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要是俺,俺早都给吓死了,没吓死,也晕死了”
“混账,你扒到那机子前头晕晕试试活腻歪了你”
嘴上骂着,手中的烟袋便朝贾万贯的脑壳上敲了过去,虽说过去横惯了,可现在这拜了师,被滚烫的烟袋锅子敲着袋,贾万贯却底头甘受着敲。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理,他还是懂得。
“咱开机器的,若是怕了机器,那就离死最起码离残也就不远了,万贯,你脑子灵光,可就是”
心里想着,宋老实从口袋里摸出一团棉花来。
“塞到耳朵里,脑子里别想着那声,你就当是嗯,在院子里削冬瓜”
“削冬瓜、削冬瓜对,老子就是在练剃头,这不是机器,就是,没,剃头铺子”
站在车床前,耳朵里塞着棉花团子,贾万贯不停的嘀咕着,在他嘀咕着的时候,在技校里头那从上海请来的老师讲的东西,才慢慢的进到脑子里来,接着又和师傅教的东西汇成了一起。
这时他开始操作了,他摇动手柄,有些生疏的把工件卡在夹具上。随后,他看了一眼“数表”,这数表是调刻度的,现在他还看不懂图纸,可凭借着数表,却知道,那一步该调到那个刻度,终于完成准备之后,随着车床的启动,车刀出的吱吱声,在工件上削出一条一条黑亮的铁屑,而这会贾万贯的耳中却没有任何杂音,甚至那铁屑,也变成了剃头铺子里被刮掉的冬瓜坡。。
“你瞧瞧,五大三粗的就是没脑子,这分度头要”
而在另一边的万能铣床学区前,马六却在那边指着自己的徒弟没头没脸的训着,只训一帮子二十来岁的汉子,连头都抬不起来,这几天,这事早都见怪不怪了,越是复杂的机器,被训练的越厉害,可旁人却不敢笑,铣工的工资比车工要高。
至于选定工种,那他们在技工学堂里由老师根据各人的成绩选择的。
“好好练,若是今天谁做不出来一个合格的,明个,我就给退了”
丢下一句话,马六心恼的气喘吁吁的朝着宋老实这边走了过来,两人在中门边的灰篓旁一碰头,脸色谁也不比谁好看多少。
“我说老实哥,这些人,脑子早成了,咱学机器的时候,那还是毛头娃子,那像他们这样,哎”
叹口气,马六将烟斗伸进烟袋里抽了袋烟,火柴划着了,点上烟袋,又小心的将火柴扔到灰篓里,连云港那点都好,就是规矩多,家里头、校里头,厂子里头、甚至就是街头,都有着各种各样的规矩,这阵子,马六可没少给自己找烦心事。
“一步一步,这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咱只要把咱肚子里的东西都倒给这些后生,就”
话到这里,宋老实却说不出话来了,对得起吗?
两老头儿在那闷闷的吸着旱烟袋,公司对他们这些大工匠那是没话说的,现在能住进那洋房子里头可就只有大工匠,至于普通工人,有一半还住在那草棚子里,另一半则住进了那边红房子,也就是工人宿舍。
在公司里头但是有资格当师傅的工人都愿意把自己肚子里的东西都教出去,在这里当师傅的可不用怕徒弟把东西学会就抢了自己的饭碗,不像过去教起来通常有所保留或者进度十分缓慢。公司这边规定,对于一个培养几个学生并且考核通过的师傅,公司给予工资方面或者升迁方面的奖励,师傅培训的学生越多,升迁得就能越快,奖金也就越多。
徒弟教出来的越多,那脸上就越有光采,就更对得起公司对大家伙的厚待。
“这些人,不成,脑子成了,就是再学,这辈子,也就是落着下着”
指着那些二三十岁的工人,马六在嘴边嘀咕一句。
“这学徒,还是得年少,十四五岁的娃,一教就上手,脑袋瓜子灵光,心思活点的,不出两年,就能出师,可你瞧瞧这些人,明年这工厂开工的时候,他们顶多也就是打个下手”
两人叹口气,又在那里闷头吸着旱烟。
终于,近凌晨的时候,随着一声钟响,在厂房中实习的学徒工便纷纷离开了厂房,离开厂房后,贾万贯忍不住朝着另一边亮着灯的厂房看去,那里正在赶制着“争气机”。
“争气机”
心里想着这个词贾万贯的脑海中倒是浮现出一件事来,那是公司对那些工人的承诺,只要争气机试制成功,除去奖金之外,没有房子的工人还能入住新房。
“要是俺也能住进新房子里就好了”
贾万贯忍不住想象着自己住进新房子的那一天。
到时再娶个婆娘、再让婆娘给俺生几个娃嗯,要是能当个五当个四级工,一个月挣个几十块钱,到时老婆孩子一大家子,可就
心里这么想着,贾万贯是那个美啊。
一年前还在街上游荡着的贾万贯从来没想过自己会有现在这么一天。
“要是爹和娘能看着现在万贯竟然不愁吃喝的,将来还能娶上媳妇,不知道会高兴成啥样”
心里这般想着,随着工友们朝宿舍走去的贾万贯并没有和他们聊着,而是径直走在满是积雪的人行道上。
“万贯”
突然一个喊声让贾万贯一愣,抬头朝远处一看,却看着热电厂门外站着几个警察。
“东生”
是魏东生,当初的一群兄弟里,就他一个人报考了警察培训班,这会他穿着一身警察大衣正朝自己走来。
“才下工?”
瞧着多日不见的兄弟,魏东生脸上尽是笑容,这警察队里几乎没有假期,大家要一边执勤一边上课,根本就没时间和这些老兄弟聚聚。
“东生,你这是”
朝着热电厂看去,他怎么跑这执勤来了?
“这几天热电厂正安装争气机,准备年前试车,我们来这嗯,警戒。”
提着争气机的时候,魏东生的脸上带着一丝骄色,这种骄傲几乎是一种下意识的举动。
“争气机要试车了?”
在惊讶之余贾万贯的眼睛忍不住朝热电厂看去,这!……如果不是某章的最后一页gt;!gt;!……如果是某章的最后一页gt;。。。
第131章 荣誉()
gt;
第131章荣誉(第一更!)
“致远”
一进办公室,穆便有些暧昧的看了一眼坐在办公室内,刚从徐州回来的李子诚。
“听说”
不等穆把话说完,瞧着他那脸上神色,李子诚便直截了当的说道。
“得了,别寒碜我了,不就是从徐州带回一个女人嘛”
想来自己从徐州带一个女人回来的消息怕是已经传来了,现在那苏修女就住在家里,嗯,自己的家里。
“嗯,听说是个修女”
“没发首誓的”
“哦”
穆一边从文件包中取出文件夹,一边说道。
“其实也没什么,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嘛”
不等李子诚辩解下去,穆把文件一递。
“致远,你回来的正是时候,这是准备交给电器公司的两份技术资料,都是关于广播的”
“哦”
接过那刚刚译出的两套电子设备的技术资料,李子诚先是一愣,电器公司是公司最近刚成立的一家公司,主要是用来生产电器开关、电灯泡之类的简单产品,不过在一个月前,开始按照图纸生产电子管,电子管的技术并不复杂,电子管的技术和灯泡差不多,复杂不了多少。
“一份是有线广播、一份是无线广播,嗯,就是你说的那种无线电台,如果是有线”
在穆解释着的时候,李子拿出其中一份。
“藕初,咱们先建这个”
扬着手中的这份“有线广播网”的技术资料,李子诚看着眼前的穆,几乎是刚一回到连云港,他便向自己请示如何建广播系统。
准确的来说,是先建那一个。
“这个技术简单一些,咱们先前准备的大喇叭、播放机都能派上用场,这些设备技术简单、操作简单,公司只需要聘请几名播音员就行了”
说着,李子诚懒洋洋的朝着椅背上一靠。
“那边咱们的争气机就要试验了,所以要抓紧时间,建这个有线广播网,只需要几天的时间,技术上简单易行,一个磁石高音喇叭,再加上电线制成的导线,便宜,电器公司现在已经制造了几百个喇叭,这次去徐州,我已经试验过了,效果不错。”
何止效果不错,帮自己征了地,顺便还让自己带回连云港一个女人。
“建无线广播电台,从现在看,技术太过于复杂,电器公司现在还不具备制造这些设备的条件,再拖下去,就赶不上咱们用它了。现在先在连云港建个有线广播站,等将来咱们的无线电广播建成了,咱们不单要造收音机”
“收音机?”
“就是接收这个无线电信号,把信号转换成声音播放出来的话匣子”
李子诚解释一下,然后又继续说道。
“收音机太贵,不一定是所有人都能买起,咱们正好利用这有线广播站,到时技术会更成熟,而且还培养了一大批人才,这样就能在全国各地推广广播,每个广播站都带一个接收器,然后每个县建立一个有线广播网,有线广播网建起来技术简单、成本低,直接把无线信号转接到有线广播网,然后用高音喇叭播放,磁石高音喇叭,用铜线做导线连起来就行,喇叭直接按在电线杆上,这样的话,将来”
此时李子诚的脑海中浮现出了“连云港的声音”响彻全中国的一幕,这就是抢占话语权,或许在这个时代,他们不知道什么是话语权,但是对于李子诚来,如果说现代社会给人最大的启示是什么,恐怕就是话语权的掌控。
“咱们便可以嗯,用这广播推销咱们六合的产品,就是发布产品广告,当然,最重要的还是”
沉吟片刻,李子诚并没有说出什么掌握话语权,那最多只是一个不为人知的“秘密”,至于现在,还有一个更好的理由。
“荣誉感”
随口吐出三个字,见穆似乎有些诧异,李子诚便解释道。
“就是建立工人的荣誉感咱们要用广播去宣传在连云港建设中和工厂生产中涌现出的工人模范”
“工人模范?”
“对,就是工人模范,咱们要宣传他们,要让每一个人都知道他们,要让所有的人都以他们为榜样,为楷模,为”。
吐出这番话的同时,李子诚的脑海禁不住浮现出一幅幅在包钢公司工作时所看到的关于“表彰大会”、“英模大会”等等诸如此类的照片开始在脑海中闪现着。
在那个特殊的时代,或者说某一种特殊的群体,或许不会在薪资上给予工人奖励,但是他们却发明了一个又一个的能看不能吃的荣誉,去鼓动着所有人,记得刚进公司的那春节,去慰问退休老职工时,虽说只是象征性,但当领导提想“您老当年可是模范”,那老人眼中流露出的神采
“以厂为家”
嘴边念叼着这个词,李子诚一笑,回头自己在表彰那些工人模范的时候就打出这个口号。
“致远,以厂为家?是不是就是把厂子当成自己的家?”
“没错”
点点头,李子诚笑了笑。
“就是要让工人把厂子当成自己的家,只有这样,他们才会认真的干活,把厂子当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