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奋斗在初唐-第127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韦挺的胆子其实也不大,硬着头皮道:“陛下,臣有话说。”

    “你讲!”

    “勋国公张亮深受陛下信任,执掌不良人,要说咱们大唐的秘密,微臣知道的,他肯定知道。微臣不知道的,他也许知道。这事不瞒着微臣,却瞒着勋国公,似乎……似乎没有什么意义。再者说,论身份地位,勋国公也不在鄂国公之下,厚此薄彼,恐怕有伤陛下的令名!”

    李二陛下叹了一口气,道:“倒不是要对勋国公保密。只是他和秦国公有些过节,人所共知。现在要讨论秦国公的封赏,勋国公还是避一避嫌疑为好。”

    魏征道:“陛下此言差矣。常言说得好,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勋国公如果公报私仇,难道还能瞒过我们这么多人的眼睛?相反,要是陛下……”

    李二陛下怒道:“你是说朕假公济私?”

    “臣不敢!只是如今天下太平,百姓安居乐业,英雄无用武之地。臣思前想后,就是没想出来,能有什么地方,给秦国公立下泼天的大功,值得陛下亲迎!”

    李二陛下道:“那魏爱卿这次可就真的错了!秦国公这次立下的功劳,不仅仅值得朕亲自郊迎!而且朕还要提升他的爵位!秦王,这个称号不错吧?”

第1685章 郊迎之争(中)() 
李二陛下要封郭业为秦王的话一出口,顿时在朝臣的心中掀起了惊涛骇浪!

    秦王!

    这可是秦王!

    李二陛下登基之前的名号!

    郭业受封秦国公的时候,都闹得满城风雨了。这要是真的受封秦王了,那后果真的是不堪设想!

    以李二陛下的政治智慧,难道他会想不到这一点?

    既然想到了,那他又为啥坚定不移地封郭业为秦王呢?不说这个称号代表的意义,就说郭业本身,现在就是秦王了,以后再立点什么功劳,李二陛下该如何封赏?总不能脱龙袍让位吧?

    难道说……那个传言是真的?郭业真是李二陛下的私生子?

    私生子也不对啊!私生子怎么能跟婚生子相比?

    晋王李智那是李二陛下的嫡生子,天资聪颖,乃是当仁不让的储君仁选!为啥不封他为秦王呢?

    会不是因为晋王李治年纪太小?也有可能。李二陛下吃了天福和尚那么多来历不明的丹药,当时感觉挺好。但是现在,后遗症已经显现了,李二陛下的身体状况大不如前。也许是李二陛下感觉自己不久于世,怕李治年纪太小,大权旁落,最后大好河山落于权臣之手?所以才想传位郭业?

    还是不对!晋王李治年纪小,这不还有齐王李佑吗?齐王马上就要十八了,把江山交给他有什么不放心的?

    哎呦!坏了!肯定是李二陛下听到琵琶女的那个传言,已经对齐王李佑心生不满了!这个皇位宁可传给私生子郭业,也不传给齐王李佑!

    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在场的几位高官,都想到了这个可能!什么功劳太大呀,明明是身份太高!李二陛下封郭业为秦王,就是暗示!不,不是暗示,简直是明示!

    事关皇位归属,就算是以敢谏闻名的魏征都不敢发言了!上次他扶保太子建成,已经是押错了一次宝了,幸亏遇上了千古一帝李二陛下,才得以东山再起。这次再押错了宝,谁知道还有没有那么好的运气?郭业那么多名声里面,可没有宽宏大量这一条!

    魏征不敢说话,有人敢说话,那就是刑部尚书韦挺。

    要说郭业上位,对在场的哪位高官影响最大?非此君莫属。

    韦挺那可是齐王李佑的正牌子岳父。她的女儿已经嫁给了李佑,成为齐王妃了。要是李佑当了皇帝,那他的女儿,就是皇后。韦挺就是皇上的老丈人,正儿八经的国丈。

    相反,要是郭业当了皇帝,那……李二陛下可是弑兄杀弟来着,郭业以私生子的身份登上皇位,那齐王还能有什么好果子吃?韦挺这个齐王的岳父,能不能保命也得两说。

    韦挺当时就急了眼,道:“陛下万万不可,万万不可啊!”

    “有何不可?”

    “呃……”韦挺还真没胆子把这盖子揭开来!把话说明了,这不是逼着李二陛下承认郭业私生子的身份吗?

    他只得道:“微臣和中书令魏大人的看法一样,秦国公不可能立下足以封秦王的大功,所以才说万万不可!”

    “好吧,看来朕要是不说出个子丑寅卯来,你们也不会善罢甘休。其实秦国公立下的大功,朕已经说过了!”

    “说过了?”

    “就是秦国公和善德女王联姻一事。在早朝之上,人多嘴杂,有些事情朕不好公布。其实,秦国公此次出使新罗,还有一个秘密的任务,那就是想办法取得善德女王的好感!说得粗俗一点,就是把善德女王勾搭上!他这是奉旨泡妞。现在既然他已经成功完成朕交待的任务,朕自然会对他论功行赏。”

    魏征眉头一皱,李二陛下还没等他说话呢,就接着说道:“中书令,不要给朕说什么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鬼话。这话是咱们大唐君臣要努力的目标,而不是现在的结果。哼哼,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朕要是派遣官员去新罗做官,你说善德女王会不会同意?新罗百姓的赋税是交给朕还是交给善德女王?这不是明摆着的事吗?咱们又何必自欺欺人!”

    韦挺道:“即便如此,那秦国公此举,也不过加深了咱们大唐和新罗的情义。有功是有功,但是功劳不大,远不值得陛下郊迎,更别提受封齐王了。”

    “你这完全是鼠目寸光!”李二陛下说道:“朕要在有生之年,恢复秦汉故土。无论高句丽、百济还是新罗,都必须收归大唐。”

    要是一般情况下,此时魏征就该站出来,指责李二陛下穷兵黩武了。不过今天情况特殊,魏征张了张嘴,把话又咽了下去。

    房玄龄咳嗽一声,道:“陛下,高句丽和百济可以算做大汉故土。但是说新罗是大汉故土……实在是有些牵强了。新罗的土地大部分不在汉四郡之内。”

    “哼,即便如此,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

    “呃……”李二陛下摆明了不讲理,我的是我的,至于你的……离我近了就是我的,房玄龄也没辙了,道:“那就是开疆拓土,和收复故地不一样。”

    李二陛下道:“我大唐军力强盛,打败这三个国家并不难,难的是令三国百姓归心。三国百姓脱离中国已经几百年了,早已忘了他们曾是中国子民。这三国子民之中,尤其以新罗为最!”

    他略微停顿了一下,道:“刚才尚书右仆射说的也有道理,新罗之地,不算是大唐故土。风俗民情乃至文法都是独树一帜,和咱们大唐完全不同。把新罗打下来容易,收新罗民心却难!秦国公如果能和善德女王联姻,那朕就让他们的后代暂时统治新罗,然后再慢慢的改土归流,过上几十年,新罗才算真正的融入大唐。秦国公有此大功,难道还够不上受封秦王吗?”

    够不上!

    完全够不上!

    一点都够不上!

    这是在场众人心中一致的想法!

    李二陛下的雄才大略,还真不被这帮人所理解!这年头,就是真的有屠城灭国之功,都会有人说是穷兵黩武,不值得提倡。更何况是这种不能马上见效的功劳?

    这年头能真正理解李二陛下的,还真得算是郭业。他虽然没有李二陛下的雄才大略,但是多了两千年的见识,自然知道李二陛下的良苦用心。

    不过,虽然人们不理解李二陛下的雄才大略。但是,这并不妨碍大家丰富的想象,人们一致认为,李二陛下的这番说辞,完全是在找借口!

    至于找借口的目的,自然就是让郭业当上秦王,然后再在合适的时候公布郭业是李二陛下私生子的事实,最后再传位郭业。

    事关帝位归属,尽管大家都觉得还是传位给李治或者李佑的好,但是谁都不敢表态!谁知道哪块云彩有雨啊?想当初太子建成势力庞大,又有储君的名分,还不是被李二陛下给车翻了!谁能肯定郭业就不是第二个贞观天子?

    此时说错了一句话,来日就是抄家灭族的罪过!

    群臣既不支持,也不赞成。一时之间,大殿之内,鸦雀无声!

    别人可以装聋作哑,韦挺不能!自从他的女儿嫁给李佑起,他就算铁杆的齐王党了!韦挺心中暗想,把事情挑明反而对郭业有利,那就只能揣着明白当糊涂,顺着李二陛下的意思往下说,以子之矛攻子之盾了!无论如何,不能让郭业当上秦王!

    他整理了一下思路,道:“陛下,假如秦国公真的能让新罗融入大唐,封他个秦王的确是毫不为过!不过,现在不是还没成吗?他只是和善德女王有联姻的意图,离新罗入唐还有十万八千里呢,现在就封秦王,微臣不服!”

    李二陛下点了点头,道:“你这么说倒是也有道理!”

    韦挺大喜,跪倒在地,道:“陛下圣明!”

    “不过呢……”李二陛下轻轻叹了一口气,道:“娶了金德曼之后,应当如何封赏,朕可是已经答应秦国公了。有道是君无戏言!朕要是不封他当秦王,那不是说话不算吗?”

    “这……”韦挺听了好悬一口鲜血没喷出来,心中暗想,陛下呀,陛下,您为了扶郭业上位,简直不要脸了!别说封秦王了,您就是说曾经答应传位给郭业,又有谁能揭穿您?这完全是死无对证的事情啊!

    正在这时,有一人道:“陛下,微臣有一计,既可以不让陛下食言,又让韦大人心服口服!”

    说话的,正是勋国公张亮。

第1686章 郊迎之争(下)() 
现在,张亮其实已经和齐王李佑有了不小的矛盾。

    本来,张亮从不良人水口城司司长周桂那里得知,郭业纳了琵琶女为妾的消息之后,就和齐王李佑结成了攻守同盟。二人相约齐心协力,利用这个把柄,把郭业彻底搬倒。

    本来计划进行得一切顺利,谁想到计划赶不上变化。尽管郭业和琵琶女的事儿被他们压住了,但是不知从哪传出来一股谣言,把齐王李佑和琵琶女联系在一起。

    这事儿根本就解释不清楚!

    豆子冈群盗被官府捕杀了大半,大寨主孔从明也不知所终,即便张亮出动不良人抓住了个把漏网之鱼也没什么用。

    你一个豆子冈的小喽啰不知道琵琶女的事儿,又能说明什么?你贱命一条,谁知道你说的是真是假?再说了,即便你说的都是真的,人家孔从明干什么事情,还能用的着给你汇报?

    至于齐王李佑本身,那就更说不清楚了。他府里边要是有琵琶女,不用问,那是证据确凿。但是没有琵琶女呢?那还用问吗,被齐王李佑藏起来了呗。越没有什么线索,越说明李佑心虚,越说明他把琵琶女藏的太好了。

    于是乎,对于弹劾郭业这事儿,齐王李佑已经打了退堂鼓。他希望人们对于琵琶女的事儿,提的越少越好。最好是,从今以后,再没有人和李二陛下谈起“琵琶女”这三个字。

    至于张亮,则是一心一意得要置郭业于死地!五大士族亲口许诺,张亮只要能让郭业倒台,就给他琉璃生意的一成干股。

    挡人财路,如同杀人父母!为了这一成干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