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活色生枭-第14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镇西王也不用宋阳施礼,直接开口,声音响亮:“宋阳?长得还不错,武功如何?”

    宋阳如实回答:“上品丙字,如果刀趁手,还能更强些。”

    镇西王不置可否,又问:“会打仗么?”

    宋阳摇头,行军布阵、两军对垒,这些事情他全不了解,前生今世从小到大也没读过一本兵书战策,他打架还行,打仗可差远了。

    镇西王还是一副无所谓的样子,第三个问题:“杀过多少人?”

    对一个后生小子王爷不用讲究礼貌,宋阳并不计较什么,不止因为他是小捕、初榕的长辈,还有另外一个原因泰锥。红波卫上下都是好汉子,能让他们甘心效命、赴死,足见镇西王的为人了。一直以来,宋阳对这位铁血王爷印象很好,此刻认真回答:“亲手杀过的不多,但没数过;因而我死的很多,数不清”,

    边关夺山营之战、燕子坪伏击国师又晴城九月八爆动三场乱战添出的亡灵以数万计,每一条性命都和宋阳脱不开关系。

    “没数过、数不清?”对这个答案王爷似乎还算满意,神情里总算有了一丝松动,稍稍点头,随即转回身去又去看墙上的字画。

    初次见面,镇西王问过,武功如何、会打仗么、杀过多杀人,三个问题,之后他就不再说话了宋阳被问得满头雾水,心里琢磨着,王爷这是打算把自己收到麾下去么?

    沉默一阵,镇西王再次开口:“本王戎马一生,一共受过五次重伤。前面四次,每个仇人都被本王手刃,只差最后一个,本王也曾折箭立誓,必亲手杀他不可——扎西平措。”

    王爷转回身:“本王的仇人、我必杀而甘心之人,却死在了你手上”老头子神情不善,目光阴鸷,稳稳盯住了宋阳,可片刻之后,他忽然笑了起来声音依旧响亮,但语气却轻松了许多:“一品擂的情形本王早得传报,笼中数十武士战死,其中只有三个被你斩杀,偏偏扎西平措就是其中之一,本来我还以为是巧合,心里老大不痛快刚刚才想通,原来不是巧合!那个吐蕃番子是初榕让你杀的?”

    丰隆皇帝大事没主意小事很热心,急匆匆地给镇西王传书,命他赶快回京有要事相商这个要事就是:保媒拉线。

    万岁爷还从未做过媒人,以前也不觉得如何,没想到一做了,这行,还真挺兴奋来着,别人都不着急就他等不得,恨不得赶紧撮合成了,要不心里痒痒得难受。镇西王比着宋阳早入宫一个多时辰,乍一听说此事,脑子里也懵了一下,一时间有点反应不过来,可胡大人说得煞有介事,绘声绘色地把小两口城门相见的那一幕讲出来。

    镇西王再一联想他所知道的细节什么事情都先入为主后再胡思乱想,越想也就越乱:

    选贤时从青阳上来的大宗师陈返,到了凤凰城之后陈返患了脑疾,初榕一力承担、亲自安排,把他安顿好照顾好,初榕没事找事做这个干啥?王爷好像听下面的卫士提到过,陈返是宋阳的长辈。。

    任筱拂那个丫头,平日里光知道玩要胡闹,从未见她对浑仪监的差事上心过,去年春末忽然变得热心了,亲自带队跑去红城主持南理夏祭。平时她和三姐最要好,而初榕平时都离不开晴城,会不会是代替姐姐去给宋阳践行呢。

    还有扎西平措!宋阳这个不杀那个不打,在笼子里闲了半晌,才一出刀第一个就砍了那个番子,哪会这么巧!谁指点的他?为什么要指点他杀扎西平措?初榕的孝心肯定不会错的,但是孝心之中会不会另外还藏了一份小心思呢比如,让心上人讨好未来的老丈人?

    王爷越想就觉得越像那么回事,对宋阳这个人,他也早有耳闻。

    这两年里,南理国内最出风头的人,就要数十位从民间选拔上来、赴大燕张扬国威的十位奇士了,在十位奇士之中,最出色的那个无疑就是宋阳,当得上青年才俊这四个字的评价,单以人才而论,倒不会辱没了承合郡主。

    而最重要的,这个人和初榕喜欢的。王侯之家儿女轻贱,道理是不会错,但王侯也是人,也会疼爱儿女,镇西王更不例外,最最喜欢的两个女儿,一个是稳重初榕,一个是胡闹筱拂,后者先不说了,前者任初榕曾立誓不嫁,留在红波府中替父王主持内务,当爹的看在眼里,欣慰之余又怎会没有些心疼,若她真对谁生出了情意,且那个谁又能像回事的话,王爷欢天喜地地嫁女儿。

    如果在上一世,做父母的一定先回家问问女儿;即便在这一生儿女婚事父母做主,当爹的也大都不会太武断,总要先探下女儿的心意。

    可镇西王从一连串的小事上已经分析得明明白白、再加上左丞相陈述之事,王爷笃定两个娃娃情投意合。而且他了解自家姑娘,知道任初榕外柔内刚,以前又立下过誓言,真要摊开了去问,她一准摇头否认,既然如此还问个什么,当爹的做个主,也不见得是多大的事,反正女儿心里会高兴。

    对方是人才,两个孩子有情意所差的就是身份了,王爷的女婿、郡主的夫君,当然不能太差劲,谒者台给事郎肯定是不成的,但无妨,皇帝还有封赏。

    宋阳来之前镇西王一直在和丰隆讨价还价,帮未来女婿争取扩号、封赏这个事情出乎意料的顺利,皇帝这次皇帝不急太监急,打从心眼里想把这桩大媒保下来,对宋阳的赏赐当真不差劲。

    宋阳再多长出一个脑袋也想不到事情会这样,听王爷忽然提到受初榕指使杀扎西平措之人,不自觉愣了下,可他的神情落在镇西王眼中,老头子心里就更确定了,老脸上升起笑意。

    就在这个时候,一阵笑声传来,丰隆皇帝、左昼相胡大人和皇帝的贴身太监李公公走进御书房。依着规矩,宋阳对丰隆施礼。

    皇帝心情好,又不是正式场合,挥手笑道:“免礼”,随即又吩咐太监:“赐座镇西王、胡大人、常春侯都落座,咱们坐着聊。”

    宋阳转目望向胡大人,后者明白他的疑问,笑着解释:“一品擂上宋先生为国再立新功,万岁又拟恩旨,恭喜侯爷了。”

    以前南理只有常春尉,根本没有常春侯这回事,是丰隆皇帝新封出来的称号,出炉到现在不到一个时辰,还冒着热气了。其实两者之间也没什么差别不过封邑又再扩出一些,由三十里变成了五十里,仍是个虚赋闲职,不领真正政务,但名称变得好听了,再怎么说也是个侯,刚好配得上郡主的身份。

    丰隆不用宋阳谢恩,只是笑眯眯地问他:“常春侯家里还有长辈么?”

    宋阳糊涂、摇头,宴帝伸手敲着桌子,皱起双眉略作沉吟:“总要有个长辈的。”

    左昼相从一旁进言:“老臣有个想法,或者,请东阁大学士张大人”话没说完,丰隆就点头道:“不错!就请老师再收个记名学生!”。

    东阁大学士早年曾任帝师,丰隆就是张大人的学生,丞相、皇帝的意思再明白不过,让张大人收宋阳做个记名弟子,宋阳成了,皇帝的同学不止是身份,这下连辈分都对上了。

    皇帝龙颜大悦:“事情定下来了!传旨浑仪监,挑选良辰吉日,朕要大大地办这场喜事!”李公公笑容欢畅,胡大人神情得意,镇西王面带嘉许,唯独常春侯一头雾水,看看这个、望望那个,完全搞不清楚状况。

    还是胡大人看不下去了,笑道:“是你和承合郡主的喜事!万岁开金口为你保媒,镇西王更爱惜你的人才,已经答应下来。恭喜常春侯,不止大喜,还有莫大荣耀,放眼天下,能请动万岁做媒的,可就只有侯爷一人,老夫只是闻听此事,都与有荣焉!”

    宋阳耳朵里轰隆一声巨响,而他一身霸道修为,内劲随心而动,自然激发,喀嚓的脆响里,宋阳把绣墩震了个粉碎,一屁股摔坐在低声,完完全全地傻眼了,脑子里刮成一团,此载除了臭揍胡大人一顿,再没有别的想法了。

    丰隆心情好得不得了,见状哈哈大笑:“常春侯果然好武功!快快起来,把一颗心收回肚子里,放心,此事由朕亲自主持,再不会更改了、定下了!”

    旁人也都道他发懵是因为大喜从天而降,全笑了起来,尤其镇西王的笑容最欢畅:这小子能高兴成这样,也足见他对初榕的情意不假。

    李公公脚步轻快,几乎是飘着跑过来,一边搀扶宋阳,一边张罗着再重新备座,宋阳表情还僵硬着,但嘴巴里已经开始泛苦水了,正琢磨着这事该怎么办。忽然有内臣通禀,出使回鹘的和亲使团送回的呈报到了。

    小捕和亲算是桩重大国事,最近丰隆一直在惦记着,闻讯暂时顾不上再理会宋阳,道:“传上来。”片刻之后,呈报置于龙书案上皇帝亲手撕掉封鉴,挺长的一个折子,上面写得密密麻麻,丰隆刚看了个开头,就笑道:“和亲之事,回鹘答应了!”

    说着,正想再往下看又有太监禀告,西关有要紧军情急报入宫。

    比起和亲,军情无疑更紧急了些,丰隆心中一惊,顾不得再看和亲呈报,先了解军情。此时,李公公躬身退下。南理宫中祖律,内臣不得参与政事,而军情密报,太监们连听都不能听,以防泄密。

    屋子里另外三个人,镇西王不用说、胡大人也不用离开,宋阳本想告退,但王爷示意他留下来自己人,了解些西线军务也是必要的。

    虽说是紧急军务,但也不算太过严重,这些年里,高原上的冬天越来越冷大雪成灾,现在又近冬至,吐蕃军马调动频繁,看来是有掠劫的打算,边关将领不敢怠慢,及时传报回京。

    不过镇西王刚刚从边关督军回来,自西关苦水之下,南理将士也都备战充分,时或警惕。基本可以断定的,如果今年再冷下去,吐蕃可能会来抢粮抢钱,但并非真正入侵,真要打起来,规模也不会太夸张,凭西线的准备,完全能够应付得来。

    看过军情,再听完王爷的分析,丰隆放下了心,对吐蕃番子咬牙切齿地咒骂了一番,重新换过心情,再度拿起了和亲呈报仔细阅读。

    可这一次,等他把折子看全了、看细了,脸色也变得古怪了足足过了半晌,丰隆露出个啼笑皆非的神情,先看了看王爷,而后转目望向宋阳,问道:“你是回鹘的王爷?”

    小捕和亲定下了,自己和任初榕的婚事也他娘的定下了。宋阳现在一肚子懊恼,心不在焉,一时没顾上礼仪,闻言摇了摇头没吱声。

    丰隆也有点失神,没在意宋阳的小小无礼,皱眉道:“你不是?折子上可写得明明白白,说南理有个叫宋阳的奇士,和回鹘的萨、萨”丰隆把手指头按在奏折上,一字一字的念:”萨默尔烈奇诺可客汗身份等同,虽然你是南理人士,但于回鹘而言,也如萨默尔汗王驾一样尊贵。”。

    心思乱了,反应也跟着慢了,得了十隆的提醒,宋阳才想起来,自己手上还有一块日出东方送的火芯玉,两人算是按照回鹘风俗拜过把子了,奏折上这么说也算正常,不过宋阳还有些迷糊,不明白和亲的呈报中,怎么会出现自己的名字。

    宋阳没提与萨默尔汗在凤凰城的相遇,只说在晴城时两个人接下了些交情,一时兴起时换了贴身信物。

    胡大人皱眉摇头:“这么大的事情,你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