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系列接踵而来的武人干政、军阀混战,直接把这个多灾多难的国家引向了万丈深渊之中。
“阿四”
习惯性的喊一声,李子诚才意识到,阿四和平朴已经去了保安部。
“少爷”
这时身后传来一个声,是,在赵平朴去了保安部之后,他便成了自己的贴身保镖。
“去,立即请韩武添过来一趟”
在他离开后,在等着韩武添的时候,李子诚轻声嘀咕一句。
“回头得把连云港的电话”》网弄出来”
没有电话”》非常不方便,这件事必须要尽快去办。
等了半个多时,随后一阵靴声的响起,穿着一袭军装脚踏军靴的韩武添进了房间。
“董事长”
在进入房间后,“哒”靴根轻击,韩武添冲着坐在那的董事长行了一个军礼,随即摘下头上戴着的大檐军帽平托于左掌间。
看着眼前这位穿着这身在另一个时空中原本属于德军36型军装的韩武添,李子诚点了点头,纳粹的军装果然是更醒目、更美观,日常服、礼服采用收腰修身的设计,凸显出军人的体态美。这些军装是根据潜艇内的军装书籍制做的,二战时德**方每年都会出版关于军装定制的书籍,其中将各种制服的基本样式、板型尺寸、制作工艺、配件图片等等详细列出,以方便将官们按图索骥,找自己心仪的裁缝制作出令人满意的军服。。
在决定建立警察之后,为了解决警服的问题,自己把那本书拿了出来,最终选择了36型军装作为警服。
而作为陇海铁路路警分支的武装警察部队也是采用同样的制服,与警察完全一致的黑色制服,只不过武装警察部队采用胸标橄榄花配以交叉步枪作为胸标,以区别与普通警察的不同。
“添仁,坐”
穿着军装的韩武添此时完全恢复了自己在振武学校和日军部队服役时作风,即便是在坐下时,也保持着挺胸抬头的标准坐姿。
“怎么样”
李子诚直接开口问道。
“武装警察现在创建的如何?”
“53名军官、863名士兵,目前正在进行训练”
韩武添如实的答道,那五十三名军官大都是和他一样,曾留学日本振武学校,但却因为种种原因而未能进入军队者。
“哦,只有一个营啊”
轻语一声,李子诚把眉头微微一皱,当初的想法就是先搭起一个营,然后再慢慢扩充,可是现在,等不急了。
一旦“二次**”事发,连云港随时都有可能卷入战火之中,再加上那几百号警察,自己能不能保证连云港的安全,都在两可之间。
“添仁,宋教仁遇刺了”
“什么”
一声惊喊,惊讶的看着董事长,韩武添半晌都没能回过神来,好一会才回过神来他的看着神情严肃的董事长,立即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
“董事长,会不会”
“宋案一发,只恐国民党内倾向武力讨袁,进行二次**之声无人压抑,到时,南北战火势必重燃”
“这”
“所以”
直视着韩武添,李子诚用尽量平静的口气说道。
“到那时,一但战火燃起,怕咱们连云港想置身事外,也无法置身事外了”
董事长的话只让韩武添为之一惊,他认真的看了几眼董事长,在思索片刻后,重新看着董事长说道。
“董事长的意思是?”
“京宁铁路经从徐州,徐州站铁路用地,为仅次于连云站的一级站,且徐州为双向施工之要点,现在仅屯于徐州站各种筑路、建筑物资就达百万元之数,而徐州又为军队必经之地,所以”
看着韩武添,李子诚似无奈的叹口气,自己过去总把一切想的太过于简单了,在这个乱世,自己越发展,就越是一块喷香的肥肉,现在有袁世凯在那“半撑”着,可袁世凯死后呢?
自己必须要在那夹缝之中求得生存,而如何生存,除去一些手腕之外,最重要的怕还是要有一定的自保之力,只有在他们咬不动自己或者一咬自己就会崩到牙的时候,自己才有可能在夹缝中求得生存。
只有有了良好的外部环境,自己才能在陇海铁路这番天地内作出大文章来。
“董事长,你是担心军队征用物资?”
“征用物资?”
摇摇头,李子诚看着韩武添说道。
“我担心的不是他们征用物资,那些物资即将被征用了,又有何妨,不过只是一些死物,我真正担心的是”
沉吟片刻,李子诚目中透着一丝忧虑。
“而是他们寻一个借口,进入附属地,进入连云港,到那时,咱们过去这几个月取得的成绩,可就全泡汤了兵过如筛啊”
兵过如筛
听着这句话,韩武添顿时陷入一阵沉默之中,自古以来兵过如筛,匪过如篦,这北洋军虽说是近代化军队,可两年前的天津的那场兵变之后,也就变得的亦兵亦匪了,若是他们到了连云港,那连云港百姓的安稳日子,自然也就也就苦不堪言了,到那时,公司、工厂被洗劫一空,商铺也会被抢掠个干净,若是那一幕真的发生的话
见韩武添陷入思索,李子诚点上一支烟,深深的吸了两口,让辛辣的烟雾在肺里转了一圈,才缓声说道。
“所以,为了连云港这几万百姓的安危,为咱们心里的那个“实业救国”的梦想,无论如何,咱们都要守住连云港,守住陇海”
话到此处,李子叹禁不住发出一声长叹。
“添仁,若是这一关过不去的话,只怕”
话虽未说完,可韩武添却知道,或是这一关过不去,恐怕也就没有连云港了,想到这,他猛的抬起头。
“董事长,给我三千人”
第148章连锁反应
第148章连锁反应,到网址
style=display:none》百度搜索阅读最新最全的。。
第149章 利益()
山雨欲来风满楼,清晨,忧郁的阳光和几朵乌云联合起来,东北的天边密布着阴云,远方的天空中阴云翻滚,全是一副大雨即将来临前的模样。
民国二年3月21上午。
依如往日,身为国务总理的赵秉钧正主持国务会议。在前国务总理陆徵祥请假后,内阁总理便由身为内务部总长他代理,在数月前,经大总统袁世凯向临时参议院提出任命赵秉钧为内阁总理,得到参议院的顺利通过。
这也算是短短不到一年间,这第三界内阁了,在这接连的内忧外患之中,内阁快速更迭到也是寻常之事,甚至也在意料之中,天下事有许多奇怪的,也不可解的,陆徵祥以擅长外交来组织民国的第二届内阁,可是在他任国务总理期间,却没有什么大的外交事件让他一显身手,麻烦的却是内政。
先有黎元洪请杀张振武案发生,其后则是孙、黄入京,四巨头发表政纲,这一连串的大事都使陆徵祥尸位素餐,幸而他因病入住医院,落得一个不闻不问。至于赵秉钧组织第三届民国内阁时,他一直负责内务部,从清宣统年间到民国,应算是一个内政专家了,可是他一上台,麻烦就出在外交上,那便是轰动一时的库伦问题。
俄国阴谋掠占外蒙古所发生的“俄库问题”。这着实让这位“内政专家”大为头痛,自库伦问题发生后,总统府开会,国务院开会,总统府国务院开联席会,总统府开高等军官高等顾问会,袁世凯和梁士诒单独计议,讨论来讨论去,不外战争与和平两条路,可是最后的结论是,既不能战又不能和!
面对种种问题,因此政府只好装聋作哑,不予理会了。
“这个事物需要呈请大总统!”
面对陆徵祥提出俄库问题时,赵秉钧再一次使出了他的老法子,早在唐内阁和陆内阁中,他一直就是独立特行的,他不参加国务会议,遇事直接向老袁请示,过去是,现在也是。
如果说赵秉钧和唐昭仪有什么不同,怕就是他心甘情愿的做一个“象征总理”,但凡是他感觉不能做主的事情,都会用同样的一句话结束。
“嗯,前天大总统已经宣布下个月国会开幕,我这个总理啊”
在说话时,赵秉钧的脸全不见一丝的不满,甚至还带着丝许的解决,前天,大总统袁世凯宣布国会开幕典礼定于4月8日在京举行,而且并多次催促宋教仁北上,自己这个总理,总算是当到了头了。
赵秉钧明白,无论是大总统的稳操胜券,或是宋教仁等国民党人的野心勃勃,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自己这个总理,不过就是临时的而已。
“总理,五国银团回应”
突然,就在财政总长周学熙汇报的时候,这内阁国务会议室的门一下被推开了,根据规定,内阁召开国务会议时,除张和第三科长担任会议记录,任何人不得擅入。
进屋的是国会选举事务局长顾鳌,他的突然闯入使得汇报五国借款谈判进展的周学熙把眉一皱,而赵秉钧同样是把眉一皱,正欲开口训斥时,却听着这冒然闯进来的顾鳌报告道。
“总理,前门车站收到上海来电,国民党代理理事长宋教仁昨晚在沪宁车站遭枪击,伤重恐难救活。”
“什么!”
国务院内阁会议室内的参会者无不同时一惊。
而身为国务总理的赵秉钧闻讯后,更是面色大变,猛然站了起来,以手掌击手背,环绕会议桌一个劲地兜圈,一面反复喃喃自语:
“这一下俺可砸了。人家岂不要说我打死了钝初吗?岂不要说卖友吗?我还能算人吗?”
长于内政的赵秉钧岂会不知道,现在宋教仁被刺,南方的矛头肯定指向大总统,尤其是指向自己,自己的杀人动机再简单不过了,要是宋教仁要来做总理了,姓赵的往哪搁呢?肯定是要杀他的!
而原本被这个消息惊呆的在场阁员目睹着总理的这种怪诞举动,无不面面相觑,鸦雀无声。
赵秉钧和宋教仁的关系颇为亲密,在京城这是众人皆知的事情,宋教仁在京城任职的时候,因为他住在城外不便,因而经常留宿赵秉钧家。在宋教仁退回五万元交通银行支票给袁世凯时,也是委托赵秉钧办理并请求赵秉钧从支票中代为偿付五千债务。倘若两人关系不好,断不可能有此委托。。
在赵秉钧惊慌失措的来回踱步时,一位国务总理秘书走进进来报告道。
“总理,大总统请总理立刻去公府!”
听着秘书的汇报之后,赵秉钧才回过神来,连忙停止转圈自语。
“还请诸位阁员们不要散会,等我回来后,再接着开会!”
说罢,赵秉钧便匆匆而去。
袁世凯早已从看了密电后,神色大变中冷静了下来,看着坐于房中的梁士诒、赵秉钧、段祺瑞、段芝贵等人,只是长叹一声。
“这一次,不管谁下的手,谁是幕后主使,只怕这个大屎盆子,怕是要栽到我头上了!”
袁世凯的语中透着丝无奈,这事,就像杀张振武时一样,那时黎元洪请杀张振武,大惊之下反复发电数次询问,在确定是黎的意思后,才将其杀之,而事后舆论大哗,最后不得已才公布了他和黎元洪的来往密电,说明是遵照副总统之命不得已干的事。
上一次有和黎的来往密电加以澄清,而这一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