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奋斗在初唐-第66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陈集涛道:“那倒不是,扬州银号那边一切如常,崔义珪也是照常打开门做生意,并未有什么特别之处。”

    “那你这是……”

    郭业刚要询问,陈集涛突然从袖子里掏出一封拆过口子的信封,递了过去说道:“刘都尉从长安给下官来信了。”

    郭业接过信来一看,脸上渐渐堆起了笑意,点头道:“鱼暖暖、柴令文、梁叔宇这些人的办事效率倒是很高,几百万两盐税居然在最短的时间内替我补齐。这下总算是如期将盐税缴纳进户部了。了却你我心头一件大事啊。”

    陈集涛之前就看过书信,知道信中刘振轩说了什么,心情也是颇佳地说道:“是啊,还是大人您人脉广,远在数千里之外就能调动长安数百万两银子,当真是手眼通天,法力无边啊!”

    “少给老子戴高帽!”

    郭业笑骂了一句,加重语气说道:“明仁,这笔银子可不是小数目,是本官顶着个人声誉,拿着扬州刺史府的名义拆借来的。如果一日不从清河崔氏那将被劫走的盐税拿回,咱们一日就要背着长乐坊大钱庄的债务。呵呵,一天的利息都不老少啊。”

    陈集涛知道这件事情郭业已经在着手在做了,成败与否全在郭业一人手上,包括大家伙的前途命运都系在郭业一人身上,只得连连附和陪笑道:“那是,那是,还得仰仗大人运筹帷幄才是啊。”

    郭业提醒完陈集涛之后,又话锋一转,说道:“不过目前急需解决的盐税已经如期与户部交割了,那暂时长孙无忌他们也无法借着此事向我们发难,至少可以松下一口气了。至于如何从清河崔家手中取回这笔盐税银子,那也不是着急就能办成的。如今计划已经展开,第一步算是成功得到了崔义珪的信任。等着一个月期满之后,按照计划,我们还需要再做其他打算。”

    陈集涛拱手表态道:“愿听大人吩咐,下官万死不辞!”

    郭业挥挥手,神色轻松道:“放心,还没到要你万死不辞的地步。明仁,你且听好了,接下来你需要替本官做这些事情……”

    说话间,郭业凑到陈集涛的耳边,窃窃私语秘密地将接下来的计划说与了陈集涛听。

    ……

    ……

    与此同时,长安城,长孙府中。

    长孙无忌也在府中的后花园里与一位远方的客人说着话。

    这位客人大概五十岁许,一身青袍,一脸儒雅书卷之气,一看就是位饱读诗书的有学之士。

    此人并非别人,恰恰就是下令在清河县客栈内劫走扬州盐税之人,姓崔,名鹤龄,清河崔氏的当代家主。

    长孙无忌与崔鹤龄闲坐在后花园的一颗老树之下,此时正值寒冬时节,老树枯萎,树叶凋零,一派迟暮之景。

    长孙无忌此时也如老树迟暮般的心情,郁郁寡欢,冲着崔鹤龄摇头叹息道:“鹤龄兄,真是人算不如天算,又被姓郭的小子逃过一劫。今日早朝时,户部提及今年扬州的盐税已于昨日如期押运进户部司库。”

    “咦?”

    崔鹤龄儒雅的面色不仅露出几分意外,讶异道:“你不是说扬州府衙的司库中如今正是空虚之时,而我又让人在清河县将扬州盐税暗中劫走,他怎么可能还交得上这笔巨银呢?长孙大人,足足数百万两啊,你别告诉姓郭的小子竟然家底殷实富可敌国?而且为了不被圣上训斥责罚,竟然私自掏了腰包,主动填上这几百万两的盐税款?”

    长孙无忌苦笑道:“姓郭的小子是否富可敌国我倒是不知根底。但是这次他的确是自掏腰包将盐税补上了。据我所知,这笔价值数百万两的盐税款正是他从长乐坊大钱庄上借贷而来。呵呵,我只知道他在长乐坊大钱庄中暗自搀了一脚,却是没想到这姓郭的竟然敢如此壮士断腕,不过这也符合他一贯的作风。”

    “啧啧,真是少年英雄,了得啊!”

    崔鹤龄由衷赞了一口,称道:“长孙大人,若不是这姓郭的几次三番与我们关陇世族为敌,屡屡伤害了我们的利益,我倒是挺喜欢这少年郎了。”

    长孙无忌闻言眉头微微一周,声音骤寒道:“鹤龄兄,此子决计是个祸害,若再任由他强大成长,将来必是整个关陇世族的心腹之患。鹤龄兄,扬州张家灭族不久,此乃前车之鉴啊!”

    崔鹤龄听出了长孙无忌的不满和质疑,立马收起那副风轻云淡之色,赶忙解释道:“长孙大人千万别往心里去,崔某也只是随口说说罢了。我们关陇世族同气连枝,这个我是晓得轻重的。”

    长孙无忌听罢之后脸色稍缓,点了点头,然后冷笑一声,继续寒声说道:“不过他自掏腰包也好,壮士断腕也罢,反正如今扬州盐税数百万两已经不翼而飞,至少能让他大出血破破财,那是令人痛快解气的。呵呵,这可不是三五百两,而是足足数百万两啊,我倒是要看看他将来如何堵这窟窿。他最好是在扬州做些贪赃枉法补窟窿之事,只要一旦被我抓住把柄,我定能置他于万劫不复之地。”

    崔鹤龄又是连连点头称是,对于长孙无忌的手段狠辣,他是一直都相信的。不然的话,关陇世族也不会一直都奉长孙无忌为在朝堂的代言人了。

    随后,他想起此次来长安的另外一件事情,想着明日就要离开长安返回清河,随即赶忙开口问道:“长孙大人,崔某此番前来还有另外一件事要与商量来着。”

    长孙无忌请手示意道:“鹤龄兄客套了,但讲无妨。”

    崔鹤龄突然有些腼腆地笑了笑,低声问道:“我知道长孙大人膝下有三子,而第三子如今已是丰神俊朗翩翩美少年,而且还未成婚。不知长孙大人有没有心思与我们清河崔氏亲上加亲呢?”

    呃……

    长孙无忌听明白了,感情儿崔鹤龄是盯上了自己家的老三了,要与长孙家联姻来着。

    他很清楚,清河崔氏乃是名门望族,官宦世家,而且也是关陇世族的大世家。如果长孙氏能与清河崔氏联姻的话,自然是强强联合。

    但是长孙无忌突然有些为难了起来,因为他在崔鹤龄来之前听自己的长子说过卫国公李靖家的养女鱼暖暖。相比于崔家,他更钟意卫国公府的鱼暖暖这丫头。

    无他,

    就因为他看上了李靖在军中的人脉与魏王,同时,他也看上了鱼暖暖这只下金蛋的金凤凰。

    现在崔鹤龄当面这么一提,长孙无忌心里顿时陷入了两难之境,不知如何答复于他了。

第824章 鱼与熊掌不可兼得() 
面对着崔鹤龄的当面提亲,长孙无忌顿时陷入了两难之境,如果将清河崔氏比作熊掌的话,卫国公府就是一条蒸蒸味美的鱼。

    正是鱼与熊掌不可兼得,长孙无忌自然明白这个道理。

    到底是应承了崔鹤龄,与崔氏联姻好呢?

    还是等着李靖外征归来,自己亲自上一趟卫国公府,想办法游说李靖将鱼暖暖那金凤凰嫁与自己长孙府好呢?

    长孙无忌默不作声,暗自权衡着二者选其一的利弊。

    他膝下三子,老大老二不是有了婚约,就是已娶了妻室,尤其是自己最满意的长子长孙冲,妹夫李世民更是亲口允诺将其招为驸马,这是满朝皆知的事情。就等着再过两年,长孙冲便会迎娶表妹长乐公主李丽质,表哥表妹亲上加亲,这是长孙氏与皇室的联姻。

    要说老三长孙羽默能够娶到清河崔家的女儿,对于长孙无忌而言,也是老怀安慰了。

    可如今眼前不是还有一个更好的选择吗?

    虽然长孙氏与崔氏联姻是强强联合,但是相比于在军中人脉纵横的卫国公李靖,长孙无忌更是倾向于卫国公府。

    特别是鱼暖暖这丫头更是一只金凤凰,如果娶了这么个儿媳妇,对于长孙氏而言,更是如虎添翼。

    人就是犯贱,长孙无忌也不能免俗,相比于清河崔家的上杆子联姻,他心中更是倾向于八字还没一撇的卫国公府。

    “长孙大人?”

    崔鹤龄轻轻唤了一声,见着长孙无忌久久没有给自己答复,不由小声问道:“莫非你家三公子早有婚约在身?”

    “啊?没有没有……”

    长孙无忌连连摆手,婚约这种事情有就是有,没有就是没有,纵使长孙无忌想要撒谎,也瞒骗不了崔鹤龄。毕竟这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如果自己刻意去胡诌隐瞒,反倒会引来崔鹤龄的忌恨。

    突然,他猛然想到自己家那混账老三貌似还没回长安,离开扬州之后就一直都在吐蕃那边,久久都没有音讯回来。

    有了!

    随即,长孙无忌苦笑一声,叹道:“鹤龄兄,实不相瞒,我家那混账小子如今人不在长安城,竟然跑到吐蕃游历去了。嗨,现在即便我应承了你,就怕这孩子不省心,回头害苦了令千金啊。”

    “咦,这倒是奇了怪了!”

    崔鹤龄脸上浮起莫名疑惑,不解问道:“自古这儿女婚事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莫非长孙大人还要听令公子自己的编排不成?”

    长孙无忌摇了摇头,佯装起神情尽是无奈般,叹道:“鹤龄兄有所不知,唉,家门不幸啊,出了这么一个不肖子。我家这老三也不知怎得,兴许是跟我八字不合吧,从小到大都是跟我这个当爹的对着干,频频闯祸捅娄子,给我惹了不少麻烦。凡是我这个当爹的提议之事,这混球指定就是反对。鹤龄兄应该也听说过我家这混球的一些事情,在长安城中为非作歹颐指气使,就是一个十足的祸害啊。若是我现在应承于你,回头这小子指定就是不同意。与其这样,不如回头等他从吐蕃归来,想办法在循循善诱吧。鹤龄兄你看可好?”

    崔鹤龄对于长孙羽默在长安的斑斑劣迹自然也是有所耳闻,长孙府里三公子,当年真没少干些人神共愤之事。

    现在一听长孙无忌这么说来,也是心中不由同情起长孙无忌来,没想到长孙大人在外光鲜,在家里却有这般令人心酸的血泪史。他看着长孙无忌唉声叹气的模样,暗暗嘀咕了一声,这爹当的,真是相当的失败啊,哪里比得上自己在崔家一言九鼎?

    不过家家都有本难念,他随后点了点头表示理解,然后反倒安慰起长孙无忌来,说道:“长孙大人,令公子也是少年心性,谁家少年不轻狂?更何况,咱们府里的这些孩子,哪个不是喊着金汤匙出世的?一出生便注定了与凡夫俗子有着天壤之别。话又说回来,他们也有飞扬跋扈恣意妄为的本钱,因为他们乃是关陇世族的孩子。长孙大人以为如何?”

    长孙无忌听着崔鹤龄不再纠结提亲这件事,反倒安慰起自己来,心里那块石头缓缓落地,指着崔鹤龄笑道:“鹤龄兄这话说得真是令人心生狂意啊,是啊,有了咱们这些当爹的,这些混球也的确有狂傲的资本。对了,鹤龄兄明日就要离开长安,返回清河,对吗?”

    崔鹤龄点了点头,将提亲联姻之事暂时抛诸了脑后,应道:“没错,崔某离开清河也有些日子了,长安这边既然诸事已了,我也该打道回府才是。怎么着?长孙大人莫非还有其他交代?”

    “谈不上交代,”长孙无忌稍稍客气了一下,然后自顾言道,“鹤龄兄,如今郭业已经将盐税交割户部,燃眉之急已解。那么以我对他的行事风格所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