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马),史称“渭水之盟”。
得到好处的颉利屁颠屁颠的就率全部大军回家了,虽然唐王朝避免了一场大战,但突厥人此番来不仅接受了唐朝丰厚的馈赠,而且还不自觉的将唐朝辖域内的好多人口抢夺了过去,那时候有人才有天下,唐太宗秉承“以人为本”的理念,自然要向突厥要人,自己国家的人被劫持了,这谁能咽得下这口气?
但你要人家不一定就给啊,这不,颉利回家后也认为自己抢夺唐朝的人口不厚道,于是差人送来三千匹马、一万头羊。看来被抢的人口不少啊!
李世民能接受这样的羞辱吗?拿畜生换人口,这买卖不划算,自己亏大发了,李世民只想要回自己的子民(这觉悟,必须赞一个),但不讲理的蛮夷是不会理睬的。
这事不能就这么算了,这分明是赤『裸』『裸』的嘲讽,李世民继位初期,突厥人就送上如此大礼,李世民迟早是要与他们算账的。
所以没过多久,唐太宗李世民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让士兵进宫练习『射』箭,这突厥人就是以骑兵『射』箭为主,所以李世民让自己的士兵努力练习骑『射』,而且自己还和士兵们一起『射』练,这练不要紧,关键是竟然在皇宫中练,这多少是个问题。
所以大臣们就进谏道:“皇帝呀!先王曾经定制过制度,皇帝身边是不允许有人携带兵器的,而现在您居然让士兵在宫中练习『射』箭,而您还在其中,这样对您的人身安全不利吖,您要是有什么闪失,国家可怎么办呐!”
但是李世民没有采纳这些意见,继续让士兵在宫中练习,而且还奖励命中率高的兵士,士兵们内心也高兴呐!皇帝都和自己一起练习了,这能没有效率嘛!这样一来二去,士兵们都成为势不可当的精锐,可以说李世民还是很会练兵的。
突厥,李世民早晚要与之一较高下的。
李世民当上皇帝后,首先要论功封赏辅助自己的大臣们,这是个惯例,每位新皇上台后,都要将自己的人安排妥当,关键是用起来顺手。
但总有嫉妒心强的人,看别人比自己爵位高就心里不高兴,李世民的叔叔淮安王李神通就心怀不满,他妒忌只会舞文弄墨的房玄龄、杜如晦功在自己之上,于是想自己的皇帝侄儿李世民诉苦。
李世民当然知道自己叔叔的能耐,虽然是自己的亲叔叔,但其功绩确实没有房、杜二人高,便对李神通安抚道:“叔父虽然首先响应义旗举兵,但还不是为了自保。当窦建德攻击sd时,叔父还不是全军覆没;当刘黑闼再次举兵时,叔父您去哪儿了?房、杜等人虽没能陷阵杀敌,但他们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使大唐江山得以安定,功劳自然在叔父之上。叔父您是自己人,我对你肯定不会亏待,但你也不能让我给你走后门将你的功劳排在别人之上吧?这样别人会说闲话的。”
自知理亏的李神通也只好接受了这个事实,其实他也就是摆摆谱,毕竟自己是皇帝的亲叔叔。
被加官进爵的不仅只有大臣,李世民还在刚刚登基时就册封自己的妻子长孙氏为皇后(长孙皇后是一位很贤惠的妻子,从来不过问政事,而且品德修养很好,是李世民一生的挚爱,为李世民生了三儿四女),不久后也册立自己年仅8岁的儿子李承乾为太子(李承乾也是一位具有传奇『色』彩的人,这以后我们会讲到)。
第8章 唐太宗李世民(三省六部)()
唐朝沿袭隋代的官制,三省六部制,三省为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尚书省下又分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
中书省的最高长官为中书令;门下省的最高长官为侍中;尚书省的最高长官为尚书令,但因李世民在还没当皇帝以前担任过此职,所以其后此职空缺了一段时间,仅以尚书令的副职尚书左右仆『射』为本省的实际长官。
中书、门下、尚书这三省相互制约,看似平级,但这尚书省的实际地位还是要高于另外两省的,因为从他们的最高长官的品级上就能看出,在李世民时期,中书、门下两省的最高长官是正三品,而尚书省的是正二品。
唐朝还有一个很怪的现象,就是宰相忒多,但品级很低,除过三省的长官为宰相外,只要能被加封“同中书门下三品”或“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的头衔,就能参与国家大事的商讨,也被称为宰相,这头衔就好比是明朝的内阁以及清朝的军机处。
所以唐朝也是盛产宰相最多的朝代,有时一朝之中就有好几十位。
除过三省六部外,唐朝还有三公(太尉、司徒、司空)、三师(太师、太傅、太保),这些可都是一品官,但都是荣誉官衔,一般人若是熬不到时候,那只能是死后追封,所以在唐朝能当上个二三品官就已经很牛『逼』了。
李世民在位期间,取得了好多成就,最有名当属他开言纳谏,在他当上皇帝后,就曾鼓励大家积极进言纳谏,君臣共商国是。
魏征是唐朝历史上有名的谏臣,不管三七二十一,只要自己觉得是对的,就极力向李世民进谏,也不管是不是时候,皇帝心情好的时候还罢了,不会怪罪,但他老人家要是心情不好,这魏征也少不了挨骂,但魏征就是这么个二杆子,总的来说,李世民还是很器重此人的。
李世民之所以能够成为一代明君,不仅靠他出『色』的军事才能,而且还基于自己善于招揽四方贤士。在唐太宗李世民在位期间,中央的官员设置的也很精简,多少呢?600多个。各地方也的官也很少,但却精良。
这人虽然少,但个个都是人杰,再加之有几个带头做模范的,在李世民的朝廷内,一派积极向上的景象。
“房谋杜断'是个我们大家都熟知的成语,说的是房玄龄与杜如晦,此二人早年就跟随李世民,可谓股肱之臣,但在我看来,房玄龄才是李世民最最应该感谢的人,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房玄龄这个人非常的谦卑,在李世民手下当了二十多年宰相,没有任何的非议,这也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而且房玄龄此人非常的和气,他不像魏征、萧瑀那么死犟,也没有长孙无忌那么骨子里就充满着贵族气息。
正是由于房玄龄在这些大臣之间相互的调协,使这些大臣尽心尽力的工作,大唐开元盛世的景象才得以流传千古。
贞观三年(629年),房玄龄和杜如晦分别被授予尚书左右仆『射』,从二品的大员。
同年,前朝的宰相裴寂犯事儿了,这裴寂早年跟着李渊闹革命,也没少出力,尤其是他在拥立李渊登基的时候出了大力,后来连李渊自己都说能当上皇帝,裴寂的功劳很大。
但他也就是拥立李渊为帝有功,其它的才能就不是很明显了。这李渊已经当了太上皇,裴寂按理说应该尽心辅佐李世民才对,但他的能力有限,比起房、杜等人差远了,但还占着茅坑不拉屎,李世民自然要催他下位。
这不,恰好当时裴寂不知怎么的,就和个和尚关系不错,这和尚原先能够自由的进出皇宫,我们都知道,唐朝对佛教也是挺重视的,玄奘就是这个时候出使西域的。
裴寂和和尚关系好这并没什么,但重要的是,这和尚他一天天胡说八道,最后被禁止自由出入皇宫,这家伙心里自然不平衡,就说了些更难听的话,于是被抓了起来,交由司法部门审问。
这和尚也不厚道,给审判他的人交代道他的许多大不敬的话裴寂都知道,也可能是想拉拉靠山,给自己壮壮胆,毕竟裴寂是当时的朝中百官的老大。
可没想到的是,李世民并不给面子,也不能给,因为这和尚说了些大不敬的话,当时的人们还是比较『迷』信的,所以宗教这一块必须管理好,因此就将胡『乱』散布妖言的和尚给咔嚓了。
裴寂自然也逃不了干系,自己身为开国元勋,死罪就免了,但活罪得落实,于是就免去了他的官职,削去他食邑的一半,打发回家了。
但裴寂不甘心呐,毕竟自己是开国元勋,不能就这么给打发了吖?所以他就去找李世民理论,但结果可想而知,本来李世民就不待见他,所以他又被李世民给狠狠地数落了一番。
裴寂终于醒悟了,事已至此,就只能听天由命了,回家享清福吧。
但他注定是个苦命的孩子,当他在自己家待得好好的时候,他们家附近有个神经病患者,整天在裴寂家的家门口『乱』喊:“你们家裴公有天分,是帝王之相。”
疯子说话谁会信呢,但这家伙说的不是别的话,这仁兄说的是封建社会里罪该万死的话,竟然敢在一个刚被贬官回家的大臣家门口说这话。
裴寂当然给着实吓了一跳,遂命人去将这疯子杀掉,但手下的这杀手耍了个心眼儿,只是将这疯子藏了起来,没动刀,看来这个杀手不太冷啊!
但事实证明这个杀手的选择是很明智的,终于有一天,他与裴寂产生了矛盾,而且已经上升到仇恨这一境界,裴寂当然是不高兴啊,自己虽然被贬官,但岂能让一个手下的人欺负?所以就要想法修理自己这不听话的手下。
裴寂手下的这人也不甘心被欺负,所以就将那个疯子拉了出来,裴寂顿时就懵了,但,为时已晚,他的这个手下将此事全部抖搂给了中央的监察部门。
结果自然是裴寂倒霉,被流放戍边了……好不可怜。
从此事就可以看出即使在明君手下当差,也得谨慎,想要明哲保身,就必须要学会谦卑。
裴寂毕竟是李渊手下的跟班,而现在是李世民的天下了,他又不识体统,仗着自己是开国元勋就谁都不放在眼里,这样不好,一朝天子一朝臣,我要是裴寂的话,我会果断的在李世民登基后就请辞回家,急流勇退,这样多好。
第9章 唐太宗李世民(万国来朝)()
这突厥一直以来都是唐王朝的心腹大患,想当年李世民刚刚登基的时候,这突厥可汗就一声不响的领着自己的数十万大军来到长安城的西大门,这份大礼李世民是无论如何也不会忘记的。
随着唐朝实力的不断增加,对突厥的征讨,慢慢地提上议事日程。
贞观三年(629年),代州都督张公谨向李世民阐述了可以击败突厥的六条理由,大概是这样:突厥内部很混『乱』,粮食不够吃,而且突厥所在的地方有很多汉族人,只要我们发兵,他们也会帮助的。
李世民早就看突厥不顺眼了,于是立马下定讨伐突厥的决心,但任命谁为大将来统领三军呢?大家不要误会,这会儿不是没有猛将,而是附和条件的人太多,什么尉迟敬德、秦叔宝、程咬金啦,等等等等。
这些人都年轻力胜,而且骁勇善战,但李世民没有选择他们,而是选择了大将李靖。客观的来说,李靖的个人武功与其他将领相比是处于劣势的,而且很劣势,毕竟当时李靖都已经快六十的人了,但李世民就是选择了李靖而没选其他人,这里头就有文章了。
其实这也很显而易见,其他将领虽然个人能力很强,但都属于悍将的行列,而李靖就不同了,他以谋略著称,就是说他的军事指挥才能是很出『色』的,所以李世民选择了他,这也是情理之中的,其他的悍将也没闲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