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于是尉缭便开始有意无意的与李斯接触,试探其心理的想法。
这日傍晚,尉缭提着酒肉前往李斯家中看望。
席间,李斯透露出了他的真实想法:“去年辞别荀师之时我便想着入秦,可走到半路上却听说了秦军在邯郸城下全军覆没的小心,便打消了入秦的心思返回楚国。
可楚国的情况你也知道,非贵族出身不能进入朝堂之上,国事更是有三姓把持,像我这样平民出身的人根本就没有出头机会。”
“那李先生何不入魏?”
李斯笑道:“魏国地处四战之地,周边又无险可守,非智者所虑!”
尉缭不动声色的问道:“那么现在先生看好哪一国呢?”
李斯道:“原本我看好秦国,可现在的秦国接连大败,短时间内根本恢复不了元气。楚国现在虽然成功取代秦国成为天下第一强国,但其重贵族轻士人,也非智者所选。齐国数十年内兵不出国,虽把持国政的太后君王后贤惠,但齐王田建却是一个昏庸之人,故而齐国不可选。赵国国力江河日下,燕、韩又是国小民竭,思来想去,秦国也许是我的首选了吧!”
“如果这样的话在下倒是能帮上先生一些忙!”尉缭笑道。
“先生究竟是何人?”此时李斯也看出了眼前的这个中年汉子怕不是商人那么简单。
“魏国太尉尉缭!”尉缭不再隐瞒身份,直接道出了自己的身份。
“原来是魏国的太尉大人,真是失敬。在下不过是一名微末小吏,太尉还真是煞费苦心了!”李斯苦笑道。
“哦?难道先生已经猜出在下所为何来了吗?”尉缭诧异的问道。
李斯点头道:“我这个小吏能被太尉看中的除了手上的那么一点权力之外,只怕也没有什么能让太尉看中的了吧!因而我料想太尉所来必是因为鸿沟中那些战船上的粮草兵甲!”
尉缭道:“不错,不知先生意下如何?”
“什么意下如何?”李斯问道。
“只要先生能帮我做成此事,我必保先生进入秦国朝堂。”
“太尉您是魏国的太尉,拿什么来保在下能进入秦国朝堂呢?”李斯显然不相信尉缭的话。
尉缭笑道:“我是在秦国没什么关系,但先生可别忘了我国国相庞癝与秦国的应侯范睢私交很好啊?只要我能说动庞相邦修书一封与应侯,先生难道还怕没有出头之日吗?”
第75章 通天大火()
见李斯听了自己的话之后心动的模样,尉缭又继续说道:“先生身为荀况的弟子,想必极其精通法家之事,到时候应侯把先生介绍给秦王之后,以先生之才,什么样的官爵得不到呢?
况且即便先生不受秦王待见也大可来我魏国,别的我还不敢多说,但我保证九卿的位置之中必有先生的一席之地!”
尉缭的话说的斩钉截铁!
李斯完全被尉缭的话说动了心!
不说其他,在楚国别说卿相之位了,即便是郡守、县令之位也不是自己这样身份的人能够担任的。
无他,盖因自己师傅荀况之所以入楚便是因为春申君许下诺言要举荐荀况为兰陵令!
李斯想想此事就觉得可笑。想自己师傅荀况名满天下,别说一个小小的县令了,即便是想要得到卿相之位也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李斯本以为自己的师傅荀况根本就不会答应这事,可却没想到他竟然答应了!
李斯每每想起此事都觉得惊愕不已。
李斯有自知之明,他知道自己在师傅荀况面前人微言轻,根本就比不上自己的师弟:韩国公子韩非。
可李斯却并不甘心,他要向师傅荀况,向天下人同时也向韩非证明,他李斯的才能是韩非的十倍百倍。
因而略一思考,李斯便答应了尉缭所求之事,只让其安下心来等待便可。
对于李斯之言,尉缭没有丝毫怀疑,他在赌,赌自己的眼光。
因为他相信李斯是一个有野心的人,相信李斯不会屈于小吏之位一辈子。
果然,第二天李斯便传来了消息:“三天后我将奉命盘查战船及粮草、兵甲数量,在此之前我会将我的同僚全部灌醉,而太尉的人佯装成同僚随我进入码头,而后隐蔽下来等候夜色降临,到那时再纵火焚船,太尉以为如何?”
尉缭听后连连点头:“此计甚妙,一切都拜托先生了!”
李斯摆摆手道:“一切不过是相互交易罢了,只要太尉勿忘昨日之言便可!”
三天时间匆匆而过,李斯果然依言将同僚全部灌醉,而后带着尉缭的属下向鸿沟码头而去。
“站住!”刚刚靠近码头,一名守卫的将领便将李斯一众人阻拦了下来。
“我你都不认识了吗?”李斯果然不愧是未来的大政治家,佯装没事道。
“李兄弟我当然认得,可他们是何人?为何我从未见过?”守卫将领问道。
“昨日一个同僚过生日便把相熟之人全部喊了过去,我因为有事没去成,不想昨夜那些人全部被灌醉了,因为上峰才又派了一批人随我而来点检粮草、兵甲!”
说完,李斯便将上峰的度牒交到了这名将领手中。
“寻常并不见你们阻拦,是不是近日这里发生了什么事情?亦或是你们这些人中饱私囊?待我仔细盘查之后如果发现又什么闪失之处一定通禀上峰让你们好看!”李斯见这名将领拿着度牒看得很认真,马上威胁道。
这名将领手里并不怎么干净,这些时日利用职务之便倒卖了不少粮草兵甲,此时见李斯如此说,立马收起度牒赔笑道:“看李兄弟说的,咱们什么关系?改天一定请您喝酒!”说着趁人不注意便往李斯的衣袖中塞了一个金锭。
李斯佯装试了试金锭的重量,而后满意道:“你们也不容易,只要粮草兵甲不出现什么大的差错的话,我替你抹平就是了!”
“多谢,多谢!”这名将领一边恭谢一边引李斯等人进入码头。
“好了,我们自己盘点就是了,你们退下吧!”进入码头之后,李斯随便找了个借口便让跟随的士兵离开了。
一天的时间转瞬即逝,待到傍晚时分,李斯独自从码头出来,来到守卫处,李斯对守卫将领说道:“里面还有一些东西没有盘点,估计还要一两个时辰才能盘点完成,你让下属买些酒肉来,这里有一个算一个,我请客!”说着李斯便把上午之时这名将领送给自己的金锭又还了回去。
这将领哪里肯收,笑着说道:“看李兄弟这话说的,来到我的地盘还让李兄弟掏钱,这不是打我的脸吗?”
“去,买些酒肉过来!”这将领说着便从怀中掏出一小块金锭扔到了旁边士卒脚下。
离码头最近的一家酒馆早在昨日就被尉缭花重金盘了下来,当然里面的一部分酒水也被下药了。
待码头的守卫士兵前来买酒之时,尉缭把早已下了药的酒水取出卖给了他们。
结果显而易见,一个时辰过后,守卫码头的将士大部分都已经被灌醉了。
因为天色已暗,倒也没人发现什么不对之处。
趁着夜色,尉缭的手下开始向一个个战船上布置易燃之物。
战船实在太多,尉缭的人手根本就不够用,因而尉缭便命人捡装有重要物质的船只下手。
又一个时辰过去了,鸿沟北的一个小船上,李斯看了看天上的月光说道:“太尉,该走了!”
“是啊,该走了!”尉缭感叹了一声便挥了挥手。
旁边的手下见尉缭下令,点燃一根火箭便向空中射去。
一刻钟后,码头处火光隐现,不多久便燃起了通天大火,饶是尉缭的船只已经远离码头近二十余里,但还是问闻到了一丝麦香味。
大火烧透了半边天,即便是陈丘城里的人也能看到城东一片明亮之色。
“君侯,君侯!”已经入睡的春申君被下人喊来起来。
“什么事?”春申君披着一件衣服走出卧室,满脸不虞的问道。
“禀君侯,城东的码头着火了!”
“什么?码头着火了?”春申君大惊失色,急忙走出屋向城东看去,果然见到一片通天的火光。
“还不赶紧命人前去灭火!”春申君朝下人大吼道。
“是、是、是!小人这就命人前去灭火!”这下人连滚带爬的跑了出去。
此时春申君哪还有心思睡眠?用冷水洗了一把脸便坐车向王宫而去······
第76章 惜才 送才()
嘭!
“混账!”听到码头上的战船被焚毁之后,生气的楚王见到东西就砸。
“守卫码头的那些士兵呢?”楚王问道。
“回大王,我已经把他们全部拿下,就等发落了!”春申君回道。
“还等什么,把他们一个个全都给寡人砍了!”
“诺!”
“目前国内还能调派多少粮草?”楚王问道。
春申君回道:“启禀大王,国内能调派的粮草只怕已然不多了。这还不是最主要的,最主要的是被焚毁的兵甲,只怕没有一年半载的功夫根本就打造不出来。”
“那就是说这次进攻大梁的计划就落空了?”
“回大王,正是!不止如此,城外的四十万士卒也必须遣返回家,要不然陈都城内根本就无法筹集到足够的粮草。”
“令尹自己看着办就是!”
说完楚王便走出朝堂向后宫而去。
楚王走后,春申君走出朝堂,看着升起的朝阳,心情更加的烦躁。
炎炎夏日,陈都附近已经快一个月没有下过一滴雨了,且这一个月还是庄稼抽穗时期,看来今年国内的粮食减产已经成为定局。
回到家中,春申君喊来下人问道:“昨夜鸿沟大火的事情调查清楚了没有?”
下人回道:“启禀大人,已经有些眉目了!”
“说来听听!”
“诺!昨夜的大火应该与荀况先生的弟子李斯有关!”
“李斯?”春申君并未听过这个名字。
“不错,据昨天的看守人员交代,昨天李斯带着一批陌生人员以盘点粮草兵甲的借口进入了码头,直到傍晚都没有出来,且在傍晚还让人买来酒肉把守卫码头的那些士卒全部都灌醉了。”
春申君道:“看来此时十有八九与这个李斯有关系了,命人前去捉拿这个李斯了吗?”
下人回道:“昨晚小人已经派人前去李斯家中捉拿李斯了,不过去的时候李斯并不在家中。不过小人倒是从李斯家的邻居口中了解到这几日经常有一个大梁口音的商人前来寻找李斯。”
“大梁口音的商人,哼!看来此事肯定是魏国在背后捣鬼了!”
春申君哪里还不明白昨夜的大火十有八九是魏国在背后使坏,李斯不过是个马前卒而已。
“请朱英先生过来!”
春申君让下人请来朱英后二人如何商议不再多说,且说尉缭离开楚国后不到五日便回到了大梁,魏王听说楚国四十万大军的粮草兵甲全部都被焚毁,顿时大喜过望,多日来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于是封尉缭为高陵侯,而想出此策的侯嬴也被封为上大夫之爵。
第二天,尉缭前去拜访庞癝。
“什么?李斯?”听到尉缭提起‘李斯’这个名字,庞癝哪还不明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