外,实际上包含着一个更大的用途:士兵进入一个全封闭的空间,与世隔绝的环境下对命令绝对服从。

    不过是真是假,李子诚并不知道,但之所以选择闷罐车却是出于保密的原因。

    “从徐州到青岛全程712公里,以每小时45公里均速计算,包括加煤、加水时间全程需20小时”

    在铁路公司的员工介绍着时间时,李子诚依然站在窗边,做为领导者本身就是抓大放小,这些具体事物,自己完全不需要插手。

    而且现在相比于这里,远在京城的交涉反而更为重要,这一次可以说是三管其下,在京城顾维钧和德国驻华代办进行谈判,而在青岛由德华大学校长格奥尔格。凯贝尔在合适的时机引荐张其锽与总督商谈接收事宜,在徐州第三师上车,在连云港站由劳动兵团第一师改编的第二师将会在明天上车。

    三天后,也就是到26号,青岛将会进驻三个师多达近六万人防御,而在海上,就在五天前,从安徽运至青岛一万六千吨大米已经进港,那些粮食可供六万守军食用一年半,那是迫不得已的备用计划——死守青岛

    “无论如何,也不能让日本人染指山东”

    在心里念叼着,李子诚看了一下手表,现在顾维钧那个自己从袁世凯那里讨来的“外事官”,现在应该已经同德国驻华代办见面了,能不能兵不血刃的拿下胶澳,就他能不能

    “交通问题协调好了吗?”

    “两小时前,胶济铁路公司已经同意01和02号专列从济南转入的胶济线,但是剩下八辆”

    “这就行了,那怕就是能过去一个旅,也是好的至于剩下的”

    韩武将视线转向站在窗边的经略使,他比谁都清楚这是一次豪赌,不仅赌上的连云,甚至还赌上整个国家,跳过中央地方接收青岛,到时若是日本仍然要夺取青岛的话,那可真要打仗了

    “添仁,”

    笑看着自己的“爱将”,在很多人眼中,他是自己的亲信,而了解韩武的自己却知道,韩武从来没有把命卖给自己,对于他来说,他眼里从来只有国家。反正越是这样,自己才越放心。

    将命卖给某一个人的人,早晚有一天会把命卖给其它人,无所谓忠诚,忠诚是因为背叛的筹码太低,但把自己的一切都托付给国家的人,却不会背叛,因为筹码再高,也高不过国家。

    “如果可以的话,我希望你留在连云港,在连云港掌握全局”

    摇摇头,韩武的视线朝窗外投去。

    “经略使,我对他们保证过,要么带领他们记得战争,要么就和他们一同战死沙场,这是江苏陆军第一仗,也是民国建元第一场国战,负也好,胜也罢,总要尽职尽责,我的责任和他们一样”。

    然后他又将视线转向经略使。

    “再则,论掌握全局,雨岩的经验比我足,在前清时,他参加过南北大会操,再怎样,也比我强,经略使,我顶多也就是一个营长的水平,现在去指挥这么一仗已经是勉强至极,我想着,这青岛是守,再怎么着,我这个营长凭着那要塞之坚,只要铁了心,怎么着也能守下去”

    他的回答让李子诚笑了起来,看着韩武不再言语,自己喜欢这小子不是没道理的,人贵在有自知之明、有容人之量,这就是自己喜欢他的原因。

    “好,添仁,废话我不多说了,总之,你多保证,他日,我在青岛给你,给青岛守军庆功”

    在连云港劳动兵团是一个极为特殊的单位,最初诞生于陇海铁路建设施工之中,因为陇海铁路路工大都是遣散民军,为了便于管理,便对其实施军事化管理,这便是最早的劳工兵团,而随着连云港大规模建设和随后的农场垦殖需要,陇海劳动公司不断从河北、山东、安徽、江苏招募18岁至38岁的青壮年劳工。

    分散的四省的40余家招工处对其进行体验后,方才与其签定长达五年的用工合同,随后统一经铁路、水路运往陇海沿线,进行统一训练后,方才编入易名为劳动军团的准军事劳工机构,从事着铁路施工、运河修建、农场垦殖、矿场作业以及建筑施工等工作,正是数十万劳动兵团的使用,才使得连云以及陇海能够一天变一个模样的变化着。

    “二十九、三十”

    在劳动兵团第一师的操场上,一位身高八尺的汉子在头顶着百多斤的石质杠铃,双手插腰站在那里,而在周围却有数百名穿着淡灰色圆领套头短袖衫的男人在旁边齐声数着数。

    在劳动兵团中许多来自山东、河北的劳工都有一定的功夫,而在街头耍大把式出身的魏少鹏这会头上顶着的那根百斤重的杠铃,就是他过去在街头耍把式玩的,虽说过去几十秒,可那百斤杠铃却纹丝不动的顶在头顶上。

    “瞧一瞧,看一看了,有钱的捧着钱场,没钱的捧个人场”

    他在那里耍着大把式,旁边的梁天却是敲着水壶套着的饭盒子,在那吆喝了起来。

    对这些人来说,今个是难得的休息日,即不用训练,也不用做工,劳动兵团穿的是军装、行的是军规,所以,虽是休息日,若是没外出条,所有人只能呆在这大营里,实在闲的发慌的众人这会也正好借着耍弄打发一下时间。

    转了一圈下来,梁天手中的饭盒内却是多出了几十根纸烟来,这纸烟是福利,每逢加班的时候,往往都会发一小包五根装的纸烟,对于这些一个月挣八块钱的劳动而言,他们往往会把纸烟当作筹码,劳工军团禁赌,任何人参与赌博,皆是一率辞退,军法官不会给人留那怕半分的情面。

    不过尽管如此,这操场上却有着各种各样的赌博,比跑步的、比翻单杠的、比举杠铃的、比扔手榴弹的,总之,民众的智慧在这里充分的显现了出来,这里虽说禁赌,但却不禁他们用训练打赌,这也算是军中的消遣。

    不过更多的人却是在那写着信或看着书、读着报,如果说这里和其它地方有什么不同,那么恐怕就是在这里每个人都必须在接受扫盲识字教育,每天每个人都必须要认识十个字,半年内学会使用拼音查找字典,不达标者会被清退。

    正是得益于这种扫盲教育,才使得他们能自己写信给家人,一开始他们对读书识字大都有抵触情绪,但现在他们却早已经体会到读书识字给自己带来的方便,而在劳动兵团内的晋升同样和读书挂色,只有取得初小文凭者才能获得晋升成为士官,而这又意味着他们的收入可以得提高,如果一开始是强迫的话,那么现在更多却是自愿性的学习。

    “何谓民族,民族者”

    就在李乐看着报纸的时候,却突然听到大营内响起一阵急促的集合号,虽说他们是劳工,可却同样是这劳工背后却带着“兵团”两字,那集合号一响,原本写信的连忙把信纸铅笔塞进口袋,看报的也把报纸塞进衣袋中,随后便朝着操场跑去。。

    短短几分钟后,在操场上便有三千多人完成集合,和过去一样,以连为单位结成方阵,而每一个方阵的左侧都站着四名军官,劳动军团不同的军队,在这里并没有太多的军官,甚至没有太多的士官。

    在劳动兵团第一团的士兵们进行集结时,在他们前方讲台上,三名校级军官面对着士兵行着军礼,行着军礼的右手直到第一团完成集结之后,仍未放下,直到一名身佩蓝色袖标的值日官踏着正步,行着军礼走到讲台前,立正报告道。

    “长官,劳动兵团第一团集合完毕,请指示”

    “同志们好”

    手行着军礼的环视着台下的全团官兵,依如教条的问候道。

    “长官好”

    操场上的官兵齐声回答道。

    “同志们辛苦了”

    “效忠国家”

    习惯成自然,无论是劳动军团的士兵或是军官,现在都已经习惯了这于众不同的官兵检阅问候,据说,这似乎是经略使拟写的,最初的版本似乎并不是这个版本。

    “稍息”

    直到这时,台上的长官,台下的官兵才放下右手,在放下右手时,凝视着眼前的这些官兵,他不知道自己下面说的话会引起什么样的反应,或许军官们不会拒绝,但是那些原本只是招募来此务工的士兵呢?他们会做出什么样的反应?

    “你们愿意接受命令,成为光荣的江苏陆军中的一员吗?并前往祖国需要地方服役吗?”

    没有任何迟滞或犹豫的话语从的嗓间发出,并通过喇叭传至所有人的耳中,魏少鹏整个人一愣,只有一身力气的他和身边的每一个人一样,都把视线投给了台上的长官,长官说的是什么意思?

    尽管并不是所有人都明白长官的意思,但以往的纪律却使他们没有发出任何声,而梁天却在心里嘀咕出一句话。

    “龟儿子的,老子成炮灰了”

    “你们中间有谁愿意退吗?我不会问任何理由,你们将会被送到其它团队,有谁不想去的?”

    微扬着下巴,不断的环视着眼前的第一团的3816名官兵,操场上依然一片寂静,没有任何想象中的嘈杂,更没有任何混乱。

    事实上,作为他们的团长,知道为什么会产生这种效果,原因非常,长达一年的训练、工作,使得他们早就习惯于服从,习惯于听从长官的命令,甚至不知质疑,这里需要的是服从的劳工,而不是质疑的律师。

    在现在,在这个改变他们命运的时刻,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依然不知道质疑或反对,只是茫然的选择了服从。

    沉默

    所有人都没有任何意外的选择了沉默,头戴黑色无檐军帽的他们微微垂下眼皮,看着脚上的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