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地步,绝无妥协可言。
“哇……扑哧……”
张伯伦一口污血喷了出来,原本漆黑的脸反而有了一点血色,难道这是传说中的“回光返照”或者是人品大爆发。
张伯伦的一口污血喷出,反而感觉到自己的精神好多了,在这种关系到自己今后声誉的大事上,张伯伦也已经是退无可退,必须迎战,不然只有遗臭万年了,本来历史上的张伯伦也是被咒骂的对象,不知道现在的张伯伦能不能扭转乾坤。
“混账……你有什么资格在这里咆哮,要不是我把你从一个庄园里面邀请出来,现在你还在当农夫呢,一个忘恩负义的家伙,你凭什么指责我,以前的战略安排可是大家一致通过的,现在出了问题就需要把屎盆子全部扣我头上吗?
你污蔑我是大英帝国的罪人,我可以告诉你,这是赤裸裸的毁谤,和含血喷人,对于你这样品格低贱的人,怎么可以继续担任海军大臣,现在我就下命令解除的你所有职务,立即滚出首相府,你这个傻戳戳的农夫是没有资格坐在这个神圣的地方。
我张伯伦可以对上帝发誓,我上对得起对得起神圣而伟大的国王,我没有辜负国王交付给我的神圣使命,让大英帝国免于战火,继续繁荣昌盛,我这样做错了吗?没有,一点错都没有,我完成了我神圣的使命。
我下对得起大英帝国的所有黎民百姓,让他们远离战争的蹂躏,不在让我们的士兵战死沙场,他们的父母妻儿不用在忍受失去亲人的痛苦和悲伤,不在出现孤儿寡母的人间惨剧,我仁慈地爱戴大英帝国的每一个子民,他们是无辜的,不应该卷入残酷的战争,我这样做错了吗?没有,一点错都没有,我履行了一个首相神圣的义务和职责。
我中间对得起自己的良心,我渴望和平,我想在坐的每一个人都不希望参加那该死的战争,毁灭我们幸福生活的战争,我用仁慈的心来对待每一个人,我希望我们的每一个人都可以平安幸福地生活在这个星球上,大家可以在假曰带着妻子儿女去游山玩水,安逸幸福地过好每一天,我用一颗无比宽宏的心,让德国获得平等的国家权力,让德国的每一个公民也可以像我们一样幸福地生活,而不是生活在我们强加于他们的“凡尔赛条约”之下,因为我相信德国人民也是一个热爱和平的民族,我这样做错了吗?没有,一点错都没有,我在用一个大英帝国首相宽宏的仁慈的心,使被压迫的人获得自由与尊严。”
“啪啪啪……啪啪啪……”
张伯伦的话一说完,整个会议室响起激烈的,经久不息的掌声,是真正切切经久不息,张伯伦这个老小子说的太煽情了,有理有节,有情有意,张伯伦的这篇自辩,可以说是经典中的经典,无懈可击,道义,情义,大义全有。
丘吉尔听完张伯伦的自辩顿时脸色惨白起来,丘吉尔知道张伯伦的自辩成功了,而自己的攻击失败了,等待丘吉尔的将是被解职的下场,丘吉尔在心里暗叹,大英帝国完了,彻彻底底地葬送在张伯伦手上了,颓废的丘吉尔万分疲惫地转身,准备退出首相府。
张伯伦双手一台,示意大家安静,然后大声地宣布:
“我宣布……解除……请等一等,首相先生,丘吉尔先生,请你们到我书房来一趟吧。”
“是神圣的国王陛下……好的……我马上去。”
出现的正是乔治六世,其实乔治六世已经来了很久了,张伯伦与丘吉尔的辩论和争吵过程乔治六世是完全看在眼里的,张伯伦最后那翻话也让乔治六世感动了,但是乔治六世有他自己的安排,所以……未完待续。
第一百二十九章 国王的安排()
但是乔治六世有他自己的安排,所以及时地阻止了张伯伦下面的话,在乔治六世看来,虽然张伯伦的话说的很煽情也有道理,但那只能表现为张伯伦善于诡辩,其实乔治六世已经从心里很不满意张伯伦的绥靖政策,如果不是张伯伦的绥靖政策,大英帝国也不可能陷入如此被动的局面,乔治六世打心眼里支持丘吉尔,但是张伯伦毕竟是民选出来的首相,现在支持张伯伦的这种绥靖政策的人还不少,大家渴望和平的心情可以理解,但是德国的希特勒愿意给英国和平吗?显然是不可能的。
乔治六世的及时出现挽救了丘吉尔的政治命运,张伯伦和丘吉尔被乔治六世叫走去单独密谈了,等他们一走出首相府会议室这下就变成菜市场了,先前各国的代表不愿意参与到英国内部的矛盾中去,也不敢跳出来挑战宗主国的权威,要知道此时的大英帝国可是他们的盟主,他们就是小弟或者跟班,他们敢去插手老大的家务事吗?当然不敢的。
现在老大走了,山中无老虎,猴子称霸王,大家开始议论纷纷:
“想不到英国是这样对待盟友的,签订的盟约连废纸都不如,这样的盟主怎么能给我们国家保护,看来只有上帝才能拯救我们了。”
丹麦的代表小声地和自己边上的挪威代表谈论着。
“是的,这样的盟主实在是太让人失望了,在马其诺防线布置哪么多的兵力,居然按兵不动,坐视盟友灭亡,今后我们多半也是同样的下场。”
比利时代表接过话题,继续说道:
“我还是比较赞成张伯伦首相的做法,给德国足够的利益,稳住他,然后祸水东引,让德国去找赤色苏联的麻烦,要知道苏联的国土可是我们的好多倍,资源也是用之不尽,取之不竭的,我想资源才是德国当前最希望得到的,只要德国进攻苏联,我们就有时间进行战争准备,你们说呢!”
荷兰的代表继续大话,发表自己的看法:
“问题是德国会不会率先进攻苏联,要知道红色苏联可不是好惹的,国土广阔,战争潜力几乎是无限的,法国拿破仑都是兵败俄罗斯,我估计希特勒不会哪么愚蠢的想去进攻苏联,德苏两国不是已经签订互不侵犯条约吗?看来德国下一个进攻矛头就是针对你我了,我劝告大家还是赶快准跑吧,我们有如此不负责任的盟主,不跑路还能怎么的,难道让我们进纳粹的战俘营去。”
瑞典代表的看法就不同了,基本上是张伯伦那一套:
“哎,为什么要打仗呢,大家坐下来好好谈谈不好吗?我们希望和平,不希望战争,对于你们的战争,我们国家是保持中立的态度,不会参与任何一方,并且对此不发表任何看法……”
“你……”
大家都对瑞士代表怒目相视,但这又能解决什么问题呢,可以说是毫无用处,主要还是看英法两个老大的,现在正在发生的“静坐战争”就是英法两国搞出来的战争奇迹,英法联军110个师和对面都33个德国师,双方隔着马其诺防线来比赛谁坐的更端正,更安静,然后发棒棒糖奖励谁坐的最好,最安静的“小朋友”,这样的宣战,闻所未闻。
各国代表也只能是发发牢搔,话语权和决定权在英法手里,准确地说80%以上的决定权在大英帝国手里,连法国代表也只能靠边,后世法国战败,英国为了防止法国舰队投降,居然扣留,抓捕法国舰队的官兵,让法国恨透了该死的英国佬。
……
乔治六世把张伯伦与丘吉尔叫到了首相府单独的一个小房间内,关上门,并且还在门外布置了双岗,就是怕有人窃听他们三人的谈话。
乔治六世的口吃经过语言大师的治疗,已经可以正常对话,但语速比较慢,此时的乔治六世脸色很是不好看,白色的脸庞上带着乌青,现在如此紧张的局势,自己的首相和海军大臣居然干上了,就算张伯伦以前的绥靖政策在怎么错,错已经错了,那是无法挽回的,世界上也没有后悔药卖。
此时此地最好的办法不是追究责任,而是想办法解决危机,就算不能接解危机也要稳住局势。乔治六世的心里就是这样想的,其实这也是当前大英帝国唯一正确的政策,英国根本没有做好全面大战的准备,特别是德国众多新式武器的亮相,可以说英法联军根本就没有胜利的希望,一丝一毫的希望都没有了。
为了稳住局势,那就必须麻醉希特勒,也就是说英国必须要保留张伯伦的首相位置,让他继续和希特勒周旋,大谈和平主义,等到德英两国真正开始的时候,就是张伯伦侧底下台的时候,现在的英国在国家层面上需要张伯伦,同时英国也需要鹰派丘吉尔,为德英即将到来的战争做准备,所以现在张伯伦和丘吉尔都是乔治六世要保的人,一个是现在有用,一个是将来有用,缺一不可,张伯伦以前的政策错误暂时就不要去追究了,因为追究张伯伦的责任对英国没有任何益处,还会让整个英国信用扫地,整个以英法为首的联盟很可能因为张伯伦事件分崩离析。英国国王虽然口吃,但是聪明绝顶的乔治六世显然不会去做这样的蠢事。
“两位爱卿,你们也不用争执了,现在的局势我也明白,针对咱们大英帝国来说是一个生死存亡的考验,所以你们要精诚团结,不要意气用事,外面还有哪么多的盟友看着我们,是吧,现在首相先生,你给我说说具体的战略安排和打算吧。”
既然国王发话,张伯伦与丘吉尔也不在抬杠,在现实中张伯伦与丘吉尔很早之前就是朋友,张伯伦也知道丘吉尔的才能,他们的争执和矛盾,完全是政策之争,不是个人恩怨。
张伯伦整理一下自己的衣冠,然后开始对着国王汇报自己的战略安排:
“尊敬的国王陛下,对于现在的局势,我想你也知道得十分清楚,希特勒背着我们搞出了很多先进的武器,就说他们的山寨99式坦克和山寨歼六战斗机,就是我们无法应对的,虽然现在我们还没有这两款武器的具体资料,但是从他们在战场上的表现和战绩来看,这两款武器相当的先进和恐怖,我们的坦克和飞机在他们面前就是豆腐渣。
所以我们必须稳住德国,稳住希特勒,怂恿希特勒,让他进攻苏联,这样我们就可以祸水东引,才有足够的时间准备战争,研发武器,等德国与苏联打的筋疲力尽,两败俱伤的时候,我们就联合苏联两面夹攻德国,这样才可以一战定乾坤,彻底把德国和希特勒打倒在地,让他永无翻身之时。”
这个方法不错,乔治六世也是这样打算的两人算是不谋而合了,乔治六世赞赏地点点头,脸色稍微好了点,然后继续问道:
“我的首相先生,你能保证德国率先进攻苏联吗?不能吧!希特勒不可能听我们的安排,虽然现在有希特勒对我们的承诺,对于希特勒那种言而无信的人来说,是不能用条约去约束的,那没有丝毫用处。”
“咳咳……”张伯伦清清嗓子,继续耐心地给国王乔治六世解释。
“尊敬的国王陛下,国家与国家之间都是利益的关系,虽然希特勒和我们的秘密条约不可信,但是我相信希特勒最渴望得到是领土和资源,特别是资源,德国资源贫乏,这是众所周知的,而希特勒想获得这些,在德国周边的国家中,也只有苏联能满足这个条件,如果我们给予希特勒足够的利益,我相信希特勒会做出更加有利于德国的决定,那就是进攻苏联,实现我们的战略——祸水东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