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然是你以权谋私,占朝廷的便宜。”孙双林用手点指郭业等人,道:“你看看他们,拿的是什么牌子,享受的是什么待遇?这些人也配?”
渊至和当然早就了解了此事的前因后果了,强自嘴硬道:“怎么?不行吗?有道是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你凭啥说人家就没有大才?就不能享受咱们集贤馆的顶级待遇?”
孙双林道:“我不和你争论这些人是不是贤才。单单问你一句话,你认识他们吗?知道他们姓字名谁吗?连人都不认识,你凭什么说他们有大才?”
“这……”
秦英赶紧站起来,道:“好叫这位孙状元得知,在下姓秦名英。这三位呢,分别叫秦业,秦空和秦青。”
“你插什么嘴?我问的是他!”
这时候渊至和已经想好了对策,道:“好吧,我以前的确是不知这几位的名号。不过呢,这也不是什么大事。”
他顿了一下,继续道:“就在刚才,伙计偶然间招呼到这几位,没用多长就被他们的大才所折服。所以,就先给了他们顶级待遇,才飞报于我。手续上的确有些问题,但也不是了不得的大事。”
“嘿嘿,恐怕折服伙计的,不是这几位的才学,而是黄澄澄的金子吧。”孙双林面色一肃,道:“明白告诉你吧,伙计和那秦英的交易,乃是我亲眼所见,亲耳所听。这次你可抵赖不得!”
如果说围观之人和孙双林是人民内部矛盾的话,那和渊至和就是敌我矛盾了。
卖集贤馆的名额敛财,让贩夫走卒混入自己这些读书人中,蹭吃国家福利。多一个商人进来,那就意味着少一个读书人进来。那不是相当于从读书人的碗里抢饭吃吗?
这还没什么,反正大家已经上岸了。更严重的是,进了集闲馆就有资格选官了。以渊至和的尿性,他既然敢卖集贤馆的名额,又怎么可能不卖选官的名额?
是可忍孰不可忍?
于是乎,人们议论纷纷,吵吵嚷嚷,风头一转又开始支持孙双林了。
“渊至和,你以权谋私,被孙大人逮了个正着,还有何说?”
“朝廷的集贤馆变成了你家的集财馆,姓渊的,你死有余辜!”
“为国锄奸,就在今朝。大家和孙大人一起去!”
“渊至和不死,朝廷不宁!”
“我看这次唐军入侵,就是他招来的!”
……
眼见着人们越说越不像话,渊至和明白,这是自己犯了众怒了。
他马上换上了一副和善的笑容,道:“孙大人,有话好好说。大家同僚一场,何必非必闹到大莫离支的面前?您有什么条件尽管提。只要渊某人能办到的,盖无不允。”
“好说,好说。”孙双林微微一笑,道:“我的条件就是你自己引咎辞职!”
“就不能换个其他的条件?”
“不好意思,孙某人话一出口,就不可更改!”
渊至和冷笑道:“孙大人,你这是要诚心跟我渊至和做对?”
“不是我要和你做对,是你自己要和国法做对。”
“哼哼,走就走,我还怕了你不成?我倒要看看,莫离支是向着本家,还是向着你这个外人。”
渊至和可以豁出去,秦英可不能豁出去。就这么被带走了,那还怎么完成任务?
再说了自己的身份就是顺嘴胡诌,根本就经不得查。到了莫离支府里,那还能有个好?
大唐秦国公乔装打扮如平壤,结果却阴差阳错自投罗网了?
这也太可笑了。
他赶紧道:“慢!我有话说。”
孙双林眉毛一挑,道:“你?你想说什么?”
“刚才您说了,我和那伙计的交易,您都看见了。可有其他的人证?可有物证?人证物证都没有,光凭您一张嘴,就让渊大人和您走一趟,是不是太儿戏了一点?”
“物证当然是没有。不过人证么……”孙双林冷笑道:“你们就是人证。肚子里到底有多少才学,那总做不了假。”
要说才学,秦英可不怵这个。那可是能把李二陛下忽悠瘸了的主。在人文荟萃的大唐,他旁门左道的学问当然考不上进士。但在高句丽,就足以鹤立鸡群了。
他说道:“那就更不用去莫离支府了。您尽管出题,看看我秦英当不当得大贤之名。”
“考你?”孙双林迟疑了。
眼前之人,虽然自称商贾出身,但是一身儒雅之气,器宇不凡。既然敢向自己叫板,说不定还真有些实力。若是自己没考住他,今天可是丢了大人了。
他眼珠一转,落到了郭业的身上,道:“我不考你,我考他!”
第1964章 花样咏柳()
“考他?”
“不错。别忘了,你们是拿了四块牌子,说明四人皆为大贤。也许你秦英的确有些才学,能够蒙混过关。但我就不信了,他一个奴仆也有大才?有什么大贤会甘心与人为奴?”
郭业硬着头皮道:“但不知您准备如何出题?”
“嗯,这也简单。我的题目只有一个,你给我做一首诗吧。做的差不离,我就算那渊至和没有以权谋私。”
“那这诗可有名目?”
“当然有了。”孙双林往窗外望去,但见绿柳荫荫,顿时有了主意。
他说道:“想当初大唐秦国公郭业《咏柳》一出,风靡平壤城。城内遍植柳树,蔚然成风。现在就请你……秦业,也做一首《咏柳》诗来吧。”
渊至和赶紧道:“不行,换个题目。有了秦国公的珠玉在前,即便是好诗也得被当成平淡之作。”
“是好诗还是平淡之作,自有公论。”孙双林得意的一笑,对着四周拱了拱手,道:“这首诗好不好,我说了不算,你渊至和说了也不算。得大家说了才算!诸位说是不是啊?”
“孙大人此言有理!”
“对,是骡子是马牵出来遛遛。”
“身为大贤,难道一首像样的《咏柳》诗都做不出来吗?”
郭业倒是不害怕,他眼珠一转,道:“若是我做出来《咏柳》,写得也还能让入大家之眼。那孙大人是不是就要认输,承认我等几人都是大贤?”
孙双林却比他想象的要聪明一点,道:“就算你做出来了,也只能说明你当得大贤之名,但是代表不了其他人。不过……”
“怎样?”
“不要说我不给渊大人面子。你要是能连作四首水准之上的《咏柳》诗,那我就可以网开一面,承认你们都是大贤。”
渊至和怒道:“一首好诗都十分难得,何况是连做四首?这还不如让四个人作诗呢。”
郭业却点了点头,道:“四首《咏柳》吗?这却也不难。”
为何不难?因为郭小哥是真会……抄袭!
让他背诵唐诗三百首,他当然是背不上来。但单单一个《咏柳》,他还真的下过研究。
想当初上大学的时候,他为了赚点零花钱,曾经做过家教。第一次备课就是讲解贺知章的《咏柳》。
为了来个开门红,他曾经找了好几首古代咏柳的诗,准备进行比较赏析。
然而并没有什么卵用,他一开口,就被人家家长堵回去了,道:“老师,咱们就讲那些考试能用上的成不?”
结果,整整一晚上的辛苦算是白费。
没想到,歪打正着,苍天不负有心人,这个屠龙之技,今天竟然派上了用场。
什么叫技多不压身?这下子郭业算是彻底明白了。
他清了清嗓子,道:“依依袅袅复青春,勾引春风无限情。白雪花繁空扑地,绿丝条弱不胜莺。”
此诗乃是著名诗人白居易所作,虽然这首诗比起贺知章之作来稍逊一些,但用来震慑高句丽人却是足够了。
行家一出手,便知有没有。在场的都是读书人,哪能不了解这首诗的高妙之处?
大家可以不服孙双林,但不能不服这首诗。
孙双林虽然是状元,但把他比作一颗巨树,那大家就是一颗小树苗。
虽然差距很大,但也不是没有追赶上的希望。
但是眼前的秦英呢,那就是天上的白云。你长得再高,能够得着云彩?
孙双林的脸色顿时无比的难看,他拍了拍手,道:“好诗!好诗!但不知还有吗?”
“有,当然有了!”
“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这是宋朝曾巩的咏柳诗,但是用在这里,就有些挑衅的意味了。在场之人都听得出来,这是暗讽孙双林竟然跟自己叫板,真是不知天高地厚。
孙双林恨声道:“秦兄的确文才不错,当得大贤之名。但不知我给您加点难度,您敢不敢接?”
“哦?您不妨说来听听。”
“咏柳的题目太大,下面我要把这个题目加一个字……咏柳絮。”
“咏柳絮?这也不难!”郭业闭上眼睛,状若思考。然后忽然起身,道:“池上无风有落晖,杨花晴后自飞飞。为将纤质凌清镜,湿却无穹不得归。”
“这也难不住你?”
“那是自然。还有最后一首了,且听再下道来。”
“慢!”孙双林眉头一皱:“您前面的三首诗做的的确不错,不过……美中不足呀。”
“什么美中不足?”
“很显然,这三首诗是写春天。而现在呢,却是夏天。我不敢说此诗是您抄袭,但可以肯定的是,它并不是您临场而做。”
“那又如何?”
“倒也不是想把您怎么样,但是最后一首诗,您就不能再咏春柳了。总能旧作充数,可显不出您的大才。”
渊至和道:“姓孙的,你不要欺人太甚。”
“我哪是欺人太甚了,应该叫网开一面才对。要不然,四个人都做咏柳诗,恐怕真正下不来台的是您吧。”
郭业道:“二位不必争执,不就是再来一首《咏柳》吗?且看我再来咏一首夏日之柳!”
“不不不……”孙双林连连摇头,道:“万一夏柳您也有旧作呢?最后一首诗,我打算把题目细化一下。”
“您请说。”
“我不要您在一首诗里面以歌咏夏日之柳,而是要您歌咏秋日之流,不仅如此,里面还带着春日之柳。”
郭业沉声道:“你这是诚心难为人了?”
“您可是一个顶四个的大贤,这种小小的题目,怎么算难为吧?”
“那得容我想一想。”
“您尽管想,但不能超过一刻钟,我这就开始计时了。”
“计时?不必!我有了!”
“啊?有了?”
“对,你给我听好了: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断肠天。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
这首诗乃是唐朝李商隐所作,抒发了诗人少年得志,老来沉沦失意的感慨。
但是放到这里,人们望着郭业那黝黑的面庞,却不由得细细思量,眼前之人究竟是有什么故事?他为何才华横溢,却又被迫与人为奴?
连带着,对孙双林更加厌恶起来。人家已经够可怜了,你还想尽办法地难为他?
于是乎,大厅之内掌声如雷。
“好呀,这首诗做的太好了,比某些欺世盗名之人不知强了多少倍!”
“这才是真正的状元之才!”
“时无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