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缇徒氲搅讼执拿魇贝R藕兜氖牵车穆浜蠊勰詈透嗟墓笞迨屏υ炀土艘豢榧嵊参薇鹊耐缡游湟宜淙挥杏缕胫鲎玻展榛故且月鸦魇涞酶錾戆苊选耙懦敉蚰辍钡亩衩
子武乙的改革措施并非一概被后世君主所否定,比如“父传子,家天下”的世袭制,就被后世继承了下来。子武乙以前所施行的世袭制是“兄终弟及,弟死传子”,因为先王子弟都有称王的机会,所以先王一死经常会出现因争夺王位而发生的窝里斗现象。子武乙对王位的继承做了重新规定:“父死传子,无子传弟”。子武乙的这项规定有利于王室内部的稳定,对王朝的巩固有益处,所以这项改革措施便得以延续。
武乙十三年(丙寅,前1135),子武乙再次大兴土木,在王都殷邑西南一百里之外的沫邑(今河南鹤壁市淇县)建造新的都城,城中精心设计了大型的豪华宫殿,其规模超越殷邑都城,其豪华胜过河北新宫。子武乙的心中没有前生和来世,他只关心今生今世。他认为即为人间之王,就应该享受人间富贵。帝王应该住天下最豪华的宫室,穿天下最名贵的服饰,吃天下最鲜美的食物,饮天下最醇正的美酒,玩天下最秀丽的女人。他为了自身享乐,不管奴隶和平民的死活,横征暴敛,引起百姓的痛恨。
武乙十五年(戊辰,前1133),沫邑新都建成,子武乙为新都命名为朝歌。接着他便派出上百辆车把居住在河北新宫的妃子和奴仆们接到朝歌。殷邑仍为王都,但子武乙命令将一些重要的办事机构迁往朝歌,迫使部分相关大臣也只好把家搬到朝歌去。殷邑都城逐渐变得冷落潇条,只有祖庙墓地还留在那里,还有一部分没有官职的贵族仍居住在殷邑都城。子武乙把元妃和太子及部分大臣留在殷邑,留一部分军队守护王宫和宗庙。他把河北的宫殿改作行宫,心血来潮时便带着自己喜欢的妃子去游玩一番。不过,他的大部时间还都是住在朝歌城。这样一来,子武乙时期王都的范围可就大了,南至今河南淇县,北至今河北磁县,方园二百余里皆在王都范围之内。
由于子武乙一意孤行,商王朝贵族内部矛盾激烈,一些保守派顽固地坚持先王旧制,反对子武乙不尊祖制的种种行为,对他的命令阳奉阴违,消极抵抗。野心勃勃的周公姬亶父便利用这个机会巴结和讨好子武乙,在政治、经济、军事等各方面大力支持他,得到了子武乙的信任。于是,姬亶父以助商讨伐叛逆为名,多次出兵攻伐弱小的诸侯,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并以岐邑为根据地,不断向四外扩张。
第268章 商王子武乙(2)()
武乙三十五年(戊子,1113),西落鬼戎(古国名,亦称鬼方,在今山西西北部)叛乱,子武乙领兵亲征,并让周侯姬季历统领周人与他联合作战。这次战役打得很顺利,一举击败鬼方诸戎联军,活捉了二十位部落首领(狄王),俘获狄(翟)民数千人。子武乙非常高兴,举办大型庆功宴会来祝贺。宴会之后,子武乙乘兴率人往渭水与黄河之间(今陕西潼关北)巡游打猎。因突遇大雷雨,子武乙躲在一棵大树下避雨,不幸被雷电击中,当场身亡。
子武乙被雷电击中而死,这不过是生活中的一种偶然,并没什么值得大惊小怪。可是一些反对子武乙的贵族和大臣却借此大做文章,说他不孝祖宗,不敬天神,触怒了天帝,天帝才让雷神将他击死。原本是一种普通的自然现象,统治集团却把它提高到政治领域,这是保守势力对革新派势力在舆论上的反击。后世帝王和御用文人也把子武乙当成帝王的反面教材,加以鞭挞。为了贬损他的形象,甚至把他在位执政的年数从三十五年减少到四年和三年。直到今天,我国的所谓“正史”还这样记载着。
关于子武乙在位执政的时间,帝王世纪、通鉴外纪、帝王年表、纲鉴全编、通志等诸多史书都记载武乙在位四年或三年。可是,晋武帝时在汲郡(今河南卫辉市西南)战国魏襄王墓中出土的竹书纪年却明明白白地记载着“(武乙)三十五年,周公季历伐西落鬼戎。王畋于河、渭,暴雷震死。”
这就有些奇怪了!“正史”的纪年究竟是从何而来呢?
查所谓正史之根,都是出自于帝王世纪,而这部着作又早已亡佚,后世辑录是否有伪已无从核实。即便诸书的引文是如实辑录,那么帝王世纪本身是否有伪呢?
让我们来看一看帝王世纪诞生的背景。
帝王世纪全书共十卷,起自三皇,止于曹魏,专记帝王事迹。它的编撰者是西晋的皇甫谧(公元215285年)。这位皇甫谧先生是西晋安定朝那(今宁夏固原县东南)人,从小就游荡无度,二十岁以后才开始用心读书,多次考取功名都名落孙山。据说他后来发愤读书,曾亲自上表向晋武帝借书。晋武帝一高兴,送给了他一车书。从此他对晋武帝感恩戴德,便着书立说,为帝王歌功颂德,成为晋朝皇帝的御用文人。他的着作除帝王世纪外,还有高氏传、玄晏春秋及甲乙经等。
从以上的介绍中我们可以看出,皇甫谧着书立说完全是迎合封建帝王的口味,其真实性很值得怀疑。所以,笔者在撰写本篇时,不从帝王世纪而依竹书纪年,因为竹书纪年是战国时的藏书,先于司马迁的史记,更接近于历史的真实。
另外,从帝王的年龄上判断,笔者认为子武乙在位也不可能是三年或四年。子武乙即位时还不到二十五岁,如果他在位四年,他死时的年龄超不过二十九岁,他的儿子文丁最多也只有十五岁。按历代帝王年表所说,文丁在位三年去世,传位于儿子帝乙。那么此时帝乙又该几岁呢?大概是一位刚出娘胎的娃娃帝王吧!而事实上帝乙并非是娃娃帝王(三代时期也没有娃娃帝王),他即位时最小的儿子都已经接近成年了。可见“正史”所列“商代帝王表”是不可信的,它缺少让人信服的有力证据。
子武乙二十三岁即王位,在位执政虚记三十六年(古本竹书纪年),卒于武乙三十五年,终年五十八岁。死后葬在商王武乙墓(今河南安阳小屯村商王陵西区),尊号商王武乙,谥号帝武乙,庙号“武乙”。
殷墟卜辞中,子武乙被列为直系先王祭祀。
武乙在位年表
前1147(甲寅)元年
前1146(乙卯)二年
前1145(丙辰)三年
前1144(丁巳)四年
前1143(戊午)五年
前1142(己未)六年
前1141(庚申)七年
前1140(辛酉)八年
前1139(壬戌)九年
前1138(癸亥)十年
前1137(甲子)十一年
前1136(乙丑)十二年
前1135(丙寅)十三年
前1134(丁卯)十四年
前1133(戊辰)十五年
前1132(己巳)十六年
前1131(庚午)十七年
前1130(辛未)十八年
前1129(壬申)十九年
前1128(癸酉)二十年
前1127(甲戌)二十一年
前1126(乙亥)二十二年
前1125(丙子)二十三年
前1124(丁丑)二十四年
前1123(戊寅)二十五年
前1122(己卯)二十六年
前1121(庚辰)二十七年
前1120(辛巳)二十八年
前1119(壬午)二十九年
前1118(癸未)三十年
前1117(甲申)三十一年
前1116(乙酉)三十二年
前1115(丙戌)三十三年
前1114(丁亥)三十四年
前1113(戊子)三十五年
第269章 商王子文丁()
在位起讫:公元前1113前1102年。
生卒年:公元前1158前1102年。
出生地:殷邑(今河北安阳市西北小屯村)。
立都:殷邑。
年号:文丁元年(己丑,前1112)。
商王子文丁,姓子,名托,号文丁,(史记?殷本纪误作太丁),殷墟甲骨文作“文武丁”。中国王族分封时代商王朝第二十九任王。
子托的祖父是商王朝二十七任王子庚丁,父亲是商王朝二十八任王子武乙。子托生于商王庚丁元年(癸卯,前1158)。商王子武乙即位后,他被立为太子。
公元前1113年,商王子武乙去世后,子托即王位,号文丁,以己丑年(前1112)为文丁元年。
子文丁即位后,吸取了父王子武乙的教训纠正了他父亲的一些过激的做法。他首先把国家的主要办事机构从朝歌迁回到殷邑。其次恢复祭祀祖宗和天神的旧制。第三重新起用被父王罢免的前朝大臣。子文丁这些举措虽然缓和了一下国内贵族之间的政治矛盾,但是商王朝经过子武乙几十年的大肆挥霍,国库空虚,民力衰竭,饥荒和贫困使许多人流离失所,到处可以见到饿死的饥民。国内的经济危机已经到了难以收拾的地步。饥民为了生存,他们组织起来联合暴动,抢劫贵族的粮食和财物。一些诸侯和方国也乘机叛乱,大小战争接连不断。
文丁二年(庚寅,前1111),燕京之戎(古国名,其地在今山西太原市西北静乐县一带。燕京是山名,即今山西管涔山)叛乱,出动军队上万人入侵商王朝。商王子文丁命周公姬季历领兵征讨,燕京之戎势力十分强大,把姬季历的军队打得大败而归。
文丁三年(辛卯,前1110)夏,商王朝发生洪灾,流经陇南、巴中的洹水(今白龙江)在一天内竟然有三处决堤。当地的许多庄稼和百姓被洪水淹没,到处是逃难的灾民。商王子文丁无力救助灾民,却把希望寄托在战争上,希望通过战争来掠夺别国财物和粮食,来改变国内的危机状况。于是他任用周公姬季历为大将军(元帅),在商王朝统治区内招募青壮年入伍,扩军备战,准备出征。
文丁四年(壬辰,前1109),商王子文丁命周公姬季历率军讨伐余无之戎(古族名,又称徐吾氏,在今山西长治市屯留县西北),这次战争打得很顺利,不久就击败了余无之戎,大获全胜。战争结束后,子文丁命姬季历兼任牧师,主管养马。
文丁七年(乙未,前1106),子文丁再次任命周公姬季历为大将军,领兵征讨始呼之戎(古族名,在今山西省东南部),灭亡了这个小国把他们的粮食和财物抢劫一空,并捉获大批年轻的戎人为奴,押送回王都。商王子文丁十分高兴设宴为姬季历庆功,并加封他为九命之伯(商王朝最高的爵位),并赏赐给他一套精美的玉制酒器和十坛上等美酒。
文丁十一年(乙亥,前1102),子文丁又命姬季历领兵攻打翳徒之戎(古族名,国名,其活动区域在今山西太原市北),击败了戎人,活捉了三位领兵的将军,献给商王子文丁。
姬季历入朝面见商王子文丁时,言语不恭,面有骄色。
子文丁心中不悦,怀疑姬季历意欲谋反,便下令将他逮捕,囚禁于塞库(古地名,今址不详)。
子文丁卸完磨杀驴子的做法,使周公姬季历对商王又恼又恨,不久便病死于狱中。子文丁命人将尸体送回他家,改任他的儿子姬昌为侯伯,称西伯侯。
子文丁四十六岁即王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